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大将沈弥步上前,躬身施礼,“请州牧吩咐!”

    沈弥是甘宁的部将,原是长江锦帆贼群盗中的第一水上高手,在江夏军也是水xìng第一,他已累功升为牙将,这次他将率一千jīng锐水军跟随刘璟前往蕲chūn县。

    刘璟回头又问陶政,“可有陶家人协助?”

    陶政点点头,“陶家已派人在码头上等候,愿协助军队抓捕。”

    刘璟随即吩咐沈弥道:“你可带五百弟兄跟随陶家人前去抓捕曹军使者,不可伤人,务必活捉来见我。”

    “卑职遵命!”

    沈弥行一礼,跟随着陶政下船去了。

    刘璟这才走进船舱,只见众人正在窃窃私语,议论着什么,便笑问道:“各位在期待什么?”

    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道:“战俘!”

    船舱里顿时一阵大笑,这次安陆之战,前后俘获的两万五千余战俘对江夏来说,绝对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因为战备,七成以上的青壮劳力都被编为民团后备役,rì夜cāo练,还征用了大量船夫,使得江夏的青壮劳力极其短缺,眼看到了夏收时节,大片麦田无人收割,只能动员妇女和老人参与田间劳作。

    刘璟心中非常清楚劳力紧缺,他能理解地方官府对劳力的渴求,刘璟摆摆手,船舱里立刻安静下来,他这才问徐庶道:“现在和江东的火油交易已进行了多少?”

    徐庶欠身答道:“已运出两千桶火油,还有三千桶正在搬运上船,还没有运出。”

    刘璟沉吟一下道:“现在我们和江东的关系略有不和,火油交易立即停止,等我的通知再恢复。”

    徐庶也知道了目前的局势,他默默点了点头,“属下明白!”

    这时蒋琬建言道:“启禀州牧,如果恢复火油交易,我建议用粮食来交换,毕竟我们也有铜矿,可以铸钱,相比之下,粮食要更加珍贵。”

    刘备明白他的意思,便对众人笑道:“这次我也要给大家说说劳力的问题,曹cāo在江陵训练水军,两个月内不可能东进,所以民团后备军的训练就没有那么急迫了,他们会集中收割小麦,并参与插秧种稻,加上妇女和老人协助,农田的劳力可以解决。”

    徐庶听懂了刘璟的意思,便笑道:“州牧的意思是说,两万多曹军战俘就不打算给我们了?”

    “大家看看!”

    刘璟指着徐庶对众人笑道:“看看你们的徐掌柜,已经jīng明成什么样子,我还没说完,他就先把我的后路堵死了。”

    众人也跟着笑起来,徐庶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只是开个玩笑,我知道州牧是想让他们去开矿。”

    “说得没错,我确实打算用这两万五千曹军战俘开矿铸钱,战俘已经押送去了绿铜山,由邢道荣将军率领三千军队看押,文官方面,由李正方担任矿冶使,至于战俘粮食。。。。。。”

    说到这,刘璟看了一眼略显担忧的徐庶笑道:“徐长史不用担心战俘的粮食问题,这次安陆郡之战,我们缴获了近二十万石军粮,将全部用于战俘,另外我希望订下一条规矩,战俘服劳役三年后可获zì yóu。”

    徐庶点点头,“州牧心怀仁慈,是天下人之福也!”

    .......

    沈弥率领十艘哨船和三艘千石战船在江面上撒网般的搜寻往来船只,他们得到的消息是一艘五百石的三桅客船,并且有陶家的小船跟踪,此时战争尚未正式爆发,江夏还没有下达禁江令,因此江面上往来的客船和商船颇多。

    而五百石的三桅客船偏偏是最寻常的一种长途客船,江面上随处可见,为了防止漏网,所有向南航行的五百石客船全部被拦截,江夏士兵逐一上船盘查。

    陪同沈弥搜查客船的陶家管事姓王,他经验十分丰富,认识运送曹军使者的客船老大,有他在,目标漏网的可能xìng就很小了。

    这时,江面连续驶来三艘五百石客船,王管事忽然指着跟在客船后面的一艘单桅小船道:“那就是我们商行的船只,就是那艘船!”

    沈弥的目光立刻盯住了三艘客船,他们的目标应该就是其中一艘,这时,第二艘客船忽然掉头,企图想向对岸驶去,沈弥立刻大声喝道:“拦住那艘船!”

    其实不需他下令,江夏水军已经开始行动,七八艘哨船从南北两面夹击,这时,一艘千石战船从北面疾驶而至,横挡在客船前方,终于迫停住了客船。

    这艘船正是在赤壁补给的船只,船老大吓得浑身颤抖,抱头躲在船舷边,他知道自己已经大祸临头。

    七八艘哨船迅速靠近了客船,江夏士兵纷纷攀上船舷,就在这时,两名手执弩箭的男子从船舱里冲出,对准爬上船的江夏士兵放箭,一名江夏士兵躲闪不及,被一箭shè中,惨叫一声栽下江去。

    数名士兵跳下江营救,其余数十名士兵一齐放箭,箭如疾雨,将两名男子乱箭shè死,这时,二十余名士兵冲入船舱,从船舱内押出数名年轻jīng壮的男子。

    最后出来之人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文士,身材中等偏矮,容貌干瘦,他此时被吓得脸sè苍白,他见几名江夏士兵执刀向自己冲来,惊得他大声喊道:“我是曹丞相使者,请不要伤害我!”

    众士兵将他按到在甲板上,他从他身上搜出一只玉制信匣,这就是曹cāo给孙权的第二封信,沈弥上前一把揪住他领子,将他拖站起来,瞪着他问道:“你究竟是谁,怎么会是江夏的口音?”

    沈弥身高八尺,长得膀大腰圆,他满脸横肉,脸上布满了伤痕,相貌十分凶神恶煞,文士被他揪住衣领,吓得结结巴巴道:“在下。。。。。柴桑蒋干!”

第356章 蕲春风云(四)

    ()    “你就是蒋干!”

    船舱内,刘璟饶有兴致地打量眼前这个身材略显瘦弱的男子,这位就是三国演义中那位两次中计,丧送了曹cāo八十三万大军的蒋干?他还居然是柴桑人。

    蒋干认识刘璟,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低声道:“在下正是。”

    刘璟想起他见过两个姓蒋的人,又问道:“当年樊城游缴所的蒋忠和黄祖幕僚蒋齐是你什么人?”

    “他们都是我族人。”

    蒋干无奈地回答,他垂手站在刘璟面前,神情显得有些尴尬,蒋干心中甚至还有些惭愧,他的父亲现在还在柴桑,跟大哥住在一起,侄儿蒋励还是江夏军的一名屯长。

    这是他的秘密,他告诉曹cāo自己父母双亡,隐瞒住了父亲还健在的事实,他也害怕被刘璟查出自己背景,但他的口音却暴露了秘密。

    “你是哪年投靠了曹cāo?”刘璟又问道。

    “建安八年!”

    蒋干立刻又解释道:“但我建安五年就离开柴桑去北方游学,州牧掌柴桑时,我并不在柴桑。”

    这时,刘璟语气变得柔和,一摆手道:“先生请坐!”

    蒋干心中忐忑不安地坐下,目光撇向桌上的信匣,那里面是曹丞相给孙权的正式书函,刘璟拾起信匣,信匣由白玉制成,外面系一条金带。

    刘璟打开玉匣,取出了里面的信函,让刘璟不由一怔,这竟然不是曹cāo的私信,而是一份加盖有汉丞相大印的书面承诺书,承诺书中明确答应五年内不进攻江东,封孙权为吴公。

    同时还提出,如果江东军愿意和曹军共同攻打荆州,战后,江东将得到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还有第三条,愿为次子彰求娶吴侯之妹为妻,两家共结秦晋之好。

    这让刘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一个孙权无法拒绝的条件,不仅是丞相许诺,同时还给了孙权荆南四郡,看来曹cāo是下了血本,一定要把孙权争取过去,幸亏这份保证函被自己截住了,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那个赤壁的管事一定要好好重赏。

    刘璟背着手走了几步,沉思下一步的对策,当然他可以把信和使者扣留,就当此事没有发生,可如果曹cāo再派使者怎么办?或者孙权派使者去江陵,都会引发危机。

    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使者前去蕲chūn县,刘璟又看了一眼蒋干,眼中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看来解决危机的钥匙还是落在此人身上。

    刘璟坐下,注视着蒋干微微笑道:“我去年看过柴桑户册,子翼兄的父亲应该还在柴桑吧!”

    这句话俨如一记重击,重重击打蒋干心中,使他本来就不是很坚强的内心出现了一条巨大的裂痕,他慢慢低下了头,心中充满了绝望。

    。。。。。。

    孙权临时府邸,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在大门前耐心地等待着孙权的召见,鲁肃没有失信,最终说服孙权见一见诸葛亮,听一下刘备方面的意见。

    政治从来都是极为现实,完全靠实力说话,自从曹cāo攻陷江陵,刘备惨败渡江后,他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孙权对他的兴趣也不大了,诸葛亮也被孙权冷落。

    不过诸葛亮并不想离开蕲chūn,他要想方设法让刘备加入到抗曹的阵营中来,否则刘备就会失去分享战利品的机会,最终靠鲁肃的帮忙,使诸葛亮得到一次会见孙权的机会,成与不成就在此一举了。

    这时侧门开启,一名侍卫跑了出来,行一礼道:“吴侯有请!”

    诸葛亮和鲁肃对视一眼,一起向大门内走去,很快,两人走到书房前,侍卫进屋禀报:“鲁副都督和诸葛先生来了!”

    “请进!”房间里传来孙权的声音,心情似乎不错,回答得很轻松。

    诸葛亮走进房间,只见孙权正坐在案头批阅江东送来的公文,目前东吴内政由张紘代管,暂时平安无事,山越人也没有趁机闹事,农业风调雨顺,夏粮丰收在望,这使孙权心情十分愉快。

    诸葛亮上前施礼道:“孔明参见吴侯!”

    孙权笑着一摆手道:“孔明先生请坐!”

    诸葛亮坐下,鲁肃也陪坐在另一侧,孙权这才歉然道:“这几rì事务繁忙,无暇见先生,着实怠慢了,请先生见谅!”

    诸葛亮一笑,“亮也有耳闻,知道吴侯烦心,也不敢打扰。”

    孙权知道他说得是曹cāo密信之事,他不想和刘备方面谈这件事,便一笑揭过,又问道:“不知现在皇叔状况如何?”

    “我前天接到皇叔快信,皇叔已在武陵县,目前武陵县粮食充足,军队还有两万五千人,实力尚在。”

    “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上次东吴一会,实在是匆忙,什么时候再请皇叔来江东,我一定会好好招待他。”

    孙权只是随口说说,并没有当真,但诸葛亮却抓住了机会,笑道:“既然如此,孔明就替皇叔接受吴侯的邀请,大战后皇叔一定前来拜访吴侯。”

    孙权心中一怔,没想到诸葛亮竟当真了,他只得苦笑一下,岔开了话题,“这次抗曹之战,很遗憾皇叔不能参加了。”

    这也正是诸葛亮要谈的正事,他神sè变得严肃起来,缓缓道:“吴侯此言诧异,联合抗曹是上次东吴之行,吴侯和皇叔亲定的大计,南郡之军虽然遭遇小挫折,但实力仍在,且抗曹之心愈加盛烈。

    现在我们依然拥有衡阳、武陵等五郡,以及南郡一半,jīng锐之军两万五千人,更重要是皇叔手中有衣带诏书,奉旨讨贼,更加名正言顺,否则,曹cāo以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