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好再道:“威廉;雷奥先生难道会给一个马匪做参谋官?”

盖温特射来的‘王启年’那一箭被杨锐化解,后面的话就更好应付,杨锐暗自呼气,让心跳变慢,然后道:“德国佬在乎的只是钱,当年他便把工部局的赔偿给独吞了,你真认为一个德国佬会毫无目的的帮俄国人打战?”

“是这样吗?”盖温特知道那一次工部局似乎赔了不少钱给德国人和眼前的杨竟成,但不知道他们之间拿到钱之后怎么样。

“一个不信仰祖国的人还能在乎什么?不过,他倒对你们挺恨的。呵呵。”说到这,杨锐不由的轻松的笑了起来,独立军的事情是绝对不能认的。他同时埋愿自己太过粗心了,雷奥就是一条明晃晃的线索,因为枪击一事自己和他联系起来,而后雷奥所做的一切都会让熟知这件事情的人想到自己。

看着杨锐坦诚的眼睛,还有他脸上自然表情,盖温特没有办法去印证自己的猜想,他只好退了一步,然后道:“许多德国人都不喜欢英国人,还有法国人。米斯特杨,你如果和德国人走的太近,那么我们很难支撑你在租界的活动。”

“那我能和英国走近吗?”杨锐笑着道,似乎完全没有了之前的紧张,“我在英国人读书的时候,就一直希望中国能变成英国那样文明,只不过,你们对于革命并不支持。”

杨锐对于英国的吹捧让盖温特从心里产生一种警惕,他没笑,而是变得更严实,“不。站在英国的立场,我们并不希望中国发生战争,这是不文明的行为。现在清国政府马上就要召开国会,现在各地都在选举,我建议……”

他的话没有说完就被杨锐打断了,“少校先生,请相信这只是这个国家混乱的开始!其实也并不只是我这么认为的,袁世凯在贵国度假,难道不是出于这种考虑吗。”

“不,他只是私人访问。”盖温特有一种果不其然的感觉,他记得前面是自己再问他的,可现在却轮到他试探英国政府的策略来了。“米斯特杨,我还是建议你应该和平处理和清国政府的分歧,战争一定不会被各国政府所接受,特别是有德国参与的叛乱,英国政府将坚决反对。”

盖温特的话语隐隐有威胁警告的意思,杨锐并不把它当回事,即使是沪上总领事对他说这句话,杨锐也洒脱的很,英国人一向是务实的,他们并没有一个发神经的皇帝,只要形势变化,那他们总有一天会忘记之前说的话的,这便是民主国家的特点。

“少校先生,难道你今天找我就是为了做满清的说客吗?还是朱尔典先生有过类似的交代?”杨锐不以为然的道,只说的盖温特一愣,其实他只是一个情报官员而已,并没有权利做外交上的决断,他之所以说德国,只是因为刚才偷听到杨锐说‘德国总领事’这几个字眼,“坦白的说,我其实很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在扬子江流域建立一个独立国家,可是你们的那些大人物并不认可这一点,所以……我只好另外再想办法。不过,因为上一次的失败,即使是有人资助我们,那也要在好几年之后才有起义的可能。少校先生,到那个时候,你觉得你说的话还有作用吗?”

“如果你和德国人走在一起,那么我的话依然有效。”盖温特有些理屈词穷了,只好拿德国人说事。杨锐不想跟他在这个事情继续争论,而是再问到:“少校先生,这一次来难道就是来告诉我这个的吗?”

“当然…不是,”盖温特只感觉谈话似乎并不是按照自己预定的来,他心中暗骂一声该死,而后道:“米斯特杨,你们是不是对日本人很了解?”

绕了半天,终于说到正事了,杨锐暗骂一声,再道:“有些了解有些不了解。他们太过敌视我们了,所以……”

听杨锐说的含糊,盖温特只好道:“我希望能从获得一些日本人的情报,当然,德国人的也可以。”

“有什么好处?”杨锐反问。

听杨锐一说什么好处,盖温特思索起来,道:“我能够给的东西并不多……”

“是吗?”杨锐笑道:“可我们对于德国人在青岛的情况更加了解,包括他们的舰队、作息、船坞、炮台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人帮忙建造的,我想如果你去打听怕是不方便吧。”

问一个日本人,却跑出来个德国人,盖温特心头忽然火热起来,这不就是他现在的任务吗?不过心里火热之后他又在想,这个革命份子会不会把英国的情报卖到德国,然后互相赚钱?他想了想这些个问题,最后道:“米斯特杨,你需要什么?钱吗?”

“我需要你支持我们革命!”杨锐狮子大开口,不过见他摇头,又笑道:“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帮我们培养几个情报人员,没有专业人员,德国在远东的情报是没有办法获取的。”

“就这么简单?”盖温特看了杨锐两眼,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当然,就这么简单。但是我希望我的人能活下来,所以,给予他们的培训必须是完整的,如果他们接二连三的被德国人侦破,那么对于我们双方都是损失。其实我并不喜欢德国人,真的!和他们在一起你就会感觉自己是一个仆人或者其他什么,而且他们还非常的贪婪,强硬。我不喜欢他们!”杨锐再一次的表示自己的态度,他希望这些话会被盖温特记录在案,而后被领事,或者其他什么人看到,这或许对以后会有所帮助。

盖温特少校在杨锐说话的时候看着他的眼睛,似乎感觉他说的是真的,同时再想这个狡猾的人到底要干什么,只待杨锐说完看着他的时候,他才回过神来,道:“我会把这件事情向领事汇报的,如果会被同意,我会通知你的。”

事情似乎都说完了,杨锐站起身向他告辞,盖温特少校很热情的把杨锐送到巡捕房的门口,他正想在告诫杨锐不要被德国人迷惑的时候,忽然见到巡捕房外面停满了人力车,那些车夫的目光都是望向这边,他心里猛地的一震,突然明白了些什么。这个时候杨锐也发现了外面的那些车夫,但他并不好向盖温特解释,只好假装看了下天色,笑着道:“今天天气不错。再见,少校先生。”

盖温特听他告别,也不好说什么,只好附和的道:“是的,天气不错。再见,米斯特杨。”而后他就看着杨锐向他点头之后上了马车,然后远远的去了。

盖温特少校刚刚对于杨锐提出刺探德国人情报的计划并不认可,但是刚刚巡捕房外面的那些人力车夫却让他明白这个人在中国的力量,他并不是孙逸仙那样的海外流亡者,他一直在中国的各处筹划着各种反政府行动,如果真的能和他合作刺探德国人的情报,那是再好不过了。为什么不呢?盖温特少校问着自己,难道害怕他吗?想的这里,他便立马转身回去写报告了。

给英国人做马仔是杨锐之前想好的套路,而要想打动英国人只能是出卖德国人。同时,复兴会的情报系统太烂了,虽然现在虞自勋和钟观光正在欧美寻找这样的专家训练特科和军情局的人,但是如果能有英国人的全面训练,那将会更好。想到刚才盖温特少校的差一点就把复兴会的老底全摸了,杨锐坐在温暖的马车里还是心有余悸,英国人能够称霸全球,情报收集能力完全是一流的,自己以后的行事要更加小心。

而且对于雷奥那边的漏洞,还是要补救才是,第一则是要把在东北见过自己的人干掉,比如那个俄国人马德利多夫,不过据说他现在已经回国了;再就是洛伦索马贵斯那边的军火、部队都要隐藏好,万一英国人从雷奥查到那里,再来一个突击搜查那就完蛋了;最后就是东北,要囤积粮食弹药等物资,以防英国人把自己是王启年的消息传给日本或是满清。想到这,杨锐又感觉通化兵工厂炮弹的产量太少了,最少要月产三千到五千发才成,这样一年下来有三万发炮弹……他想到这里还是觉得少,日俄大战的时候,一个战役就是四五十万发炮弹,够自己生产十几年的了。炮弹厂还是要提高产量,最少一年能产十万发。

杨锐坐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马车已经过了威尔森桥,上了黄浦路,看着约定的时间没到,他便在礼查饭店停了下来,和陈广寿进去要了两份牛排,用餐完毕,杨锐又在想下午见德国总领事的事情,他问向陈广寿道:“那个,叫卜利的,你再说说他的情况吧,省得见了面不好说话。”

陈广寿也是跟着杨锐吃了一顿好的,闻言飞快的拿出之前的简报说道:“这个卜利1860年出生,海德堡大学法律系毕业,1886年进入外交部,三年后去到桑给巴尔、开普敦、比勒陀利亚任副领事,”听闻陈广寿说到这里,杨锐就是摇头,正如复兴会关注满清大员一样,各国公使和领事也是关注的要点,在研究中发现,1895年之后,各国在中国的领事都换一波人,新来的这些人都有过在非洲的领事经历——他们最擅长就是拿着尺子在地图上画线,以确定自己的势力范围,现在听到新来的领事有过非洲的经历,杨锐不由得有些失望。

陈广寿见杨锐摇头,不明所以的停了下来,杨锐见他停下来便道:“继续说吧,他还有什么阅历。”

“他在1895年之后又回到了德国,而后在1900年才以总领事的身份出使各国,先是瑞士,而后去了澳大利亚悉尼,最近才到了中国。”

陈广寿说完杨锐把这个人的经历回想了一下,有点摸不透底细,他有些搞不懂这个人是非洲外交官的作态,还是正常外交官作态,不过想到是个什么样子还是要见了才知道。他只见越好的时间已到,便出门去德国领事馆了。

在德国驻沪总领事保罗。冯卜利男爵的记事本里,前任克纳贝交代的复兴会以及杨竟成占了满满的好几页,他大致的成长轨迹德国人都是很清楚的,从开始的味精工厂,到后面的通化铁路;从开始的威廉。雷奥,到东北的独立军,就这么一个人普通的中国人,几年之内便成为中国的一股政治势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还有那让人震惊的杭州起义,卜利不敢想象,若是起义发生在山东的话,那对于德国的在华事业是多么大的帮助啊!他每次想到这个就很是疑虑,为什么这个素来亲德的人不在山东、而是要去浙江起义呢?这样最终的结果是被英国人封死了补给通道,间接造成起义军的失败——即使保罗。冯卜利男爵是一个绅士,但是对这么一个野蛮落后的国家,他也绅士不起来,即使德国在远东的扩张处于低潮,但若是能够在为帝国的殖民事业锦上添花,也是会让皇帝陛下‘龙心大悦’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卜利在和杨锐闲聊之后,便开始旁敲侧击的复兴会在山东的打算。而一旦不利说到山东,杨锐的心里就咯噔一下,直呼来了。他从容的道:“男爵阁下,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力量再去发动另一场起义了,”他话说完卜利就很疑惑,按照之前的情报,复兴会在东北可是有近两万部队的,杨锐似乎知道他的疑虑,再道:“日俄战争结束之后,部队就遣散了。俄国人给了不少钱,你知道的,中国人有钱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娶老婆和买土地,而士兵们一旦有了土地和老婆,那么他们就没有心思再打战了。杭州起义,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力量都抽调过去了,如果有两万部队,那我们现在就不会躲的深山里。”

凭借对中国一些似是而非的印象,卜利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