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远征军-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侈外对国家没有一丝好处。

为了保证新得的六个邦国领地安稳,吐蕃与闽国在天竺问题上就必须的相互依靠,所以好不容易在北方决战中省下来的军力,禄东赞又不得不悲催的投入了繁琐攻城中。

还好,北天竺的邦国已经被削弱到了极点,还群龙无首,有时候吐蕃大军一到,城池直接开城投降,反抗的也不是太激烈,尤其是这次战争吐蕃大军上下还格外的士气高昂。

组成吐蕃军队除了少部分贵族外,绝大部分是平民甚至牧奴,吐蕃还是义务兵役制,服役是没有钱可拿的,最大的收入无不来自洗城,虽然不能放火减少了点刺激,对于衰弱的天竺邦国都城,每每到攻城战这些吐蕃草原人却是格外的亢奋,披着简陋的皮袍子甲,拿着破木盾不要命的向上攻击,短短一个月,吐蕃大军就横扫了北天竺。

戒日王朝的最北方,属国迦楼罗国国都孟坦城下,热火的战争场景同样在上演着,这已经是属于吐蕃自己,最后一个属国了,城上,天竺人拿着长长的天竺弓拼命向下射击着,天空中,十架配重投石机却已更加强大的姿态往城头倾泻着一片又一片的煤火,浓烈的硝烟燃烧满了整个战场,由于不是自己的城市了,闽国的投石机兵发射的格外兴奋,射得不亦乐乎。

还好,禄东赞也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拿下这座城后,将来会给吐蕃带来多少财富,粮草收入,带来多少奴隶,又能在吐蕃的贵人圈子中为自己迎来多少人脉,相比李捷,他可是个成熟的政治家,真正视人命如草芥。

投石机疯狂炮射中,到底城上的天竺兵马挨不住头上通红的煤球轰击这种恐惧,慌乱的退开了一片距离,抓紧机会,城下等候多时的吐蕃人扛着冲杆,云梯就疯狂的向城池冲去,冲杆与云梯最顶端,同样也搭着一个最勇猛的军士,与大唐一样,悍勇的吐蕃从来不缺乏勇士,似乎彪悍敢战是这一个时代独特的时代烙印,击败向后推几百年,独自一人一马当先登上城墙,去面对几倍十几倍的敌人,这种勇气华夏都找不出来几个。

为了保卫家园,天竺人也爆发出了最后的血性,狂吼着在城墙上与吐蕃武士拼死的博弈着,可惜,胜利的天平依旧一点点像吐蕃方向倾斜着,源源不断的吐蕃军顺着城墙登上城头。

尤其是,当唐军制作的登城云梯被缓缓推到城墙边,顺着十米高的斜梯走楼梯一样直接冲向城墙,一切就注定了。

就算城门洞开始后,几头大象在象奴的驱使下疯狂冲出城门,却也仅仅是昙花一下,不到一刻钟,没有步兵保护的几头战象就纷纷倒在吐蕃特制杀象长矛下,随着四宿卫骑兵狂涌进城墙中,浓烈的黑烟开始在城区蔓延。

最先倒霉的居然是婆罗门祭祀和尚们,谁让他们最有钱而又最面呢,一个个披着袈裟的婆罗门痛哭狂呼下,好不容易积累的青金石,香料,黄金珠玉被涌进来吐蕃人哄抢一空,有的舍财不要命的抱着疯抢,却被涌进来的吐蕃人迎头就是一刀,粘稠的血浆猛地喷洒在神像上,威猛狰狞的神像也变的更为恐惧逼人。

不过一向以战神著称的湿婆神,也仅仅是漠然的坐在属于他神像上观看着他信徒的惨状,根本没有一丝下来显灵的意思。

疯狂的劫掠足足进行了两个时辰,释放够了****的吐蕃军兵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出城,跟随着出来的还有用绳子绑起来成为一大长串的天竺人俘虏,婆罗门老爷与首陀罗奴隶压在一起,尊贵的刹帝利贵人和他无视的不可接触者手绑在一条绳子上。

很值得讽刺,佛曰众生平等,真正众生平等却是在这末日之前。

半个孟坦城都毁于战火,精美的神像断裂,房屋垮塌,满街的尸体,不过行走于城中,禄东赞却是终于舒了一口气,尤其是登上城墙,看着城外偌大的战俘营还有成车成车的金银珠宝布匹,雕工精美的神像佛像,都被打包上车,禄东赞的嘴角就翘的格外有魅力。

这一次横扫天竺实际上攻破了十六国二十一城,在唐军攻城器械的配合下还真是无往不利,就算是被吓破了胆,派人拼命的向曲女城输诚的十四藩国,依旧被勒索了很大一笔钱财,奴隶子女无数,具体劫掠的财富禄东赞已经算不清了,奴隶同样二十多万,再加上土地的战功,这一趟回到逻些城,巨大的战利品将再也没有任何一家贵人敢与自己多嘴置喙。

就在禄东赞为将来的美好政治前景而美得鼻涕冒泡时候,城下几员骑兵却是狂奔着涌了过来,不一会,原本整理军队的钦陵急急匆匆登上城墙,单膝跪地道:“大父,闽国派来特使,两月之后朔王将举行登基大典,特邀大父前去观礼。”

“登基大典?他李捷要谋反?”真是愣了一下,旋即禄东赞才回过神来,远征印度,占地称王,李捷真和谋反没啥区别了,并且占据了如此大的基业,如果再不在规格上提高一些,自己属下反倒容易不稳起来,谁拼了命的打江山不是为了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啊?

“这个朔王,到底让他算计到了老夫头上,罢了,钦陵,你去在战利品中好好筛选一下,挑出精品作为给朔王登位的礼物,咱们就再晚半个月回吐蕃,给朔王撑撑场面。”

“喏!”答应一声,浑身盔甲一抖,钦陵就转身下去准备了起来,干练的模样再一次让禄东赞满意得点了点头。

另一头,恒河平原上的北天竺也来了个大变样,通过大规模的战争,李捷也终于算是彻底掌控了戒日王的全部遗产,原本还在边境停留观望的帝伏国主阿罗顺,终于绝望的向南奔逃,投奔向遮娄其王国普拉可辛二世而去。

一个多月时间,闽国都督府简直是忙疯了,前面吐蕃大军拔城而过,抢完了就走,后面,跟着的闽**队就赶紧接手这一片烂摊子,说是烂摊子,实际上却是李捷最愿意看到的,劫掠的吐蕃大军,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富得流油婆罗门寺庙外加刹帝利贵族,可以说原有天竺的权力层完全被打破,原有的高层十之**不是死于吐蕃军之手,就是被劫掠走。

这下好了,守旧势力没了,指手画脚的刹帝利与僧侣没了,各处寺院,贵族田庄这才是偌大的真正财富顺顺利利被划入民闽都督府的口袋,杀人的恶名还全都归吐蕃,每次吐蕃洗完城,隔着一天,闽国大军都已一个救世主姿态入城,还带来了大批粮食衣物药材赈济,埋葬死难者,一下子就把民心收拢住了。

地盘急剧扩大的同时,闽国又面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官位有了,缺官!这一次东征前后,江南世家,关陇集团可用的人才几乎全都被送到了孟加拉,再加上岭南被李捷弄出来的长流人,还提供了一大批士子读书人,甚至军队中不少世家军官都被拆分出来,直接授予地方官职,最后甚至在曲女城的天竺人精英中筛选了一大批,这才终于把二十六个藩国需要的州府大小官员给填满,事无巨细,大小事情几乎都有官职去管。

实际上,闽国的官员队伍远超过原有的戒日王朝,戒日王朝全盛时期,全国官员不过一两千,闽国从孟加拉开始分配下去的官员却达到了两万,一些大唐没有的官职都被安置出来,比如治安官,法官,警察局,税务官,农业官,庞大的官僚群的确给政务运转上造成了几分滞后,不过对于天竺这个新占领区,这个权利构架倒是更能很好的掌控城市。

唐人官僚的充盈也给天竺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原本各个城市成堆的庙宇如今却换了个模样,少部分还当作佛寺,其余的却又多了道观,医馆,各个衙门,尤其是多出了学宫,地方崇文馆,开始向天竺传播大唐的文化,一时间,残余下来的天竺贵人群体,倒以说唐语,穿大唐衣冠,学四书五经为荣。

原有天竺流传了几千年的社会结构,终于被闽国种种一榔头打的满是裂痕,开始缓缓崩溃。

不过,地盘大了,官儿多了,权力大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以过去的闽国都督府再治理偌大的地盘,怎么都有些不伦不类力不从心,而且那些大唐官制中没有的的官位官员也是内心忐忑,生怕自己这官那一天就没了。

于是乎,呼吁闽王称制的呼声越来越大,就连一些近臣都开始劝说起来。

于是乎,一支庞大的使团携带着各方贡物由喜马拉雅山麓进入吐蕃,开始急切的向大唐首都长安行进。

半月时间后,长安,已经减小了小半规模的新落成大明宫,含元殿中,登上皇位一年有余的高宗李治无比暴怒的把闽国诏书狠狠摔在地上,一点皇帝风范都没有了,真真的狂躁无比摔着袖子怒吼道:“他李捷这是要谋反,召集大军,朕要亲自去讨伐他!”

含元殿下,被寥寥召集的几员重臣无不是寒蝉阵阵,站在最前沿,一身紫袍大着肚子的长孙无忌看着脚下被摔落的诏书却是皱了皱眉头……

第478章。长安妥协,大唐纪元

“陛下,臣认为应当答应。”

台阶下,长孙无忌淡淡的一句话,却激发了李治全部的怒火。

“答应?他李捷要干什么,他要立制,他要开三省六部,他要开科取士,他要随意任命官员,册封爵位,他还要干什么?莫非还要朕把皇位让给他?”

几乎一切皇帝拥有的权利,闽国都要同等拥有,除了一个薄得如同纸一般,大唐,闽国,几乎是对等关系了,所有皇帝的权利威严都要被另一个人所分享,难怪李治不舒服到了极点,要是换一个人,估计早就被腰斩凌迟好多次了。

但这也就是李捷,就不等同于一般人,也是暗自感慨一声这小子居然闯了这么远,长孙无忌又是正色的拱手抱拳道:“正是因为不用将皇位出让,陛下才应该答应!”

眼看着李治又是怒形于色,长孙无忌赶进抢先说道:“闽王李捷他在天竺,距离大唐万里之遥,安稳了他,闽王一系就再也不会回中原,如果朝廷若是不答应,惹得这头强藩再次回顾中原,这才是真正的麻烦。”

“西面,朝廷还在与西突厥征战不休,东面,丽藩,辽藩,倭藩始终不死心对朝廷虎视眈眈,地方上,诸王也是蠢蠢欲动,如此危难时节,少一敌人,就少一番事端。”

李治依旧红着眼睛剧烈的**着,却终于沉默了下来,见此,长孙无忌赶忙添了一把火。

“陛下,闽王表示,他愿意资助陛下继续修建大明宫,并资助西北战事的军费。”

这句话却无异于火上浇油,立刻让李治暴跳而起,挥着龙袍衣袖暴怒如雷的大声吼着:“朕富有四海,是天下的主人,朕不需要闽王的怜悯,接济!让闽国使团滚,滚到天边,滚得越远越好,朕永远不想见到他们,滚!”

怒吼了一通后,摔着袖子李治如同受了伤的狼一样,怒气爆发的转身就回了后宫,这一幕却看的韩瑗,李义府,崔敦礼,杜正伦等几员宰相面面相觑,楞神了好一会,这才又簇拥到长孙无忌面前。

“司空,这可怎么办是好啊?”

“哎,先把闽国师团安置在大慈恩寺吧,相信陛下会相同的。”无奈的叹息一声,长孙无忌也感觉脸上无光,虽然李捷带来了朝廷迫切急需的财政利益,但也的的确确一耳光扇在了整个大唐朝廷的脸上,压不住藩镇,中央颜面何在?

不过,不过是目前局势的危机让长孙无忌咬牙答应,更令他感到不安的还有来自背后的压力,幕后支撑大唐的世家。

一年前李捷无缘无故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