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远征军-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应该在贞观二十三年因权力斗争被唐军扫灭的薛延陀国,也是因为缺了个重要人物大度设而完成了权力平稳交接,更是因为这两年不断有铁勒武士被远远招募走而变的老老实实,边关安稳了,薛延陀居然隐藏也存续了下来,没有迫在眉睫的战争,大唐也不得不采取扶助突厥抵抗薛延陀的国策继续走下去。

于是乎,就有了今天这个局面。

“长孙大人,选择权在你手中,要么冒险与阿史那思摩决一雌雄,然后杀回长安救驾,要么按照诏令出关,包围洛阳,迎战辽王泰!”身体前倾,趴在桌子上,李绩轻松的看着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自己却纠结了。

决断还真是不好这么下的,迎战阿史那思摩?就算万一赢了,回师在与李捷争夺长安,胜负还是不好说,而且这期间关中必然不可能出关平叛,如果打下东都洛阳,李泰军队就会如滚雪球般膨胀开,天下很有可能就此大乱。

但全力出关迎战呢?调开了最精锐,而且忠于李治的左骁卫大军,关中就完全是李捷的天下,长孙无忌,李治等人更成了砧板上的鱼,想怎么切就怎么切。

至于拥立李泰回关中为帝?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所有关中门阀都没想过,熟语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早年李泰的文辞出众还让各世家看好,成为皇位继承人选之一,可近两年?好好的辽东,李捷打下的底子让这位主治理的民不聊生,反叛天天起,辽东告急的文书月月堆满兵部的书桌,实习上李泰就不及格。

更别说李泰如今支持者一多半都是高句丽贵族,灭了高句丽国的大唐再让一群高句丽亡国奴统治?各世家也丢不起那个人,自己怎么接手这么个烫手山芋?看着等候自己决断的李绩,长孙无忌恨不得在他脸上也添几道“猫胡子”。

“这局面,愁人啊!”

长孙无忌一直在灵武镇呆了三天,一直到第三天,粮草兵甲装备齐全,老家伙还是无可奈何的送着李绩出关平叛,毕竟闽王欲立吴王为帝,李恪的仁厚在皇室朝野也是出了名的,虽然长孙家风光不再,好歹还能生存下去东山再起,也比被李泰搅个天下大乱强。

前脚,李绩刚带着五万大军走了不到半天,后脚一直驻扎在野外的两万汗帐骑兵也笑嘻嘻凑了过来,在阿史那思摩拿出一张和长孙无忌调李绩一模一样的兵部调文后,长孙无忌不得不带着王龙等几个校尉不到一千兵丁让出了灵武镇,自此,闽国的势力又延伸到了长安以外,更加巩固了李捷的权威。

“这局面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出城时候是一人一车,双马一车夫,回来时候好歹赚了千人,那一晚上灵武镇叛乱的校尉王龙,韦伯等人的部下李绩全都给了长孙无忌,就算再大度的主帅也估计容不下曾经叛逆谋害过自己的部下,带着这一千人,立在长安巨大无比的城墙下,长孙无忌禁不住满是愁容。

好半天,长孙无忌着才对着同样忧愁的几个校尉摆了摆手:“进城吧!”

还是那份通关文牒,城门守军再一次放行让,丢了饭碗的王龙等诸武将知趣的放下兵器,排成横队跟随着长孙无忌进了光化门,进入瓮城,就在长孙无忌头疼这批人怎么处理,回去怎么和李治交代的时候,队伍旁边的的修真坊,安定坊旁边,忽然鸣锣阵阵。

咣咣咣咣的吵闹声音中,军靴踩地的脚步声铺天盖地而来,大批兵甲四面八方围了上来,长槊兵蹲伏在地上,后面弓弩手上满了弦的复合弓军用重弩寒光闪闪逼了过来,一见这个阵仗,这批灵武军皇帝心腹也是急了,慌张的摆出了战阵围着长孙无忌的马车赤手空拳的保护起来。

看到这一幕,马车上的长孙无忌脸都吓白了,也顾不得宰相形象翻身爬上车顶就高喊起来:“本相再此,不要误会,不要误会!”

“所有人跪地抱头,如有反抗,格杀勿论!”七八个金吾卫将校也是在大军背后高声嚷了起来,迟疑了下,踩着宣呼呼的马车,长孙无忌赶忙对王龙几个吼道:“照他说的做!”

不得已,一帮子灵武军纷纷跪倒在地,又是一大批金吾卫拎着刀压了上去,将倒霉的灵武军戴上镣铐,拳打脚腿的推搡出来,好不容易解决了问题,就在长孙无忌松了口气的时候,冷不丁王龙,韦伯十来个校尉军官却哇哇地大叫起来。

“长孙大人救我啊!”

愣神中,十来个军官被五花大绑跪成一排,二十多个金吾卫猛地抽出了大刀,听着麾下惨叫,没等长孙无忌反应呢,最前面一把大斧头率先砍了下来,然后是整齐的挥刀,爽脆的咔嚓声中十六个脑袋一起轱辘了出去,血喷了长安大街一地。

“程伯献,谁给你的权利当街杀人?”眼看着好不容易李治交给自己几个种子选手就这么丢了脑袋,长孙无忌真是气的眼睛都红了,正好带队的金吾卫长孙无忌还认识,程处弼的长子程伯献,怒发冲冠指着这小子,长孙无忌就大骂起来。

却不防这小子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刚擦拭完斧头上的血迹,回头一斧柄捅到了长孙无忌肥嘟嘟的肚子上,家学颇深这小子力气也大,一下子差不点把长孙无忌五脏六腑打挪位了,眼冒金星俯下身就呕起了酸水。

“来人,带走!”毫不在意收起了斧头,程伯献大大咧咧的挥手命令着,十来个军兵拖着捂着肚子起不来的长孙无忌转身就走。

北门距离太极宫不远,被拖着没走多远就进了宫,刚开始在长孙无忌还气得发晕,但越走,越感觉到了事情的严峻性,跟着心里忐忑了起来。

就算政变当日,前宫的中央官署依旧有上千大小官员办公,如今偌大的官署各衙门空空如也,门卒都没留一个,到处都弥漫着荒凉与冷清,冷清中还带着萧杀。

几乎全部的北衙禁军三万多人都被赶了出来,城墙上密密麻麻都是守军,甚至在通往内宫的宫墙上长孙无忌还看到了闽国的铁林部队,在宫墙上架设着床弩与令北衙禁军胆战心惊的铜管子。

甘露殿前,长孙无忌可算找到了他的同僚们,五品以上以及在京官员足足两千多排列整齐的跪在殿广场前,而且阶层分明,宰相一堆,六部六堆,三省三堆聚拢在一起,周围左右侧两千骑兵顶着烈日跟着看守着,令人心惊胆寒的床弩以及铜管子虎蹲炮更是密密麻麻位列两旁。

“跪下!”重重一摔,长孙无忌就被甩到了宰相堆里,旋即两个金吾卫转身就走,摔得眼冒金星的长孙无忌也顾不得疼痛,爬起来就是焦急的大吼着:“闽王何在?本相要见闽王!”

“长孙大人不用喊了,闽王不在城里。”

“什么?”听着褚遂良低沉的声音,长孙无忌不可置信的回过头,为了消化这个消息停顿了片刻,老政客又颤抖的压低声音揪住褚遂良的衣领低声喝问道:“究竟出了什么事?陛下呢?”

“陛下?陛下过的比咱们舒服。”顶着个大日头流了一头汗水,褚遂良颇有些愤愤不平的低声答道:“听说是杨太妃与吴王出事了,具体什么事,老夫也不知道。”

“杨太妃?吴王?”嘟囔着两个重量级人物让长孙无忌心头再一次咯噔一下……

第572章。睢阳之战

就在关中一片风雨的时候,关东的战争也进入了白热化。

哪怕到了这个时候,李泰也没有放弃对对皇位的野心**,一面辽东沃野千里饿殍遍地叛乱四起,一面李泰却把大部分收成岁入与倭国的李佑做交易,全都换成了甲胄兵器,剩下的粮食绝大部分也是供养着军队。

李承乾的句丽,也不过拥兵五万,李泰的辽东常备军多达十五万,残酷的先军思想可想而知。

纷乱四起的辽东,李泰的军队可以堪称虎狼,真正的虎狼!

柴令武叛乱开始,准备多年的李泰就开始不安分起来,兵马频频挑衅营州,小规模接触中,接替已故营州都督张俭的刘仁愿倒是颇有大将之才,数次挫败李泰军。

但李捷攻占长安的消息传出,再一次深深刺激了李泰,或在这位老九阴影中的可不光高宗李治一个人,辽东甚至都是李捷布下的局,让李泰摘了桃子,唐太宗驾崩,群蛟入长安时候,又是李捷几乎单骑入城,却推动了整个风云势力,让原本一直与李承乾作为政坛主角的李泰愤懑之极却不得不被牵着鼻子走。

如今,这个老九李捷又可以轻轻松松问鼎帝位,无时无刻,嫉妒撕咬着李泰

那颗蓬勃的野心。

十五万大军倾巢而出,三天打垮营州的三万军队,九天打穿了河北,三十多天逼近了洛阳外围。

李泰的军队可不止战争中称之为虎狼!

隆隆的军鼓声中,李泰肥胖的身体上裹着加大号明光铠,站在战车上哈哈大笑,歪歪斜斜的举着剑对着眼前城池大吼着:“哈哈哈,杀啊!给本王杀!打下城池,放假一天!”

这话刺激的战阵前数不清的辽东将士眼睛发红,真是跟了什么样的君主,带出什么样的军人,跟了李捷的高句丽,契丹,奚人,靺鞨人渐渐融入大唐文明社会中,遵守号令,进退有序,跟随李泰的将士则是变得更加野蛮嗜血,在抢掠的承诺下满眼血红对着城墙狂奔着。

面前这座城,睢阳!

睢阳就是后世的商丘一部分,商朝的发源地,事实上这里并不是通往洛阳的重要关卡,完全可以绕过去,可惜这里背后的东西吸引了李泰的视线。

粮食!

睢阳隐蔽着背后的江淮,虽然关中也是产粮区,那里的人口却太过膨胀了,很大一部分关中粮食来自江淮,如果劫掠了江淮,原本李泰将近枯竭的军粮就会充盈,关中也会因此挨饿,一举两得的好事。

疯狂的呼喊中,数以万计辽东将士撑着倭国打造而出的大铠,拎着辽东本土的皮盾疯狂向城墙冲锋着,迎着叛军,睢阳城也射出了漫天羽箭。

高速旋转的箭头带着呼啸声扎下,噗嗤噗嗤的声音不断响起,有的是扎入了皮盾中,有的是扎进了身体中,不分阵型狂奔中的辽东蛮族有的狂奔中直接一个跟头重重向后跌去倒地不起,有的身上中了几箭尚且狂吼着奔跑不已,好一段路才力竭倒下,有的则是腿部中间,踉跄的想爬起来,却又被后来人踩到。

饶是如此,数千人依旧抱着云梯冲到了城墙下,长长的攻城梯冲杆带着这些北方蛮汉向城墙上狂涌而去,数百精锐被冲杆甩上成,大刀阔斧的斩杀下当即让城上守军猝不及防,更多人则是咬着牙抱着滚石檑木拼命向下砸去。

之前可说了,李泰军队虎狼可不止在战场上,有辽东路经营州,河北,辽东军所过之地犹如蝗虫席卷,赤地千里,不管开城投降与否一律洗城,一路杀得尸横遍野人相枕籍,有些誓死抵抗坚决不开城的城池还好一点,所以睢阳人抵抗的格外拼命。

看着鏖战成一团的城头,李泰的首席军师,辽东长史阎良已经不再年轻的脸颊上却皱起了深深地皱纹,他是不赞成攻睢阳的,造反打的就是速度,即便不能一口气打进长安,占据洛阳好歹也有了天下大义,到时候与在长安的闽王分庭抗礼也不是不可能,可如今呢?

把时间浪费在抢掠上,一旦李捷站稳了脚跟,李泰就要面对天下的围攻征讨了,内心忧虑中,阎良还是忍不住回过了头,已经被他劝说的烦了,李泰第一时间大笑着摇了摇头盔下肥嘟嘟的脑袋。

“岳丈,一座小城而已,用不了多少时间,一日即可,看,这不攻上去了吗?”

扭过头去,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