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逆转1906-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印尼猴子们而言,以前他们不敢对荷兰人动脑筋,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喜欢荷兰人,只不过是他们欺软怕硬而已。荷兰人掌握了现代武器,又有军队,缺乏现代武器的土著们自然不敢去找荷兰人的麻烦。而华人不一样,荷兰人千方百计的限制华人持有武器,更加不准他们建立武装组织,印尼猴子们就算比正常人类笨点儿,也清楚那边更好打,自然是柿子找软的捏了。

荷兰人的想法也不能说错,此次土著暴动的目标刚开始的时候也确实是华人。

现在的印尼猴子们也已经鸟枪换炮了,他们从某些渠道得到了很多现代武器,虽然绝大多数都是二手的淘汰产品,但其战斗力也比以前冷兵器为主的时期强大了很多。他们在某些人的挑唆下,组织成了几个大规模的匪帮,准备向华人下手。在暴动之前,他们也是满怀希望,准备凭借手里的“先进”武器给华人狠狠的来一下,只要干掉那些脆弱的防卫力量,就可以尽情的烧杀抢掠了。

因为多年积累的仇恨,土著猴子和华人平时是没什么来玩的,而那些新成立的华人聚居区更是禁止他们进入,连接近都不允许,所以他们并不清楚华人势力这几年的变化。荷兰人虽然知道,但他们也没兴趣去给这些猴子搞科普。当然他们更没有那个脸皮,毕竟华人势力的膨胀是因为那个该死的条约,而那个条约是他们觉得最丢脸的事情,怎么会跟那些土著提起?

虽然土著里面也有些聪明人看出不对,也有少数土著知道华人的变化,但他们势单力薄,又怎么能说服那些利令智昏的同类?更何况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里面煽风点火,这些聪明人和知情人不说话还好,一旦有劝说大伙消停的行为,就立马会遭到莫名其妙的倒霉事,比如出意外挂了什么的。因此大多数土著对于他们此次暴动,都是非常乐观的。

直到暴动之后,猴子们才很郁闷的发现,尽管他们的攻击力大幅度强化了,但在攻击华人聚居区时却并没有卵用。因为华人那边的武力更加强大,他们不但有更加先进的武器,还有了一支接受正规军事训练的武装力量,更有着变态的要塞型据点。

印尼猴子们毫无悬念的在华人聚居区碰了个大钉子,他们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又在某些人的挑唆下,就把目标对准了似乎更好欺负的荷兰人。

没错,以前的荷兰人是不好惹的,但现在情况似乎倒过来了。以前的华人因为缺乏武器和组织的,非常好欺负,但现在却突然变成了武装到牙齿的怪物,比以前荷兰人还不好惹。而荷兰人却因为分散到各地,防御力量大减,猴子们的智商再低也明白荷兰人的庄园要比华人的要塞据点好打多了。

然后荷兰人就倒霉了,好多防卫薄弱的庄园和聚居区相继被土著们攻破,然后各种惨剧开始上演。只有一些防卫较好,人数较多,附近没有大股暴徒的聚居区才坚持了下来。但即使这样,这些荷兰人也吓尿了。而荷兰人的军队数量有限,又要优先保卫大城市,就算去救援也要先顾那些个权贵豪门,至于普通的荷兰平民,那就等吧。

于是这些荷兰人就像被困在孤岛上的海难者,极度的无助,但又不敢出去。他们可是被那些疯狂的印尼猴子吓坏了。要是落到那些家伙手里,后果简直不堪想象。

他们当然也不喜欢中国人,但现在也是没办法了。在这些荷兰人看来,中国人最多就要这里的土地,可那些印尼猴子不但要地盘,还要财产,更是要命啊。而且中国人怎么说也是文明人,哪怕向他们投降了也能保住性命,总比被印尼猴子们抓住强多了。

因此这些荷兰人看到开过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个热情劲儿就跟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把好多官兵都搞得一愣一愣的。

第351章王师!王师!这是路!(上)

共和2758年(西元1917年)11月26日,苏门答腊岛,楠榜港。

楠榜港又名“班达楠榜”或者“丹戎加兰”,位于苏门答腊岛南端,西临印度洋,东滨爪哇海,东南隔巽他海峡与爪哇岛相望。在11月24日的下午,解放军的军靴踏上了这个城市。

在这个时代,这里还没怎么开发,这个港口城市的规模也不大,整个城市也不到3000人,荷兰人在这里只有一个连的驻军。当解放军登陆时,长白号重巡洋舰只是用210毫米主炮朝着岸上开了几炮,荷兰人就挂起白旗投降了。

原来的楠榜港市政府大楼现在就成了第121师2团的指挥部。原来的市政大厅此时已经变成了指挥中心,里面摆满了电台、电话和各种通讯设备,以及军用计算机等高端设备,院子里和楼顶上都架起了各种各样的天线。

这时,这里面一片繁忙,团部的参谋和通讯士官们正在处理各方汇聚来的信息,并及时作出回应。

“105毫米榴弹才5个基数,这根本不够,至少要15个基数。否则我们无法进行下一步行动……”

“港口吗?赶快卸货,对,就是1006船队,赶快。你们动作要快点,今天下午3点1102船队要到,尽快把码头腾出来。什么?港口设备不够?知道了,我们会派一个连来帮忙……”

“工程兵连人手不够,请征调当地市民协助。不管是华人还是荷兰人,都先征调起来,现在是军管!”

“我是团部,三营请讲……明白,往楠榜聚居区的道路已经清理完毕。祝贺你们,我会立即向首长汇报……”

“新管委的民政官员什么时候到?我们这里忙死了……对,叫他们快一点……”

“武警,我们需要武警……什么,暂时抽不出武警,只有鬣狗和兀鹫……那好吧,鬣狗也行,兀鹫也行,赶快派过来……”

整个大厅里,电报的滴滴声和电台电话的通话声,以及争论的声音响成一片,热闹堪比集贸市场。

在市政大厅中间的摆着一个本地的大比例沙盘,几个新分来的年轻参谋正围着这个刚刚运来的沙盘忙碌,他们一边对比手中的最新情报,一边在沙盘上插上各种标志和各色小旗。

团长洪石楼上校这会儿也站在沙盘旁边,一边对照手里的情报,一边耐心的指点这些今年才结束连队实行到团部工作的菜鸟。其实洪石楼上校今年才31岁,也比这些新嫩大不了多少。但是他的资历很老,在军队尤其是陆军里面也是相当有名气的。

洪石楼字岱贞,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人,出身于佃农家庭。幼时上过当地地主家的私塾,还参加了县试、府试,但要参加院试的时候,正好碰上俺大清取消科举,于是洪同学就斯巴达了。随后他先后进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顺庆府(今南充市)中学堂学习。

1906年10月,星科集团面向全社会招生,于是洪同学就考进了星科安保学校(西南军事大学的前身),算得上是文总的第一批本时空土著嫡系军官。他在实习期间就参加过了四川、云贵、两广等多次战役,表现极为出色。并且在两广战役中立下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奇功,他在连队正式军官全部伤亡,连部失去指挥能力时挺身而出,带着剩下的一个多排士兵,日抢三关,夜夺八寨,一口气打穿了清廷新军防线,还俘虏了800多新军的牛叉人物,就连文德嗣知道后,都惊呼奇迹不已。

因为他的优异表现,毕业时就被直接授予中尉军衔,并且直接担任代理连长,不到4个月就晋升上尉担任正式连长。然后又参加了苏皖鲁战役,在夺取韩庄的作战中立下大功。在北洋政府投降后,又参加了解放东北的行动,可说在解放战争当中是打满了全场的。在中日癸丑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解放台湾的战役,又立下了不少战功,中日战争后被选入国防大学进修中级军官课程。

1914年6月毕业后授予少校军衔,随后作为军事观察员派往欧洲战场。他在德国呆了大半年,又在法国呆了大半年,在充分了解了欧洲军事状况后,去年4月才轮换回国担任营长。今年初在文德嗣的特意栽培和老上级蔡锷的强烈推荐下,以正式中校军衔挂临时上校肩章,担任121师2团副团长,并代理团长职务。这么蛋疼的官衔设置明显就是为了提拔他,估计这次战争结束,那两个“代理”和“临时”就可以抹掉了。

这时,一个通信士官过来报告道:“团长,三营报告。他们已经打通了楠榜聚居区的道理,与该聚居区的武装自警队顺利会师。目前港口与聚居区的通道已经清理干净,周围五公里内已经没有匪徒了,他们已经在道路两侧设置了警戒区和预警点。该聚居区的武装自警队抽出了两个主力营前来配合我军,目前正在途中……”

“好,三营干得漂亮。”洪石楼高兴的说道:“有了当地华人的帮助,我们就轻松多了。等他们到了,就让他们接手城内治安和部分城防,我们就可以腾出手进行下一步计划……”

这时,从门外跑进一个参谋,向他报告道:“报告团长,十一连连长李宗仁报告,他们接到一个荷兰人的求救。那个荷兰人请求我们去救援他们在城外的一个庄园……”

“什么?荷兰人向我们求援?”洪石楼楞了一下,随即眼珠一转就说道:“好吧,你把那个荷兰人带过来,我们问问情况……”

不一会儿,参谋就带着十一连连长李宗仁和一个年纪不大的荷兰少年回来了。

………………………………………………………………

原来的市长办公室,现在自然成了洪石楼的团长办公室。

洪石楼现让一个翻译去接待那个荷兰少年,就把李宗仁拉过来问道:“德邻,你先说说怎么回事?”

“哎,团长……刚才我们在城门执勤的时候,这个人就从城外冲了过来,让他停下也不听,差点儿就被我手下一枪崩了。”李宗仁就开始说起来:“……等我们把他制服后,这家伙居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我们去救他妈妈和姐姐……”

“据他说,他们现在有被困在北边的哥达布米庄园,现在还有400多人,土著匪徒们打了几次没打下来,但是他们现在也快弹尽粮绝了,还有很多成年男人受了伤,形式非常危急……”

洪石楼有些好奇的说道:“哦,这么说他们是被困住了,为什么他会来向我们求救?他们不是挺牛吗?”

在多年持之以恒的形象经营下,目前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解放军已经是真正的子弟兵形象,如果是在现在中国,“有了困难找解放军”肯定没错,但那只是在中国。洪团长虽然也深深为自己军队的形象自豪,但他还没自大到认为全世界人都像中国人民那么信赖解放军。更何况是那些平时自以为冷艳高贵的荷兰人。

“听他说是匪徒太多,荷兰军队根本管不了,他们向楠榜港这边多次求援,但这边的市长却说抽不出人,让他们继续坚持……”李宗仁撇撇嘴,一脸不屑的说道:“现在估计是快撑不下去,只能指望我们吧。”

“呵呵,看来是病急乱投医了……”洪石楼笑了笑,就朝翻译喊道:“小王,让那小子过来,我问问他……”

那个叫小王的翻译并不是部队的,他是临时从上海外语学院临时征召的特务军官,挂了个临时少尉的军衔派到团里当翻译。没办法,荷兰语这种小语种军队里面还真没多少人懂,只能从民间临时招募。他把那个荷兰少年带过来,用荷兰语介绍道:“这是我们的团长洪上校……”

那个荷兰少年大约有十五六岁年纪,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