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钢铁狂潮-第5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日军没有我们这样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前预知天气状况。不过这股强热带风暴来的突然,我们搜集到的气象信息只有几年,无法早做判断。我怀疑,应该是日本方面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做的推断。”

    瑟琳娜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没人能比的,这年头也没什么大师能掐会算,只有通过长年累月的历史经验积累来达成。

    朱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只有这个可能了!不过也太他妈巧了!看来以前轻看小鬼子还是不大对。这都没所谓了,关键是,我们要采取什么办法来规避或者说应对?”

    瑟琳娜道:“我建议,你可以问问特斯拉先生!听一听他的意见!”

    朱斌眼前一亮,拍案叫道:“对啊!差点把他给忘了!快请!”

    特斯拉还在实验室里埋头忙活自己的研究,最近他开始带领庞大的研究机构进行大气高层磁场和地球外部磁场的相关实验工作。根据数百次探空火箭和太空卫星搜集到的数据资料,开始根据自己的电磁理论建立模型,来尝试推演全新的太空航行技术,跟爱因斯坦为首的量子研究组那“统一场”来争锋。

    特别是寻求在不使用无限量能源制造人工黑洞的壁垒条件下,借助星球之间的强大万有引力和斥力、磁力等,自发制造特定频率的谐振波震荡空间壁垒,制造虫洞以折叠空间进行超光速航行……。总之是非常高端,一般人弄不懂的玩意。

    接到朱斌的突然邀请,老头被打断工作的感觉,就跟没睡醒被人叫起来似的,带着一肚皮不爽来到指挥中心,听朱斌简短的把事情介绍完了,最后问他:“教授,您认为有没有可能采用技术手段,把这股强热带风暴提前消除,或者最大程度的改变其冲击方向,比如拐到日本列岛上去什么的?”

    特斯拉坚决摇头:“那十分困难!我们目前拥有的力量,还不足以彻底破坏这么大的风暴,并且干扰之后接下来产生的蝴蝶效应无法判断,到时候的麻烦会更大!”

    研究风暴和气象力量,当世无人比特斯拉更强,这是绝对的权威。之前,以“守卫世界和平”的名义,朱斌也曾经侧面提醒过特斯拉进行相关研究,而其实早在几十年前,这老人家都进行过相关的设计,比如沃登克里夫塔就是其中一类。

    特斯拉并不关心现在战争进行到什么地步,所以也不知道朱斌有多大麻烦,只从技术角度介绍道:“热带风暴本身是地球自然产生的力量,也是其自我调节平衡的反应,我们加以干涉,必然会导致偏差,她是要进行更多的自我修正,而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最后都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到时候,地球仍然存在,大地上却会被我们搞得一团糟。所以后来我想通了,用技术手段去对抗,是不科学和不理性的!”

    到了晚年,特斯拉的精神境界已经超出了狭隘的限制,此时基本上视野都站在空间和宇宙角度宏观看待。

    地球,不再是单纯的人类生存基础,更加不是任凭人类予取予求的所谓资源提供地,她是有生命和自我调节系统的亘古存在,人类不过是一群附着在上面的寄生虫………嗯,最近几年,陈撄宁大师的道家思想对他影响还是蛮大的。

    所以特斯拉认为,他之前设想的那些气象、闪电武器都太不成熟了,妄图单纯以技术手段来获取利益不可取,顺应天地规则与万物共存,保护环境顺势而为,才是最佳出路。

    这样的理论,全世界除了中国人没有一个列强能听得进去,这跟文化有很大关系,所以在美国的特斯拉是寂寞和孤独的。但同样在中国这个时代,除了朱斌也绝少有人能听得懂,因为他们绝大多数连饭都吃不饱,在消灭饥饿和贫困之前,在天下一统之前,没人在乎什么保护环境啦,之类的,太虚无缥缈。

    好在有一座光明之城,让心怀这样理念的人有了根基,有条件来实现自己的理论研究,实践梦想,这也是他们来了都不肯走的缘故。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相反的一面,比如特斯拉如此感悟了,所以对气象破坏武器的研究,他老人家就不肯继续,让朱斌的破坏**大大的缩减啊!

    朱斌早料到可能有这个结果,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不得不弄明白了,只好追问:“如果我们并不是强行阻止或者推动偏离,而是引发能量的提前释放,能不能做到?!您也知道,风暴刮过有人的区域,造成的损害实在太大了!不如就在无人的大洋上提前爆发,或许更好?”

    特斯拉没急着回答他,先把气象云图和智脑预报结果快速看一遍,寿眉一抖,颔首道:“应该可行!按照我的判断,我们有几种手段可以做到!”

    朱斌精神一振,好嘛,居然有好几种?!果然问对了人!

    特斯拉板着指头给他算:“第一种最简单,用超大功率的激光或高能粒子对风暴中心发射,引起其内部高速震荡和能量异常放电,最大程度将云气凝聚成的降水释放掉,那么即便不能完全消除,接下来的影响也会弱很多!不过很可惜,目前我们还没有建成天基武器,或者可以让核动力航母试试?”

    “那几乎不可能!不说我们的航母不在那里,即便是在,每一艘不过400mw的功率也远远达不到需要的程度。”朱斌摇头,关键是,航母从海面上发射激光,不能离着太远,万一风暴来袭,跑都跑不掉,那不等于自杀么!

    网网

第662章 东海大战(十九)红色警报2

    特斯拉接着道:“第二个办法,是用我们的电磁塔对天空发射高能闪电响电离层,然后在预定地区传输,尽量的引发超量放电效应,也可以减弱风暴。不过,目前我们的技术手段,还无法跨越那么大的距离,另外,仍然会造成不可测知的远期蝴蝶效应。如果引发异常气象灾难,就不好了。”

    在遇到朱斌之前,特斯拉窘困之下做出许多大胆前卫的设想,并制造模型用来忽悠大亨们提供资金维持研究,但那些终究是临时手段,而且对于后果,他估计的严重不足。

    朱斌提供给他无限的研究资金和世界最好的研究条件,并帮助他完善了高能粒子定向约束理论和视线,从而解决了原本电磁塔放电时不可控的弥散和衰减,而将远程传输实现,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损失的减少从而达到实用阶段。对于此,特斯拉那是由衷的感谢。

    随后完成的可控高强度的闪电释放和定向高能粒子研究的快速推进,也让特斯拉意识到自己在创造多么可怕的东西!尤其是有了一座聚变堆当核心,他发现,自己其实可以毁灭地球……。

    科学,首次在特斯拉这里展现出狰狞可怕的一面!他甚至预测道,如果不加以约束控制,并正确引导,人类用科技武器毁灭自己是迟早的事情,甚至这一带的人类,将成为最后的存在,未来或许有新的智慧生物来挖掘大破灭后留下的遗迹,从而创造无数的神话传说。

    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反对科学力量扩大化。并对核武器的研究制造非常抵触。

    对于朱斌眼前的问题,他还有更多的解决方案。但相对都不算完美,并且付出的未来代价也太大了,一想到气候乱套,他就不寒而栗,因此造成无数的杀伤,是远远背离他的价值核心的。

    朱斌明知道可能会是这样的结果,还是要试一试,不管怎么说。他的目标是优先考虑的。只不过这技术实现……。

    特斯拉有点遗憾的道:“如果您的飞船能提前完成的话,那么凭借原装的定向高能微波,持续释放之下,也许可以最终影响并削弱超强风暴的威力。或者在相应区域建立庞大的天线阵列,采用超过1000mw的能源中心来维持,也行。”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觉得不大可能。无奈的一摊双手。

    的确不可能,飞船造出来还早呢,唯一携带大功率核堆的“大嘴鹦鹉”只有50mw功率,远远达不到1000mw。更不要说,台湾和琉球都在日本人手中。

    当然,如果朱斌真的能把琉球、台湾、菲律宾都掌握在手的话。分别在那里建立几个庞大的天线阵列,足可以把吹向中国的热带风暴全部干掉,那时候才真是风调雨顺。

    “当然,在风暴中心引爆一颗大当量的核弹也可以,但我们现在其实并没有。”

    特斯拉不得不违心的补上一句。尽管这个补充他非常不喜欢。

    朱斌却眼前一亮,急忙追问:“真的行?!需要多大的当量。怎么计算?”

    特斯拉顿时怀疑这家伙是不是背地里让人在研究组装原子弹了,瞪眼叫道:“那是绝对不能干的!你要知道,核弹爆炸产生的辐射尘埃如果被热带风带带着散步到其他地方,会造成空前的生态灾难,后果不堪设想!”

    朱斌赶紧摆手:“我们当然不会那么干!我只是说,如果计算出来的能量密度如果可行,我们或许可以用大威力的金属氢多弹头来实现!那玩意可是环保而安全的!”

    他也不愿乱放核弹啊!且不说现在手里没有,有也不能用!炸烂了还得自己收拾,更不要说手里有更大更干净的武器使用。

    特斯拉这才稍稍放心,尽管对于到处放大炸弹的行为仍旧不怎么喜欢,不过谁让他一辈子都还不上朱斌的欠债呢?打工到死是唯一的出路,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他还是很有敬业精神的。

    皱皱眉头,特斯拉严肃的想了想,然后迅速用复杂的令人眼晕的公式开始精确计算那强热带风暴的威力,然后根据推演出的未来三小时最强形态计算出需要的破坏当量,更关键的是,推导出引爆的角度和时间。

    那可不是随便在风暴中心放个大炸弹就能解决的问题!要知道一次强热带风暴的影响范围都是以千公里计算的,换成核弹,是以亿万吨来计算的,直接对冲消除,极可能制造出更大的麻烦,而且也超出人类技术范畴。

    最好的办法,还是疏导引发,那就需要建立广达数百公里直径的超级立体架构,精确计算其力量模型,如果没有超级智脑辅助,这个工作人力去做,一百年也干不完。

    还的说特斯拉大神的水平无人能及,相关的理论模型早都在他的研究之中成型多年,近来丰富完善之后,只需要用很短时间变成程序,特别是气象模拟和推演程序就是架构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稍作改变就能成为科技干预技术手段的辅助工具。

    推导结果和引爆坐标很快完成计算,一座空前巨大的漩涡状立体漏斗赫然展现在空旷的指挥中心大厅中,三十多条曲线分别指向各个爆炸点,每一个需要的能量都超出这时代武器专家们的猜想………都是以万吨tnt当量计算的。

    朱斌看着直咧嘴,每一个爆炸点需要的力量,几乎都是他当前所有的金属氢炸弹最大个头。通过复杂的配方调整和精心设计的弹体结构以及分散爆炸模型,现有的金属氢炸弹可不仅仅是tnt的35倍,而是相当于100倍的破坏威力。但比起核弹来,仍旧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现在的中程弹道导弹的战斗部,常规只有1500公斤载荷,也就是充其量150吨当量,比起核弹动辄千万吨,小了去了。

    所以特斯拉才给弄出三十多个,那意味着,朱斌至少需要发射三十多枚中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