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大醉侠-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醉答道:“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是为逍遥。    ”
        李世民道:“这句话出自于庄子地《逍遥游》,看来沈兄这门派是属于道家门派了。    ”
        沈醉道:“非佛非道,只为逍遥。    ”
        窗外的雨下的愈发急了。    此时本就已是黄昏,外面阴雨连绵,屋中更是阴暗,房中的灯笼早已点亮。
        李世民指着桌旁上首的椅子笑道:“两位请上座,咱们边谈边吃不迟!”
        二人随他所指上前就座,新加的两张椅子与两副怀筷在庞玉下去请二人时就已备好。    当下又遣人叫来了小二,吩咐将房中收拾后,又征求二人意见,重新点了一桌酒菜。
        李世民自知招揽二人无望,却是仍说了几句天下大势后,见沈醉与侯希白二人都表现的不感兴趣,便再不提。    只谈些各地风土人情与一些风景及名胜古迹,说些各人游历江湖的有趣经历,倒也聊的甚是融洽。
        一番晚宴罢,沈醉与侯希白先行向李世民告辞,临出门时,沈醉忽然转过头来向着李靖笑道:“李靖兄,你将来若生了儿子,一定要取名叫哪吒!”
        说罢与侯希白飘然而去,只留下屋内众人一脸的愕然与红拂女地俏脸微红。

  (。。)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净念禅院
     更新时间:2011…3…29 15:57:57 本章字数:4882

        第六十三章    净念禅院
        昨夜下了一夜的雨,直到凌晨方才停。
        沈醉穿着一袭淡蓝轻衫,呼吸着雨后的清新空气,策马来到了位于洛阳城南郊野的净念禅院。    雨后的阳光显得更加晴朗,早晨的阳光显得勃勃而有生机。
        驱马直至刻有“净念禅院”四字的牌坊山门前,长而陡峭的石阶在眼前直延至山顶。
        “当!当!当!”
        悠扬的钟声,从山上飘送下来。
        沈醉翻身下马,将马缰系在牌坊的左边石柱上,抬步拾级而上。    因昨夜下雨,他便将预备于昨晚进寺盗宝的计划押后。    反正只要赶在寇仲、徐子陵和跋锋寒三人还没到洛阳前得手便是,迟上一两日也并无所谓。
        今日白天无事,他便决定先来净念禅院踩踩盘子。    关于书中对于净念禅院的描述他早已忘得差不多了,也就只记得存放和氏璧的铜殿而已。    提前打探好地形,对于晚上的动手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是他前一个时空中以无影神偷夜神龙的身份,偷千家盗百户得出来的经验。
        仰首上望,可见从林木间透出来的佛塔和钟楼。
        佛塔大部份以大青石砌成,结构复杂,八角九层,四面辟门,塔身的雕刻绚丽异常,四周的卷门上布满了龙、虎、佛、菩萨、力士、伎乐、飞天等宗教物事,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塔剎却是铁制的。    有铁链八条分别拉往塔顶八角。    下五层地级阶设于塔内,由第五层开始,却沿塔身外檐盘旋到顶层,这种布局在佛塔建筑中实属罕见。    尤其那高大华丽的铁剎,俊秀挺拔,突出于山林之上,宛如刺破青天。
        对于净念禅院的富有。    只从他们能建造一座全部铜制的殿宇便可看出。    而这铁制的塔刹,也已足可让人得窥一斑。    不过这净念禅院的建筑装饰在极尽华美的布置里。    却仍能予人一种简朴归真地感觉。    就像一位盛装的美女,虽是华衣丽服,但由于不施脂粉,故可保持着丽质天生地自然美。
        诵经声从山上的寺院内遥遥传至,想是寺内的和尚正在做早课。
        上了七百多台阶后,沈醉已能望见山顶上的第二重山门,亦即禅院正门。    却是见那两扇大门紧闭。    心下奇怪,暗道:“难道是净念禅院在保管和氏璧期间谢绝访客?”
        快步而上,到得大门前,伸手轻推了下,发现里面上着门闩。    显是关闭山门,谢绝访客。    心中暗骂了一声,看着门上方额书的“入者有缘”四字,轻叹道:“看来老子今天是没缘!”
        收回手左右望了望。    一闪身到了左方不远的一棵大树下,往上一眼,再一腾身便已轻身而上没进了树冠之内。    从树顶上往寺内俯看,不由得心中惊叹。    虽已从原书中得知净念禅院规模宏大,此时亲眼所见却仍是有些超出了他的想象。    寺内建筑加起来多达数百余间,俨如一座小城。    殿宇重重。    气势宏伟。
        正对寺门地中轴线上依序建有七座大殿,第四座便是那座完全铜制的殿宇。    在阳光的照耀下灿灿生辉,显得金碧辉煌,极是显眼。    铜殿长宽各达三丈,高达丈半。    建造这样一座铜殿,不但需极多的金铜,还需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
        净念禅院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    除铜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    色泽如新。    却不知是因寺内和尚勤于打扫,还是瓦质如此。    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蓝色最为耀眼。    在阳光照射下亦是灿灿生辉。    映出五光十色。
        铜殿前有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地铜像,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龛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    彩塑金饰,颇有气魄,但亦令人觉得有点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着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姿态不同,但无论睁眼突额,又或垂目内守,都是栩栩如生,与活人无异。
        其他建筑物就以轴上的主殿堂为整体,井然有序分布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庄严肃穆的神圣气象。
        沈醉紧盯着那座铜殿,盯了约有一刻钟,却始终见那白石广场上并无人影出现。    诵经声仍在产不断地响着,显然早课仍未作完。    他心中忽然一动,微微一笑后,从树顶腾身而起,扶摇直旋上达十丈高空后。    双臂一展,向着铜殿滑翔而去。
        他施展“鹏程万里”轻轻松松便从高空之上通过了从寺门处到铜殿的几百丈距离,准确无误地落在铜殿紧闭的殿门外。
        守卫在铜殿周边各处掩藏的僧众全都料不到有人竟有如此轻功,从寺外径直便跃进了铜殿大门前。    而且也未料到大白天便有人来偷和氏璧,实是出乎意料。    呆了一呆方才醒悟过来,佛号四起,急掠而来。
        衣袂破空之声,同时从四方八面传至沈醉地耳中。
        “当!当!当!”警钟连响。
        沈醉则已探手抓住了门上的两个大铜环,运力一拉,殿门应手而开。    却是一股寒流迎面冲来,使他呼吸为之一顿,不过转瞬便即没事。    他只拉开条容人通过的缝隙后,便闪身入内。
        置身殿中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铜造的大罩子中,又或到了一个覆盖的铜钟内。    四壁密密麻麻安放了过万尊铜铸的小佛像,无一不铸造精巧。    衬托在铜铸雕栏和无梁地殿壁之间,造成丰富的肌理,经营出一种富丽堂皇,金芒闪闪的神圣气氛。
        殿心正中放置着一张小铜几,铜几后是供打坐用的蒲团。    一方纯白无瑕,宝光闪烁地玉玺,正与世无争地安然置于铜几之上。    沈醉一眼瞧见这玉玺便是心中一喜。    又见得殿中除他外并无人影,更是大喜。    心中暗叫了声“运气好!”
        反身拉上殿门,并上了门闩后,这才过去仔细打量那方玉玺。    眼前这方玉玺便是春秋战国时群雄争相夺取,天下独有的无价之宝,并留下了传诵千古“完璧归赵”故事,秦始皇得之以取天下,建立一统中国地稀世奇珍和氏璧。
        但见玺上镌雕着五龙交纽的纹样。    手艺巧夺天工,但却旁缺一角,补上黄金。    乃是西汉王莽篡位后,派弟王舜往长乐宫向孝元太后索讨玉玺,被孝元太后怒摔地上,致摔缺了一角,王莽得后命人把缺角以黄金镶补上去,和氏璧也因此又多添了“yu体金角”地雅名。
        门外衣袂之声不断响起。    殿顶也不断有轻微脚步声响起,显是有人上了殿顶防守。    但一时之间,却是没有人破门而入。
        一声佛号在门外响起,接着阴柔的声音传入来道:“贫僧不嗔乃本寺四大护法金刚之首,负起护宝之责,施主若肯迷途知返。    不嗔可许诺任由施主离开。    ”
        沈醉并不理会,探手抓起了几上宝璧,入手微凉。    端在眼前又仔细打量几眼后,拧开身侧囊中的金龙壶盖子,将和氏璧送入了金龙宝壶之中。
        “砰!”的一声大响,感觉整个殿中都是一震,外面有人以掌力轰击殿门,想击断门闩。    不过那门闩却甚是粗大结实,殿门开启又是外拉式,因此外面那人这一掌虽强。    却也是未能奏效。
        “砰!”的又是一声。    殿门外一声怒哼响起,接着一把雄厚有劲的声音喝道:“哪里来的狂徒。    竟敢到佛门静地来撒野,若不立即放下宝玉,离开圣殿,休怪我不痴地降魔杖不留情。    ”
        沈醉仍是不理,将和氏璧送入金龙壶中后,又从壶中取出一页纸来。    拧上金龙壶盖子,将这一页纸放到小几上,拿过几旁的一方砚台压住。    只见其上写道:“若想取回宝璧,让师妃暄拿《慈航剑典》来换。    ”最后落款是“取宝者沈醉”。
        这是他预备昨晚盗宝时就已准备好的,却是现下用上。
        “砰!”又是一声大响在殿门外传来。
        沈醉压好那页纸后,已纵身掠至对面壁前。    尚在半途但听“嗤”地一声,右手掌缘已窜出三尺火焰刀芒。    落至壁前,借着冲力,一刀便往铜壁上刺去。
        那铜壁如豆腐般一刺而入,他又摧刀连划,几下功夫便将这面铜壁切割出可容人通过的一道门来。    只是那割下的铜壁尚还嵌在其上,并未倒下。
        “噌!”
        但听身后殿门一声大响,紧接着便是一阵儿“咣当当”震耳的金属碰撞声。    沈醉转身瞧去时,已见殿门上的那道门闩被人从门缝中以利器斩断,分作两截掉落于地。
        “咿呀”一声,殿门被拉开,当先正中而站的是一位手持长剑身着一袭青衣儒衫,说不尽俊秀儒雅地美貌书生。
        “师妃暄!”沈醉立马便猜到了这女扮男装的美貌书生身份,伸手微笑打招呼道。    他此时得了和氏璧,心情正好,笑得很是灿烂。
        “不知兄台如何称呼,为何要来盗取和氏璧?”师妃暄美目流注到沈醉身上,淡淡开口问道。    只是她从铜几与沈醉双手中都未瞧到和氏璧,而且也丝毫感应不到,更不见沈醉身上又突起处或是腰畔挂有盒子之类,不由得心中大奇,不知沈醉将和氏壁究竟藏在何处。
        师妃暄身旁站着一个高挺俊秀的和尚,看上去不会超过四十岁年纪。    身材修长潇洒,鼻子平直,显得很有个性。    上唇的弧形曲线和微作上翘的下唇,更拱托出某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嵌在他瘦长地脸上既是非常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