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把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哈哈哈的大笑声,笑完,韦一光才说:“我哪敢对你市长发号施令呀?打电话是想问问你,现在忙什么?”

何东阳呵呵一笑,猜想他肯定是为网帖的事,就假装不知,故意回避说:“刚刚处理完了一件事,现在在抽烟。”

韦一光果然说:“东阳,有空的话,点击一下《西北论坛》,上面有人发了一个帖子,是有关你们市政府的,好像还提到了你。”

何东阳假装吃惊地问:“我还不知,是褒还是贬?”

“谁敢贬你呀?倒是对他,我看是贬,你看看再说。”

何东阳知道他说的“他”肯定是指丁志强,就假装吃惊地“哦”了一声说:“那好,我现在就看看,完了再联系,谢谢书记的关怀!”

挂了电话,何东阳心想,此刻的韦一光一定也看出了问题的实质,看到了希望的亮光,否则他不会这么高兴,更不会把电话打到自己这里来。按照常规,要真是他策划的,他会装得不露声色,绝不会主动向外张扬,生怕别人怀疑是他搞的。按着这种逻辑来分析,韦一光肯定不会是幕后策划人。很显然,始作俑者一定是受益最大的人,假定说,孙正权斗败丁志强,最大的受益者会是谁?自然不是孙正权,因为丁志强没有妨碍到孙正权的正常升迁,更不会威胁到他手中的权力,最多只是妨碍了他一元化的领导,而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韦一光和他。这样一分析,又排除不了韦一光,或者说,是不是韦一光和孙正权联手,一起来达到他们共同的目的?从韦一光对他的关心中,从孙正权对他的支持中,他看到了他们的一致性,也就不好排除这种可能性。当问题想到了这个层面之后,他又不觉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丁志强真的被孙正权击败了,在韦一光与他之间产生市长人选的话,又会是谁呢?他觉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从现在所处的位置上来讲,市委副书记当然比他这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占优。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还在于看谁上面有人,看谁上面的人的权力更大。他早就听说,韦一光给省委副书记顾长平当过秘书,他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顾长平的一手提携,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肯定不是韦一光的对手。

何东阳点了一支烟吸着,不觉想起了上次常委会议结束后,他与韦一光交谈的情景。

上次的常委会,主要是研究三局合一的人事安排,会议只不过走了一个过场,最终还是按书记办公会内定的人选,任命姚洁为局长、李连根为局党组书记、吴国顺为常务副局长,保留正处级的待遇。会议结束后,还不到下班的时间,韦一光向他点了一下头,他明白韦一光的意思,就跟着他进了办公室。

韦一光说:“坐坐坐,我这里正好有朋友送来的两盒新龙井茶,你品尝品尝,要是对胃口了送你一盒。”

“好呀,书记给我送,我就是不对胃口也要说对胃口。”

韦一光听了哈哈大笑着说:“以茶论道,说出了二把手的生存哲学,让我深受启发呀。”

何东阳说:“我哪里敢在书记面前班门弄斧?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两人一说一笑间,气氛融洽了许多。

韦一光拿过茶,包装十分讲究,打开盒盖,何东阳凑过去闻了闻,感觉清香四溢,就说:“真香。”

韦一光说:“待泡了水,还香。”说着就在两个透明的茶杯里各放了少许茶叶,倒了小半杯开水,泡了一分钟,加满了杯子,一缕清香扑鼻而来,再看杯中,茶叶一个个都竖了起来,小小的茶叶如刚发的嫩芽,茶水顷刻间变成了碧绿色。

何东阳说:“一看色泽,二闻香味,果真是好茶。”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品茶就像品人,茶只需一泡水,观其色,闻其味,就知是不是好茶,人只需一试,就知能不能重用。”

何东阳说:“从品茶引申为观人,真是透彻。”

“哪里哪里,我也是随便说说。其实,就拿这品人来说,你就是品出了他的好与坏,决定权不在你手里,他也不能为你所用。”

何东阳当然听出了韦一光的弦外之音,就笑着说:“这样安排也不错,顺其自然吧。”

韦一光说:“那是,那是,现在还轮不到你我做决定,只能顺其自然了。”

何东阳就朝孙正权办公室的方向努了努嘴:“那个位子,迟早还是您的,不急的。”

韦一光哈哈大笑着说:“我要是能到那个位置,你老兄怕早就到省上高就了。”

何东阳从韦一光爽朗的大笑声里感到了他的信心与底气,也感到了他的野心,就谦逊地一笑说:“您韦书记不上去,我哪能上去?我还盼着您早日上去了,拉我一把哩。”

韦一光一边笑着,一边把茶水挪到了何东阳的面前:“来来来,喝茶喝茶,咱们俩,彼此彼此吧。如果我真的有那么一天,也得靠你老兄的大力支持呀。”

何东阳呵呵一笑说:“那是当然的,我不支持您还能支持谁?”

就在这种虚与委蛇中,何东阳看出了韦一光的心情还是很迫切的,此刻再次想起,觉得这次的网络风波是韦一光策划的可能性很大,这除了他有可能获得最大利益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太过于自信了,这自信,也许来自于他上面有人。

2。究竟谁是幕后策划人

说来真是奇怪,何东阳在怀疑网络事件的策划人是韦一光,韦一光又怀疑是何东阳,这便使这起网络事件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

韦一光之所以怀疑何东阳是幕后策划人,自有他的道理。前不久,他在金州宾馆的花园里,有意向何东阳点一把火,目的就是想造成政府那边的内讧,然后,他再与何东阳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孤立丁志强。他这样做并不是和丁志强有多么大的矛盾,或者有多么深的个人恩怨,从个人情感上来说,他除了有点儿看不惯丁志强颐指气使的霸道外,并没有别的什么。他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就是想挤走丁志强,让他腾出那个诱人的位子,他要趁着省委顾副书记还在位的有利时机,给自己创造一个晋级的机会。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上面有人时,下面没有位子,或者是下面有了位子,上面没有人了。没有想到网络上很快就曝出了群众上访的内幕,这使他感到非常兴奋,他觉得何东阳真有点儿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平时看上去很低调,也务实,没想到在关键时刻,一把封喉剑,直逼丁志强,蛇打七寸,肋处插刀。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他觉得这也怨不得何东阳,该出手时就出手,丁志强先拿他当枪使,他再给丁志强背后一刀,这也很正常。

韦一光不免为自己的计谋感到沾沾自喜。什么叫领导艺术?这才是真正的领导艺术,不费一枪一弹,就让他们产生内讧,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风起云生。在这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下,丁志强的败北势在必然,一旦市长的位子空了下来,他就有了可乘之机,这是何等的痛快?高兴之余,转念又想,这何东阳看起来很沉稳,实际上离真正的老练还有一定的距离,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出招。莫非他也瞅准了市长的位子,想趁势取而代之?虽然目前的排座次上自己位居何东阳之前,但如果他真的后面有人支持,跨一步走到自己的前面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许多地市的班子在调整的时候也有过常务副市长当市长的例子,难道何东阳没有这样的想法?看来,谁都不傻,表面上的风平浪静,掩盖着的是暗流涌动。

他很想探探何东阳的虚实,就打了一个电话过去,没想到何东阳竟然假装什么都不知,但越是掩藏,他就越发觉得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他何东阳。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事成于密,败于泄。我没有理由让人家对我坦诚,只要能够达到同一目的,心照不宣也是一种境界。

韦一光正瞎想着,孙正权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让他过去一下。

他与孙正权在同一层楼,办公室却分得很开,他在西头,孙正权在东头,办公室这么安排,完全是出于工作的需要,下面的领导常来市委汇报工作,有的是来找书记,有的是来找副书记,两间办公室分远一点儿,可以让下面的人避免许多忌讳,领导也落个方便。不知内情的人,都以为他与孙正权的关系非常亲密,其实不然,孙正权的人缘很好,对谁都是一团和气,不过分亲密谁也不会有意去疏远谁。他就是批评人,也很讲究策略性,不像别的大领导那样,出口就是教训,某某某,你是怎么搞的?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连这个都不懂?或者说,你这领导是怎么当的?你必须给我怎么怎么样,否则,你就别给我干了。孙正权不一样,他要批评人,总是要指出来,这件事你要怎么怎么处理了,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些。听得人频频点头,听完了心悦诚服。有的人说他太软了,该硬的时候不硬,只会和稀泥。也有人说,作为全市的一把手,不能太毛糙,就应该像他这样,善于搞好各方面的平衡,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就是最好的领导艺术。

韦一光虽然也倾向于第二种看法,但他还是觉得孙正权过分软了些,讲稳定求平衡是对的,但过分强调平衡就会丧失应有的原则与立场,尤其在对待丁志强样板房修建上,他觉得孙正权的内心并不赞成,又出于对丁志强的忍让,才导致了许多矛盾的发生,到头来搞得丁志强越发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上次书记办公会上,他稍稍对丁志强的工作有所责问,丁志强就以扫黄打非赶走台商来对抗。不过,就是从那次丁志强与孙正权的正面交锋中,他才第一次发现,孙正权才是真正的顶级太极高手,谦和甚至软弱那仅仅是外表,他的骨子里有一种看不见底的气场,那才是别人不可侵犯的权力和威严,谁要是触到了,那气场中发出的内力就会伤到谁。后来,他又听人说,在他与何东阳有了小花园的密谈之后,何东阳还找了一次孙正权,何东阳进去的时候表情郁闷,出来的时候意气昂扬。他从何东阳的前后变化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何东阳一定是得到了孙正权的鼓励,甚至某种许诺,才扫除了何东阳的顾虑。他由此怀疑这次网络事件真正的操盘手说不准就是孙正权,或者是何东阳得到了孙正权的授意后才让人干的。

孙正权这次叫他去,是不是与网络新闻的事有关?想着,便关上了门,匆匆向孙正权的办公室走去。

孙正权永远摆着和蔼可亲的一张脸,看不出他内心藏着的东西。待他落座后,孙正权微微一笑说:“刚才省委来电话了,说是10月12号,中央首长来西州市视察沙漠化治理工作后,顺便到我们金州停留一天,让我们及早做好准备工作。”

韦一光早就听说过某首长要到西州的边阳县来视察,但没听说要来金州,首长这一改道,肯定对金州有好处,就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呀,是不是书记向省上做了争取?”

孙正权说:“这种事不像别的,靠争取是争取不来的,省上也没有权力做主,主要还是看中央的安排,大概是首长想顺路多看一些地方。”

韦一光“哦”了一声,说:“这次首长来,我们可以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趁机争取一些资金。”

孙正权说:“想得美!省上再三强调,首长这次来,要把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好的成果展现出来,要让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