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王辰浩一下子被他们宰了半年的薪水,想起来也是相当蛋疼的。
  除了王辰浩请客外,北洋水师上下官兵更是犒赏三天,花费了海军衙门好几万两银子。但打胜了仗怎么都好说话,海军衙门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在会办李鸿章的授意下格外追加了五万两犒赏费下来。
  其中王辰浩的五千两请客费竟是被划入了公费里,丁汝昌暗中告诉王辰浩知道,这是中堂大人特意安排的,其用意不言语表。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辰浩一直呆在威海卫海军基地内,通过这段时间的轮流安排请客吃饭和聊天相处,王辰浩很快跟北洋水师军官们打成一片。而由于王辰浩没有清朝官员们的那种陈规陋习,从不摆官架子的他在北洋水师中下层官兵们的眼里相当的平易近人,同时王辰浩又是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因此很受他们的欢迎和拥戴。
  原本王辰浩如此年轻便坐上了北洋水师第二把交椅的位置会显得相当难做,但出乎意料的却是王辰浩稳稳当当的坐上去了,并没有遭到北洋水师官僚体系的潜规则掣肘,这让其他人不得不感叹他的好运。
  王辰浩一直想回天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杨幼仪。在王辰浩离开期间,李鸿章已经正式收杨幼仪为女儿,改名李幼仪,成为李家名正言顺的四小姐。
  王辰浩知道这是李鸿章在变相的笼络他,不过从幼仪的来信中他知道她很高兴。既然李幼仪高兴,那么王辰浩便高兴了。
  王辰浩想回去给她庆祝一番,无奈,朝廷严令北洋水师戒备,所有人不得离开。虽然二人每天都有书信来往,但这总解不了二人的相思之苦。
  王辰浩用不着跟着北洋水师的官兵们每天出操,他的职务注定是办公室喝茶看报纸的。为了打发时间,郁闷的他只好没事儿就在威海卫基地转悠,到是对清帝国最大的海军基地了如指掌。
  威海卫基地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从1887年才开始全面建设,由于开工较晚,其设计建造比之旅顺基地更加先进,至1890年共建成北帮炮台3座(其中北山嘴、祭祀台炮台均为上下三层的大型炮台),南帮炮台3座,刘公岛炮台6座(东泓、南嘴、迎门洞、旗顶山、公所后、黄岛),日岛炮台1座。1891年其又在威海卫后路修建陆路炮台4座,整个威海卫炮台群,共配置大小炮位167门,各炮台建造极为坚固,所配火炮多为德国克虏伯后膛巨炮。
  此外在刘公岛和日岛上还分别建造了地阱炮,305毫米40倍径的克虏伯巨炮可360度旋转攻击。这种地阱炮射程远、威力大,军舰一旦被其击中则必沉无疑。
  除炮台群外,所有配套的后勤设施如铁码头、麻子井船坞、海军医院、海军公所等也在两年前相继建成,由此构成威海卫庞大的海军基地体系。
  历史上的威海卫海军基地刚刚建成两年便被日军毁了,此后又变成了英国海军基地,着实让国人心疼无比。
  如今王辰浩能够看到完完整整的威海卫基地,心中发誓绝对不能让她消失掉,要让她绽放光芒,响彻世界。
  很快,王辰浩转悠遍了威海卫基地后,新鲜过了,感慨过了,牢骚也发了,整个人再次变得无味起来。
  战争都打到这个份上了,清帝国竟然还不能摆平小鬼子,真的让王辰浩感到很蛋疼。只可惜他在陆军方面帮不上忙,只能望洋兴叹了。
  清日两国在天津谈判将近半个月了,依然没有太大的进展,双方虽然都让步了,可是分歧依然很大。
  因为清帝国陆军的糜烂,致使日本帝国方面有了有利的谈判筹码,不再对清帝国诚惶诚恐。借着一个月的停战期,有德法俄三国强力监督,日本大本营派出大量运输船给第一军和第二军补给。
  宫炽仁亲王似乎从陆军身上看到了希望,因此做最后一搏,勒紧裤腰带一口气向朝鲜日军补给了三个月的作战物资,然后再慢慢输送给侵华前线的日军。
  列强照会日本,问责其目的。黑田清隆内阁辩称是谋求谈判筹码,绝无违反停战协定而轻易开战的意向。由于日本并无违反停战协定,只是在实控区内做补给行动,因此列强们没有借口对日本发飙。
  反过来,清帝国方面意识到日本不断的向前线补给物资,实则是钻停战协定的空子。北洋水师已经取得了黄海、朝鲜海峡制海权,但是却受制于停战协定而眼睁睁的看着没有护航的日本运输船将弹药运往朝鲜。
  北洋水师多次要求出面拦截,但清廷都否定了。这要是换做日本有这样的优势的话,他们一定会行动的。可惜清帝国太过懦弱,根本没有那个魄力。清廷指望列强们施压让日本停止补给,结果列强们拖拖拉拉的阳奉阴违。
  这样下去日本陆军得到补给后只会变得越来越强,而清帝国在奉天的战局将会更加糜烂危险。
  清廷担心奉天沦陷,不得已只好一方面从全国各地调集军队北上,命令北洋水师巡逻朝鲜海峡,并一度靠近日本沿海港口城市,以牙还牙的向日本施压。造成日本紧张后,另一方面再在谈判桌上面做出些让步,诱使日本和谈。
  陆奥宗光表示可以让出占领区,但要求割占台湾作为交换,亦或者赔款一亿两白银作为抵偿。
  奕?不允,拒绝割地,但表示赔款可以商讨。
  清廷中央允许的赔款底线是500万两,但显然日本方面损失惨重,五百万两还不够买条军舰的。
  陆奥宗光看穿了清帝国方面心思,也看穿了清帝国懦弱的一面,因此威胁称即便日军在奉天周遭抢掠也不止就掠夺五百万两银子,如果日军占领奉天和抚顺,洗劫的钱财和物资恐不下一亿两。
  奉天和抚顺是清室的祖宗之地,清廷皇室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奕?没辙了,陆奥宗光的字字珠玑的戳中清廷要害,他不得不上报光绪和慈禧来定夺。
  12月25日,慈禧松口,光绪谕旨给奕?,同意承认朝鲜归日本,并将赔款额度提升至2000万两换取日军撤离东北。
  清帝国的松口让陆奥宗光喜出望外,他更加确定了清帝国的弱点,于是更加强硬的回复奕?可以接受两千万两银子换取日军撤离东北,但依然要求割占台湾。
  奕?气得快疯掉了,道:“台湾并未遭到兵侵,为何非要割占?”
  陆奥宗光反问道:“东西比利亚也未遭兵侵,贵国为何要割让给俄国?”
  奕?回答称:“东西比利亚乃化外之地,台湾服从王化且富庶断不能让。”
  陆奥宗光则质问:“盛京乃贵国皇室祖宗之地,岂是台湾可比?”
  奕?皱眉道:“盛京大半还在我手,贵国只占寥寥数地,岂能割占整个台湾?”
  陆奥宗光道:“以我国之陆军,旦夕可破奉天,轻而易举之事!”
  奕?反问道:“以我国之海军,进兵东京亦非难事!”
  陆奥宗光笑道:“贵国海军确实能够做到直捣东京,可是船能上岸否?充其量毁坏港口设施,我国民内迁即可!贵国陆军有本事登陆否?”
  奕?无言以对。
  会后,奕?急忙上报朝廷知晓。清廷方面对于日本不但不降价反而抬高条件而感到愤怒,急诏李鸿章商议对策。
  帝党、后党等大臣们纷纷请战,而南洋派系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书,称有两千万两银子足够组织百万大军北上作战,区区日军不足五万人,焉能抵抗天朝大军,力主战。
  清廷一方面不想割让台湾,一方面觉得李鸿章最近太过意气风发了,于是给李鸿章出难题,要他准备组织陆军保卫奉天和抚顺。
  李鸿章接到命令后,脑袋大了好几圈。正要反对时,清廷已经电告奕?拒绝了日本的要求,准备开战。
  李鸿章被赶鸭子上架,打算请病假,但慈禧看穿他的把戏,叫了一大堆御医看着他,李鸿章装不下去,只好赶紧想办法。
  不知为何,李鸿章突然想起了王辰浩,于是立即给威海卫发电报,叫王辰浩前去议事。
  第30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睡过头了,才爬起来,o(?□?)o】
  ~~~~~~~~~~~~~
  王辰浩正寻思着如何偷偷溜回天津,正巧李鸿章召见,于是他便迫不及待的乘船返回天津。
  刚到总督府,王辰浩便碰到了早就守在门口的抱琴,她显然是替她家小姐来门口打听王辰浩来的消息。
  “中堂大人请王大人来了后立即去机要处!”王辰浩正要过去见抱琴,去不料把门的督标亲兵首领立即传达了李鸿章的命令。
  看起来事态很紧急,王辰浩不敢耽搁,冲着抱琴投去了一个他处理完正事后便去见她家小姐的眼神,然后火速赶往机要室。
  第二次进入机要室,再次碰到李鸿章的幕僚团成员时,众人脸上除了略微惊的讶外,更多的却是尊敬。
  无疑,仁川港偷袭计划的成功,让王辰浩一举奠定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没人再敢小瞧他这个年轻人。
  王辰浩没有穿朝廷给他发的男爵官服,依然是一身黑色洋装,在机要室内想不引人注视都很难。
  不过,李鸿章等人似乎习惯了看王辰浩的洋装打扮,也不对他做要求。
  跟李鸿章和众人礼貌的打了声招呼后,王辰浩依旧想坐到杨士骧身旁,岂料李鸿章却是在周复身旁给他早留出了一个位置。
  坐在李鸿章幕僚团的幕僚长周复身旁,这让王辰浩顿时感觉“鸭梨”很大。偷偷瞄了周围人群一眼,见众人并无太大惊讶和反应后,王辰浩方才略微放心些。
  李鸿章继续跟众人商议奉天局势,而周复则在李鸿章授意下将详细情况说与王辰浩听。
  虽然王辰浩来之前就已经对战局做了评估,但听周复讲完局势后,不免让他想到后世的一句经典的话“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
  清廷内部的权利倾轧,已经让他们到了把侵略者看做帮手来对付政敌的可怕地步。李鸿章被赶鸭子上架去收拾奉天乱局,正是因为他太出风头了,以至于遭致清帝国后党、帝党和其他派系的嫉妒。
  糜烂的清帝国陆军指挥系统,加上战力落后列强新式陆军一个时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在面对已经集结了五万日本新式陆军精锐的情况下,显得十分的无助。
  这就好比后世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收拾伊拉克时的情形差不多,几百万伊拉克军队旦夕间被美军几万部队消灭,一边倒的结局不外乎可以用“代差”两个字就可以诠释。
  处在同一“时代”内的军队,可以用军队的数量来压到对方取胜,但若产生“代差”,就不再是数量问题可以解决的。
  显然,此时清帝国想用军队数量去压垮日军,但接连的数场战役均告失败,证明了他们这样是徒劳的。
  李鸿章同一干幕僚们商议了老半天,依然没有达成结果。怎么研究都不认为能够守得住奉天,即便勉强守住也得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机要室内顿时一片黯然,众人的思维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保留,看待问题已经不像初出茅庐时的那种劲头了,因此一个个只是无奈的叹口气,竟是拿不出好的方案来。
  这时,李鸿章转向王辰浩,眼神求助的问道:“辰浩可有良策?”
  王辰浩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只可惜他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不敢称是,只是摇摇头。
  众人见王辰浩也没了对策,不知为何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李鸿章何等老练阅人无数,王辰浩的表情和眼神以及他回答时的些许犹豫都未能逃过他的眼睛。
  “距离停战期限还有几天时间,诸位再回去想想,实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