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次希土战争后,英法虽然承诺将埃及交还给土耳其。但是两国暗中耍手段,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而中华帝国也不希望土耳其和英法和解。对此选择了默认。土耳其无奈接受了英法的条件。这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
  与此同时,苏联也瞄准了埃及,为了实现全球赤化的战略目的,列宁指示共产国际领导埃及革命运动,趁机颠覆埃及政权。
  1918年冬,埃及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袖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英军撤离埃及、准许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并组织代表团准备到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还要求到上_海国联申诉。
  1919年春。英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
  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迅速席卷全国。
  1922年,无效的和平示威在苏联的暗中支持下,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开罗等大城市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农民在亲苏领导人埃米尔的指挥下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袭击英军。破坏铁路。
  到了1922年底,埃米尔的起义发展到很大规模,三十多万游击队遍布全国各地。
  1923年元月,埃米尔攻陷开罗,英法联军退至塞得港要塞,苏伊士运河大部分被埃及起义军占领。
  1月15日,英法联军已经支撑不住了,两国国内反对战争的呼声一浪盖过一浪,加上自五国公约大裁军之后,英法军队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打了这么长时间,英法军费开支浩大,财政无力支撑下去。
  于是英法两国向中华帝国求援,理由是苏伊士运河也有中华帝国的股份在内,总不能被埃及叛军收回去!但中华帝国却趁机要求收购英法两国在埃及的股份。对此,英法两国是相当的气愤,大骂中华帝国趁火打劫。不过,意大利此时迅速向中华帝国献媚,主动将意大利手里的股份作价900万龙币转让给中华帝国。
  英法两国不同意中华帝国的条件,结果很快埃米尔率军攻陷了塞得港,5万英法联军被迫投降。
  埃米尔迅速成立了埃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全世界都知道了埃米尔背后的主事人是苏联,英法两国跟苏联的关系迅速恶化,取消了所有贸易交流。
  苏联妄图霸占苏伊士运河,指使埃米尔政府无条件收复苏伊士运河。这触碰道了中华帝国的利益,于是中华帝国借口保护苏伊士运河,出兵埃及。
  光华二十三年二月,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20多艘战舰抵达靠近埃及,沿途炮击塞得港和埃及沿海城市。中华帝国塞浦路斯军事基地出动三个航空联队空袭了埃及首都开罗,炸毁了埃米尔的总统府。
  三月,中华帝国海军陆战第三师借道土耳其领土登陆,从西奈半岛向埃及军队发起攻击,代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大规模展开。
  浩瀚的大漠上空,数百架战机啸叫着掠过长空,地面上数百辆战车组成攻击集群,轰鸣前进,卷起漫天沙尘,犹如沙尘暴来临一般。
  埃及军队虽然打败了英法联军,士气如虹,但是他们面临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中华帝国精锐的装甲师,埃米尔过度的自信,以为凭借着人海战术和红色苏维埃精神力量就可以打败对手,但是他大错特错了,血肉之躯的埃及军队碰上钢铁洪流的冲击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血肉横飞。
  三月五日的一场血战,成为了埃及史上最残酷的一战。中华帝国海军陆战三师的装甲部队硬是打垮了埃米尔的十七万精锐部队,中华帝国的装甲三剑客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西奈绞肉机,三个小时内屠杀六万埃及军队,令埃及军队闻风丧胆,十七万大军一触即溃。
  面对一边倒的大屠杀,阿米尔束手无策,三天内埃及军队连续让出六座城市,退回开罗,中华帝**随后占领苏伊士运河上的三座城市,恢复了苏伊士运河通航。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中华帝**休整了三天,这三天里中华帝**陆续从地中海和印度洋抽调了四个陆战师的兵力,分别从塞得港、苏伊士港登陆,形成对开罗的三面攻击态势。
  三月二十二日,中华帝**两个装甲师和三个机械化步兵师完成了战斗部署,迅速向埃及纵深推进。整个埃及大漠从东至西卷起了长达180公里的沙尘暴,垂直席卷整个埃及。
  埃米尔见识到了中华帝**的强悍战斗力,英法联军跟中华帝**比起来,差距极大。实力的差距不是靠精神力量和人海战术所能够弥补的,况且埃米尔的部下基本上都是农民游击军,这令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埃米尔依靠苏联的支持,苏联的武器装备自然不如中华帝国,而且很多武器装备其实还是苏联从中华帝国进口而来。当中华帝国发动沙漠风暴军事行动时,自然对苏联施加了压力,迫使苏联不敢再支持埃米尔。
  在这种情况下,埃米尔内部迅速分裂,埃及本土资产阶级势力不甘心被苏维埃政权统治,迅速向中华帝国靠拢。
  埃及王室成员,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阿福德迅速抓住机会,在开罗发动军事政变,逮捕了埃米尔和苏维埃政府主要成员。埃及王室复辟,得到了很多埃及元老贵族力量的支持,而埃米尔领导的农民军没有政治远见性,被中华帝**打败后失去了斗志,因此对于阿福德复辟抱有幻想。
  阿福德立即成立埃及王国,自任埃及国王阿福德一世,同时积极派出谈判特使跟中华帝**接触。
  原本中华帝**准备一口气拿下埃及,然而一个突发性问题令中华帝**分外的尴尬。原因是中华帝**的装甲部队使用的m16战车出现了严重故障,持续多天在沙漠上的高强度军事行动,使得m16战车暴露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没有防沙系统,沙子令战车故障率暴增,一个礼拜时间超过一半的m16战车、z16反坦克战车陆续抛锚,装甲师被迫停止前进。w16轮式步战车虽然还可以使用,但是缺乏攻坚能力,沙漠风暴行动指挥部取消了进攻命令。
  当阿福德派人前来求和时,中华帝国政府立即同意暂停攻击,双方展开和谈。
  埃及方面已经被前一个礼拜的战斗打怕了,根本没有注意到中华帝**的异常,一心想着和谈,于是中华帝国方面提出的条件埃及国王悉数同意了。
  双方谈判不到三个小时便达成了一致,埃及承认中华帝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允许中华帝**派兵驻守运河,运河周边100公里内埃及不得驻军,10公里内由中华帝**代管。中华帝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延长至99年,从1924年起算。埃及赔偿中华帝国在苏伊士运河上的经济损失,以及中华帝国的军费共计1000万龙币,控制埃及**抗议活动和言论,给予中华帝国片面最惠国待遇,允许中华帝国公民在埃及开厂等条件。
  谈判达成后,中华帝**陆续撤回苏伊士运河区,进驻塞得港、伊斯梅里亚和苏伊士港三个要塞里。
  直到多年后,中华帝国的一个军事家发表的关于沙漠风暴行动的军事论文刊登出来,埃及军方才知道当时的中华帝**装甲部队碰上了致命性灾难,如果埃及军队能够抓住战机迅速反击的话,胜负说不定就会改变,就算打不赢整个战争,但也至少挽回些颜面。(未完待续。。)
  第495496章 拖垮法国之东洋战争
  第495~496章拖垮法国之东洋战争
  ~~~~~~~~~~~~~~~~~~~~~shuhaige。
  中华帝国假借苏联之手赶走了英法联军,再以沙漠风暴军事行动给予埃及军队雷霆一击,从埃及手中夺取苏伊士运河的全部控制权,并且迫使埃及沦为中华帝国的附庸国,这个战术之成功令西方世界又恨又佩服
  英法两国见中华帝国夺取了苏伊士运河,这才知道真正的赢家。苏伊士运河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通道之一,英法两国不甘心运河落入中华帝国手里,于是立即向中华帝国提出照会,要求恢复对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
  英法在苏伊士运河上花费的巨资的投入,尤其是英国花的钱最多,盖因为当年中华帝国联合其他国家发动八国联军侵英战争,抢劫了英帝国,战后又高价将苏伊士运河卖给英国,如今中华帝国在苏伊士运河上故技重施,英国自然最受不了了。
  对于英法两国的要求,中华帝国方面表示可以理解,但是中华帝国认为英法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是埃及王国伊斯梅尔时代的事情,埃米尔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业已废除了包括英法在内的所有国家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收归埃及所有。而如今埃及已经变成阿福德一世统治下的埃及王国,新政府将苏伊士运河转让给中华帝国管理,因此英法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已经成为历史问题,应该向支持埃米尔苏维埃共和国的苏联声讨解决问题。
  英法两国对此相当的无语,很明显这就是中华帝国的阴谋,假手苏联坑英法两国一把。但中华帝国在理一方,英法没有办法只好向埃及王国施压,但埃及王国知道现在的英法是强弩之末,拿埃及没有办法,加上埃及国王阿福德一世政府已经跟中华帝国达成了中埃安保条约,中华帝国承诺向埃及提供军事保护伞,因为埃及断然回绝了英法的要求。
  英法两国此时还有数万军队在埃及战俘营当中受苦,而两国财政又无力支持调遣大军征讨埃及,加上中华帝国武力介入埃及,英法一旦对埃及动武,有可能面临跟中华帝国的军事冲突,现在后者情况是英法两国决计不敢碰触的红线。
  不过,中华帝国方面也不想跟英法关系弄得太僵,于是中华帝国又称为了考虑中英和中法关系的大局,中华帝国愿意作价2亿龙币将30%的运河股份分别卖给英法两国,作为中华帝国出兵埃及的军费报酬。
  “这是赤裸裸的敲诈!”
  英法两国政府大骂中华帝国无耻,尤其是英国联合内阁首相艾伯特,这让他想起当年中华帝国发动八国联军侵英战争夺取苏伊士运河后又作价数亿卖给英国的事情,如今中华帝国故技重施,又要赤裸裸的敲诈英国,实在令人气得要死。
  中华帝国摆出一副施舍的样子,英法两国有气无处撒,还得感激中华帝国的“慷慨”。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是,英法两国的财政根本拿不出这笔巨款来。于是,两国只好认命,承认又吃了中华帝国一次哑巴亏。
  英法两国先在土耳其问题上败给了中华帝国,接着又在埃及苏伊士运河问题上又败给了中华帝国,但这并未结束,仅仅是东西方列强间较量的刚刚开始而已。
  土耳其和埃及的博弈当中,主要受害国是英国,法国的损失并不多。但是中华帝国并未放松对西方列强的打击,继续假手苏联向西方列强宣战。
  早在埃米尔推动埃及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苏联便得到中华帝国的默许,向除中华帝国领地和藩属国之外的第三世界国家和殖民地区渗透革命。
  中华帝国为了恢复对东南亚的天朝统治秩序,一直对法国占据的印度支那和英国占据的英属印度支那耿耿于怀,战后的中华帝国为了不再全球树敌,一直在国际社会扮演和平大使形象,因此中华帝国国会拒绝直接跟西方列强爆发武装冲突。
  但中华帝国允许对法属印度支那、英属印度支那和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