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7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袭结束后,丘吉尔宣布将使用中华帝国援助给英国的资金优先恢复中国城被毁设施,优先安置华人的生活,以此作为英国政府对中华帝国的讨好。而中华帝国政府亦对丘吉尔的表态给予高度评价,并承诺以后会加大对英国的援助力度作为回报。
  7**轰炸令英国损失惨重,作为报复行动,中华帝国迅速从本土和全球海外基地抽调轰炸机开赴英国前线,准备对德国首都和其他重要城市进行报复式的轰炸。
  于是,联合国和同盟国之间在这一刻全部都放下了人道的信念,不再顾及平民死伤,双方彼此针对对方的人口大城市和工业大城市进行无差别大轰炸,造成双方无辜平民死伤数字指数式激增。平均每天都有超过数千平民死于大轰炸之中,数万平民无家可归。
  联合国方面因为有中华帝国财大气粗给撑腰,所以英国的数万无家可归的平民都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而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同盟国成员国家的数百万无家可归的平民都处于饥饿、犯罪、恐慌的环境中,而同盟国的财力吃紧,根本无法顾及,以至于原来越多的同盟国家人民开始加入反法西斯的游击队,开始对抗纳粹政府。
  在两大阵营无差别攻击平民的军事行动开始后,原本就人口处于弱势的同盟国,在持续遭到联合国空军的轰炸之后,人口伤亡数字激增,不但给同盟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亦令同盟国人口匮乏在各方面显现出来。
  联合国空军对同盟国的大规模轰炸不但破坏了同盟国的工厂使其设备损坏,工业产品大规模减产,人口的损失激增,使得原本兵力就吃紧的同盟**越发的兵力不足,很多十三至十五岁的青少年被迫参军,造成同盟**的战力严重下降。而人口的损失更是造成工厂减产,大量耕地荒芜,妇女、老人和童工被政府强拉去补充生产力,很多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要么减产,要么质量极差,削弱了同盟国的军备力量。
  反观联合国阵营,中华帝国作为人口大国处于战争大后方,没有遭到战争波及。人力资源丰富,工农业增长强劲,能够充分保证前线联合**的战斗力。而英国、土耳其和苏联作为战争前线,他们的兵力伤亡和工业损失虽然很大,但中华帝国都可以及时给他们补充,因此不影响整个战局。
  两大敌对阵营的力量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总体趋势是联合国阵营在快速增长当中,而同盟国阵营则处于快速削弱态势。此长彼消之下。全球各国的有识人士都看好联合国获胜,这更加刺激了在同盟国境内的游击队风**武装的壮大,同盟国阵营陷入内外交困的危险局面。
  为了扭转战局,美德加紧了研发核武器的进度。同时,德军很快获知冰雹导弹之所以无法再摧毁联合**的雷达系统是因为联合**关闭了雷达站的原因。于是,德军迅速改进了冰雹导弹的引导头装置,在原来的反辐射引导头基础上。通过安装磁带或者磁条,用以记录敌方的无线电和雷达信号。从而保证导弹起飞后。即便联合**关闭雷达站,使用车载雷达诱骗,亦不会干扰冰雹导弹的飞行方向,冰雹导弹通过记录在导引头内的磁条信息,可以继续飞向预定目标,从而破解了联合**的反制措施。
  进入八月份,德军的新型冰雹导弹重新开始向英国本土进行发射。并且迅速摧毁了联合**的二十多个固定雷达站。
  蔡锷被迫彻底关停主要的大型雷达站,只保留了海岸线的二十多个中小型雷达站。用以监视海峡对面的德军飞机和导弹。但很快德军的导弹迅速将这些海岸雷达站统统摧毁,使得联合**陷入严重的危险当中。
  好在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根据地面雷达战车诱导德国飞弹过程中无一被导弹击中的案例获得了启发。迅速向英吉利海峡派遣了六艘中华神盾防空重巡洋舰。
  这六艘神盾舰是中华帝国海军在雷达问世后重新设计的防空重巡洋舰,在整体布局上依然沿用台风级的舰体设计,排水量略有增加,达到16000吨,火力配备、装甲防护和战斗航速没有变化,增加的排水量主要用在安装舰载大型对空和对海搜索雷达系统,因此依然被归入台风级之中,使得台风级重巡洋舰继续保持中华神盾舰的光荣称号。
  新式的神盾舰原本是配备给中华帝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和战列舰战斗群的,担任主力舰队护航之用,战争爆发后大部分神盾舰都处于船坞改装和升级当中。目前只有十二艘神盾舰完成了现代化雷达系统的升级并回到舰队服役。
  同时,中华帝国海军开工建造的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亦建造完成了六艘。这六艘导弹巡洋舰被配备给主力舰队,其舰载导弹系统也需要新型神盾舰的雷达系统作为指引。受限于雷达技术,每艘神盾舰只能同时为一艘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上的八座四联装共32枚哮天犬舰对地巡航导弹提供中继和末端指引,因此海军只能将六艘神盾舰派往英吉利海峡担任防空警戒任务。
  六艘改进型的中华神盾舰,配合六艘电子战斗舰,刚刚好能够覆盖整个英吉利海峡上空的雷达搜索任务和无线电侦测干扰任务。
  安装有大型雷达设施的神盾舰,一直在英吉利海峡的海面上保持高速行驶状态,使得德国人的导弹难以将其击中,保证联合**的雷达系统运转正常,可以继续监视从同盟国方向起飞的飞机和导弹信息,重建英伦三岛的防空系统。
  电子战斗舰升级了无线电干扰设备和侦查设备,能够迅速屏蔽方圆一百公里内的无线电信号,令同盟国的飞机失去无线电指挥,从而增大联合国空军制胜的机会。
  随着中华帝国向英吉利海峡派遣了十二艘神盾舰和电子战斗舰,极大的缓解了联合**在英伦三岛上的防空压力。德军的导弹和轰炸机刚刚靠近英吉利海峡,联合国防空指挥部便会得到情报,及时作出市民疏散和防空战斗准备,最大程度的降低伤亡和损失。
  德军向英吉利海峡上的中华帝国的十二艘神盾舰和电子战斗舰发射了三百多枚冰雹导弹,但无一命中目标。
  唯一一次的机会,一枚冰雹导弹眼看着要击中高速行驶当中的奉天号防空重巡洋舰时,却被奉天号上的强大的火神密集阵系统锁定,在密集的火雨当中,这枚冰雹导弹被摧毁。
  虽然奉天号神盾舰完好无损,但是这枚冰雹导弹的精度之高,几乎差点就击中了高速行驶的战舰,这件事被中华帝国总参谋部高度重视,德国人的导弹攻击精度甚至超过了中华帝国,这迫使中华帝国的导弹专家们加大了对导弹攻击精度的研制力度……(未完待续)
  第649章 决战大西洋之饥饿战役
  “元首,还是派遣海军前往英吉利海峡作战吧!”
  鲁道夫向希特勒进言,称中华帝国在英吉利海峡部署了十二艘神盾舰和电子战斗舰,能够探测到德国陆军发射的冰雹导弹和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使得空袭英国的行动效果大打折扣,需将这十二艘战舰摧毁。而能够将其摧毁的只有德国公海舰队了。
  希特勒也很清楚英吉利海峡的战况,但他顾虑重重,主要是担心把公海舰队放出去,一旦遭到中华帝国海军主力舰队包围攻击,以德国公海舰队的装备和战斗力是无法跟中华帝国海军抗衡的,很有可能遭致全军覆没的危险。
  虽然希特勒知道让德国舰队一直呆在海军基地将失去制海权,但避战保船的心态使得他非常小心谨慎,他不想出动公海舰队。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鲁道夫摇摇头。希特勒叹口气,于是点头同意。他心中很明白,但凡有一点办法,鲁道夫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反复游说他的。
  就这样,德国海军公海舰队接到了元首的最高命令,准备开赴英吉利海峡作战。
  截止1943年7月底,德国公海舰队共拥有54艘战列舰,其中超级战列舰21艘,快速战列舰23艘,战列巡洋舰10艘。重巡洋舰22艘,轻巡洋舰56艘。驱逐舰212艘,潜艇115艘(不包括邓尼茨的潜艇舰队)。另外。还有德国海军改装的护航航空母舰44艘。
  由于中华帝国空军出动数万架次的轰炸机对德国的各大港口,以及重要的造船厂进行大规模的轰炸行动,导致德国海军三分之二在建当中的战舰因为船坞被毁而无法按时完工,甚至一起被摧毁在船坞当中,造成德国海军很多新式的主力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无法下水,极大的削弱了德国海军的战斗力。
  同时,德国的战争机器已经运转了五年多了。钢铁作为战争的主要消耗品,即便德国采取国家垄断手段来进行产量和消费控制。但亦不足以支撑德军的战争消耗。
  在1942年前,希特勒的独裁一度让德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顶峰。但随着德军深陷苏联战场泥潭,两次莫斯科战役和两次斯大林格勒战役让德军损失惨重,加之协约国空军对德国本土重要工业基地的持续大轰炸,导致德国的钢铁产量严重下滑。过了1942年之后,德国的钢铁已经无法满足德国陆海空三军以及工厂建设的钢铁消耗了,缺口从当年的30万吨钢、110万吨铁。到1943年七月底,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了220万吨钢铁缺口和570万吨生铁缺口。
  而随着中华帝国战略空军持续对德国本土的大规模轰炸。大量德国钢铁工厂遭到破坏。人口锐减,资金匮乏,矿石供应和钢铁产量以指数倍快速下滑,情况对德国十分不利。
  不得已,希特勒只好下令在建当中的十一艘终极战列舰取消,将钢铁拆下来用来生产坦克和大炮。很快,德军在建当中的航空母舰亦成为中华帝国空军重点轰炸目标。德国海军被迫放弃了十几艘已经完工三分之二的航空母舰,拆下来钢材用于建造潜艇。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也转入地下洞窟当中。避免被中华帝国空军袭击。
  当德国海军接到出战命令时,他们的士气并不是很高。德国海军很清楚中华帝国海军的实力。尤其是前段时间中华帝国的潜艇部队已经让德国海军满身狼狈,中华帝国的水面主力舰队更是常胜舰队,还没有开战,德国海军在士气上就已经输掉一回合了。
  德国海军驶离基尔港,前往英吉利海峡作战的消息很快就被中华帝**方所掌握。虽然德**方对此高度保密,但是自从一战后,欧洲各国男丁锐减,大批欧洲年轻女性受中华帝国推行的引进欧洲新娘政策的影响纷纷前往中华帝国,同华人男子成婚以来,中华帝国在一战后的二十多年间,已经先后培养了数百万东西方混血人种,其中德裔就超过百万人,约数万人参军,其中一千多名精英分子受到中华帝国中央情报局的特殊培训渗透到德国从事间谍活动。而中华帝国在德国的情报网络经营了近半个世纪,很多德国高层官员当中不乏亲华分子,使得中华帝国能够获得大量的德国机密情报。
  德国海军前往英吉利海峡,这是中华帝**方最高兴的事情,因为他们正在为寻机同德国海军进行主力舰大决战而绞尽脑汁。
  联合国司令部迅速召开紧急会议,中华帝国海军各大舰队的主官以及英法等国海军主官也都列席参加。
  由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力量非常的薄弱,甚至都不如兰芳共和国、新加坡和澳洲共和国的海军强大。随着中华帝国参战,兰芳、新加坡和澳洲等国也都陆续参战,他们的海军力量虽然不算强大,但是加起来亦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兰芳共和国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