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7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防能力。
  而在圆周公算偏差值上面,中华帝国一直处于领先状态。sm11型弹道导弹的圆周偏差降至32o米,后续改进型一度达到116米的高精度,给德联造成巨大的核威胁,压力空前。
  同样,中华帝国的盟友们也需要一定的核保护伞。尤其在欧洲附近的华约成员国,如英国、土耳其、亚美尼亚、冰岛等国家,中华帝国在这些国家都设有大型的6海空军事基地,基地内部署有大量的核导弹射井。
  但这些基地靠近德联和北约各国,考虑到成本和实战效果,中华帝**方是不会将sm11这种长程洲际弹道导弹部署到那里的。取而代之的是sm15前卫短程战术弹道导弹和sm19中卫中程战术弹道导弹。这两款弹道导弹是基本型号。其后6续衍生的型号众多,包括低空、中空、高空等各种用途。
  其中,sm15前卫战术弹道导弹则是中华帝国卫士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即卫士2型导弹的改进型。
  作为卫士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件之一,卫士2型导弹是中华帝**方用来拦截德联洲际弹道导弹的重要武器之一。
  卫士2反弹道导弹弹长(包括助推器) 6。55米,翼展 1。57米,度 96oo 公里每小时,射高165公里,最大射程9oo公里。推进装置采用皇家科技重工研制的mk32(紫耀星君) 双重推力固体火箭,共三级动机,战斗部采用碰撞式动能弹头,也可以携带小型核弹头。
  卫士2型反弹道导弹是6基反导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集中部署于中华帝国的西疆和北疆各大军事基地。因为那里跟德联和其他北约国家接壤。
  但很快德联军方为了能够避开中华帝国的6基反导系统的拦截,德联海军开工建造萨克森级导弹巡洋舰于1957年下水。
  作为德联海军第一级导弹巡洋舰,是被中华帝国的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所刺激产生的。二战后期的大西洋海战期间,中华帝国海军的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将德国公海舰队的一艘级战列舰击沉,这给德联海军的触动是巨大的。
  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德联海军一直在犹豫是继续展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并存的传统舰队,还是打造导弹巡洋舰和航空母舰战斗群。但最终德联吃紧的财政迫使德联海军暂时放弃航母战斗群计划。转而展非对称海军力量,最终以核潜艇和导弹巡洋舰为主。
  战后初期,德联海军的导弹巡洋舰设计和建造一直不顺利。直到德联的情报局窃取了部分来自中华帝国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的建造数据后,德联海军才自己摸索进行仿制。终于在五十年代后期才完成萨克森级导弹巡洋舰的建造工作。
  虽然德联海军的萨克森级导弹巡洋舰是模仿二战期间的中华帝国海军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建造的,其落后中华帝国同类型的导弹巡洋舰十五年以上,但对于德联海军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为了突破中华帝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德联海军担负起了重要的任务。即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德联海军的萨克森级导弹巡洋舰需要具备全球投送,全天候战斗值班。且能够搭载弹道导弹的战略武器平台。
  在这种指示精神之下,德联海军的萨克森级导弹巡洋舰采用了核动力驱动,搭载新型的r11洲际弹道导弹(华约代号ss11),使得该级巡洋舰能够进入太平洋地区巡航,通过海基弹道导弹射系统,避开中华帝国在西欧、中东和北美部署的6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侦查,最快十五分钟便可以攻击中华帝国都,令中华帝国无法做出及时反映。
  萨克森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舰于1958年夏天进入太平洋,一度靠近中华帝国在琉球群岛的白滩军事基地,令中华帝国极为紧张,派出大批战机、军舰和潜艇对其围堵跟踪。
  萨克森号进入西太平洋地区活动的事情令中华帝国意识到了卫士导弹防御系统的巨大漏洞,于是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立即进行相关方案的弥补,海军趁机提出打造海上卫士导弹防御系统的请求,并且获得中华帝国皇帝王晨浩的肯。
  光华五十九年,中华帝国财年军费预算通过了拨款15o亿龙币打造海基卫士导弹防御系统的议案。该议案作为对6基卫士防御系统的补充,以中华帝国海军台风级重巡洋舰、龙卷风级导弹巡洋舰、明级战略核潜艇等平台进行升级,安装海基卫士弹道导弹防御雷达侦查系统和卫士3型反弹道导弹武器平台。
  第718章 水下核力量的突破
  到光华六十五年,中华帝**方基本上建成了6基、海基一体化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百书斋 baishuzhai。)
  其中中华帝国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对德联和北约的威胁巨大。在光华六十五年的中华帝国国防白皮书中提及了帝国海军的武备力量。其中,中华帝国海军的第一舰队(本土舰队)、第二舰队(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大西洋舰队)、第四舰队(地中海舰队)、第五舰队(印度洋舰队)、第六舰队(北冰洋舰队)、第七舰队(南冰洋舰队)这七大舰队共有2312艘各型战舰,总吨位457万吨,规模空前。
  这些战舰当中,二十七艘级战列舰、级战列巡洋舰6续在五六十年代退役,但她们并未被拆解或者出售,而是重新舾装然后被封存了起来,亟待日后重新上战场挥作用。
  到光华六十五年,中华帝国海军仅有一艘战列舰在服役,这便是全世界唯一的一艘核动力终极战列舰——光华大帝号。
  这艘十几万吨的海上庞然大物,对德联和北约各国海军来说,威慑力一直没有下降过。尤其中华帝国海军在光华五十五年对光华大帝号战列舰进行了第三次现代化改装之后,前后耗时七年,改装费高达11。2亿龙币,最终令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焕然一新,变得更加强悍了。
  对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现代化改装主要集中在安装了一座卫士防御系统指挥中枢、8枚西北风11型洲际弹道导弹垂直射系统、128枚卫士3型防空导弹垂直射系统(前后各一座64单元垂直射系统)。
  由于改装后的光华大帝号战列舰安装了卫士防御系统的海上反导平台指挥中枢,因此该舰在和平时期作为本土舰队旗舰,担任本土海上防御指挥旗舰,战争期间则作为联合舰队旗舰使用。
  当然,让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作为卫士防御系统的指挥中枢,并非只考虑到该舰的政治明星作用。更看重的却是光华大帝号强悍的装甲防护,理论上可以抵御二十枚常规弹道导弹的攻击,加上其庞大的吨位安装了128枚卫士3反导导弹,再配合一百多座火神密集阵近防炮系统,抗饱和打击能力极强,在战争期间很难被敌人的导弹摧毁,这是其他战舰所无法具备的强悍防御能力,能够保障中华帝国海军在战时的反导指挥能力运作正常。
  除了光华大帝号战列舰外,几乎所有战舰都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和升级。主要都安装了先进的雷达系统、卫士防御系统、卫士弹道导弹中继系统,以及对海攻击的反舰弹道导弹和对地攻击的舰地导弹等武器平台,先进的电子设备的应用是这次大规模改装计划的亮点。
  中华帝国海军由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海岸炮兵和海军6战队5个兵种组成,总兵力为87万9千人。
  至光华六十五年,中华帝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包括1艘核动力战列舰、16艘核动力航空母舰、8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舰载机18oo多架,16艘直升机航母,载机28o架。83艘攻击型导弹巡洋舰、91艘导弹防空巡洋舰、147艘导弹驱逐舰、184艘导弹护卫舰、249艘两栖攻击舰。潜艇部队共有各型潜艇36o艘,其中弹道导弹潜艇76艘,合计载弹973枚(包括核动力弹道飞弹潜艇62艘,载弹928枚;常规动力弹道飞弹潜艇14艘,载弹45枚)。巡航飞弹潜艇67艘(包括核动力51艘,常规动力16艘);攻击潜艇2oo艘(包括核动力76艘,常规动力124艘),其他用途的潜艇25艘。
  如此庞大的海军力量。和遍布全世界三百多个海外军事基地,使得中华帝国海军几乎掌控了全世界所有的海洋。即便是德联和北约视为后花园的波罗的海和黑海,同样能够看到中华帝国海军战舰的身影。
  大多数的中华帝国海军战舰都配备有卫士防御系统,能够对附近方圆两百公里以内的海域进行全天候监视。极大的压缩了德联海军的活动范围和导弹射隐蔽性空间。
  不过,面对中华帝国的庞大海军压力。德联为了求得生存空间,被迫进行应对。
  跟中华帝国拼导弹防御系统,德联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希特勒终于放下高傲的面子,在德联军事会议上承认在导弹防御系统方面无法追赶中华帝国,甚至连平衡都达不到。为此,希特勒听从海因里希的建议,锐意展进攻型核力量。
  中华帝国的海基反导系统越完善,给德联军方的时间不多。一旦中华帝国认为德联的核导弹无法打击到中华帝国本土,那么德联将处于极其被动甚至是危险的境地。
  德联军方的进攻型核力量主要是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其中战略弹道导弹可以提升度,但末端度太快暴露德联军方在末端导弹控制系统上的短板,度越快导弹圆周误差越大,最近的一次实验表明,德联的r19洲际弹道导弹误差过了五公里,这是坚决不能容忍的事情。
  而战略轰炸机方面,德联虽然开了多款喷气式轰炸机,但情报显示,中华帝国在太空的卫星系统能够清楚的拍摄德联境内的所有机场情况,德军的战略轰炸机刚刚拉出机坪,还没有起飞中华帝国那边就已经知道了,并立即进入战备警惕状态,雷达很快便锁定德军的轰炸机了。
  只有核潜艇能够避开中华帝国的卫星监视,悄悄的进入靠近中华帝国本土的海域,突然射弹道导弹中华帝国的6基、海基卫士防御系统是很难及时作出反应的,这样德军才有威慑中华帝国的机会。
  为了从水下接近中华帝国本土,德联军方强化了其对战略核潜艇的投入。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德联海军的核潜艇力量进入了高展期。1961年,威廉海军造船厂下水了迄今为止德联建造的最大吨位的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ua2ooo型。
  这艘被中华帝国称之为奥斯卡级的德联核潜艇,在六十年代初期给中华帝国造成巨大的恐慌。因为这艘核潜艇一度潜航至黄海附近,其搭载的24枚弹道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攻击中华帝国都。
  奥斯卡号核潜艇再次给中华帝国的国防敲响了警钟,也为德联赢得了五到八年的战略缓冲时间。在这期间,中华帝国忙于如何将德军的核潜艇阻挡在距离中华帝国本土射程之外的地方,所以在外交上,中德两国的核均势暂时保持了微妙的平衡。
  但双方都毫不懈怠。中华帝**方积极寻找破解方法,而德联军方则同样寻找其他可以跟中华帝国维持核均势的途径。
  第720章 深海较量
  德联海军奥斯卡号核潜艇出现在中华帝国近海,给中华帝国造成巨大的军事ēixié。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华帝国海军立即jinhang了反击。一个星期后,中华帝国海军四艘元级攻击核潜艇和六艘明级战略核潜艇先是在珍珠港基地高调亮相,当夜便秘密出,穿过北冰洋进入北大西洋,然后再次高调出现在距离德联海军北方舰队基地不到两百公里的海面上。
  中华帝国的核潜艇编队在短短半个月的shijian里,turan从北太平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