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上马车夫-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这些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鹰洋运回去后都要融化,火候消耗是很大的。与其这样白白浪费火耗,不如都变成粮食运回去,这粮食可是跟银子一样的硬通货,永远都不用担心赔钱。因为即使卖不出去,也可以囤积起来自己用。

这样一来,十艘两千吨级的大型盖伦船,九艘装满了玉米、马铃薯、番薯等粮食,另外十艘大福船则装载着大米和麦子。

然而这样才五十万石粮食,才花费了三百万墨西哥鹰洋,加上之前购置香料和火枪的费用,总计才花费了不到一千三百万鹰洋。于是李德建议购买西班牙大型盖伦船,组建一支庞大的运输队。

陈耀明跟刘虎商议之后,认为对墨西哥贸易利润实在是太大了,完全应该组建一直大型运输贸易船队。眼前的十艘大型盖伦船跟十艘一千吨福船根本无法满足要求。同时这些盖伦船还是邓浩楠从菲律宾总督那里借来的。于是三人最高小组一致同意扩建运输船队,并通过墨西哥总督府和西班牙商人,购买了二十五艘两千吨级大型盖伦船,三十艘一千五百吨的中型盖伦船充实太平洋贸易公司运输船队。

这样一来,粮食足足装载了一百六十万石,而钱也花掉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西班牙本洋,折合成白银,只剩下了一千万两左右。

也正是因为装载了粮食,运输队速度慢,太平洋舰队返回基地的时间也延长了一个月。

“太好了!”

邓浩楠已经忍不住喊了出来。一百六十万石粮食,足够六十万人吃一年的了,着实解决了邓浩楠眼前的粮食危机。

更令邓浩楠高兴的是,大批的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正适合小冰河气候下的北方种植,如果大规模生产的话,大明的粮食危机就解决了。

玉米可以在砂砾瘠土和高岗山坡地上种植,尤其是马铃薯跟番薯,严寒和干旱地区同样可以种植,远比玉米的适应力更强。

这次墨西哥贸易,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其功绩不下取得宁远大捷和金州大捷的将士们,因此邓浩楠需要犒赏三军了。

首先除了新兵、列兵之外,所有现役军官,凡讲武堂弟子,不分文武,一律官升三极,其他军官则升一级,表现突出升两级。

由于邓浩楠已经开府辽东,辽东都督府作为封疆衙门,已经成为朝廷承认的军阀了。因此,作为军阀头子,邓浩楠的手下们也跟着水涨船高,一系列的升迁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邓浩楠的辽东都督府名义上归朝廷管辖,实际上还要按照邓浩楠的军政体系来执行权利。

首先邓浩楠作为大都督,军衔无限大,属于见官大三极的份。其次最高的是林风,升至辽东都督府参谋部总参谋长,位列中将军衔。黄祖培虽然不是讲武堂弟子,但是邓浩楠破例让他进入了总参谋部,任大校参谋。

辽东都督府海军部成立,陈耀明以中将军衔领海军部部长。

海军部辖下太平洋舰队和海军陆战队,施剑飞任太平洋舰队司令,领少将军衔,沈仰灏以少将军衔领舰队参谋长。其他海军军官萧奈、黄一砂、侯闯、薛慕华、蘇霖、张劭、黄中华、刘剑、文三九、齐汉铨、洪海良、宋德福、施无邪等人皆升至校官级别,随着太平洋舰队的扩张,他们的职权也从战舰指挥升至战队指挥。

太平洋舰队旗舰黑珍珠号战列舰,划分一个巡航舰战队,包括十一艘巡航舰。五个护卫舰战队,第二护卫舰战队为二十艘西班牙盖伦型护卫舰,第三、第四、第五护卫舰战队为六十艘飞鱼级护卫舰,第六护卫舰战队为二十艘大明广船型护卫舰,加上各个基地福船型巡逻炮舰,后勤运输舰队,海军官兵总兵力达五万人。

海军陆战队升级为师级作战单位,总兵力一万人,谢逸以少将军衔领陆战师师长,刘峰为少将副师级参谋长,姜春辉、廖建军、岑祁骥等为上校旅团长。

辽东都督府陆军部正式成立,刘虎以中将军衔领陆军部部长。

陆军部辖下为骑兵和骑炮兵,没有步兵建制。骑兵师总兵力两万人,四万匹战马。第一骑兵师为现役黑甲精骑,师长詹曾勇少将,副师长沈秀芳大校,授予番号龙武卫铁骑。第二骑兵师正在组建当中,只有三千人,师长杜永臣少将,副师长王元龙少将,授予番号鹰扬卫铁骑。

骑炮兵为军级作战单位,总兵力一万人,火炮配置一千门,将陆战队炮兵跟步炮兵整合起来,组成机动性强大的骑炮兵。骑炮兵第一军军长由李翰中将担任,副军级参谋长刘慧文少将。

海军和陆军隶属总参谋部,受辽东都督府总参谋部直接指挥。

同时,辽东都督府成立特勤司令部,为独立分支,对邓浩楠直接负责。

特勤司令部司令由邓浩楠兼任,属于军政一体化机关,同时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王兆阳中将指挥军情总局,吸收高峰为对蒙古情报处处长。王四狗中将管理财政总局,成立辽东银行,任命冯绍延为辽东银行行长。丁大牛少将指挥侍卫队,王宸少将指挥督导总队,董楠少将指挥猎人突击队,作为战役、战术级别打击力量。扩大特战部队规模,成立雷电突击队,梁辉少将任队长,执行辽东都督府战略打击任务。

军需处不再列入特勤司令部,而是作为后勤司令部单独存在,受总参谋部领导。

后勤司令部,整体职能除了支持军需外,囊括了辽东都督府各大经济部门。钱顺中将任后勤司令部总长,兼军需部部长,刘灏然少将后勤司令部副总长,兼重工业部部长,张弛少将主农业部部长,余明路少将任轻工业部部长。

作为开辟太平洋——墨西哥商业航线的最大功臣李德,也被委任太平洋贸易公司执行总裁,并挂辽东都督府上校军衔,成为邓浩楠集团的一份子。

邓浩楠大封大赏部下,犒赏三军,使得以讲武堂弟子为核心的辽东都督府军事集团凝聚力空前高涨。

三天后,朝廷正式颁旨,命令邓浩楠南下剿匪,并诏告全国。这样一来,东南沿海诸省官员、老百姓都盼望着朝廷大军南下,邓浩楠不得不采取行动。

【感谢书友大汉民族、天蝎座的誓言、唯有双喜解寂寞等朋友投出的宝贵月票和打赏!】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东征倭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东征倭国

蒙古叩关,吸引了明军主力以及朝廷精力。辽西袁崇焕有心进兵,却无经费。来自兵部催呈秀的压力,以及魏忠贤的阉党势力,使得袁崇焕不得不上书朝廷,以厂臣名义,给魏忠贤请建祠堂。

不是什么人上书给魏忠贤建造祠堂都被批准的,朱由校本想着拉拢袁崇焕为外援,不料袁崇焕在魏忠贤面前也变成了软骨头。

直到这时,朱由校才发现,他这个皇帝不过是魏忠贤的一个挡箭牌而已。看起来皇帝权利最大,太监离开皇帝生存不下去。实则不然,朱由校在朝堂和地方民间都已经被疯传成了一个昏庸的皇帝,一个权利被架空的皇帝,其实什么也不是。

他真的后悔利用魏忠贤去打击东林党了,如今魏忠贤坐大,东林党垮台,看起来朝堂上群臣还听他这个皇帝的话,实际上皇命只在皇宫内管用,别说出北京城了,就是出皇宫都要魏忠贤点头才行。出了北京城的命令都必须签押魏忠贤的印信才能生效。

唐镜将形势秘密告诉给了朱由校,朱由校已经决定要对魏忠贤动手了。

“皇上。魏忠贤党羽庞大,内监有王体乾、李朝钦、王朝辅等三十余人。外廷有大学士顾秉谦、魏广微等,文臣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武臣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戮,号“五彪”,还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均置死党。眼下就连袁崇焕都给魏忠贤建祠堂了,皇上您万万不可跟他翻脸啊!”

朱由校自然明白其中关键,魏忠贤跟客氏整死了他的好几个儿子和女儿,还有怀孕的妃子,以魏忠贤的狠辣,随便可以害死他,然后扶持福王继位。

同时等的时间越久,民间就会更恨他这个皇帝,魏忠贤就会越发的坐大。

“皇上!”唐镜道:“邓浩楠是李小七的兄弟,眼下邓浩楠名声赫赫,可引为外援!”

朱由校叹道:“外援有什么用?顺天府在魏忠贤的手里!”

唐镜道:“邓浩楠这次南下剿匪,当会再立大功,皇上可大加封赏,让其进京述职,带兵秘密勤王!”

朱由校担忧的道:“若是他勤王有功,朕岂不是要给他封王了?”

唐镜愣了一下,旋即明白朱由校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表现。当初他扶植魏忠贤打击东林党,坐大了魏忠贤,如今让邓浩楠勤王。不担心才怪!

于是道:“那皇上不若离开京城,到外省安全地方,然后诏令四方都督勤王!”

朱由校摇摇头,道:“皇帝出了皇宫还叫皇帝吗?那魏忠贤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

唐镜知道朱由校顾虑甚多,皇帝若是离开的皇宫,那他的权利就大打折扣了。被野心人施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那可就惨了!同时,离开皇宫,魏忠贤肯定会毫无顾忌的痛下杀手。

“皇上不若南巡出游!这样各省督抚都知道,只要到了外面,相信总有不跟魏忠贤一条心的人!”

朱由校眼前一亮,道:“这倒是好主意!”

说办就办,朱由校第二天早朝时便下旨南巡。然而魏忠贤等人极力阻止,不过朱由校以君无戏言为由,一意孤行。群臣中很多都是心中不服魏忠贤,如今见朱由校执意南巡,劝了几句后便不再说话,最后首辅黄立吉似乎感觉到了朱由校的意图,于是同意。

首辅大臣同意,朱由校如愿以偿。

※※※※※※※

大明朝廷命令邓浩楠南下剿匪,这令辽沈的后金女真松口气。金州要塞立于辽东半岛上。对他们来说,那是一个巨大的钉子,难受的很。

辽东都督府重心转向郑芝龙,后金压力锐减,于是女真内部矛盾不可避免的提上日程。

皇太极一直没有回去,这令莽古尔泰的计划泡汤。为了不让阿济格当上大汗,莽古尔泰只好跟阿济格翻脸。

双方各占三旗人马,纷纷拉拢朝臣官员,相互指责对方。不过二人都是不识字的家伙,在国家治理问题上,很难得到大臣们的认可。

就在阿济格跟莽古尔泰势均力敌的时候,皇太极突然回去了。除了正白旗之外,皇太极带回去了整个蒙古科尔沁部的全力支持。这样一来,皇太极除了正白旗外,多了五万科尔沁精锐。同时,原本在沈阳还有两万蒙军旗,也加入了支持皇太极的行列。

皇太极实力暴涨,稳稳的压制住了阿济格、莽古尔泰和阿敏三人。四个贝勒,只能有一个能当大汗。阿敏实力在金州大战中损失惨重,实力最弱,因此恼火阿济格跟莽古尔泰,转而支持皇太极。

而阿济格和莽古尔泰都相互拆对方的台,最后四个贝勒成了2:1:1的结果。原本四大贝勒当中,大贝勒代善的势力是最大的,也是无可争议的大汗继承人。

努尔哈赤生前便有意让代善接替汗位,因此努尔哈赤准备死后将他的老婆阿巴亥过给代善,同时也默许了阿巴亥跟代善的私下培养感情。不料阿巴亥跟代善秘密私会的事情被皇太极抖了出来,努尔哈赤自然不能让家丑外扬,于是造成了“大妃事件”。

不过代善的部下们已经认可了阿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