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致命武器-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抓住我们,不时鼓励我们坚挺,所以我们就得坚挺。可是千万要记住,千万不能坚挺得过头,一不小心就发泄出来了。那样的话就不是报纸有没有读者的问题,而是可能有牢狱之灾的。你一发泄倒是自己先痛快了,可是人家上面抓着你的组织部和党委就可能搞得满手污浊,甚至会丢掉官职,受到中央的批评。你听明白没有,杨子?”

杨文峰连连点头,说明白得很、明白得很。他本来还想表示一下,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不辜负你的期望,把读者抓在手里,让他们激动而永不泄气,也不发泄;同时我自己也会在你们和中宣部手里精神抖擞,保持战斗的激情,做到既不疲软也不发射。杨文峰后来只是在表情上表示出这个意思,并没有说出口。

吴总编亲自为杨文峰开门目送他离开,让杨文峰安慰的是,吴总编没有伸手过来和自己握手说再见。

这一天,4月18日是杨文峰39岁的生日。这一天,他正式成为广州有名的《南方周报》的焦点新闻采访一部的记者。同样在这一天,杨文峰在总编缉吴力超生动形象的教诲下,明白了自己干好一名记者的两大诀窍。只是他暗暗好笑,吴总编真是个文人,把话说得转弯抹角,搞得人心里扑扑乱跳。

说来说去,不就是两句话:读者是我们手里的一条鸡巴,我们干媒体的又是中宣部和党委手里的一条鸡巴!

要当一名优秀的媒体工作者就是要抓住广大读者,小心把玩他们,让他们在自己的手里受到刺激情绪{炫}高{书}涨{网}但却不至于发泄;同时如果不想因为当一名优秀的媒体工作者而坐牢的话,那就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也是抓在人家手里的,觉悟到这一点,才能经得起被玩弄,才能经常保持旺盛饱满的斗志,才会避免那些年轻的媒体工作者一时冲动的不管不顾,一付为民做主、大义凛然、只顾发泄痛快而不管后果!

*****直到当天下午杨文峰和人事部领导一起来到采编部时,还因为心里想起“鸡巴理论”而有些脸红。采编部在办公大厦二楼,宽大的办公室里摆放了整整齐齐的几十张隔成小格子的办公桌。一进来,杨文峰的第一感觉就是好像进入了盟军作战的总指挥部。办公室虽然没有多少人,但每个人都忙得好像在指挥诺曼底登陆。人事部领导好不容易把杨文峰介绍给几位愿意暂时捂住话筒和他匆匆打个招呼的编辑,就算完成了任务。采编部总共有五个组,编辑记者都在这个大办公室上班,周围有些小房间则是每个组组长的办公室。

杨文峰所在的一组,组长是报社公认的美女记者王媛媛。杨文峰在走廊匆匆见过几次,一米六五,亭亭玉立,该大的地方大,该小的地方小,皮肤光滑白净,穿上超短裙和其他玲珑剔透的衣服时,杨文峰每次见到她心里都扑扑跳。不过,直到今天,杨文峰还没有和她说上过话。报社有人传言王媛媛的美是和中国人造美女郝路路一样被整容医生的手术刀造出的,不然29岁的女人怎么可以保持得那样冰清玉洁的模样,这年纪的女人很多地方应该开始下垂了,可是她的屁股和乳房却仍然饱满坚挺。不过报社的老同志就说,王媛媛五年前刚刚进入报社时就是这样子,现在也没有什么变化,保养得好而已。杨文峰也认为,没有医生可以造出这样的美女,王媛媛虽然用高级化妆品,但她身上却又一种天然生成的魅力。按说,堂堂复旦大学毕业的杨文峰都39岁了,却要在一位29岁的湖南师范大学自费生手下干,心里多少应该有些别扭。不过杨文峰乐天知命,能够在39岁生日这天当上记者已经心满意足了。

采编一组共有六人,今天只有小袁和老康留守。他们两位把杨文峰带到一张办公桌,办公桌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老康说这是王组亲自收拾的,杨文峰感激地点着头。这时小袁的手提电话响了,听到两句后,立即朝老康打了眼色,他们两位就紧张地走开。杨文峰坐下来,发现转椅有些矮,折腾了一会才把椅子摇高一点,于是重新坐下。正好办公桌之间的间隔让大家都有一个私人的空间,同时只要稍微提一下屁股,抬一下头,又可以看见办公室四周的情景。杨文峰这才发现办公室四周挂满了告示牌,地图,图表什么的。小袁和老康正在前面最大的一幅告示牌面前紧张地议论着,告示牌旁边挂了一幅中国地图。杨文峰不觉肃然起敬。这时老康使用办公室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为了边讲话边过去看地图,他使用了电话的免提。电话扩音器里传出男人的声音:“目标是昨天傍晚十点钟进入湖北境内——”

“具体线路?”老康大声喊着,拿起加长笔在地图上比划着。

“130国道,130国道!”

老康一边回答“明白了”,一边在地图上划着红线,杨文峰这才注意到,那张地图上有一条粗粗的红线一直从深圳弯弯曲曲地延伸到湖北湖南交界处。杨文峰站起来轻轻走向两位同事,站在不碍他们手脚的距离之外,(炫*书*网。整*理*提*供)恭敬地看着。

“继续通报情况,请继续通报情况,总部正在听。”老康又喊道。

“今天一早,目标进入小树林,”电话里是采访一组正在外面采访的同事打回来的,应该是年纪不大刚刚分配来的大学生。这时,电话麦克风里传过来的声音有些喘息,“湖北南部和湖南北部今天早上天气欠佳,突然出现一团神秘的雾气,这雾气在小树林里显得很怪异,目标就是这样进入小树林的!我们在路边等了大约半小时,结果目标还没有出现,于是我们冒险进入小树林,结果……”

“结果什么,快说,我们听着!”小袁大声敦促道。

“结果目标神秘失踪,至今杳无音信!”电话里的声音透出急躁和底气不足。

小袁和老康都皱起了眉头,杨文峰也显出忧心忡忡的样子。小袁这时手提电话又响了,杨文峰听出他是向王媛媛组长汇报。这时老康对着电话吼道:“不能功亏一篑,你们没有一点线索吗,无论如何要找到目标,全社同志的目光在看着你们!”

这时办公室其他一些采编小组的记者编辑也被这临战的气氛吸引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出着主意。作为湖北人,杨文峰问了一下目标进入树林的树种,然后假装陷入沉思。当然杨文峰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末了电话里传来那边小伙子委屈的声音:“我们实在太累了,目标不吃不睡像个疯子,我们也陪着他三个月了。我们请求支援,请王组支援!”

老康安慰他们两句,解释目前一组人手不够,不过等两天新来的同志上手后可能会支援他们。最后鼓励他们“坚持就是胜利”,同时要继续搜索一切线索,全力以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务必找回目标!最后老康停下来问了一下小袁王组的意见后对电话加强语气喊道:这也是王组的意见。

下班时间是六点,杨文峰在发行部工作时都是准时下班的。不过眼看已经六点过五分了,采编部办公室的同志没有一位是要走的样子。杨文峰也就不好意思第一个离开,可是桌子上空空的,电脑还没有搬过来,颇有点无聊。好在忙得跑来跑去的小袁有一次经过杨文峰桌子时注意到他,于是停下来说:“没事先走吧!”

杨文峰就先离开了。今天是生日,他在回家的路上推着自行车拐进菜市场,买了几样可口的半成品小菜,然后踩着轻快的自行车,向新市的汇侨新城骑去。到汇侨新城时已经七点半。杨文峰存放自行车后边哼着小曲边上楼。

准备开门时,从门缝里飘出一阵烹调香味,杨文峰有些纳闷。门打开后,他首先看到桌子上已经摆了两碟菜。他正要问谁来了时,李昌威从厨房探出头,“舅舅。”喊了声,就又把头缩回厨房。

杨文峰放下办公包,换了身家里穿的衣服。拎着那几样半成品来到厨房:“昌威,今天怎么有时间来舅舅家?”说着,一样样打开半成品小菜,准备加点味道加点工。

“舅舅,今天是你生日,还是我来吧。”昌威抢着做。

杨文峰离开厨房,坐在餐桌旁,感觉不错。今天自己生日,也只有姐姐记得,大概昌威从姐姐那里知道了自己生日,就从东莞赶过来。姐姐小时候为了带大自己,中途辍学,结果实去了离开农村的机会。杨文峰自己后来考上大学,大学期间姐姐省吃俭用供养自己。大学毕业后,他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换了一个工作又一个工作,一路走来虽然也颇为辛苦的,但基本上温饱都有着落。只是心里总惦记着还在湖北老家农村的姐姐一家人,可又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报答姐姐。两年前自己总算安定下来,用积蓄在广州新开发区新市买了套两房一厅的侨汇房,办了广州市户口。那时暗暗下决心如果再赚到钱的话,就给姐姐寄些回去。只是决心下了一年也没有攒到钱寄给姐姐。

一年前的一天,昌威敲开自己的门,用硬生生的声音喊了一声:舅舅。

那天晚上安顿好昌威后,杨文峰一夜没有合眼。没有想到转眼间姐姐的孩子都十八岁了,高中毕业就出来打工。姐姐的信上说:“弟弟,你侄子毕业了,他的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们都去温州上海打工,他也要去,被子和棉衣都打包好了。我就想,如果可以到广州不是更好,都不用带棉衣,而且舅舅在那里又是名人。昌威听后也说想去广州,我就是怕给你造成拖累。你侄子很聪明,就是不善于表达,你多包涵点,帮姐姐看着他……”李昌威和自己差不多高,单薄的身体,木讷的表情,和杨文峰每天看到的路边的盲流一模一样,这让杨文峰觉得亏欠了姐姐,如果姐姐当初不是为了自己,肯定可以离开农村,到镇子里去找到事情做的。那天杨文峰动感情地东扯西拉好几个小时,李昌威只是几声舅舅,几次张嘴欲言却终于没有说出什么。晚上,杨文峰想着想着竟然不知不觉流出了几滴眼泪。

“舅舅,过生日呢。”已经坐在桌子对面的李昌威打断了他的回忆。杨文峰笑笑,拿起筷子就先每一样菜尝了尝,连连点头说:好好好,没有想到昌威也会做菜。

于是两个人就默默地吃起来。杨文峰知道,昌威这孩子心眼好,就是不善于表达自己,要想他吃饭前说一句“生日快乐”的话是不可能的。不过,杨文峰心想,生日本身到底有什么快乐,每一个生日就意味着你生命中又失去了一年,一个人一生到底有多少个一年,又有多少个生日呢?如果在自己的生日时,有个人走过来说“节哀顺变”的话,杨文峰一点都不觉得冒犯,因为他自己正是每个生日时都为生命又死去了一年而有些后悔和失落。当然今天有些不同,他已经正式成为一名记者。

“舅舅,我回来住两天。”

“哦,好好,还是你的房间,铺上垫子就可以啦。”杨文峰抬起头,关心地看着昌威。两年前昌威住进一直作为书房的那间小房间,白天到外面找小工打,晚上就回到书房看书。后来和外面认识的同伴一起到东莞台商制鞋厂工作,就住到厂里去。忙的时候,一两个月才过来一次,每次回来就带走杨文峰大包的藏书,下次回来又带回来换新的。杨文峰很高兴这孩子喜欢读书。

“住两天好,可以休息一下,我们还可以讨论一下你读的书。”杨文峰说。李昌威点点头,大口大口地吃,不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