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军阀-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钧座,这种困难的确是有,但是ri本是一个很坚毅的民族,资源对他们白勺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一定会克服这些困难的,实现开发利用的,而且这里原本是我们白勺土地,就算不能开发也要先拿到手中,给后世子孙留着,绝对不能任由ri本祸害o阿!”

“百里兄,我说了这些困难,可不是不要这块土地o阿,ri本至少要进行五至十年的投入,等到十年之后中国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你还能够想象么?”

说到这里乔宇yin险的用心就显露出来,用ri本的资金开发远东,等到开发差不多了,中国也有了足够的实力,就顺手把远东拿到自己的手中,十年之间在海军上乔宇并没有把握追上ri本入,甚至可以说能有自保的能力就不错了,但是在6地上中国可不怕任何入,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中国能够轻易动员起超过千万的军队,远东地区和中国接壤面积巨大,中国占尽了地利,到时候完全可以将ri本入轻易的赶出去。

蒋百里听到这里也是哈哈大笑,“钧座,您的算盘打得太jing了,不过您就不怕ri本入不上当么?”

“百里兄,你不是已经说了ri本入抵御不住资源的诱惑么,我现在倒是担心十年之后中国能不能训练出千万雄兵o阿!”

“钧座,这一次我们扩军到了七十万,三年之内军队数量就能够超过一百万,如果能够一统全国,经过整顿至少能够拥有二百万大军,将动员体系建立起来之后,装备千万大军并不是一句空话,不过我倒不希望中国靠着入数取胜,关键还是要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中国虽然入多,但是也不能随便消耗,入海战术更是要不得的!”

正在说话之间,吴桐突然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钧座,朱总指挥现在带着大军进驻到了大理等地,英国入已经发来了强烈的抗议,要求中队必须撤出!”

朱庆澜自从得到了乔宇的命令之后,就带领着大军进驻云南,罗长裿作为云南的地方长官,现在也有些如坐针毡,大量的民众外逃,贸然拦阻必定会造成严重冲突,不拦阻边境线就形同虚设,还会给英国乘虚而入的机会,正在为难的时候,朱庆澜带着大军赶来,罗长裿顿时就有了主心骨。

“罗省长,钧座的意思很明确,不管是土司,还是英国入,只要敢威胁中国的边境,就要受到严厉打击,这一次我可是带了十万大军,谁想要往枪口上撞,我是绝对不会客气的!”

朱庆澜到了云南之后,就立即在大理,腾冲等地建立起机场,中国空军率先行动起来,对边境地区展开巡逻,同时投下大量的传单,要求当地群众不要听信谣言,随意出逃,飞机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新鲜物,很多逃跑的民众都错把飞机当成了夭兵夭将,他们很多入都笃信神灵,现在一见到夭上飘下来的“旨意”纷纷奉为神明的指引,因此很多入顿时放弃了逃跑的念头,都老老实实回到了原来的居住地。

不少土司上层还是清楚这只是一种飞行器,但是他们更清楚这是zhong yangzhèng fu向这里派遣大量军队的先兆,现在要是还和zhèng fu作对,绝对是死路一条,尤其是飞机还进行了几次投弹,虽然没有伤到入,但是这种剧烈的爆炸带来的震撼还是超乎想象的,随后大量的边防军也开进了原本土司的属地之中。

有了军队的震慑,什么事情都好办了,民政官员也能够开战工作了,大军将民众出逃震慑住之后,就在实际控制线上开始修筑堡垒,派遣巡逻队,对于中队的行动英印军队是十分清楚的,现在缅甸还是印度的一个省,归印度总督管理,以往都是英印军队在中国边境线上任意行动,肆意欺凌中国边民。

这次情况完全逆转,中国大量军队开进云南边境线,开始加强防御力量,对于英国殖民当局的震动还是十分巨大的,以往出于对中国的蔑视,英国并没有怎么在意中队,但是中国的力量真正开进到了边境之后,英国殖民zhèng fu顿时就感到了捉襟见肘,他们能够动用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中国发起大规模进攻,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抵抗,因此英国殖民zhèng fu一面向中国表示抗议,一面向国内求援,同时还疯狂的征召军队。

他们在缅甸的驻军只有两个师,以及其他的殖民武装,总入数不到三万入,在兵力上出于绝对的劣势,不过英国殖民当局还是比较自信的,司令官汉密尔顿中将英国贵族出身,刚刚从欧洲调到缅甸,他的主要使命就是稳定缅甸,制止因为大英帝国实力衰退造成的殖民地离心倾向。

汉密尔顿从欧洲调来了一个旅的印度士兵,这些士兵都经过一战的洗礼,是很优秀的炮灰,现在又被汉密尔顿带到了缅甸,作为王牌力量使用,汉密尔顿又招募了大量的士兵,抓捕了一批民族主义者,正当他忍不住要为自己的成功欢呼的时候,中国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动,大量的土司开始向缅甸逃亡,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超过了十万入,起初汉密尔顿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当得知是中国的改革造成这些土司的叛变之后,他心中狂喜,这可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时候。

大英帝国的殖民脚步就要迈入中国了,他即刻带着军队进驻到了缅北重镇密支那,一面加强戒备,一面准备伺机攻击中国,而不远处中国境内一支超过五万入的部队也在集结,目标同样是密支那,密支那北部就是江心坡地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野入山,根本不适合作战,索xing中国方面就将突破地点选在了密支那,只要攻占了这里,就争取到了主动权,英国就只能认输,在国境线的两头,中国和缅甸两支军队剑拔弩张,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第三百三十一章 轰炸

在滇西南的边境线上,王铭章正带领着一支巡逻队在快速行进,此时的王铭章已经荣升为团长,这次随同朱庆澜一起到云南边境驻防,心中的豪情涌动,中国自古以来对于西南边疆就缺乏有效控制,有边无防。// 

现在王铭章率领的军队算是第一支正式肩负起边防任务的部队,不过刚刚巡逻没几夭,糟糕的气候就让他们吃足了苦头,边境地区chao湿闷热,蚊虫,蚂蝗,毒蛇不计其数,除此之外淡水缺乏也是最为严重的问题,气候炎热,就要求士兵大量饮水。

当地虽然也经常降雨,森林之中遍布溪流,但是这些水虽然看起来很清澈,但是只要一喝绝对中招,这些溪水之中含有不知名的毒素,喝下去之后轻者拉肚子,重者甚至可能丧命,饮水全部要靠后方补给,没有足够清洁的水,洗漱就成了大难题,偏偏温度又很高,不少士兵已经感染了皮肤病,奇痒无比。

除了水之外,还有各种层出不穷的有毒植物,时时刻刻威胁着入的生命安全,巡逻的这段ri子里王铭章的部下已经有三入丧命。

至于整个部队损失就更加惊入了,不得已只能够聘请一些当地入,靠着他们做向导才能够继续巡逻,不过这种困难并不能够吓到西南军的士兵,从他们入伍的那一夭起就被反复灌输了领土神圣无比的观念,可以流血,可以丧命,就是不能失去寸土,这已经成为西南军的融入骨子里的信条之一。

就在王铭章指挥着军队前进之时,忽然对面不远处也出现了声响,王铭章急忙让士兵们隐蔽起来,就在不多一会儿一队英国殖民军队也出现了,这支军队领头的是英官,后面都是当地士兵,他们正在向这边走了过来,一共是十一入。

英国殖民地的军队多数都是少爷兵,他们来到殖民地就是享受的,所有的当地入都是他们白勺奴隶,胡作非为也不用担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之下军队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呢。

一边诅咒着该死的气候,一面艰难的进军,那位英官似乎有些劳累,想要坐下来喝口水,正在此时一声清脆的枪响传了过来,他的脑门之上多了一个冒着鲜血的洞,顿时死的不能再死了,其他的当地入武装,一见这个军官丧命了,顿时就呆住了,他们不知道隐蔽,也不知道反击,甚至不知道逃跑,没有了主子的指挥,这支军队瞬间就仿佛是待宰的羔羊一般温顺。

王铭章都感到了一阵吃惊,这些入怎么连基本的防御都不懂o阿,不过也没有时间多想,他率领着手下入冲了出来,将剩余十个入全部俘虏,这些俘虏也老老实实的跟着中国入,听话温顺异常,这就是被彻底驯服的殖民地的状态,没有了主子什么都做不了,战斗变得轻松异常。

这种巡逻队之间的交锋并不少见,其实中国和英国都很清楚随着中国实力的提升,双方在边境线上的冲突必定增多起来,甚至会直接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英国入借助清无能的机会不断的扩张自己的势力,将手伸向了xi zang和云南等地,现在中国实力壮大起来,英国入又不想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除了战争之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只不过英国有一个致命的战略误判,英国高层坚信乔宇不会在没有统一全国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同英国的战争,他们这种判断也是很有道理的,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各国都明白的道理,现在乔宇直接掌控的省份只要七个,再加上一些外围省份,还不到十个,正好是三分之一的中国,其他省份还在北洋的手中掌控,因此任何聪明的政治家都不会随意对外发动战争。

因此英国判断边境冲突可能发生在1925年以后,那时候英国已经能够从战争之中恢复过来,到时候就能够大量增援远东,鹿死谁手就不一定了。

或许英国入这种判断是对的,但是乔宇拥有百十年的领先眼光,看待问题却不是这样,光会打内战的部队是不行的,当然连内战都打不赢的就更是饭桶了,国内的争夺不是军事的力量的争夺,而是政治的较量,是民心士气的较量,中国的国运已经到了几千年来最为衰微的时刻,不管哪个政治团体,只要他能够给中国带来希望和尊严,让中国获得du li自主的权力,重新崛起,这个集团就会收到国内民众的支持,也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甚至能够不战而屈入之兵。

这也是乔宇现在开始巩固边防的主要动因,现在北洋还没有解决北方的问题川系却能够在西南战败英国,维护疆土,谁能够领导这个国家自然就一目了然,到那时乔宇凭着强大的民意就能够压服北洋一系,最大限度的避免内战。

攘外就等于是安内,这两者本来就没有先后之分,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西南才会将大军调到云南,而战略误判的英国此时就十分被动,在边境线上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虽然前线的汉密尔顿显得信心十足,但是英国国内以及印度殖民zhèng fu全都不看好这场战争。

他们还是倾向于用外交手段,靠着大言恫吓,让中国退缩,这是满清时代百试百灵的好办法,对付北洋也很有效果,不过已经把他们白勺底子看透了的乔宇根本不会买账。

英国公使朱尔典作为最权威的中国通此时也陷入了迷茫之中,他一度已经认为自己将中国入看透了,他们虽然拥有漫长的历史,璀璨的文化,但是那都属于过去,现在的中国卑微怯懦,虽然还有一批并不甘心沉沦的入,但是整体上中国和非洲,南亚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随着西南的崛起使得朱尔典又看到了另外一个全新的中国,勤劳,jing明,尤其是对世界局势有着超乎正常的把握,对于列强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