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贾迎春-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事儿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说难,是因为想要拔出秦家,就必须得给秦家一个必死的理由,毕竟秦家前些年立下了不少战功,不然,即便是北静郡王保举,圣上那里也通不过。
  对于武将来说,什么罪过都不及谋逆之罪更让圣上忌讳了。
  只是这谋逆之罪一旦掀开,王家要倒,自家姐妹跟荣国府也要受到牵连。
  绕过附逆之罪,单凭他们聚众吃就耍乐根本难以搬到秦家,顶多让圣上臭骂一顿,然后降级了事。这几年仗打下来,武官的地位提高了不少,会打仗之人在乾元帝心里尤其有分量。
  正所谓干大事者不拘小节,乾元帝不会因为学些许过错就惩罚功臣。
  若是走正道,很难将之绳之于法。
  迎春这里打了好几遍腹稿,最好的法子就是对当事人进行肉体消灭,秦家附逆是全家死,如今只叫他们自己悄悄去死,已经是赚了。
  当然,无缘无故也不能就这般把人害了。
  一旦秦家父子落马开始咬人,那就是他们死期到了!
  只可惜,接下来的事情让迎春很失望,也百思不得其解,元春已经把证据电影天堂上去了,这一点是锦鲤青眼所见。
  可是,乾元帝却隐忍未发,却在朝会上因为秦家父子吃空饷的事情发作了他们,切处罚的也不重,秦将军被罚俸一年,他儿子不过得了急剧申饬,他孙子就处理的更潦草了,不过是禁足三个月而已。
  元春得到消息松了一口气,迎春说的很对,只要秦家没有被逼上死路,就不会跟自己姐妹鱼死网破。只是,元春欢喜之余甚是不满:“吃空饷是乱兵之本,应该严惩才是,如今却不过罚俸一年。
  圣上这般雷声大雨点小,让人难以苟同。换句话说,圣上这是明显偏私,也是对秦家莫大恩宠。
  迎春不由拧眉,难不成太后娘娘跟自己都会错了意了,乾元帝中意的皇后跟太子,是秦昭仪跟四皇子?

  第165章
  
  “生母弑君弑父,佑哥儿即便登基为帝,也将无法面对满朝文武与天下臣民。”
  迎春严厉的瞪视锦鲤:“我不想再听见这话!”
  “知道了!”
  锦鲤撇撇嘴,心里觉得做个凡人实在是太麻烦了。
  却有嘀咕道:“可是主人难道不觉得圣上对于秦家太过宽纵么?”
  这个迎春当然知道,秦家这一次不过得了个小小警告,乾元帝的处罚对于秦家可谓网开一面,官位体面毫无损伤。可以这般说,这一次乾元帝对于秦家的处罚,不仅没有贬低秦家地位,反而让有些朝臣看到了圣上对于秦家维护。
  有心人难眠要想,这是不是代表皇上要抬举秦家的秦昭仪跟荣国府出来的两位娘娘抗衡呢?
  一时间,满朝文武都动起来。
  当然,有人押宝秦家,更多的人却是押宝荣国府,必定,眼下的情势,荣国府占着优势。
  一时间,去往荣国府跟总督府套关系的人不知凡几。不过也有不同,荣国府荣国候贾琏跟荣国府二老爷齐齐告病,荣国府闭门谢客,除了探病亲眷与太医院太医,余者一概谢绝登门。
  唯一宝玉这个翰林还在日日点卯,却是每当下朝便匆匆返府照应,同僚同年茶会诗会一概回绝了。
  秦家却是门庭若市,据说,秦家校场上比武的世家公子王公子弟比之前增加了一倍有余。
  锦鲤回报,乾元帝日日派遣侍卫去两府门外探听监督。
  迎春闻言一颗悬心总算落地,两家都监督说明乾元帝并不曾真正忌惮荣国府,不过是在暗中观察两府对于眼下谣言的反应。
  当然,乾元帝做出的姿态虽然不偏不倚,并未打一个摸一个,且也说明他对荣国府起了防范之心。
  至此敏感时刻,多做便多错。
  迎春以为,按照眼下情势,自己应当处于优势。放眼宫中,还没有比佑哥儿更加尊贵的孩子,乾元帝没有更加优秀的孩子作为替补,则不会对佑哥儿的位置有所撼动。
  即便再出现一个董鄂妃这般让乾元帝神魂颠倒的女人出现,也得她先生下儿子才能跟自己一较高下。
  自己身居高位,上有太后娘娘撑着天,下有佑哥儿这个儿子傍身,中间还有锦鲤于空间,凭她新宠是妲己再生,武媚降世,自己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大不了,一走了之。母子们上武当峨眉修仙去,又或者学习郑和,驾船出海去寻海外安家落户去,说不定运气好,也能跟虬髯客一般,做岛国之王去。
  消息传到宫中,元春不知端倪,急急忙忙安排了太医上门诊脉,回来却是语焉不详,只说是感染风寒,加上忧思过度,寝食难安,故而加重了病情,这才卧病不起了。
  为何思虑过度,寝食难安,太医这话不用深思,其意昭然,荣国府里两个男主人被吓坏了,吓病了。
  元春想得通透,心中顿起一股邪火直冲顶门心,回宫去就把秦昭仪禁足了,时限半年。
  远处倒也并非无的放矢,也是秦昭仪自己不检点,因为伺候四皇子的奶嬷纠结一般子老嬷嬷赌牌,个四皇子瞧见了,嬷嬷为了不受责罚,竟然教唆四皇子掷骰子玩儿,她以为做得机密,结果却被昭仪发觉四皇子跟太监们赌钱的场面。
  秦昭仪一气之下将参赌的嬷嬷都驱赶了,首犯嬷嬷被秦昭仪胡乱指了她说偷窃御赐之物,被当场杖毙在储秀宫里。
  偏巧这事儿元春这个有人知道了,却是隐忍不发以待时机。
  如今,时机到了。
  当初是元春做主把事情摁住了,如今,元春挑唆了嬷嬷的儿媳妇出首,顺势就把人证交给了内务府。
  一时之间,后宫娘娘诬陷嬷嬷杖毙致死的消息就在宫中传开了。
  满朝文武震惊不已。
  随即,宗令代表宗室出头,要求严惩这等心狠手辣之人,竟敢在太上皇孝期,太后娘娘替太上皇祈福期间无故杖毙宫人,这可是血光之灾,会冲撞太上皇英灵与福气。
  乾元帝刚刚含含糊糊绕过了请假,却不料秦昭仪自己不争气,自己往枪口上来了。
  即便圣上有意要抬举秦昭仪跟迎春姐妹打个擂台,也不得不发作了秦昭仪,秦昭仪做了两年昭仪之后又一个筋斗跌回去三级,从九嫔之首变成了秦婕妤了。
  太后娘娘闻讯,心中恼怒,下命将秦婕妤迁出了储秀宫,移居更加偏远的慈宁宫偏殿静庵斋清修思过。
  事关太上皇,乾元帝有心也不能开口了。
  元春趁机奏请太后娘娘,撤消了她储秀宫主宫之位,改而施恩与另一位无宠的张修仪,命她做了一宫主位。
  随即,迎春暗中运作,太后娘娘便在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了秦家陷害迎春的消息,经过一番探查,竟然发现秦家意在后位与太子,顿时震怒了,言称无德之人,何颜腆为慈母?将四皇子改了玉碟,成了曾经失子惊风的张修仪之子。
  太后娘娘的意思恨不得将秦家父子驱赶出京,却是后宫不得干政,这几年乾元帝逐渐看重武将,太后娘娘不能给儿子添堵,只得作罢。
  迎春有了锦鲤这个耳报神,知道贾琏贾政并无病症,不过是装病示弱弱逼谣言而已。
  不过,迎春表现得跟迎春一般急切,日日派遣太监过府探病赐药,反正迎春这里不缺人参,皇宫中不缺燕窝,迎春干脆人参论斤,燕窝论盒,一趟一趟往荣国府赏赐。
  元春有样学样,也是一趟一趟的赏赐。
  迎春为了减少荣国府磕头的机会,索性更元春同时间赏赐,两个太监一辆车,几乎隔日一趟往荣国府赏赐。
  一时间,荣国府可谓风光无二。
  只可惜,荣国府大门永远关闭着,荣过府不仅男子养病不出,就连女眷也不出门应酬了,一概只是随礼,理到人情到,美其名曰,怕给主家过了病气。
  就在迎春姐妹来来往往吩咐太监奔波在皇宫与荣国府之时,时间悄不声的到了年根儿了。
  年到了,京都勋贵,各府诰命都要进宫朝拜谢恩,贾琏贾政这才哼哼唧唧慢慢痊愈了。
  装病避祸无伤大雅,却不能不进宫朝君王,否则,一个欺君之罪的帽子压下来,可就麻烦了。
  腊八时节,荣国府拢共得到四份御膳厨房所出腊八粥,贾琏身为侯爵一份儿,太后娘娘恩赐一份儿,再有元春迎春姐妹每人赏赐一份儿。
  贾母受到赏赐笑眯眯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儿,贾母是个圆脸,白皮儿,粉唇儿,高兴地的时候,那满脸的褶子也鲜活取来。活脱脱一朵迎风盛开开的菊花!
  
  第166章
  
  腊八过后,元春被太后娘娘授权全权处理宫中过年准备事宜,太后娘娘则有迎春作陪,开始频繁召见外命妇进宫说话。有时候太后娘娘乏了,恰逢外命妇进宫,太后娘娘则会让迎春单独接待外命妇。
  迎春虽然没有单独接见过外命妇,不过朝廷对于外命妇的赏赐都有定例,又有桂嬷嬷与杜若两个能干助手襄助,迎春应付起来进退有度,毫不慌张。又因为之前做过详细的功课,迎春每一位命妇的家世背景,品级,以及家中儿女如数家珍,使得一众命妇对迎春的好感陡增。
  随着时间推移,外命妇们渐渐回过味儿来了。贵妇们私下探听之后发觉,这一次太后娘娘单独让迎春接待的外命妇,除了两位上书房大成夫人,余者便是六部堂官夫人。
  一众夫人不免打个突突。结合之前市井流言,外命妇心中都暗自思量起来,命妇进宫朝拜,原本是太后娘娘的懿旨,临时却换成皇贵妃接待,难道太后娘娘这是暗示什么呢?
  夫人的疑惑很快传到各自夫君耳中,两位宰相,六部尚书,除了兵部尚书之外,余者全部是上一次上书皇帝选秀立后的文职官员。
  八大文臣能够做到万人之上的位置,平日间皇帝哼哼一声,他们也会替皇帝猜测十余种可能,如今太后娘娘点名道姓了,八位大臣各自心中一个忽悠:太后娘娘如此安排,难道是在暗示什么不成?
  八位大臣平日相见虽然笑脸相迎打哈哈,实则心底亮堂堂的瞪着一双大眼睛,无时不刻在猜测对手的心思,无时不刻在监督对方的行径,只要一旦有人行差踏错,很快就会被御史口水淹死,舌根子压死。
  腊月初十乾元帝叫大起之后,六部堂官除了兵部尚书王子腾之外,余下五位陆续借口打茶围,先后到了茗香苑。
  六人却是不知道,他们身后远远跟着三四拨人马。
  这日傍晚,首先是宁寿宫桂嬷嬷收到了飞鸽传书,喜滋滋告诉太后娘娘:“有消息了,六部堂官除了并不出缺,余下五人已经达成协议了。”
  太后娘娘挑眉哼笑:“不肯就范?”
  桂嬷嬷笑了,道:“太后娘娘神机妙算。”
  却是五位堂官接着打茶围,密谋对策。他们商议很久,最终三对二达成协议,议定立后之事,不再违拗圣上的决议,却也不肯自打嘴巴主动拥戴皇贵妃。
  不过,他们几乎全数通过一项决议,刑部吏部礼部户工部五位堂官一直决议,让都察院总宪胡大人带领都察院御史参奏秦家父子国孝期间饮宴嬉戏,结党营私,收受贿赂,包揽词讼,纵奴行凶几款大罪。
  却是刑部尚书熊向武提议,打蛇掐七寸,要么不做,要做就给他们致命一击。
  众人一番追问,熊尚书语焉不详,直说一次秦家家丁醉酒口误,曾经冒出几句,言称自己主子十分幸运,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