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军阀-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波无声笑了笑:“到了淮安府,咱们先去好好吃一顿,大伙儿都辛苦了!”
马车上顿时一片叫好声,轰笑声,连一直胆小腼腆的肖玉兰也抬起了头朝着杨波甜甜一笑。
小姑娘经过几日的调养,气色好多了。让杨波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肖玉兰对于数字非常有天赋,很多账目经过杨波稍加点拨便很快的上手,甚至连哥哥肖莫愁都比不上她,看起来这姑娘天生就是个管账的好苗子。
而杨波素来不喜的张狗儿在另一个方面大放异彩。他负责销售兑奖卷的数量是所有人里面最多的,连杨波这种肚子里有无数广告腹案的人都比不上,张狗儿在面对无数围观者时非但不怯场,而且经过他的鼓动后原本很多看热闹的人也纷纷撸起袖子上场博手气。
“这家伙就是个搞传*销的好料子啊!”杨波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之前他评价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缺点,这是他犯的最大的错误。想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他就必须去发现下属的优点在哪并合理的加以调配,这就是普通人与上位者的差距吧?
杨波突然想起了自己一直不服气的上司……
生活开始日趋安定,正所谓银子在手,天下我有,江南富庶果然名不虚传,邳州,宿迁,泗阳,淮安府这一路下来让他们获利无数。
淮安府最热闹的南门大街上
杨波一边闲逛一边心里盘算着计划,铁牛东张西望的跟着他后面看热闹。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杨波都会去最繁华处去亲身体验一下,最重要的是了解当地官员的资讯,他现在可不是刚出道那种空手套白狼的小打小闹了。
一路上熙熙攘攘,杨波放松心情带着铁牛四下闲逛着。突然,前方的噪杂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杨波好奇的分开人群望去,原来一家丝绸店门口围着一个人。那人五十上下的年纪,最关键的是—那人有着一头金黄色的头发!
是老外!
杨波心里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地方居然还能见到老外?
他们不是一般都在沿海城市活动的吗?
那老外穿着一身文人常见的服装,看起来有种沐猴而冠的滑稽感,周围围满了好奇的人,都对着这个老外指指点点。
丝绸店的老板似乎有些害怕,他一直不停的朝着这个老外拱手,意思分明是不肯让老外进店,或许是周围无数道惊奇的目光让他有些不自在,那老外叹了口气准备离开。
在一旁围观的杨波暗自撇了撇嘴,这家店的掌柜实在太不懂做生意了,浪费了多好的一个宣传机会啊?淮安府可不比那些沿海城市,这里的民风相对保守,对一个突然出现在大街上的红夷根本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也难怪这个老外要吃闭门羹了。
看到这个老外的样子杨波不知道为什么有了一些亲近感,尽管他坚持认为这老外肯定是个骗子……

第二十五章毕方济神父

杨波知道历朝历代常有这样的老外,他们往往打着一个杜撰出来的国家名号来我天朝上国骗吃骗喝,只要能满足了那些没见识官僚们的虚荣心,临走还能捞上一大笔银子。
杨波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揭穿这些人,当然最关键的是,杨波希望找个机会与洋人合作一笔大买卖,坑朝廷的银子他绝对没有任何心里负担。
“哈罗?”看到老外准备拐进一个弄堂,藉此躲避身后一大群围观者,杨波找了个机会赶上两步叫道。
“哈罗?”杨波见老外似乎没听见,又叫了一声。铁牛不知道杨波干什么,好奇的跟在他后面。
老外终于听见杨波的呼唤,他转过身有些不解的看着杨波杨波笑眯眯的微微一弯腰:“…HOWAREYOU?”
“…HI,CANIHELPYOU?”
“…Nicetomeetyou?”
“…Howdoyoudo?”
“…**u?”
“FUCK!”……
杨波搜肠刮肚的彪了几句英文,那个老外完全没有反应,只是莫名其妙的望着杨波。
“你好?不知这位公子找在下何事?”老外听了半天也不知道杨波想干什么,干脆朝杨波拱了拱手“原来你会说中文?”杨波预想中的王八之气一震,威慑蛮夷的场面没有发生,他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巾:“原来你会说大明官话!”
“莫非公子以为,我等夷狄俱是不通教化,不识礼数的野蛮人乎?”显然老外有些生气,看样子他也不止一次遇上这样的事情了。
“嗯……”杨波赶紧岔开话题:“不知道这位先生来自哪里?英吉利?法兰西?美…美利坚?哦,不对,这时候应该还没有美利坚?”
那老外突然眼睛一亮:“你居然知道英吉利,法兰西?哦,上帝!这简直太难以置信了……”
围观众人见到这个老外在和一个富家公子打扮的人在闲聊不由好奇心大起,这个夷狄毛茸茸的太过骇人,他们只敢畏畏缩缩的在外面探头探脑,却不敢走得太近。
杨波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当然,莫非先生以为我大明就如此孤陋寡闻,无人能识西洋诸国乎?”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都有种默契的味道。
“不如……”杨波左右看了看“不如就由我做东,找个清静的地方一叙如何?我有许多问题想请教一下先生”
“不敢,不敢,我与这位公子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那老外看看周围那些免费参观大猩猩的人群,又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不知先生如何称呼?”杨波作个请的手势,示意老外跟自己来。
“FrancescoSambiaso,噢,对不起,我叫毕方济”看起来很少有人主动邀请他聊天,这个老外一激动,把原名都说了出来。
当下三人分开人群,朝相对清静的醉香楼走去,围观的人依然不死心,还有十几个人稀稀落落的跟在后面看热闹,杨波一边走一边暗自嘀咕:“这老外大明官话说的比自己还顺溜,看来倒也是不容易糊弄的主儿”
上了三楼雅座,杨波仔细点了一些酒菜,无非是红烧仔鸭、熏牛肉、酸甜猪排,清蒸鱼,几个时鲜菜蔬,酸梅汤佐酒,上好高粱露酒,一壶碧螺春茶。
老外对大明朝的规矩相当的熟悉,菜没上齐之前很少说话,只是独自在窗边观赏景色。
“那个啥,毕……毕毕毕……?”杨波一时记不起老外的名字了“在下毕方济,字今梁……”老外赶紧接口道“惭愧惭愧,让先生见笑了……”杨波拱了拱手,请毕方济上座“在下的名字有些古怪,一时想不起来也是有的……”毕方济笑眯眯的推辞了,自顾坐了下首。
“嗯,毕先生千里迢迢,远来我大明殊为不易?”可怜杨波肚子里面才学着实有限,就这么几句寒暄话也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
毕方济脸色一暗,似乎想起了什么伤心事:“不敢欺瞒杨公子,确实不易啊……”
“此话怎讲,毕先生?”
“我大明的强盛在西洋诸国中声名远播,几年前数百位年轻传教士齐齐申请赴明,其中选拔出德学兼备者,偕同教宗赠书7000余部,由我和其他二十二位出耶稣会士从意大利出发,来我大明是为了交流与传播上帝的福音……”老外画了个十字又说道:“……可叹航程中由于船舱内瘟疫传染,海上风暴及海盗侵袭,这二十二位传教士丧亡过半,船只抵达澳门时仅幸存五人”
“原来毕先生是传教士?我还以为……杨波有些惊奇,又有少许的失望,他以为传教士大规模的来华是清朝前后的时间,没想到明朝就有这么大规模的组团活动了,杨波对于传教士没什么好感,他记得以前学过的历史,传教士来华除了侵略还是侵略,想到这里,杨波的脸色开始冷淡下来。
“我看杨公子仪表非凡,更难得是对西洋诸国居然如此熟悉,尤为不易,却不知杨公子哪里高就?”毕方济见杨波沉默不语,便转移了话题。
杨波有些尴尬:“目前还是一介白身”
这下毕方济也有些尴尬,两人一时相对无言。
毕方济一路历经艰辛万苦,达到澳门后又学习了几年的中文,这才靠着关系进入了大明,然而他面对着的是围观大猩猩的普通民众,抱着敌意的佛教徒,傲慢昏庸的各级官僚,教徒没有发展几个,想起来无比的辛酸,今日好不容易遇上杨波,他以为杨波会与其他人不同,没想到……
又听说杨波只不过是白身,想来对自己的事业没什么帮助,想到这里,毕方济内心的火热也冷淡下来。
杨波回过神来,端起酒杯恭敬的敬了杯酒:“先生甘冒大险来我大明传播福音,其心可鉴,我敬先生一杯!”
毕方济一听,差点眼泪掉了下来,又怕杨波怪他失礼,赶紧手忙脚乱的回敬了一杯,这才双眼红红的坐了下来。其实他们这些开创者大多是心智坚定之辈,最不缺乏的是勇气,唯一痛苦的是不位世人理解的孤独,杨波一句客气话却不经意间切合了他现在的处境,这让毕方济有种他乡遇知音的感觉……

第二十六章我帮你起个表字吧

杨波其实比较在意的是传教士来大明的目的,以及他能在其中得到什么好处,显然毕方济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思,两个人就这么心怀鬼胎的相互打量着。
见到毕方济的反应,杨波若有所思的又问了一句:“先生来这淮安府,是路过还是准备在此传教?”
毕方济点点头:“毕方济自万历四十一年抵京,后又在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一带游历过,对于此地还算熟悉,我这次来淮安府是为了购几亩地,建造教友集会及神父过往住宿用的莲花堂。”
莲花堂?
杨波想了半天才明白,毕方济说的莲花堂就是教堂吧?
他们倒是知道入乡随俗,取了这么一个容易被明朝人能够接受的名字,教堂杨波很熟悉,后世他跑业务时想偷懒,常常会跑到公司附近的教堂去睡觉。
“不知先生,嗯,不知神父现在发展了几个信徒?”杨波好奇的问毕方济有些尴尬:“咳咳,实不相瞒,虽然我们已经尽可能的融入这里的生活,可是……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区区数人而已”
杨波有些不解的问道:“怎么才这么点人?”看毕方济来淮安府又是买田买地起大屋的,就是骗也不止骗这么几个人啊?
毕方济摇摇头:“虽说我大明稍嫌保守,但却不是主要的原因。造成如今局面的却是第一个进入大明传教,独立传教区的主持利玛窦神父……”
“哦?愿闻其详”杨波给毕方济布上菜,又把酒杯填满才坐了下来“这说来就话长了”毕方济看杨波非常好奇的样子,便整理了一下思绪沉吟说道:“若是杨公子不嫌我啰嗦,那就要从头开始说了。”
杨波作了个洗耳恭听的手势:“不如这样好了,我就称呼你为毕方济神父吧,神父直呼我的名字即可”
毕方济大喜:“好!我更喜旁人称神父,我与杨公子一见如故,却不知杨公子可有表字?”
“表字?嗯,表字也是有的,我姓杨、名波、表字嘛……九斤?”杨波挠了挠脑袋毕方济差点呛了口酒水:“咳咳……九斤,唔,我倒是孤陋寡闻了,不知这九斤二字可有出处?”
“出处?嗯嗯,这个出处嘛,其实我出生时重九斤,家母常唤我九斤。我见神父学识过人,不如劳烦神父帮取一个正式的表字?”杨波知道在这个时代混,表字很重要,读书人杨波暂时高攀不上,这个神父谈吐文雅,应该是个有见识的人。
毕方济推辞不过便捋了捋胡子沉思起来,过了片刻他突然拍了拍脑袋:“有了!杨公子你看,表字取‘中正’又或‘介石’如何?”
杨波差点一口酒喷到神父脸上“杨中正?杨介石?这个……唔,却不知道何解?”
“此二字皆出于《周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