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军阀-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掌柜见杨波发问,便从褡裢拿出几枚铜钱递给杨波道:“大人,你看看这些铜钱有什么异常没有?”
杨波接过铜钱,心里已经明白了伍掌柜做的是私钱生意了,当初他也动过这个心思,只是一来原料找不到,二来销路也不能保证,也就忘了这件事,他原本打算高鸿忠的船从日本带回铜料后用来做火炮,现在看到有生意可做便来了劲头。
杨波仔细打量着手里的铜钱,铜钱是这个时代最小的流通钱币,但因为朝廷发行的铜钱不够流通,但需求巨大,世面上私钱就开始泛滥起来。
杨波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差异,便道:“伍掌柜,这钱怕是真的吧”
吴掌柜笑了笑,又递过来一枚铜钱道:“大人请看,这枚是万历金背钱,大人可以对比一下。”
杨波接过,两个一对比感觉就出来了,先前那枚铜钱明显比后面那枚铜钱轻许多,而却色泽一对比就能看出,私钱明显暗沉许多。
“这种私钱有人要吗?”杨波很好奇的问。
“抢手!”
伍掌柜很严肃的回道:“大人富贵中人,自然是不知道就算是寻常买颗葱菜也离不了铜钱,总不能用银子付账吧?只是北方铜钱稀缺,即便这种制作粗糙的次钱也供不应求呢。”
“哦?”杨波大奇道:“难道那些百姓心甘情愿的兑换这种次钱?那岂不要折了本钱?”
伍掌柜微微一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这种私钱看的是掺铜多少。比如这种”
伍掌柜指着第一枚铜钱道:“这种次钱掺铜两分,铅铁八分,市面兑换约莫一分银子兑换两百枚,再次一等的一分银子可兑四五百文”
杨波点头终于明白了私钱的利润来源,这种私钱含铜量很少。加上缺口巨大,故而不含铜的最次等的私钱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若是自己做利润就更高了。
想到这里,杨波便问道:“不知伍掌柜做的那一种私钱?”
伍掌柜见杨波终于来了兴趣,便回道:“伍家常做的是二分铜的次钱,只是登州之乱后水路不通。北方缺铜,是以这次来姚家,也是打听买铜料的事宜。”
杨波点头,心里却盘算着,这伍掌柜很可能是从姚老太爷那里打听到了自己去倭国买铜的事,难怪巴巴的主动上门来。不过自己买铜是为了铸炮用的,倭国现在听说开始控制铜料外流,可以预见日后买铜也越来越难,这个私钱生意自己到底要不要插一手呢?
“私钱都是那些人在做?竞争大不大?”杨波问道“北方缺铜,多是江南一带豪门士绅在做,大多运至津门,京师一带发卖。转手便是几倍的利润”伍掌柜见杨波不吭气,心里有些着急。
“我倒是有铜料”过了半天,杨波终于说出了伍掌柜希望的话:“不过伍掌柜一年能出多少私钱?”
伍掌柜大喜道:“大人无需理会出多少,大人有多少铜料小人都要了,倭国铜料不过五分一斤,小人愿出五倍的价格和大人买,有多少都要!”
听到五倍利润,杨波真的心动了,他现在急需银子周转,眼瞅着高鸿忠他们就快回来了。那些铜料留着也没银子制炮,还不如出手算了,他现在有船却没有本钱,想到这里,杨波便起身踱了几步道:“伍掌柜。明人不说暗话,我有船铜料就快到了,可以先给你,甚至按四分一斤给你都可以,但我有几个条件。”
伍掌柜见惯了风浪,沉声道:“大人请讲”
杨波道:“海贸一年跑两趟,我虽有船却无本钱,若是伍掌柜有心和我长期做这笔生意的话,这次银货两讫后,伍掌柜还需预付下一趟铜料的押金,这样也好让我预备调派船只。”
伍掌柜倒是毫不犹豫的点头:“自该如此”
杨波又道:“我还打算在津门寻个商铺,准备卖些盐,糖,茶,生丝等,不知道伍掌柜可否关照一二?”
伍掌柜脸上的肉抖了抖,试探问道:“大人,那热闹之处的商铺买下来价格不菲,又要伙计人工等薪筹,一年也出不了多少货,大人何不全权委托给伍家发卖?”
杨波心里大喜,脸上却是不动声色道:“伍家发卖私盐也没甚么问题?”
伍掌柜笑着点头:“若是大人想在津门卖盐,难处不少,伍家做这行倒是惯熟的,只不过这价钱……”
杨波沉吟片刻道:“姚家多少我就给你多少,只不过一半的私盐我要按市价折成粮食,我把盐运到津门,运米粮回来,这些需要伍掌柜提前预备好才行。”
伍掌柜刚想拍胸脯,船外有人大喊到:“天津到了!”
陈碧莲第一个跳下船板,好奇的左右打量了一下,这才说道:“原来这就是天津啊?”
杨波前世跟旅游团来过天津一日游,不过这个时代完全是另一种景象,码头上货物堆积如山,还有许多乞丐和卖身的人挤成一堆,目光热切的望着停泊在码头的船只,也有个把管家和船娘模样的人皱着眉头在挑选奴仆,伍掌柜顾了几辆牛车,一行人摇摇晃晃的朝天津城行去,原本杨波还担心自己的私盐量大,伍掌柜无力调集这么多米粮支付,不过到了城外看到那些运河岸边一排排的槽船,上面满满的都是粮食,便放下了心。
杨波在天津呆了两天,与伍掌柜敲定了一些细节,又与商贸司的人寻了一个运河边上的商铺买了下来,这个商铺日后会作为旅顺钟表销售的网店,情报司的人也可以利用这个掩护,打探一些消息。
京师早在去年就设了个点,何九还曾经派了个人驻在这里,可惜也打探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后来干脆就裁掉了,这次来却是要重新规划一番才行。
京师脚下却与其他地方不同,虽然乞丐和卖身的照例有许多,但普通百姓明显就比天津要好许多,身上的服饰都要鲜艳一些,即便还没到京师,周边的热闹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
杨波的新鲜感早就过了,看来看去无非也就那样,可是陈碧莲他们倒是第一次进京师,个个都是好奇不已,一路上也闹了不少笑话出来。
就在杨波第十三次停车下来缓解屁股麻木时,偶尔一抬头看到远处天际一条灰色的巨龙趴在地平线上,城郭那巨大的轮廓显露出来。
“广渠门到了”车夫解释道。
“哇!”
犊子头昏脑胀的趴在路边,只是一个劲的呕吐,秀才手脚轻便的背着手踱了下来,不屑的扫了一眼还在狂吐的犊子。

第七十一章面圣

每年的九月间是小麦收获的季节,而辽东一年只种一季,所以每年鞑子寇边几乎都选在九月底,如果从蓟镇一带入关,预计会在十月底至十一月间到达,而往旅顺方向的话预计会在十月初左右,恰好今年杨波硬生生的从鞑子手里抢下了旅顺,所以今年皇太极如果出兵,有一半的可能性会到旅顺报复,杨波不能不防。
另一件迫切的事情就是海贸,每年两次的海贸几乎从七月间开始,顺着洋流抵达倭国,九月左右返回,一般江南一带就跑这一趟,但高鸿忠这些老匪九月间还能多跑一趟,只不过就要等明年开春才能返回了,虽然姚家已经开始陆续准备货物,但没有杨波回去坐镇还是不行。
两件事加在一起,杨波在京师滞留时间就相当的紧凑,不过为了哄陈碧莲开心,杨波还是抽了一天时间陪着她闲逛,秀才当仁不让的做起了导游。
京师的街道都比别处大气,四平八稳,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甚至连乞丐似乎都比别处多一些,众人在秀才的带领下穿过崇文门,往内城而行,崇文门内外到处都是二层的小楼,楼上住宿,楼下商铺,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这地方算得上明代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陈碧莲像个小姑娘一般到处欢呼雀跃,眼睛都不够用了,犊子也是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傻笑不停,遇上一个捏糖人的便咬着手指不肯走了,杨波把捏糖人的稻草杆子都一起买了下来,让犊子自己扛着,爱吃多少吃多少。
杨波一回头,恰好看到秀才不屑的眼神……
“乡巴佬!”
两人心里暗骂了一句。
杨波前世也来过北京。但只去了区区几个景点,印象最深的倒是煤山上那颗歪脖子树,现在穿越时空故地重游,倒很有一些物是人非的感叹,原来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吃过的一些爆肚,火烧,豆汁等都不正宗,倒是冰糖葫芦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哪里有冰糖葫芦卖?”杨波问秀才
“我也要!”听到吃,陈碧莲等人都围了过来。
秀才张口结舌,他根本没正眼儿看过这种玩意。也不知道哪里有卖。
“兵部在哪里?”杨波又问
“在棋盘街大明门西行百步即到”秀才对这些还是很熟悉。
“京师最出名的清倌人是谁?”杨波突然问道“清倌人?那自然是宣武门外的潇湘院里的莺莺姑娘了,她是南班,八岁的时候便被人贩子卖到了这里。管事妈妈见她模样清丽乖巧,就许她做了清倌儿,这四年来一直悉心教养,琴棋书画样样都教,因为年纪小,所以还……”秀才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然后他就说不下去了。
因为杨波和陈碧莲的脸都黑了下来……
等穿过米巷来到大明门,杨波终于知道这是哪里了。后世每个旅游团必到之处,逛了几圈,杨波大失所望,现在的场面实在有些寒酸,大明门后有一条长廊,听秀才说,过了承天门就是午门。过了午门就是皇宫了,可惜除了一些穿着文武服饰的官员来来往往,大伙儿也看不到皇宫的情形。
秀才摇头晃脑的介绍:“皇城外层,向南者曰大明门,与正阳门,永定门相对者也,稍东而北,过公生左门,向东者曰长安左门……”
眼看天色渐晚,小五悄声问道:“大人。今晚在何处安歇?”
杨波想了想道:“来之前毕老爷说那个利玛窦的南堂在哪里?我们就去附近找间客栈住下,明日去看看”
小五还没回答,秀才抢着说道:“大人,我知道南堂在哪里,就在宣武门附近”
陈碧莲冷哼一声:“谁再敢提宣武门。姑娘打折他的腿!”
当下众人便寻了一个地方胡乱歇下,杨波原本是打算拜访一下温体仁,来之前也写信告知过,但又担心贸然上门给温体仁带来麻烦,便让秀才带着座钟和礼单先去知会,看看温体仁安排个方便的时候见自己一面。
第二天一早,杨波穿戴整齐带着小五往兵部而去,述职也没什么事,无非是去兵部黄册登记,领文书信印,都是些例行手续罢了。
来到兵部大堂,倒是有个主事和几个文书穿梭忙碌,大堂内还有许多身着百户,千户的各地将官,看到杨波有心巴结,众人心里都打算找个机会和这个游击交结一下。
至崇祯帝登基后兵部的权利越来越大,五军都督府几乎成了摆设,那些百户千户老老实实在一旁候着,连大气都不敢乱喘,兵部主事看到杨波这个正三品的武将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倒与后世那些官僚有些相似。
等杨波把文书夹着百两银票递上的时候,那个主事不动声色的把银票收好,有随意翻了几眼文书,似乎想起了什么似地问道:“旅顺游击?”
几个站得近的武官听到旅顺两个字,都窃窃私语起来,主事把眼一瞪,叱责道:“吵什么?”
杨波赶紧点头,那个兵部主事却不言语,挥手让文书去核对黄册,转头对杨波说道:“杨大人跟我来。”
杨波莫名其妙的跟着主事来到后堂,在一个小厢房门口停下,那个主事对着厢房内说道:“邢大人,旅顺那个游击今日到了”
杨波听到一个威严的声音到:“有请”
进门后却是正三品的侍郎,杨波不敢怠慢,行了跪拜礼道:“原来是邢大人当面,下官旅顺游击杨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