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军阀-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商贸之路以前是陆路为主,走的是山海关至辽西这条线路,自从辽东战事起后。这条商路就转移到海上,主要商品有朝鲜及辽东特产,还有一些朝廷明令禁止的如铁器、硫黄、炮硝、武器等,而天津、登莱、淮安的海上运粮又为商人创造了许多谋厚利的走私机会。当时这些地方的商人一次携带数十万白银都是常事,由于大明已经下令断绝了金、明两地的贸易往来,贩卖后金土特产品被视为非法,物以稀为贵。这些辽东特产在关内一些地方甚至用黄金来标价。
现在这条黄金走廊被控制在杨波手里,水师的任务则是严查任何胆敢走私的同行,商贸司这次派出了近两百人的人员随行,他们会调集一些粮食。武器来交换东江各岛上的貂皮、狐皮、东珠、人参等物品,或是用相对合理的价格收购,转手卖到淮安府就是几十倍的利润,光这一项就足够养兵的开支了,虽然和鞑奴打得死去活来,但生意也要做,鞑奴劫掠大明各地,所获得白银、黄金等不计其数,个个都是身价万贯的部落土豪,手里有银子没地方可花,以前是通过朝鲜向明国的商人和各岛实权将领购买。现在杨波给水师最为详细的禁运商品目录清单,只要发现有私下夹带包括兵器,铁料,粮食等军事物资的船只,物资全部收缴,人员全部沉海,只要杀几只鸡,想必天津、山东、淮安一带的商人会收敛许多……
贩卖一些奢侈品倒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尽管皇太极数次严厉警告,但八旗还在大肆走私,皇太极的严令毫无作用,那些旗主贝勒们的穷奢极慾不比大明官员差多少,商贸司贩卖座钟,高度酒,烟草,陶瓷,茶叶等,还有其他如私盐,糖等后金稀缺的物资,杨波也在寻找匠人开始制造玻璃器皿,日后也会是商贸司销售的主要商品。
宣川的点则是交给皮岛和朝鲜人处理,旅顺的座钟,高度酒,玻璃器皿等别处买不到,价格由自己定,其他生活物资因为运输便利,价格会比其他商人更低,这样皮岛和朝鲜人都会有利可图,时间一长,他们会自觉的团结在旅顺周围。为了给后金捉襟见肘的粮食储备在撒一把盐,杨波指示情报司制定了“粮食换高度酒计划”,在旅顺一个高度机密的作坊里正对购买回来的酒进行多次液态蒸馏,最后得到见火即燃的高度白酒。这酒甚至可以用在战场上的伤口消毒,南方人或许不太适应这种烈酒,但贩卖到辽东各地却是极为受欢迎。
目前,安东卫姚老太爷已经派第三子入驻皮岛,专门负责对朝鲜和后金方面销售烈酒,粮食换高度酒的计划是这样的,先往朝鲜和后金销售一批,市场接受后开始逐步削减供应分量,等那些朝鲜和后金的分销商还想要的时候那就必须用粮食来换,按照百分之五十出酒量计算,一石酒最少要五石的粮食再加上售价,杨波预计,这对于后金的贵族们来说其实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再怎么荒歉也轮不到他们挨饿,这些部落土豪们想要高度酒就必须用大量的粮食来换。水师封锁住辽南、天津一带的粮食流进辽东,能给后金提供粮食的来源便大大减少,想必那些晋商们又要卖力一些才行,如果计划可行的话,不但旅顺坐收大量白银,粮食储备司能接收大量富余粮食来以备不时之需,而且有余力接济东江各部。同时让后金粮价飞涨,民不聊生,直接动摇鞑奴的统治基础,一举数得。
回到旅顺后杨波很忙,朝廷封赏还没下来,杨波的野心也不大,宗元方和严坤之等人已经在保举他升登莱总兵。最不济一个副总兵也能接受,游击营号称三千士兵,实际雷霆旅人数已经突破了一万,光从皮岛就带回了两个营,还没算上辅兵的数量,所以杨波毫不客气的向朝廷索要五六个副将的名额。至于朝廷给不给,那又两说……
杨波把封赏的问题稍微透露了一些,便把重心放到了军事和内政上来,除了总结这一系列战斗的经验外,还要调整训练大纲,雷霆旅目前的编制还需要重新修改,辎重营需要扩大。新式武器的研发等,由于把金州地峡握在了手里,各屯堡的建设,田地的划分,农兵体系也要抓紧制定出来……
诸事繁杂,主管民政的韩咬儿甚至在会议期间几次离席,因为很多事需要他的拍板决定,杨波暂时也没有精力去调整内部的机构划分和人事任命。只能等过一段时间再说了。
军事方面最迫切的是武器的总结和改进方面,六磅炮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炮营指挥官陆若汉水涨船高,地位也变得越发的重要起来。
“我有几个问题”
陆若汉也不客气,站起来便侃侃而谈:“首先,原先的六磅炮会全部淘汰,改铸铁体铜芯的。以延长炮管寿命,第二,关于重炮营的组建,我的计划是重炮营最少配置十门八磅炮或十二磅炮。另外配置五十门六磅炮,三十门臼炮,全营平均每门炮五匹马,三个炮手”
杨波接过陆若汉写的计划,上面列出了八磅炮和十二磅炮的具体参数,八磅炮类似后金缴获的红夷大炮,炮径一百零八毫米,打铁子九斤三两,射程上用实心铁子能打近八百步,散弹能打六百步开外,整炮连同炮架重约一千二百斤。
杨波沉思良久,把十二磅炮划掉,十二磅炮重一千八百多斤,射程却没有太大的提升,铁子大约十二斤左右,目前看不出什么重复生产的必要。
看到杨波在计划上签名,陆若汉面脸喜色抑制不住,杨波的大名一签便宣告他重炮营正式成立了!
“如果全部采用铜芯铁身的话,可能光六磅炮最快都要到年底才能交付了,这可不是铁模浇筑法,没有这么快。”陈匠户看着计划书,愁眉不展的说道。
“招募工匠”
杨波头也不抬的接口道:“铁山之战,鞑奴已经开始使用红夷大炮来压制我城头守军,我们的对策很简单,用更多更大的火炮去反制他们,我说过,鞑奴是个非常善于在战斗中学习的部落,所以我会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付出高昂的束脩,直到他们灭亡为止!”
“大人,小的实在有些忙不过来了”陈匠户哭丧着脸道:“按大人的要求,直膛枪要装备至少两个连,那就是近三百支枪,还有五千燧发枪的计划,还有八磅炮的研制,还有五百支直膛短铳,还有六磅炮……”
听到陈匠户的苦水,众人有些同情的望着他。
杨波终于从计划中抬起头,想了想到:“这样吧,你把火铳司交给陈国金负责,另外提拔几个徒弟担任你儿子的助手,你负责六磅炮的生产,八磅炮另外从火炮司抽一队人负责研发,你回去把需要招募多少人手,采购多少物料都报给商贸司的肖玉兰,让她核算成本后给我签字。”
听到自己儿子也提升一司主管,陈匠户满脸喜色,连连点头。
杨波又道:“先别高兴,这里还有一份需要生产的计划,你拿去给陈国金研究一下,回头让他找我单独汇报”
陈匠户接过来一看,顿时吸了口气,这份计划还是和火铳司有关的,是关于研发大口径火铳枪的图列,陈匠户认出了杨波的笔迹。
果然,杨波对着各营主官开口道:“这次总结,你们许多人都想增加营的火力覆盖强度,计划已经有了,准备生产比燧发枪更大的火铳,我称之为单兵或双人火箭筒,重量约莫四十到六十斤之间,铳径约莫三十个毫米,填充的铁子大约二十到三十颗之间,距离至少要一百二十步左右,你们觉得如何?”
杨波话刚落音,众人一片哗然,胡麻子抢着问道:“大人,一个营能装备多少支这种大号火铳?”
杨波道:“主要是为了支援火炮和火铳之间的火力覆盖,还有就是填补三段射击之间的空挡,我看一个营装备十门就差不多了吧?太多的话给后勤又增加了困难。”
显然,杨波的建议不能让各营主官满意,最后定在了每营增加二十门的数量,陈匠户的脸更黑了……
就在这时,小五匆匆奔了进来,在杨波耳边说了几句,杨波点头对众人道:“你们继续总结,看看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没有,等我回来再逐条审核。”
毕方济正在偏房内焦急的踱步,看到杨波走进来,毕方济赶紧跑过来拉着杨波的手道:“大事不好了,知闲!”
“神父,什么事情惊慌?”杨波有些莫名其妙,随着入会信徒逐年增多,已经很少看到毕方济这种惊恐的表情了。
“罗马耶稣会派出了远东视察员,准备巡视大明的传教工作了”
毕方济有些焦急的说道,他自己知道,屈从与杨波后,目前这些信徒所接受的是经过篡改的教义,是与耶稣会教义相抵触的,毫无疑问,他们作为异端的逍遥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
“哦?”杨波有些意外,没想到远在罗马的耶稣会居然千里迢迢的派人来视察工作了,难道毕方济的工作成果已经让他们震惊了吗?
“利玛窦神父临终前曾说过,我给你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从这座门进去,可以建立许多大功劳。”
毕方济叹了口气,道:“毫无疑问,我的功劳足够让罗马震惊了”
杨波挠了挠头,道:“那,那啥远东视察员到哪里了?咱们还有多少时间?”
毕方济道:“上个月十二日接到南京府郭居静神父的消息,远东视察员范礼安神父作为乌尔班八世教宗的特使,将于本月二十日前后抵达澳门圣保禄大教堂,预计将会在四月中旬前后到达我大明山东府”
杨波呼了口气,点头道:“那就不必担心,咱们还有时间准备迎接这位特使”
毕方济有些愕然道:“时间,什么时间?”
“糊弄的时间……”杨波胸有成竹

第十六章奴才

“这样,毕老爷,你回去后挑选一批核心信徒,这段时间专门背圣经,一定要倒背如流,比如什么马太福音啊,第几页第几节都要给我记住……”杨波想了想又说道:“只要能熟练引用圣经的话语,那么他已经可以算是非常虔诚的信徒了。”
看到毕方济皱起了眉头,杨波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不愿你难做,也不愿意牵扯到你们那些天主教,新教的争论中去,你们教会不是常说;在欧洲失去的,在海外补回来吗?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正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罗马教廷则大力支持它们向海外传播天主教信仰,亚历山大六世甚至允许葡萄牙国王享有任命主教的权利,范礼安视察员有什么理由会不喜欢这里呢?”
“知闲,原来你是在打保教权的主意?”毕方济被杨波的野心吓了一跳。
“为什么不呢?”
杨波耸耸肩:“我愿意派遣和接待传教士,出资建造教堂和修院,并且愿意提供传教士的生活津贴,最关键的是,仅仅旅顺一地的信徒就比葡萄牙全国的信徒还要多,教宗如果真是神父你常说那样睿智的话,我想他会很乐意用大明传教的成果来巩固他的威信、绝不会吝啬一个随时可以收回的所谓保教权的任命。”
毕方济摇头,坚定的说道:“我会向范礼安视察员进言,反对这个提议”
“为什么?咱们不是一条船上的吗?”杨波很惊奇反问道“不为什么,自从跟着你来到山东府,我就不算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了”毕方济有些心事沉重“我倒是觉得,你这样做很正确,你自从来到山东府后,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着!”
杨波笑着说道,并且在“正确”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这话必须由上帝来说,由你来说。那就等于什么都没说……”毕方济叹了口头,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