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军阀-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小旗的名字还真是有趣,咬鹅?你怎么不去咬鸡?唔,也许这个小旗有个兄弟叫咬鸡也说不定,如果这个小旗的兄弟有很多呢?可能就咬狗咬猪这么一路咬下去了。
韩咬儿有些羡慕的看看跟在杨波身后的几个家丁,个个精神抖擞,衣着整齐,看来这个百户大人也是个有来头。
“不知大人想听那些?”韩咬儿有些茫然,他还摸不准新百户的心思道道。
“唔……”杨波指着一群衣着破旧的军户说道“他们都在干什么?”
“哦,他们都在煮盐”韩咬儿巴巴的说道:“毛家屯田地稀少,咳,也别说毛家屯,就是整个石臼所也是如此,当地军户大都煮盐为生……离这里二十里地有个盐场,千户所的大人们也是指望着那点盐过活呢。”
“煮盐,为生?”杨波有些莫名其妙,他在后世也没听说过山东沿海产盐啊?倒是知道四川一带盐井产盐的典故,再说这里夏季温度不高,海水含盐量也不知道高低,这些军户伐木煮海,这种低下的效率能产多少盐?
一路走来,那些稀稀拉拉的军户见到两人,都侧立一边打躬行礼,杨波和蔼的朝他们摆摆手,心里默念一句:“同志们辛苦了!”
“记得安东卫立城之初,按屯田制,每屯丁授田二十五亩,岁纳栗米三石,征解与卫仓作军需,这些田都哪里去了?”杨波还记得路上李德兴说过的话韩咬儿摇摇头,迟疑了片刻才回答道:“卫所的屯田地原额为一千六百六十五顷,坐落在诸城、日照二县,各有屯名。其中坐落在诸城县内的原额地一千三百三十七顷五十一亩,屯名有大埠屯、张家屯、毛家屯、孟家屯、监家屯、稍坡屯、福盛屯、曹化屯、梁山屯、吴家屯、蔡家屯、于家屯;坐落在日照境内的原额地三百二十七顷四十八亩,计有斗沟屯、白石屯、赵家屯、朱家屯、竖旗屯等,我毛家屯共有地两千八百亩地,只是……”
杨波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想必,那些田地都到了别人的手里去了。安东卫三个千户所,只有石臼所远离卫城,日子相对前所、左所要差许多。
俗语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难道这石臼所的人除了煮盐就没别的出路了吗?
韩咬儿见杨波不语,便讨好的说道:“大人远来辛苦,不如去小人家里歇息一阵再说?”
杨波大奇道“我好歹也是六品大员,朝廷居然不给房子住,就是放在,额……也没这个道理啊?”
韩咬儿打了个趔趄,稳住身形才回到:“原百户胡大人过世后,因膝下无子,只得一个女儿又远嫁他方,胡大人身后也留下房屋一间,只是……”
杨波哼了一声“又给谁占了去啦?”
“总旗胡大虎……”韩咬儿说完,满怀期待的抬头望着杨波,没想到迎接他的是一道冰冷的目光“咳咳”韩咬儿忙不迭揉了揉眼睛:“大人恕罪,小人这海风吹多了,落下个迎风流泪的毛病……”
见到杨波依然沉默不语,韩咬儿有些心虚,又有些失望说道:“不过我毛家屯下辖的南石臼墩也有几间空屋,地方也宽敞,不如大人暂时先去那里看看,若是不满意再做计较?”
“南石臼墩?那里是干什么的?”杨波对此是一无所知。
“南石臼墩是军墩台,配有旗、锣、烟筒,有警必举,千里之地,瞬息可知,南石臼墩靠近海边,有大屋八间,原来是作巡查军士守护墩台的歇息之所,平时也有个老军隔几日去洒扫一番的”
“哦”杨波点点头,原来就是书上常说的烽火台,立在海边而已。
“这里莫非有倭奴常来侵扰?”
韩咬儿摇头“嘉靖三十一年和三十四年,倭寇曾大举窜犯我山东沿海一带,所幸我墩卒英勇,倭寇皆被击退,后来就没听说过了,只是……”
“只是啥?到底是个啥?”
杨波怒了,这个泼皮动不动就来个“只是”,老子问明白了还赶着去住海景房呢,后世都几万一平,那还是起步价。
“只是,只是倭奴是没有了,这几年海盗却是愈发多了起来,时不时还上岸侵扰一番……”韩咬儿吞吞吐吐的说道“海盗?”
杨波头皮一阵发麻,他脑海浮起了一面黑色画着骷髅的旗帜,还有蒙着眼睛走跳板的情节。
“这日子没法过了……”信心满满,胸怀大痣的杨大官人哀叹了一声。

第三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等一行人来到这个南石臼墩的海景房,杨波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二笔的韩咬儿,什么定时洒扫?什么八间大屋?
墩台下方的几间房舍都是东倒西歪,不成模样,而且多数是泥墙草舍。搞笑的是,就是这么几间泥墙草舍,居然比他们一路走来的大多数房子要好的多。至少从外观来说。
一个拖着鼻涕的老军听到动静走了出来,尽管杨波站在前面,他还是佝偻着身子朝着韩咬儿行礼,杨波对这个老军的蠢笨和有眼无珠很是不屑。
“去叫总旗来见我”杨波终于愤怒了,老子堂堂六品官,住得好一点是应该的,那也是朝廷脸面不是?
“胡大人他……”
韩咬儿见杨波发怒,赶紧弓身打揖:“胡大人今日去了石臼所王大人那里,只怕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啊?”
“王大人?王大人是哪颗葱?”
“就是石臼所副千户王远山王大人啊?”
“哦?!本官突然觉得这里风景还是不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咬鹅?你怎么看……”
“唔……”
其实怪只怪杨波的眼界太高,至少韩咬儿觉得里面看起来还算是不错的。
堂屋里胡乱放着几套瘸了腿的桌椅,中间一张大桌子,桌面也就是少了点漆而已,上面整齐的摆放着一副满是茶垢的茶具,头顶上面是黑色的瓦,木制房梁,上支下摘的窗子,还糊了些黄毛纸。
清新的海风透过窗户的大洞灌到了每个人的鼻孔,里屋墙角是几张高到房梁的大柜子,一张桌子,一张床,再加上一些零碎东西,其他几间房子也差不多这样子。
“不错,不错”
杨波笑容满面的点点头:“哎呀,这个没窗户的房间归我了,本官向来不耐酷热,没想到这里的海风却吹得好不爽快”
韩咬儿刚想说话却被杨波阻止了
“咬鹅啊,不错不错,你也是个伶俐人,以后跟着本大人定是前途无量啊!你今年只怕有五十了吧?俗话说的好,五十如狼啊!不要灰心丧气的,年纪大点儿办事才牢靠,我最讨厌那些嘴上无毛的小年轻了……”
听到顶头上司的温言鼓励,韩咬儿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抢上一步拱拱手“多谢大人的青眼有加,只是小人……”
杨波怫然不悦,他板着脸道:“怎么,莫非你信不过本官的话?我这人没什么优点……”
韩咬儿无比尴尬,艰难的说道:“小人,小人其实今年二十有八,只是面相苍老,倒是……倒是让大人误会了”
韩咬儿委屈得都快要哭了,这都什么眼神,睁眼瞎啊?这也差得太离谱了吧,他都不知道杨波是怎么平安的活到这么大的。
“嗯?”
杨波脸如平湖:“好,好哇!咬鹅年少有为,本官果然是没看错人,这样好了,你现在去找几个军户过来,赶紧把这里仔细修缮一下,我要先去卫所点个卯……”
韩咬儿刚走出屋子,前秀才忍不住扑哧了一声,声音虽小却被杨波听在耳里。
杨波顿时大怒,斜眼瞪着他:“秀才,待会儿跟我一起去千户所,我带你去见见世面”
“杨公……”
“嗯?”
“少,少爷带我去干什么?”秀才心里很是鄙夷,面上倒是堆起一副恭敬的模样“秀才哥啊,我要让那些千户所的土包子们开开眼,本官随便带的一个小跟班,那都是文曲星下凡呐……”杨波笑眯眯的回答,心里所有的烦闷一扫而空秀才:“……”
千户所离这里十几里地,韩咬儿急得满头大汗,求爷爷告奶奶的挨家挨户上门哀求,许了一分银子,终于在一姚姓人家借到了一头老牛,又跑到别家借了辆快散了的车架,总算是让冷艳高贵的杨大官人稍稍保存了些许朝廷的体面……
“鸣锣开道?闲人回避?这杨大人都什么毛病?”韩咬儿举着发酸的手,望着前方走了半天还在自己视线内的牛车,心里暗暗哀叹,摊上个这么糊涂又蛮横不讲理的上司,往后的日子可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杨波颠着脑袋,打量着周边的情景。秀才有心想巴结,看到杨波心里不痛快,也不敢出声添堵。
马屁拍在马脚上,反而换来一顿暴打,秀才知道杨大官人还真能干出这没屁眼的事来,想到杨波的粗暴,秀才又不禁悲从中来。
“呜呼哀哉……小人一朝得志,则气焰熏天,君子之道消乎,不亦痛乎?不亦悲乎?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然,有淮安府王藻王松竹,别号冰壶先生者,三岁识文,五岁成诗,洗衣做饭,无所不能,世人皆称大贤也,忍辱负重,教化群丑,力挽狂澜……”
读书人素来喜欢自*慰,秀才哥自然也不列外,左右路上无事,一篇足量六千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的战斗檄文新鲜出炉了,可惜无人赏识,秀才哥也不知道该找谁去拿润笔之资。
这一路上污水横流,臭气难当,稀稀拉拉的房舍歪东倒西,几个拖着鼻涕的小屁孩跟着牛车后面追逐打闹,倒是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小屯有了一丝活力。
晃荡了半天,两个灰头土脸的家伙在石臼所破烂的外墙边下了车。
秀才望着身材魁梧的杨大人伸过来的手臂,心里无比歪腻“就你那身板,你还以为你是杨玉环啊?学什么侍儿扶起娇无力呐?”
可是形势比人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秀才只能捏着鼻子扶起杨老爷秤砣似地手臂,奋力朝卫所官衙挪了过去。
崇祯五年九月初九一个平静的下午,安东卫石臼所的官衙大厅里,千户周光壁大人,副千户王远山大人,还有大大小小各屯百户,各墩总旗就这么毫无思想准备的看着一对狗男男相互搀扶着走了进来。
嘶!
大厅里下巴掉了一地……
杨波一把推开秀才,掸了掸官服上的灰尘,夹起屁眼,朝大厅上高坐的两位千户深深一辑手“石臼所试百户杨波杨知闲拜见各位大人”
大厅上静悄悄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无数道目光钉在一直努力保持姿势的杨波身上,每一个人心里涌起了同样一个念头“这个憨大二百五是哪里冒出来的……?”

第四章扯大旗作虎皮

杨波见自己王八气一震,威慑全场,心里不免有些小小的得意,只是这个王八之气效果稍微久了那么一点……
身后的家丁轻轻咳了一声,周光壁大人这才回过神来,好歹也是纵横安东卫几十年的人物,心里的城府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当下清清嗓子,古井无波的说道:“原来是试百户杨大人到了……”
“不敢不敢,小人见过周大人,王大人,还有其他同僚……”杨波闻言赶紧抬起身子,右手偷偷放在身后揉了揉发麻的腰杨波朝秀才挤挤眼,一边的秀才把百户告身敕牒、军籍户帖呈上,中间还夹杂着老都爷写的一封推荐信,推荐信里面夹杂着杨波塞进去的银票……
周大人看完推荐信,不动声色的把信交给身后的家丁,这才清清嗓子开了口“既然是老都爷的力荐,想必是不会错的,啊?你叫杨,杨什么来着?”
这他*妈的都是老子玩剩下的好不好?杨波强忍不满,脸上却是一副憨厚的模样,上前一步再次躬身道:“小人杨波,字知闲,徐州府人”
“哦?”
周大人恍然大悟般说道:“原来是杨知闲老弟啊,你怎么不在徐州升官发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