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军阀-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鞑奴底层将领,直膛枪的射程已被对方熟知,奴酋绝不可能会上当。”
杨波哼了一声,道:“那就算了,对了。外情司的汤宝成到哪里了?”
刘炳文赶紧回道:“快到天津了。”
杨波又追问了一句:“宗元方还在天津滞留吗?”
刘炳文摇头:“朝廷大军围攻昌平甚急,只是在团练营的反击下死伤惨重,根据消息,朝廷做了两手准备,一面准备调集各关隘大军过来平叛,一面不停催促宗元方,想要他招抚团练营。宗元方得知大人的计划后。已经借口染上恶疾抱病不前,只是朝廷连下几道圣旨,又准备派出御医探视,宗大人也不敢再拖延了。”
杨波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桌面。脑子里还在设想着各种可能性。
王小羽打破沉默道:“大人,根据参谋司的推演,团练营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是器械后勤跟不上,没有了火器威慑,在朝廷围攻下损失会增大很多。”
雷霆师总教导官崔勇摇头道:“第二营吴仲村这个人素来稳重,铁山之战中他带领乙队斩首三十余级,其中步甲就有十六级,乙队伤亡只有区区三人,凭借这个功劳才被提拔成营长一职,其二营的教导官白斯文也是智谋百出,两人配合无间,只要朝廷不调宣大,蓟辽一带的强军围剿,团练营在他们带领下,坚守昌平应当是没什么问题。”
王小羽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但猝不及防之下凭昌平的存粮能坚持多久,再说凛冬已至,团练营缺衣少食,如何能坚持下来?当年大凌河存粮不少,可忽略了本不起眼的柴薪储备,结果让将士冻死冻伤无数,士气大丧。”
刘炳文摇头道:“外情司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有汤宝成主持大局,这些问题不大,但现在昌平城外大军云集,内外消息不通,这才是最头痛的。”
杨波接口道:“让特勤队结束休整,想办法混入昌平城内联系他们,不管团练营有多艰难,必须给我牢牢钉在昌平,告诉他们,坚持得越久对整个辽东的局面就越有利,朝廷两派争斗不休,温体仁老谋深算,只是在暗中蓄力,也就是说团练营不但得不到咱们的援助,也不会得到朝廷的公正对待,他们只能靠自己,胜了,温体仁才会出手,若是败了就指望不上任何人。”
李大力愤怒的骂道:“咱们这里拼死抗拒鞑奴,皇帝老儿背后下黑手不算,朝堂上这些大人满嘴仁义道德,考虑的都是怎么利用混乱替自己牟利,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魂若是地下有灵,只怕会死不瞑目”
众人得知团练营的遭遇后已经义愤填膺,这几天才渐渐平静了下来,听到李大力的话更是难以自己,纷纷起身喝骂不停。
“大人,要不要回复奴酋的书信?”刘炳文低声问杨波杨波从沉思中惊醒,想了想才笑到:“有什么好回复的?咱们才是后金心腹之患,皇太极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你真的以为他想诱降咱们?他不过是想动摇咱们的军心,另一方面让京师的细作大肆宣扬他与咱们商议投降之事,让朝廷加深对咱们的猜忌防范之心,双管齐下,不可谓不毒辣。”
杨波的话让众人沉默了下去,旅顺目前在朝廷和鞑奴的内外夹攻知闲,日子的确不好过。
“皇太极吃过亏,知道咱们对后金的态度,当然咱们也知道,咱们旅顺军民宁死也不会投降鞑奴的,可朝廷不知道啊?所以,眼下倒是和朝廷讨价还价的好机会,我已经透过几位御史把消息传了出去,只怕这个消息让咱们的崇祯帝更头痛了”
就在商议的时候,负责夜间巡城的胡麻子跑进来道:“大人,奴酋限定的答复时间已过,看样子鞑子是准备连夜攻城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世事如棋局

登莱巡抚衙门内,杨文岳正和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下棋,两个都察院御史算得上和杨波不对付的人,严坤之身为总督视察战局责无旁贷,带了那个兵部侍郎赶赴羊官堡去了,他们自然落得轻松,早早回到了登莱,把杨波的要求如数上报朝廷便算是交了差,剩下的朝廷怎么处理他们也各怀心思。
如果之前旅顺杨波还算是在大明官场小打小闹的话,那么现在官至旅顺总镇总兵,挂镇南将军印,已经是羽翼丰满,他的任何决定都牵涉到了太多人的利益,甚至还有政治立场的问题,朝廷一面捧,一面下黑手,企图分旅顺兵权的意图就连瞎子都看得出来。
昌平如何收场牵动着有心人的目光,朝廷强硬的表态可以预见,可是团练营战力无双,听说把永安营巢丕昌几乎打成了光杆总兵,结果如何也很难说,最头痛的是杨波态度沉默,完全没有表现出一点情绪出来,圣旨中没有提到团练营,杨波也很默契的没有提,似乎打得热火朝天的昌平与他们无关一样。
“啪!”
一直沉默不语的骆养性把一粒白棋放在棋盘的正上,杨文岳丝毫没有停顿,落子如飞,一盘棋局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执黑的杨文岳一直在东北角猛抢实地,并借助右下角的转换在中腹形成厚势,逐渐取得了主动权,反观骆养性却是中规中矩,在杨文岳凌厉的逼迫下丝毫不乱,两人一来一往,棋局很快进入了剿杀阶段,没想到异变突生,骆养性一路跳点,一剑将黑棋“大龙”杀死,杨文岳看了半天,最后苦笑着把手里黑棋放回罐中。心有不甘的道:“怎么会这样?只要让我再下一子,这东北零散的黑子便能连成一处,不仅自成局面,还能对中腹混战形成呼应攻逼之势!可惜啊,棋差一着,棋差一着,输得不甘呐……”
骆养性微微一笑。抬头道:“杨大人承让了,金角银边草肚皮,谁都知道边角比中间更易活棋,不过杨大人虽然锐意进取,只可惜战线过长,边角与中腹的衔接出了纰漏。这盘棋最终决定胜负不是边角的争夺,而是中腹的剿杀,棋局如世局,能赢大人无非是我牢牢秉持一个理念,攮外必先安内罢了”
“时局如棋?”
杨文岳心里一震,神情有些凝重起来。
“可惜安内也需有营伍才行啊?”片刻后,杨文岳叹了口气。一粒粒的拾起棋盘上的棋子放回罐子内,神情有些萧瑟。
骆养性微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对身后随从使了个眼色,几个番子簇拥着一个衣着华丽的站到了杨文岳的面前。
杨文岳呆了呆,那人微微一笑,接着把脸一板尖声道:“奉皇上口谕,登莱巡抚杨文岳接旨……”
等杨文岳满头大汗的回过神,那个公公已经离去。书房内只有骆养性和几个番子,奇怪的是那两个御史也还在。
杨文岳叹了口气,坐回了太师椅,半天才喃喃道:“糊涂啊,什么攮外必先安内,逼反了杨波,辽南糜烂。谁敢担这个责任啊?”
骆养性摇摇头:“杨大人此言差异,杨波骄横跋扈那也罢了,但此人鹰视狼顾,若不早除之。将来必是我大明心腹之患,只是其人羽翼已成,既然不能明来,只好暗逼,眼下温体仁抱病不出,满朝文武谁给他撑腰?朝廷行事占据大义名分,陛下亲口言道,是忠是奸,一试便知,若其真有叛心,晚叛不如早叛,朝廷也免得养虎为患,让杨波变成第二个祖大寿。”
杨文岳想了想道:“朝廷对祖大寿尚且优容待之,眼下八旗精锐尽在羊官堡与杨波对峙,朝廷为何如此亟不可待?一旦得知后院起火,杨波必然效仿广宁守备石延柱故事,举城投鞑以期自保,骠骑军原本战力无双,如果与后金合兵一处,一路取山海,一路反攻山东,我大明危亦!只能徐徐而图之,或控制粮饷供给,或收买分化,此釜底抽薪之计断不可行,老夫明日便上疏陛下分说此事……”
骆养性笑了笑,起身堪堪而谈道:“杨大人接任登莱巡抚已有半年之期,收买了何人?分化了何人?断绝粮饷后旅顺可有内乱?徐徐图之?杨大人可有何建树?”
杨文岳赫然不能回答,骆养性又道:“杨大人的担忧也是对的,不过朝廷已有万全应对之策,根据锦衣卫收集到的消息,杨波此人素仇鞑奴,不到最后不会轻易投鞑,所以羊官堡之战只有两个可能,或鞑奴久攻不下,无奈退兵,或重现大凌河之战翻版,杨波所部惨败,但无论哪一个结果都是咱们的机会。”
看到杨文岳疑惑的颜色,骆养性突然问道:“山东总兵刘泽清所部奉旨救援羊官堡,下官想问问,刘泽清现在到了哪里?”
杨文岳摇头道:“此人一贯贪生怕死,朝廷数次下旨命他救援辽南,都被他用各种花言巧语推脱了,这次也是用同样的借口,抱病不出,一直窝在衮州不肯开拔,此人却是山东巡抚朱大典治下,本官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杨文岳一边解释,突然明白了骆养性的意思,惊讶道:“难不成各位大人看上了这营兵马?”
骆养性点头:“刘泽清此人并非无能之辈,己巳之变时曾领兵坚守三屯营数月,鞑奴四面围攻不下,可见此人颇有些胆略,曹老公看中的就是这一点,以奉旨救援之名入驻旅顺,目前杨波将旅顺精锐抽调一空,刘泽清等正好乘虚而入鸠占鹊巢,一面安抚当地的百姓,同时牢牢盯着羊官堡伺机而动”
杨文岳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半响后才道:“万一杨波放弃羊官堡回师旅顺,刘泽清所部数千人完全不是对手,奈何?”
骆养性没有回答,一直在边上倾听两人对话的右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的杨嗣昌突然接口道:“那就不让杨波回旅顺!”
看到杨文岳惊讶的样子,骆养性笑到:“这釜底抽薪之计就是出自杨嗣昌杨大人的手笔,不如请他来说说吧?”
杨文岳望着这个本家,心里惊骇不已,当年杨鹤招抚山陕流寇不成反被当了替罪羊。或许崇祯帝对其心怀内疚,对杨鹤之子杨嗣昌一直青眼有加,从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又外放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巡抚永平。后来又和严坤之竞争蓟辽总督失败,但官运更加昌隆,在崇祯帝心目中红得发紫,短短数年已经爬到了右佥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的位置,不比当年总督三边的杨鹤差多少,朝廷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他下一步就是接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的位置。
杨嗣昌哈哈一笑,对杨文岳道:“咱们老杨家可算人才辈出啊,咱们二杨商议着对付另一杨,日后或能传出一段佳话亦未可知呢?”
杨文岳敷衍的赔笑几声,有些忐忑的等着下文,从本意来说他并不太乐意对付杨波,杨波固然跋扈。但什么功劳都少不了他一份,如今文贱武贵,手底下没有了能立功的大将,他杨文岳迟早会被朝廷边缘化,但另一方面来说,骆养性等已经赤*裸*裸的表明了崇祯帝的态度,再不与杨波划清界限连现在都过不下去了,还谈什么将来?
杨嗣昌负手走了几圈才缓缓道:“骠骑军战力天下无双。别说刘泽清区区数千人,就算调关宁军马又能如何?但是别忘了,眼下已经临近十一月底,辽南沿海很快要封冻了!”
杨文岳立刻恍然大悟,杨嗣昌继续道:“……对杨波此人,下官亦曾花费时间细致了解,此人乃我大明少有勇将。每战必亲临战阵,靠前指挥,所以一旦辽海冰封,纵然知道刘泽清所部进驻旅顺。他空有水营也只能望海兴叹,下官以为,鞑奴也在等这个时机全力围困羊官堡,到时候刘泽清只需坐山观虎斗即可”
杨文岳听得毛骨悚然,借刀杀人算不得什么,但象杨嗣昌这样把大明唯一能抗衡鞑奴的强军出卖给敌人而毫不在意,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