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军阀-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星儿牵着父亲的衣角,跌跌撞撞的往前走。
这一家五口走到舞台正中停了下来,作歇脚模样,先是潘大星走上前唱了个过场“昨日惊传噩耗,汴梁失守,四方勤王之师虽多,奸臣却主了和议,不敢厮杀,蛮酋鞑虏,烧杀掳掠,无恶不做,京师百姓十不存九,城外百姓个个亡魂丧胆,携老扶幼弃家逃命,白日昏昏柳林暗,家雀叽喳乱叫,潘大星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只盼前路无鞑虏,保得一家老小平平安安,有道是,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接着主角潘星儿上前唱到:“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担渴担饥担劳苦,叫天叫地叫祖宗,前路漫漫无歇处,此行哪里是家乡……”
潘星儿才唱了两句戏文,就已经震慑了全场。
山东梆子唱腔特色是高调,作为一个草头班子的台柱潘星儿更是此道高人,她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仿佛有魔力一般的高音域直透天际,高下疾徐,无不如意,台下众人听如丝般的歌声在舞台扶摇直上,所有人的情绪都被她抓住了……
她的歌域宽广,音线悠扬,婉转曲折,犹如玑珠走盘,再加上浑然天成的颤音,把一家大小逃难时的那种彷徨不安,茫然无主,痛苦难耐等等细节都表现了出来,甚至连见多识广的杨波心里都暗赞道:“天籁之音!”
台下众人鸦雀无声,心情只跟着潘星儿的歌声变幻,听到潘星儿唱到回忆自己原先生活无忧,每日只是贪玩作耍时,很多人都会笑笑了起来,仿佛就看到自己儿女的顽皮,听到逃难时,又满脸的沉重,为潘星儿担心。
就在潘星儿把台下听众的情绪挑动得欲生欲死的时候,舞台边上突然冲出一队人马来!
这一下的变故把众人打懵了,很多人不顾军纪官在身边巡视站起身来,紧张的看着台上,其实军纪官早就忘记了维持次序,他们的眼睛也死死的盯着台上的潘星儿。
看到是一群宋兵打扮的演员出场时,很多人吁了口气,重新坐了下来,但是心里还是隐隐不安。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比如铁牛等,心情都是沉重无比,他们知道这个变故不会是好事。
果然,这一队败残官兵看见许多逃难的百姓,多背得有包裹细软,便假意高声呐喊“鞑子来了!”“鞑子来了!”
这些败兵的话吓得众百姓顿时落荒乱窜,你我不相顾,几个宋兵拿着火把上台,舞台后面的道具突然燃起了熊熊火光……
台下众人看的是揪心无比,等台上的百姓慌乱过后却愕然发现,那心里一直牵挂着的潘星儿一家不见了!
这下众人脑海里不断冒出各种不妙的念头。
一个熟悉的身影窜到台前,原来是潘星儿的哥哥潘狗儿,他背着一个包裹,一面喊四处喊着家人名姓,身后有几个败兵作跟随威吓状。
潘狗儿不懂事,也不顾台下多少为他揪心的观众,与一个抢他包裹的官兵辩了几句,那官兵挥着道具刀就是这么一捅!
哗!
台下观众哗然大怒,鼓噪起来
那官兵伸脚蹬在潘狗儿的胸膛,把道具刀从潘狗儿的胳肢窝抽了出来,早有准备的潘狗儿仰天喷出一口鲜血,直挺挺的就倒在舞台上,咚!
杨波被扮演潘狗儿演员的敬业吓呆了,下一场一定要在舞台上放些保护的垫子才行,要不潘狗儿这么倒几次杨波要重新找演员了……
在台下众人咬牙切齿中,众败兵得意洋洋的拿起潘狗儿的包裹,还有个败兵踢了潘狗儿“尸体”两脚,这才相互拉扯扶持着走下台。
潘星儿一家再次上台,等一家人声嘶力竭到处寻找,最后找到潘狗儿的“尸体”时,气氛达到了高潮。
第三幕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演不下去了……
几个清醒的军纪官弹压不住众人的狂怒,他们拉开座椅就朝台上扑去,场面顿时大乱起来。
杨波一直保持着清醒,看到这些人的愤怒就象油锅一般熊熊燃烧,瞬间爆发出来,见势不妙的杨波知道短时间是弹压不下去了,他赶紧对身边陈碧莲大叫:“阿莲,你和莫愁,大宝护着云娘先走,快点,快快快!”
陈碧莲脸色发白,想都没想就一把扯过云娘,往自己身上一背撒腿就跑,云娘强自镇定,在莫愁和大宝的几个护卫下,朝着海景房跑去……
场面真的是控制不住了,越来越多的人朝舞台上冲去,他们的目标是,那些扮演败兵和鞑虏的群众演员!
杨波转身看到铁牛双眼通红,毫不犹豫的就是一个巴掌啪!
“哥哥?”铁牛清醒了过来
“去调亲卫过来,先把那些戏班子的人保护起来,快去啊?”杨波大吼一声,杨波心里懊丧无比,从剧本的角度来说,他很成功,但是他忘记了,或者是可以忘记了,在这个没有娱乐,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他编排出来的舞台剧对那些朴实的军户们的心灵冲击有多么的巨大!
一个扮演败兵的演员刚在后台换妆,马上又到他上台的时间,他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装扮成其他的逃难百姓,没想到一阵噪杂慌乱之后,一群如狼似虎的军户就冲了进来,揪着他的头发把他给拎住了。
接着,更多的倒霉蛋被拎了出来……
等亲卫队赶到时,戏台上已经是一片狼藉,所有辛辛苦苦做出来或者借回来的道具衣服全都被砸烂撕碎了,几个群众演员满脸鲜血的趴在地上,而那些清醒过来的军户们都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围成一群,也不敢抬头,只敢偷偷抬眼偷看怒火万丈的杨波,等候大人的发落,这个大场面自然少不了犊子那个神经病,他还是满脸兴奋的大喊大叫。
“大人?”
那个扮演潘星儿的戏子看到杨波黑着脸走上台,赶紧过来见礼,她也是一脸惊慌,在她的戏曲生涯中从来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好,你做得很好”杨波看到是她,脸色稍缓,这个人还算机灵,看到众人追打演员,她赶紧出来叱责众人,众人本来对她无比怜惜牵挂,看到她出现便清醒了不少,是以除了几个倒霉蛋,其他扮演鞑虏败兵的演员没有受到大的冲击。
“今日多亏你了,你是叫,叫施,施金花?”杨波问道“是,奴家就是义成班的施金花,原籍汝宁府人氏”施金花盈盈朝杨波福了福“唱得不错,大宝,打赏十两银子”
杨波见施金花欲言又止摆摆手:“还有什么话你去跟大宝说,我还有事”
施金花不敢多说,望着杨波大步朝那些军户走去。
杨波冷着脸,背着手打量着这些莽汉,李大力满脸羞愧,偷偷躲到别人背后,希望杨波不要看到他。
“怎么处罚?”铁牛问道
“都押下去没人十棍子,关禁闭,还有那些汤药费,道具服饰费用折成银子平摊下去”杨波虽然生气,也不好过于责罚众人,毕竟其中很大一部分责任在自己身上。
“犊子就算了,不用关他禁闭了”杨波想起什么,对铁牛补充道。
等杨波垂头丧气的回到房子内,云娘已经恢复过来了,今天的场面让她有些害怕。
“那潘星儿一家最后如何了?”陈碧莲还是牵挂结局“别提了,这才刚刚开始哪?要是看到潘家死的只剩潘星儿一个人时,不知道那些家伙会干出什么事来”
“剧本快给我看看!”二女都叫了起来杨波摇头无语:“相公我这才写了第一卷哪,后面还有潘星儿面对的各种悲惨遭遇,唔,不用着急,会看到的。”
“只能说,相公写得太传神了,连云娘都有些感同身受呢,为何相公写得是前宋的事情,却这么的发人深醒呢?”
陈碧莲也点头附和道:“是啊,尤其是看到逃难那一段,怎么感觉有点像登州流民一样?”
杨波摇摇头,叹口气:“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今天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而且以后还将发生……”
杨波的感触让两人也不知道如何接口,过了一会儿,陈碧莲叫道:“好啊,说好为我践行搞的唱戏现在变成这样了,你说说吧,该怎么补偿我?别忘了,刚才本姑娘可是亲自把你的美娇娘背回来的”
“相公今晚有件祖传的宝物要送给你”杨波一脸神秘呸!
陈碧莲双颊绯红,狠狠啐了一口,云娘则是一脸迷茫……

第十八章京师来信

第二天一早,杨波带着云娘等,依依送别陈碧莲……
剿灭闻香教后,毛家屯迎来了难得喘息时机,所以杨波把几十门臼炮都给了陈碧莲装备,随行的还有火炮教官费尔南德斯,以及毛家屯的一百五十名老兵。
陈碧莲此行的目的的是回去整顿人船,该裁撤的裁撤,该整顿的整顿,陈碧莲原本想回去巩固新近打下来的平山,达山二岛,但杨波仔细看过地图后否定了她的设想,这两个小岛辐射北面獐子岛,鹿岛,大小长山岛,东临登州诸岛,并不适合作为主要基地建设,只需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日后用来作为补给基地倒是不错。
等明年开了春,陈碧莲会再次回到毛家屯与杨波完婚,开始全力走海贸,为了安抚派出去的老兵们,陈碧莲还多支了一份饷银。
等黑珍珠号的帆影消失在远方,杨波看了看有些寂寥的云娘,笑着问道:“云娘,你想不想做生意?”
云娘愣了愣,赶紧点头:“想,可是却不知道做什么好,相公家大业大,坐吃山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杨波神神秘秘的说道:“我已经有了计划,只是相公我这次把本钱都投在海贸上,实在没有多余的银子了。”
“相公还差多少?云娘这里还有近万两银子,若是典当些金珠玉钗,两万也能凑得出来”云娘与杨波并肩缓步而行,她自幼缠足,三寸金莲不能走快。
杨波不答,却问道:“云娘可懂账目往来?可懂采购核销?”
云娘微微一笑:“云娘也打得一手好算盘。”
“好!”
杨波点头:“云娘晚上可去私塾学习复式记账法,这个是记账法相公我弄出来的,简单易懂”
云娘奇道:“相公发明的新式记账法?”
杨波老脸一红,左顾而言他:“用这个复式记账法不同于一般的流水账,一眼就能看出收支平衡,很好用的”
看到云娘点头,杨波又说道:“毛家屯马上要开办工厂了,那时候云娘就要操心了”
“那个工,工厂是干什么的?”
“准备生产自鸣钟……”
杨波背着云娘去大浮山的山腰拜祭过烈士墓,远眺了一阵大海后才尽兴而归。
回来后杨波开始准备去即墨营点卯的事宜,朝廷封赏还没下,他不好名不正言不顺的先走,这次安东卫请功的人很多,严坤之手里握着一批与闻香教暗通曲款的缙绅大户,不但敲了大笔钱粮,还逼迫他们上书,为众人表功,这些提线木偶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为杨波扩大兵额大声疾呼。
刚回来没多久,一个亲卫送来了毕方济的第二封信……
一如他预料的那样,回京之后孙元化下在镇抚司大狱里,很是受了一番酷刑,(手受刑五次,加掠二百馀)。
等到七月间,孙元化与张焘等被判西市斩首,其他如余大成、宋光兰、王征等遣戍充军,毕方济终究晚了一步,没能见到孙元化最后一面。不过,毕方济的信里提到的一个人引起了杨波的注意,在孙元化临刑前,基督会传教士汤若望乔装成送炭杂役入狱探望,为其最后告解。
汤若望,义大利数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古典文学、火炮专家、机械力学专家,在罗马学院曾与伽利略相交甚厚,以及基督会的修士、神父,在中国生活四十七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逝世后安葬于北京利马窦墓左侧,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
杨波能记得他还是拜后世无数称颂“圣君”电视剧所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