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三国-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柯最动摇了。
    草原上的生存法则很简单,那就是弱肉强食。不想成为别人的食物,那就要有足够的实力。他既然没有足够的把握将刘辩的大军变成自己的战利品,那就要优先考虑保存自己的实力。如果双方恶战一场,两败俱伤,刘辩回到塞内,照样还是大汉的皇帝,很快就能重新补充实力。他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他只有一个下场,成为别人的附庸,甚至被别人彻底吞并。
    柯最决定撤退。现在与刘辩大军厮杀的还是其他部落,再战下去,就会伤及虎部落的实力了。
    “呜呜呜”撤退的号角声响起,柯最拨转马头,最后看了一眼喧嚣的战场,眼神痛苦而绝望。
    柯最的中军战旗一动,正在苦战的鲜卑人立刻崩溃,再也没有人愿意坚持,谁也顾不上其他人,能逃的赶紧逃,实在逃不掉的立刻闪到一边,让开汉军冲锋的路线,免得莫名其妙的成了汉人的刀下鬼。他们纷纷扯起白旗,响起投降的号角,聚在一起,紧张的注视着纵马奔驰的汉军。
    听到鲜卑人撤退的号角声,吕布破口大骂:“这个不要脸的髡头儿,怎么跑得这么快,我还想送他去和他弟弟会合呢。”
    “下次还有机会。”关羽抹了一把脸,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却笑得痛快异常。“快哉,快哉,今日一战,才叫痛快。”
    “这才算什么。”吕布一手提戟,一手叉腰,故作不屑:“可惜未能全歼柯最,否则这一战也勉强能看得了。”
    关羽扭过头,装没听着,大声叫嚷着:“换马,换马,再杀一阵。”
    “这是正理。”吕布抚掌大笑,换了一匹战马,率先追了下去。
    一万多汉军将士追亡逐北,肆意杀戮。
    
    夕阳西下,草原上渐渐的恢复了平静,汉军将士打扫战场,将双方战死的将士分开,一具具的排好,摆在草原上,由金国等巫师为他们超渡。受伤的将士也集中起来,由华佗率领医匠们进行包扎、治疗。伤重不治的战马被一一宰杀,成为今天晚上庆功宴的主要肉食。
    一堆堆篝火点了起来,一只只装满水的大锅架在火上,等待被杀的战马发出临死前的悲嘶,更多失去主人的战马则聚在一起,无声的立在渐紧的北风中。
    刘辩坐在一只小马扎上,打量着拱手肃立的关羽。关羽满脸血迹还没来得及洗去,正好遮盖了脸上尴尬的表情。
    “又破境啦?可喜可贺。”刘辩摆了摆头,近卫郎拿过一只马扎,摆在关羽面前。“坐吧。”
    “谢陛下赐座。”关羽低声说道,坐了下来。他身材高大沉重,小马扎摇摇欲坠。
    刘辩从近卫郎手中接过一只水壶,伸到关羽面前:“把脸上的血洗一洗吧。”
    关羽愣了一下,迟疑的伸出手。刘辩在他手上倒了点水,关羽将水泼到脸上,用力的搓了几下,已经干涸的血迹重新化开,顺着他的胡须往下流淌,将黑亮的胡须染成了红色。刘辩笑了笑,又倒了一些水,才勉强算是将关羽的脸洗干净了。
    刘辩将水壶抛给关羽,打趣道:“这算是金盆洗手,还是洗心革面?”
    关羽一愣,无言以对。
    “听公孙伯珪说,刘备和张飞在刘虞处。”刘辩抱着膝盖,笑眯眯的看着关羽:“你是去和他们会合,还是让他们来?好兄弟,共患难,你要是跟着朕征伐天下,身边有两个信得过的兄弟,也是个安慰。”
    关羽沉吟片刻:“陛下愿意宽恕我兄长么?”
    “浪子回头金不换。”刘辩说道:“你们兄弟这样的人才找不到出路,说起来朝廷也有责任,不能全说是你们的错。只要他们愿意弃暗投明,朕愿意既往不咎。不管怎么说,他身上也流着刘氏的血。当初在荥阳说过的话,依然有效。”
    “当真?”关羽愕然抬头,目不转睛的盯着刘辩。当初在荥阳,刘辩曾经通过吕布的嘴表示,只要刘备愿意为朝廷效命,他可以恢复刘备的宗籍,将来封王封侯,都有可能。
    “君无戏言。”刘辩郑重的看着关羽的眼睛:“不过,这是最后一次承诺。如果他执迷不悟,那就看他的造化了,最好不要落在朕的手上。否则,朕一定会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关羽倒吸一口冷气,顺势单腿跪倒在地,抱拳道:“多谢陛下开恩。某这就赶往兄长处,将陛下的恩典转告给他,劝他来归。”
    “好。”刘辩抬手指向映红了半边天的夕阳:“关羽,记住今日。大丈夫当如卫霍,开疆拓土,而不是营营苟苟,勾心斗角,将天赋的才智浪费在那些龌龊的事中。”
    “唯!谨遵陛下教诲。”关羽躬身施礼,再拜,起身肃立一旁。(未完待续。。)

第248章 亚历山大
    深夜,刘辩坐在帐中,公孙瓒、吕布、徐晃等人团团而坐。
    战果已经出来了,经过几天的战斗,共杀死杀伤柯最部一万三千多人,投降的近万人,柯最部的损近接近一半。缴获战马万余匹,牛羊近三十万头,各种辎重堆积如山,可谓是大获全胜。
    经此一战,中部鲜卑根基受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元气。
    “中部鲜卑受创,东部鲜卑归顺朝廷,草原上可以获得暂时的安宁。”刘辩淡淡的说道:“现在,我们可以腾出手来,清理一下门户了。”
    “陛下是说山东么?”公孙瓒小心翼翼的问道。虽然刘辩没什么皇帝的谱,可是他往那里一坐,自然而然的就让人不敢放肆。公孙瓒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只能说是身为王者的天赋禀质。
    怎么会有人说天子轻佻,无人君之相?公孙瓒不理解。
    “山东是要清理,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刘辩转过头,打量着公孙瓒,淡淡的说道:“伯珪,你觉得袁绍能成气候么?”
    公孙瓒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那些儒生只会咬文嚼字,笔底龙蛇,哪里能成什么气候。”他忽然明白了刘辩的意思,顿了顿,又道:“那陛下说的是”
    “西凉。”
    “西凉?”公孙瓒恍然大悟,随即又来了兴趣:“陛下,臣愿意同行。”
    刘辩笑了起来:“伯珪,朕知道你建功心切。不过。朕有另外一个任务给你。”
    公孙瓒心里一凉,笑得有些勉强:“陛下有令,臣受命便是。”
    “伯珪,这件事还真是非你不可。”刘辩扯过地图,在幽州的辽东郡虚画一圈。“鲜卑新附,人心未定,这时候既要施之以恩,更要示之以威。数万鲜卑精锐的家属将迁入辽东,将来还有更多的鲜卑人、乌桓人迁入我汉境,因此。朕不仅需要一个能行善政的辽东太守。还要一个能威慑其心的无敌战将,让他们不敢生一丝异心。”
    听了这话,公孙瓒再也不觉得大材小用,立刻挺起了胸膛。意气风发:“臣唯命是从。”
    “在此之前。朕需要你暂驻弹汗山。确保槐头、阙居不会出事。直到朕平定了西凉,再次回到草原。”
    “唯!”
    刘辩随即命蔡琰拟诏,授公孙瓒为度辽将军。统骑五千,驻弹汗山,兼护鲜卑、乌桓等族。封蓟侯,食邑三百户,子弟一人为郎。看到这一幕,不仅吕布、徐晃等人眼热,关羽更是热血沸腾。刘辩如此看重公孙瓒,那与公孙瓒同门,又有着刘氏血脉的刘备如果投到刘辩麾下,仕途自然也会一路畅通,又何必在刘虞的麾下苦熬。
    看到关羽眼中的光芒,刘辩笑了。重用公孙瓒,一方面是公孙瓒有坐镇一方的能力,而且与世家豪强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方面也是要让刘备兄弟看到希望,让那些以前没有出路的寒门子弟、普通百姓看到希望。世家豪强背叛了朝廷,他不能再失去寒门士子和百姓。
    安顿好了后方的留守任务,刘辩随即做出了继续进兵的部署。柯最被击溃了,和连却还在塞内游荡,他们需要再打一仗,把和连赶出去,才能过一个太平的新年。
    刘辩叫来了张济,让他迅速和董卓取得联系,让董卓统兵由塞内追赶和连,他本人则率大军取道塞外,继续追击柯最的溃兵,同时截断和连的退路,避免西部鲜卑闻风而动。
    张济领命而去。
    
    北风呼啸,扯得帐篷啪啪作响,刘辩抱着腿坐在大帐之中,一卷《老子》放在腿边,火塘里的火照亮了他的脸庞,也眼亮了他的眼睛。
    蔡琰坐在他对面,正在讲述刚刚收集来的资料。击败柯最之后,蔡琰在俘虏中发现了一些来自西域的商人,其中有一些来自遥远的西方。蔡琰如获至宝,和他们交流了一番,对西方的情况又多了一些了解,现在正将她的所得整理出来,转述给刘辩听。
    “陛下,这些西域的胡商近的来自贵霜,远的来自帕提亚。这个贵霜很可能就是以前的大月氏,而这个帕提亚则可能是典籍中记载的安息”
    蔡琰托着腮,小脸被火照得红扑扑的,眼睛闪闪发光,像两颗黑钻石。她沉迷在新知识之中,口气轻松而愉悦,忘记了眼前的少年是她的皇帝,仿佛只是她的一个知心好友。
    “这个帕提亚最有意思,我听那些胡商说,帕提亚原本是波斯帝国,四百年前,被一个传奇般的英雄征服,那个英雄叫亚历山大,在希腊语中,就是人类的守护者。陛下,我觉得你有可能超越他的功绩。”
    “我?亚历山大?”刘辩愣了一下,连连摇头:“我怎么能和那样的传奇人物相提并论。”
    “怎么不能?”蔡琰争辩道:“亚历山大二十岁继位,二十三岁开始远征,陛下十七岁即位,十八岁统兵扫荡草原,可比他强多了。”
    刘辩眨了眨眼睛:“远征是需要充足的财力为后盾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远征的消耗更是惊人。山东背叛朝廷,朝廷如今入不敷出,怎么可能支持得起万里远征?”
    蔡琰笑了起来,眼睛笑成了月牙,猛然间和貂蝉的媚眼有几分相似。“陛下,我要说的正是财赋的事。”
    “哦?”刘辩兴趣大增,打趣道:“你什么时候又研究起经济来了?”
    “陛下让我研习希腊、罗马的事,希腊可不就是以商兴国?”蔡琰得意的撇了撇嘴:“而且,我从胡商那里打听到,我大汉的丝绸在罗马可是最爱欢迎的商品。这些人不远万里,抛妻别子,长年奔波在草原上,为的就是丰厚的利润。陛下,你都不敢相信,这条商路上的利润有多大。”
    看着蔡琰发亮的眼神,刘辩禁不住想笑。蔡琰虽然熟读儒家经典,但她毕竟不是蔡邕那样的儒生。蔡家是陈留著姓,蔡邕即使不治生产,也可以过得很安逸,所以他有底气淡泊名利,言不及利。蔡琰则从小跟着父亲流落江湖,她经历过没钱寸步难行的窘境,所以对利的贬斥只是局限于论学问的时候,并没有深入到骨髓。现在谈到草原上的商路,又是为刘辩解忧,她更是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不时的冒出一两句希腊语、波斯语,俨然一个资深海归,谁会相信她学习这些语言还不到一个月。
    听了蔡琰的分析,刘辩这才知道草原上的这条丝绸之路养活了多少人。
    丝绸是大汉的特产,就目前而言,只有大汉全面掌握了养蚕、缫丝等一系列的工艺,能够批量生产丝绸,而各国的权贵阶层对这种轻便华丽的织物都非常着迷,以前的希腊、波斯,现在的罗马、帕提亚、贵霜,甚至是草原上的鲜卑贵人,都将这种神奇的织物当成梦寐以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