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三国-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淡淡一笑:“你是西凉人,不也是在关中?”
    少年郎脸色一肃,刚要发火,陆逊又道:“看诸君气宇轩昂,气势不凡,胯下的战马亦非凡品,如果我猜得不错,你们应该是天子身边的精锐吧。不知道我何德何能,居然劳累你们这样的勇士来盘查。”
    少年听了,转怒为喜,哈哈一笑,将路传还给陆云,拱手道:“小友眼光不凡,居然一眼认出我等是天子身边的精锐,看来应该不会错了。在下扶风马超,在天子身边为郎,奉天子诏,来迎一位少年俊杰。”
    “天子?”陆逊有些诧异,又抬起头,看着那只鹰,欲言又止。
    马超得意的笑笑:“没错,那就是陛下的鹰,正是这只鹰看到了你们,陛下才命我来迎。小友,请随我来。”
    
    刘辩斜倚在船上,看着划船的貂蝉,嘴角挂着笑意,一时有些出神。
    驳兽在水中沉浮,绕着船游来游去。貂蝉的本命小兽蹲在驳兽的额上,两只小爪子捧着一颗坚果,啃得咯吱咯吱响。蓬松的大尾巴缠着驳兽的角,稳如泰山。
    白色的驳兽,黑色的小兽,小兽背上的一条白线,额上的一点白,形成了一个白里有黑,黑里有白的图形,在刘辩身边不停的绕着圈,一会儿顺转,一会儿逆转。
    貂蝉被刘辩看得面热,抬头道:“陛下,你的鹰回来了。”
    刘辩抬头一看,见大鹰从长安城方向飞来,在空中缓缓的打着圈,知道马超把人迎回来了。他只知道那个少年老成的孩子与众不同,出言不凡,却不知道他究竟是谁,这才派马超去问问。
    “靠岸吧。”
    “唯。”貂蝉应了一声,划动船桨,将船缓缓的靠了岸。刘辩抬腿上了建章台,挥挥手:“你自去玩耍,不要管朕,朕事情办完了,自会去找你。”
    貂蝉欢喜的应了,转身离开,驳兽驮着小兽,随船而行。它们都喜水,昆明池就是它们最喜欢滞留的地方,几乎每天都要来玩一下,饿了就抓水里的鱼吃。
    刘辩坐在台上,看着马超引着一个少年走上来,不禁有些奇怪。马超一向自负,虽然在他面前不敢张扬,可是一旦离开他,那可是看谁都不在眼里。今天对这个少年如此客气,倒是少见。刘辩不禁好奇起来,这少年究竟是何等样人,居然能这么快就和马超谈得热络。
    马超让陆逊在台边稍候,自己上了台,赶到刘辩面前,躬身道:“陛下,臣已经将陛下要见的少年俊杰带到,随时等候陛下召见。”
    “他姓甚名谁?来自何处?有何才能?”
    “他姓陆名逊,年方八岁,来自洛阳,聪明早慧,颇有风识。”
    陆逊?刘辩一怔,随即又笑道:“他最大的见识,怕是一眼认出了你马孟起吧?”
    “呃”马超尴尬的一笑:“陛下圣明。”
    “马超,被一个八岁的孩子看破行藏,你这养气的功夫还在待进步啊。”刘辩摆摆手:“好了,让他进来吧。”
    “唯。”马超红着脸,退了出去,把陆逊带了进来。陆逊小步急趋,赶到刘辩面前,躬身下拜,山呼万岁,身形虽小,却礼节周全,一丝不苟,一点也不比久经官场的人差,就算是最严苛的御史来,也找不到他的毛病。刘辩点点头,看来世家子弟自有其门道,普通人家的小孩可不懂这些规矩,也做不到他这么沉稳。人说陆逊能忍,有城府,由此可见一斑。
    “你是哪里人氏?”
    “回禀陛下,小民本江东吴郡人,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就食。袁术使将孙策围庐江”
    刘辩静静的听陆逊讲述他这几个月的经历,一直没有插嘴。其实这些事他都知道,袁术攻襄阳,当时缺粮,向陆康要粮,被陆康拒绝,一怒之下派孙策攻庐江。庐江军民一心,孙策兵力不足,只能围困。秋收后,袁术的粮食危机得到了缓解,孙策更没心思攻城了。
    不过,他要听陆逊讲一遍,看看这个三国时代的杰出人才究竟早慧到什么程度。陆逊在《三国演义》里不怎么出彩,可是以在《三国志》里,却是和诸葛亮并肩的人物,除了帝王之位,只有他和诸葛亮是单独列传的。
    听完了陆逊的叙述,刘辩问了一个问题:“你从洛阳来,想必知道洛阳最高的建筑是朱雀阙,进了长安城,想必也看到了什么地方最高,那你和朕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陆逊躬身道:“小民愚昧,不知详情,既然陛下垂询,小民就妄自揣测一番。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不仅仅是因为地势,而且因为崇尚的为政之道不同。前朝儒法并用,帝道为先,是以尚水,崇龙。北阙为玄武,东阙为青龙。而本朝尚儒,崇尚气节,故尚火,崇凤,故朱雀阙为尊。”
    刘辩微微颌首,陆逊小小年纪有这样的风识,着实不简单。他又问道:“那么,长安、洛阳,两者选其一,你更喜欢哪一个?”
    “小民喜欢洛阳。”
    “哦,为什么?”
    陆逊不卑不亢的说道:“长安乃是帝都,洛阳方是民居。”
    刘辩眼前一亮,兴趣大增:“何以见得?”
    “陛下,论广阔,长安大于洛阳,可是论四民所居,长安城却不如洛阳远甚。故长安适合帝者所居,不宜小民,小民选择洛阳。”
    刘辩微微一笑。他有大鹰,可以俯瞰大地,知道陆逊说得不虚。长安城的周长是洛阳城的两倍,面积更是洛阳城的三倍以上,可是长安城有近一半的面积是宫殿区,再除去权贵、官署、街道的占地面积,供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只有东北角地势低洼之处,不足全城的十分之一。而洛阳城则不同,宫殿区不足四分之一,民居的比例要大得多。陆逊说长安是帝都,洛阳才是民居,一点也不为过。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还有可能是家中长辈所教,可是陆逊能在天子面前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却足见他的少年老成,童稚之年就有这样的心性,实在是难得。不过,性格决定命运,这可能也就是他悲剧结局的根源所在。(未完待续。。)

第288章 小心思(谢书友骄柒万点打赏)
    “哈哈哈”刘辩哈哈大笑,“小小年纪,就能绵里藏针,有如此气度,将来必成大器。你说吧,从宜民所居的洛阳赶到帝者所居的长安来,你希望朕做点什么?”
    陆逊拜倒在地:“小民泣血恳请陛下出兵庐江,解庐江军民于倒悬,断袁氏逆臣之妄念。”
    刘辩沉吟片刻:“兵者,国之大事,不可大意。庐江军民,朕之子民,忠心为国,也不可放弃。陆逊,这件事,容朕细细思量,如何?”
    陆逊连连叩首,泣不成声,恳求道:“陛下横行漠北,如风卷残云,何以解庐江之围却迟迟不动?救兵如救火,一旦城破,庐江易手,二袁连横,奈天下何?陶谦败于彭城,徐州失守,士绅色沮,若庐江不保,扬州再被隔于大江之外,山东人心可就真沦落,不可收拾啦。”
    刘辩没有吭声。他并不担心二袁联手,因为他知道二袁不可能联手。他之所以敢和荀彧定十年之约,就是知道这些人不可能真正的合作,正如当年的六国,不论到什么时候,他们互相之间的防范都远胜于对秦国的警惕。他远征漠北的这大半年时间里,山东人一直在内斗,也证明了他的猜想。
    不过,荀彧派戏志才远赴玄冥海,准备屠杀他的龙,却让他非常恼火。十年之约是没有这样的内容,荀彧这么做,他如果没有一点反应,未免有些示弱。刘协对彭城的应对措施。就让他不满。借着陆逊来求援的这个机会,他有必要展示一下实力,让荀彧以后能收敛一些,不再试图再钻这样的空子。
    他召来了徐晃。
    “你去轘辕关,将孙策带到我的面前,或者”刘辩顿了顿,淡淡的说道:“杀了。”
    
    卢毓匆匆的拾级而上,来到陈留王刘协的面前。刘协正和陈群对面而坐,听陈群讲述有关官员品鉴的要点,看到卢毓进来。形色匆忙。不由得笑了一声:“什么事,能让你这么着急,岂不让长文笑话。”
    陈群也笑了笑:“卢君怕是遇到了急事,连礼节都忘了。”
    卢毓瞥了陈群一眼。径直走到刘协的面前。将一封急报递给刘协。低声道:“殿下,长安六百里加急。”
    刘协一愣,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原本松驰的身子下意识的一挺,恭敬的对急报行了一礼。卢毓的声音虽然小,却足以让陈群听到,陈群也不由得笑容一僵,随即向后膝行一步,避席行礼。
    长安来的消息,当然是天子发出的,而用六百里加急,足以说明事情很紧急。就陈群的意见,即使是天子驰援关中,迫降韩遂、马腾的时候,也没有用过六百里加急。
    陈群紧张,刘协更紧张。他很想让自己显得很平静,可是心脏却不受控制的乱跳起来。六百里加急,难道是天子出了意外?哦,可不能这样,皇兄如果此刻驾崩,我可怎么办?我还没来得及培植起自己的根基啊。
    一时间,刘协想了很多,看着面前的那封六百里加急,头皮有些发麻。
    “殿下”卢毓低声提醒道:“还是赶紧看一看吧。”
    刘协如梦初醒,哦了一声,连忙拿起急件,验证了封泥之后,打开细看。他看了一遍,紧皱的眉头松开了,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随即又慢慢的蹙了起来,颇有些不解。他看了一眼陈群,淡淡的说道:“陛下已经转卢司空为凉州刺史,派横野将军徐晃接替轘辕关的防务。徐晃已经在路上,按日程算,再有五六日也应该到了。”
    陈群眉梢一挑,眼珠转了转:“既然卢司空转凉州刺史,轘辕关的防务当然要有人接手,横野将军徐晃屡立战功,颇得陛下信任,由他接手轘辕关的防务,倒也没什么不妥。可是,这件事需要六百里加急吗?”
    刘协没有吭声,静静的看着陈群。他疑惑的也正是这一点。卢植离开洛阳之前,曾经来向他告辞,他们都知道,不管卢植最后能不能保住马家,卢植这个司空肯定做不成了,轘辕关需要一个新的将领是意料之中的事。刘协曾经想自己安排一个人选,可是仔细考虑之后,他又放弃了这个打算,决定静候长安的消息。刘协一直和天子保持联络,知道徐晃的战绩,也知道天子对他的评价甚高,几乎与张辽相当,徐晃得到重用是迟早的事,现在来接替卢植负责轘辕关的防务,也是很正常的事。
    可是,这件事为什么要用六百里加急?天子总不会认为卢植离开的这段时间,轘辕关就没有将领负责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天子不仅对刘协不放心,还低估了皇甫嵩的能力。很显然,天子不会低估自已的老师,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他担心刘协自作主张。
    刘协迟疑了很久,脸色阴晴不定。陈群见了,也有些束手无策。帝王心思,他还捉摸不透,这兄弟俩之间的关系又有些诡异,他连刘协的想法都不太清楚,更何况是未曾谋面的刘辩了。
    见陈群沉默,卢毓提醒道:“殿下,徐晃跟随陛下作战多时,深知救兵如救火之义,他接诏之后,必会日夜兼程。殿下是不是派人提前到城外等候,以否延误兵机?”
    刘协惊醒,连连点头。
    
    两天后,刘协在城西见到了徐晃和五十名亲卫。
    除了徐晃之外,还有马超和五十名近卫郎,他们是奉诏保护徐晃安全的。
    看到这一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