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三国-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董卓并不担心。他很清楚他并不是和连真正的目标,他充其量就是个鱼饵。在真正的大鱼上钩之前,和连不会将他这个鱼饵吞进去,否则他根本无法到达稽落山。
    董卓下令全力防守。即使他明知和连不会全力以赴,他也不能让和连占便宜。和连把他当成诱饵,他却想做钓者,以自身为饵。将和连钉死在这里。为了这个目的,他必须尽可能的减少伤亡,特别是骑兵的伤亡,以便在反击的时候有足够的实力。
    见董卓中伏,和连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把大汉太尉诱进包围圈,这是难得的战绩,不管是落置犍落罗还是律日推演,都不敢再像以前一样轻视他。原属慕容风的部下看到这番景象,也将被他的妙计折服从被困将领的官阶来看,即使是檀石槐在世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辉煌的战绩。
    和连下令发动攻击。他必须重创董卓。逼董卓向刘辩求援,才能把刘辩这条真龙诱进埋伏圈。
    一声令下,鲜卑人万箭齐发,遮云蔽日。天空为之一暗。
    董卓毫无惧色。命令所有的将士依阵而守。用强弓硬弩进行反击。虽然地势对汉军不利,可是论阵地攻防,论弓弩对射。鲜卑人又怎么可能是汉军的对手。
    一时间,双方杀得难分难解。
    和连仰起头,张开双臂,看着湛蓝的天空,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稽落山南三百余里,居延泽。
    杨凤举起了长矛,厉声长啸:“杀”
    “杀”五千精骑纵马奔驰,长矛在手,利箭在弦,向惊慌失措的鲜卑人扑了过去。
    羌人侵边,凉州荒芜已久,张掖居延属国只剩下了不到千人,都龟缩在居延城里,轻易不敢出城一步。城外成了鲜卑人的牧场,那片柘木林更是鲜卑人的禁脔,汉人不得染指。一旦被鲜卑人抓住,轻则为奴,重则当场杀死。
    几十年的时间,鲜卑人已经习惯了,谁也没想到会有五千多汉人精骑突然出现在这里。
    一触即溃。
    五千精骑追亡逐北,酣畅淋漓。
    在鲜卑人的尸体旁,杨凤下令将士们宰牛杀羊,饱餐一顿,补充了给养和战马之后,命人通知居延城中的汉人军民,将剩余的物资全部收进居延城。听到这个消息,居延城中一片欢腾。
    休息一夜之后,杨凤率领五千精骑,在两个自高奋勇的向导引领下,继续追杀鲜卑人。
    半路上,杨凤遇到了由三百龙骑护卫而来的董白。
    董白向杨凤传递了刘辩的命令,不用管稽落山的战事,沿着凉州边境继续前进,扫荡西部鲜卑各部落的牧地。他们的主力现在都在稽落山围攻董卓,部落里留守的都是些妇孺老弱,正是趁虚而入的好时候。
    杨凤立刻明白了刘辩的意思,不禁大喜。他虽然没有参与去年的那场大战,可是他对那场大战的经过却是一清二楚,当时就遗憾自己没能参与其中。虽然是黄巾出身,可是在对鲜卑人的仇恨上,杨凤和一个普通的汉人没什么区别。
    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获得了补偿,而且是以他为主力,天子刘辩和太尉董卓都成了配角,为他吸引鲜卑人的主力。杨凤感激不尽,邀请董白同行。董白原本就是董卓的孙女,再看到那只大鹰,看到董白身边的三百龙骑,杨凤知道董白又多了一重身份,自然不会吝惜分董白一部分功劳。
    董白以狼骑假督的身份,莫名其妙的成了这五千精骑的副将。
    五千精骑,像五千匹凶猛的饿狼,在西部鲜卑的草原上横冲直撞,肆意杀戮。
    
    稽落山,接连几天的攻击,激烈得甚至惨烈。
    和连想重创董卓,迫使董卓向刘辩求援,董卓却不肯示弱,构筑起了一重又一重的阵势,顽强反击。双方恶战数日,伤亡都不小。特别是鲜卑人。这种阵地攻防战不是他们的强项,下了马的鲜卑人根本不是汉军步卒的对手,要想突破汉军的第一重防守,他们都要付出惊人的代价。
    落置犍落罗和律日推演都有些沉不住气了,纷纷来找和连,要求他改变战术,一口气吃掉董卓所部,以免拖延日久,损失太大。
    和连沉默了很久。
    他也有些不安,只是不敢表面在脸上。
    他一直觉得刘辩就在附近,可是几天激战下来,刘辩却迟迟没有出现,甚至连那只大鹰也没有露面。刘辩究竟去了哪儿,难道自己算错了,他根本不在那里?
    与董卓进行阵地攻防战,不是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是诱使刘辩来救,他布置的埋伏是为刘辩准备的,如果刘辩不来,就算杀死董卓又有什么意义?更何况要想杀死董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阵地攻防战是汉军的强项,不是鲜卑人的强项。
    刘辩究竟在哪里?
    就在和连冥思苦想的时候,一个部落小帅冲了进来,满头大汗,眼神惊惶。
    “居延泽出现了汉军。”
    “什么?”落置犍落罗一下子跳了起来。他的驻牧地最靠近居延泽,如果汉军出现在那里,他的部落很可能遭到攻击。红日部落的主力都在稽落山,部落里留守的都一些老弱妇孺,肯定不是对手。
    “怎么可能?”和连也大吃一惊。他认识这个小帅,他是他安排去居延泽取箭材的。这些天箭矢的消耗量太大,他必须加以补充才行,居延泽的柘木林最鲜卑人制作箭杆的重要木材来源,如果被汉人破坏了,后果不堪设想。
    “我没说错。居延泽附近的部落都被杀死了,所有的牛羊、箭杆也都被汉人抢走了。领头的将军姓杨,他们还有一头大鹰”
    一阵凉意从和连后背升起。大鹰?刘辩去了居延泽?怪不得他一直没有露面,任凭董卓在这里苦苦支撑。怪不得董卓一直没有脱围的打算,一副要与他决战到底的架势。原来刘辩根本不在这里,他要像去年一样避实就虚,要像去年横扫中部鲜卑一样扫荡西部鲜卑。
    和连面色煞白,他一直想做渔翁,没想到刘辩根本不上他的当,稽落山也从不是刘辩的目标。当他在稽落山与董卓恶战的时候,刘辩已经深入到西部鲜卑,开始了他最拿手的战术。
    等等。和连突然打了个寒颤。刘辩带了三千精骑出弹汗山,现在只有三百多骑向西,那剩下的人马在哪里,又准备干什么?
    和连冥思苦想,反复计算,落置犍落罗却等不及了。他冲出大帐,集结自己的部下,准备离开稽落山,直奔自己的驻牧地。和连亲自追出来,苦口婆心的劝说,可是落置犍落罗哪里肯听,推开和连,扬长而去。他的手挥起的时候,碰巧扫到了和连的面颊,别人看起来,就像是他打了和连一个耳光。
    和连面色煞白,心不断的往下沉。因为困住董卓而刚刚树立起来的威信被落置犍落罗这个有意无意的耳光打得烟消云散,他畅想的宏图霸业也一下了摔得粉碎。
    这些人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人,和他们在一起,我永远不可能成功。
    落置犍落罗离开之后,人心惶惶,各部落的大帅小帅担心自己的部落被刘辩扫荡,再也没有心思在这里围攻董卓,纷纷离开,有的还来向和连辞行,有的干脆不辞而别。
    一夜之间,两万鲜卑大军如鸟兽散,只剩下律日推演和和连两人的部下。
    黎明时分,和连跳上了自己的坐骑,对心情沮丧的律日推演笑了笑。“红日部落实力大损,不可能再是你的对手,也无法再拦住我的路。我要走了,你自己保重,如果有心西行,可以去找我。”
    律日推演眼神复杂的看着和连。他很清楚,和连虽然又一次失算了,但这只是因为他的对手太强,而不是他无能。和连走了,他们就是刘辩的对手吗?也许将来有一天,他也会和和连一样西迁,远远的避开汉人的刀锋。和和连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要走到哪里?”
    和连低下头,想了想:“走到汉人皇帝不愿意去的地方。”(未完待续)
    。。。
 。。。  

第410章 第三个
    董卓敞着怀,端着酒杯,斜睨着兴奋不已的李傕、张济等人,撇了撇嘴
    “看你们那点出息。”
    “太尉早就想到了?”
    “废话,要论骑射,我们也许稍逊一筹,要论阵地攻防,我们什么时候输给过鲜卑奴?”董卓不屑一顾,将杯中酒一口饮尽,站起身来,拍拍肥大的肚皮。“好啦,去追吧,老子没什么好说的,只有一句话。”
    李傕等人连忙拱手:“请太尉吩咐。”
    “留和连一条狗命。”
    “为什么?”李傕莫名其妙,怀疑自己听错了。
    “不要问为什么,照做就是了。”董卓挥了挥手:“滚吧,不斩个千儿八百首级,别回来见我。”
    李傕等人不敢再问,领命而去。
    片刻之后,三千精骑冲出了大营,尾随撤退的鲜卑人而去。阵地攻防战的时候,不论战况有多紧急,他们都被董卓安置在最安全的地方,看着步卒浴血奋战,现在终于到他们大展拳脚的时候了,谁也不肯示弱,争先恐后的冲了出去。
    董卓没有离开,他登上了稽落山的山顶,摆下一张案几,命人烤起了一只羊,一个人喝起了酒。
    
    天边有烟尘起,刘辩乘着驳兽而来,缓步登山。荀彧紧紧相随。
    在山顶的董卓放下酒杯,站了起来,拱手施礼,恭迎圣驾。
    刘辩走到山顶,摆摆手。示意董卓免礼。他看着山坡下尚未收拾干净的战场,皱了皱眉:“伤亡如何?”
    “回陛下!”董卓应声道:“战死八百二十五人,伤一千七百零三人,斩首一千一百八十一级,伤者数目不明。”
    “这么说,鲜卑人并没有全力以赴啊。”
    “陛下英明。”
    “荀彧,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刘辩转身荀彧说道:“就算是想诱我前来,他们的战果也不够啊。”
    荀彧不以为然的笑笑:“陛下所言甚是。以臣推测,他们不过是想保存实力,以免伤亡过大而已。他们互相之间的提防。并不比对我汉军的提防差。”他顿了顿。又道:“就像当初六国合纵,却不敌秦国一般。国之力,不仅仅是看户口众寡,粮赋多少。还要看能不能全力以赴。一致对外。这正是孝武皇帝独尊儒术的目的所在。夫子有云: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刘辩笑了起来:“好吧,虽然你有点啰嗦,不过我承认你这句话说得对。一致对外,而不是互相猜忌,才能够变得更加强大。在这一点上,儒门有功。”
    董卓翻着老眼,不解的看着刘辩和荀彧打哑谜,他不知道这两人在这个时候怎么还会有心情谈论儒门的事。不过,他人老成精,知道该怎么做,所以一直低着头,一声不吭。
    刘辩转身看向董卓,亲切的说道:“董公,在定襄过得自在么?”
    董卓沉吟片刻:“只要能为陛下效力,臣在哪里都很自在。”
    “我看你也比较自在。大战之后,独坐山巅,自斟自饮,这是大自在。”
    董卓笑了起来,伸手相邀。“陛下共饮一杯?”
    “我就免了。”刘辩无奈的摇摇手。“你年过花甲,到了应该自在的时候。我还年轻,不能太自在。你一个人喝吧,想喝到什么时候就喝到什么时候。对了,陇西的羌乱已经平定了,你什么时候想回去,也可以回去看看。树高千丈,总要落叶归根的。”
    董卓一怔,随即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