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三国-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我不能放弃?”
    荀彧满意的点了点头:“殿下终于触摸到了道法的真谛,臣也算没有白费这一番口舌。舍得舍得,先舍才能有得。殿下,臣以前教你的与真正的大道背道而驰,这不是殿下的错,是臣的错。”
    刘协眼神微缩。“那依先生之见,我现在当如何做?”
    “放弃该放弃的,抓住对殿下来说最根本的那一点。”
    “那一点,是什么?”
    “境界。”
    “那奈天下何?”
    “殿下境界不够,这天下终究不是殿下的。殿下的境界够,这天下终究还是殿下的。殿下,陛下无子,他除了将天下交给殿下之外,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可是,就算我肯放弃,我的境界也无法超地陛下。”刘协转过身,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有龙,还有赤霄和玄刀,我却连一口剖鲧吴刀都没保住。”
    “陛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你只看到赤霄和玄刀,只看到剖鲧吴刀,却忘记了还有一件重宝。与那件重宝相比,赤霄、玄刀、剖鲧吴刀都不值一提,甚至于龙凤都不足为虑。”
    刘协不解的皱起了眉头:“究竟是什么,竟然如此珍贵,如此强大?”
    “传国玉玺。”(未完待续)
    。。。
 。。。  

第423章 传国玺的秘密
    刘协一怔,神情有些复杂。
    传国玉玺失踪已久,荀彧是知道的。此刻突然提及传国玉玺,难道他知道传国玉玺在哪儿?
    如果说剖鲧吴刀的丢失是刘协无法掩饰的一个失误,那传国玉玺就是刘协心里的一根暗刺。传国玉玺的得与失都没有公布于众,刘协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也没有听任何人提起过。刘辩也似乎忘记了传国玉玺,对传国玉玺的失踪无动于衷。
    刘协因此承受了极大的精神负担。他不知道刘辩是真的不知道传国玉玺的下落,还是已经拿到了传国玉玺,就等他去自首。两者比较,他宁愿相信是前者。传国玉玺是天命的象征,觊觎传国玉玺就是谋逆。胸怀再宽广,兄弟情再浓厚,刘辩一旦得知他藏匿传国玉玺,恐怕不会放过他。
    传国玉玺在哪儿,这已经成了刘协的一块心病。如果已经落在刘辩的手中,这无疑是悬在他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都有可能要了他的性命。
    荀彧提到传国玉玺是什么意思?
    刘协强行稳定了一下心神,尽可能不动声色的说道:“传国玉玺失踪已久,先生是知道的。”
    荀彧笑笑:“玄刀失踪更久,陛下不是一样得到了。”
    刘协心中一动,眼神亮了起来。“先生的意思是”
    “传国玉玺是凤系圣物,得与失,都与天命有关。天命若在殿下,纵使远在千里。也会被殿下得知。天命若是不在殿下,便是近在咫尺,陛下也会失之交臂。陛下为什么会得到玄刀?不是陛下知道玄刀藏在那里,而是因为陛下悟命,体内龙系血脉的力量增强,与玄刀产生感应,玄刀这才吸引陛下前去。”
    刘协眼神一黯,大失所望。“陛下悟命,便与玄刀产生感应。可是我悟命已久,却一直未能与传国玉玺产生感应。这是不是说我并非天命所归?”
    荀彧摇摇头。“这就是臣说与传国玉玺相比。玄刀不值一提的缘故。传国玉玺与玄刀一样,都是灵物,只不过是传国玉玺更神奇,所寄托的是天命。要想与传国玉玺产生感应。不仅需要凤系血脉。还要有更高的境界。就殿下所知,凤系血脉应该也有几个,高明如袁绍已经踏入正大光明的第三境。可是他却依然不知道传国玉玺的所在,为什么呢?因为传国玉玺太神奇了,只有踏入第四境的人才能与之感应。”
    刘协倒吸一口冷气,又暗自放心了不少。既然传国玉玺的要求这么高,那么刘辩得到传国玉玺的只要能性就非常小了。他的境界虽然高,可他是龙系血脉,境界越高,离传国玉玺越远。
    刘协难得的笑了。“传国玉玺这么神奇?”
    荀彧严肃的点点头:“不错,传国玉玺中藏着秦统一以前的所有秘密。”
    刘协大吃一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藏着秦以前的所有秘密,这可大出他的意料。他原本以为纵然比赤霄、玄刀神奇一点,也不过是一方玉玺罢了,又能神奇到哪里去。没想到这方玉玺里面还有秘密,而且是秦以前的所有秘密。
    “殿下,传国玉玺原本是和氏璧,出自荆山。先为楚文王所有,后来传承百年,几次得失,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凤系血脉手中流转,而且未作任何改变。何以落入秦始皇手中,便琢成玉玺?”
    刘协仿佛明白了什么。“秦始皇将楚文王至秦的秘密加入其中?”
    “殿下圣明。秦始皇不仅是要想这一段历史加进去,还要为自己做一些解释。他原本是凤系血脉,却要冒充龙系血脉统治天下,这是一个谎言。他既不愿意天下百姓知道事实,又怕自己的子孙忘记了这个事实,所以,他在自称祖龙,欺骗天下臣民的时候,又将他是凤系血脉的事实留在了玉玺中。后世之君,只要有人能够达到明境,就能洞悉玉玺中所藏的秘密,而不至于忘了祖宗的血脉。”
    刘协愣了半晌:“你怎么知道这个秘密的?”
    “殿下,主持此事的人便是李斯,而李斯正是臣先祖荀卿的弟子啊。”
    刘协的眉梢挑了挑,原本有些微躬的腰渐渐的直了起来,眼中的失落散去,自信的光芒重新闪现。
    “这么说,我如果能够修成明境,就能找到传国玉玺,并且得到其中所藏的凤系文明的秘密?”
    荀彧点了点头。
    刘协激起动来,向前挪了一步,离荀彧更近一点,探身握着荀彧的手,声音发颤。“那我如何才能修成明境?按照先生的教导,我每天都晨练导引,夜鼓琴曲,至今一年有余,一直停留在光境之下,无法再进寸步。先生,会不会是我的资质有限,天赋不足?”
    荀彧反手握住刘协的手,轻轻的拍了拍,安慰道:“殿下,知道陛下为什么滞留弹汗山,不回中原吗?”
    刘协眨了眨眼睛,忽然明白了。“排除政务干扰,一心修行?”
    “殿下圣明。”荀彧笑道:“殿下身负监国之任,就算再用心,每天也会有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国政,焉能一心修行。修行之道,越是高深,越是难以前进,所以修道之人往往避居山林,为的就是尽可能的排除干扰。殿下修行一年,止步于光境之下,开始怀疑自己的天赋。可是殿下知道吗,臣五岁启蒙,六岁悟命,八岁悟正境,十三岁悟大境,三十一岁才入光境。殿下的天赋若是不好,那臣岂不是朽木一根?”
    刘协不好意思的笑了。片刻之间,露出几分孩子气的得意。
    “那也是先生教导有方。先生,我现在该怎么做?”
    “请陛下回朝主政,殿下辅政,既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担,又可以从旁学习陛下的治国之道。假以数年,殿下修成明境,接掌朝政,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刘协目光闪动,有些犹豫。荀彧心知肚明,接着说道:“长兄如父,如果陛下解决不了子嗣这个难题,皇位自然是殿下的。陛下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以你们兄弟的境界,征伐天下、开疆拓土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陛下岂能不给殿下一个安身之处?如果陛下在弹汗山修行,勇猛精进,殿下处理国政,却迟迟无法破境,就算陛下将来有意让殿下镇守一方,殿下能担得起这个重任吗?”
    刘协明白了,深施一礼。“先生一言,拨云见日,协感激不尽。请先生不嫌鄙陋,继续教导我。”
    
    数日后,荀彧接到了钟繇送来的消息,不禁暗自汗颜。在这个问题上,他输给了钟繇。回到洛阳之前,他一心想辅佐刘协理政,如果不是和杨彪发生争执,他根本不会改变主意。可是钟繇却抢在他前面进谏,并成功说服了刘辩。这也说明刘辩本人是有这样的想法的,自己跟他那么久,居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敢自称对他非常了解,真是自以为是。
    荀彧随即和刘协商量。刘协听了荀彧的劝告之后,也清楚自己眼下实力太差,勉强恋栈,不想保不住这个位置,反而可能引起刘辩的反感,不如以退为进,将国事的重任还给刘辩,自己做一个听话的弟弟,一面学习治国之道,一面加紧修行。听说刘辩愿意回京主持大事,他不仅没有失落,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刘协随即与长公主、贾诩商议,又与杨彪、皇甫嵩通了气,很快就统一了意见,以刘协的身份奏请天子回朝,主持国政。
    刘协的奏疏随即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弹汗山。
    
    草原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董白纵马飞驰,雪狼在马前飞奔,大鹰在头顶盘旋。
    一只雪兔突然从雪窝里跃起,仓惶逃窜。雪狼低吼一声,转身飞奔。它的动作虽然不慢,却没有大鹰敏捷。大鹰一振双臂,俯冲而下,抢在雪狼面前抓起雪兔,再次腾空而起。
    雪狼扑了个空,呲着牙,愤怒的咆哮着。
    “叫什么叫,谁让你这么慢!”董白飞驰赶到,用手中的弓轻轻的敲了一下雪狼的头。雪狼无奈,收起凶相,夹着尾巴,有些郁闷的走到一旁去了。
    大鹰盘旋了一圈,回到刘辩面前,将雪兔丢在卡乌捷的面前。卡乌捷翻身下马,捡起雪兔看了看,仰着脸叫道:“陛下,这只雪兔很肥呢,我们烤着吃吧。”
    刘辩笑笑:“这么多人,一只雪兔哪够,让董白多打几只,今天吃个痛快。”
    “好啊,好啊。”卡乌捷开心的笑着:“我也去,我也去。”说着,操起了一张弓,飞身上马,冲出出去。
    貂蝉和蔡琰陪在刘辩身边,她们既没有董白的境界,也没有卡乌捷的矫健,只能陪着刘辩看看了。
    “你们也去吧。”刘辩推着她们的背,鼓励道:“就算打不到猎物,跑一跑也是好的。等回到中原,可没这样的机会啊。”
    貂蝉轻声问道:“陛下真的要回中原吗?”
    刘辩知道她的心思,微微一笑:“要回,不过,也就是两三年的事情。我迟早还会回到草原上来的,也许还会再去一趟玄冥海。到时候,你还和我一块儿。”
    正说着,蔡琰突然叫了一声:“陛下快看,六百里加急。”(未完待续)
    。。。
 。。。  

第424章 塞翁失马
    太平二年,十二月中,镇北将军杨凤、并州牧李儒、幽州刺史钟繇、度辽将军公孙瓒赶到弹汗山,与鲜卑附义王槐头、王相阙居一起参加会议。
    会议地址就在神殿,那座面带神秘微笑的神像下面。
    同时参加会议的还有被称为草原活佛的佛教大师支谦。
    支谦进门的时候,正背着手在神像前踱步的刘辩连忙上前,合掌为礼。
    “大师安好。”
    支谦连忙还礼。“方外之人,拜见人间佛。”
    “大师客气了,辩不敢当。”
    支谦也不多说,转身又向杨凤欠身施礼:“见过护法伽蓝。”
    杨凤不敢怠慢,连忙还礼。他悟命破境,已经与吕布、关羽等人一样跨入神级猛将的行列,再加上不久前的西征,他顺理成章的被支谦纳入了护法伽蓝神的范围。在俗世,他是刘辩产的臣子,在佛门的世界里,他是刘辩这个人间佛的护法伽蓝。
    这一切都是刘辩赐给他的,他对刘辩的感激自不待言。
    公孙瓒看了,有些眼热。他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