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10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叶依人一怔,心里使劲儿回忆着另一个时空里面中国和尚都是怎么产生的?应该不是大和尚生小和尚吧?

    “这个庙是可以继承的?”依人又问。

    “当然可以继承啦,佛教的净土白莲宗、净土真宗,道教的神霄宗、天师宗、神道宗、天理道的寺庙和道观都是可以继承的产业。”计生委的“媒婆”赶忙笑着解释道。

    和另一个时空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干部不同,这个时空大明帝国的官员大多善于作伪,表面上是没有什么官架子的——别说是一个计生委婚姻促进科的副科长,就是大明帝国内阁左丞相在每次大选的时候都要上街去和选民亲切交流一番的。

    叶依人来到这个时空的时间不长,没有遇上选举,所以才有了大明的政客官员不大露面的感觉——实际上,大明的政客和官员也挺忙碌的,之所以“不大露面”是因为大明的私有媒体不大负责且见钱眼开,而且现在的大中华人民对政治的兴趣都不高。政治人物在大部分情况下很难引起人民的关注,所以媒体不大高兴为他们浪费有限的版面和时段,只有在大选的时候才会由各个政党出钱打政治广告提高政治人物的曝光率。

    当然,政治人物和官员倒是一个很吸引眼球的话题,和另一个时空相比,大中华和大明的政坛、官场显然是相当黑暗的!呃,这是叶依人看电影和电视剧得出的结论!这个时空当然没有好莱坞和美剧可以看了,不过影视产业还是颇为发达的,各种大片铺天盖地,叶大小姐这几个月除了买衣服、租房子之外最大的开销就是看片了这个时代的大中华居然很少有盗版,所以花了叶依人不少银子。而这些电影、电视剧中,凡是涉及政治的题材,基本上就是大中华版的“官场现形记”,什么议员贪污、官员受贿、选举舞弊、世家政治甚至还有揭露皇室腐化生活的(当然,这个时空的人民并不认为皇帝、国王们有很多女人是腐化)!真是让叶依人大开眼界,同时也让她更加怀念原来那个政治清明,官员们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时空了。

    不过怀念归怀念,看眼下的情况多半是回不去了,只能做长期生活在这个帝国主义大中华的打算,这也是依人同意参加这次相亲活动的原因——虽然叶依人是不会把当家庭妇女做为人生奋斗目标的现代职业女性,但是结婚然后生一个小孩还是她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

    但是和一个和尚结婚或是恋爱,实在是有些超乎她的想象了。

    “没有中意的?那真是太遗憾了,希望下次能有让您满意的。”这次相亲活动的组织者,那位上海府计生委的芝麻官儿在叶大小姐拒绝了和尚之后,又接着给她介绍了十个非宗教人士,不过却没有一个能入叶依人法眼的。不是年龄偏大,就是经济基础不够扎实。

    通过报纸和电视,依人已经知道30年来大中华帝国的经济一直不大景气,高增长的时代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的来到而一去不返。在专门做印度游客生意的依人看来,这个大中华的经济景气度甚至比不上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诸国!虽然这个时空的印度似乎没有摆脱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国家的上层几乎是清一色的欧洲白人——依人的顾客大部分也是白人,说得也是标准的伦敦腔英语,大多是当年追随维多利亚一世到达印度的英国裔白人的后代,也有之后从欧洲移民而去的。

    通过和这些客人的交谈和网路上的资料,依人知道这个时空的印度发展的相当不错,没有脏乱差的城市,没有乱哄哄的宗教冲突,甚至没有巴基斯坦,当然也没有万恶的资产阶级民主——印度白人牢牢掌握着权力,甚至通过联姻和养子继承夺取了几个最大最富有的印度土邦的政权,控制了印度帝国大部分的土地。而且管理的非常井井有条,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卡拉奇、拉合尔、班加罗尔等城市都是现代气息十足,街道宽阔,高楼林立,房地产市场也兴旺发达。

    如果按照官方汇率计算,印度大城市的平均房价是大明大城市的10倍!而他们的人均gdp也已经接近了12000华元,差不多有大中华人均gdp的三分之一,达到了这个时空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叶依人的估计,这个时空华元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另一个时空人民币的5到6倍,用肉很多的大肉包子和没有三聚氰胺的三鹿牌牛奶比较的话而这个时空大明的人均工资收入水平大约在2500元到3000元间,相当于另一个时空的一万几千元。不过在依人的印象中,这个时空的中国人并不比另一个时空富裕多少。

    由于老龄化和人口以较快速度减少造成的资产价格长期低迷,让这个时空大中华亿万富翁的数量和财富远远少于另一个时空,百亿身家已经罕有,而且多数都是石油产业和科技产业富豪。

    至于普通老百姓在依人看来就更加不富裕了——至少和她在另一个时空的亲友们没有办法相比。拥有一二百万华元资产已经算是中上之家了,拥有千万财产差不多都算个小富豪了!而这个时空人民的平均收入虽然不低,但是由于女性婚后不工作是惯例,所以是需要除以二的,就是说相当于一万几千块人民币的人均工资收入只相当于另一个时空的七八千。扣除税收和社保之后就更少了,负担起一家三口或四口的开销真是不算宽裕。而且在依人看来,这个时空中国人的工资收入有些平均化的趋势,普通一线工人和公司中层白领的收入差别不大,而今天和依人她们见面的男子大多是三千多的月入,还没有工作狂依人赚得多!倒是那个和尚每月能有10000以上的收入

    这大概就是依人小姐和其他参加相亲活动的女孩子觉得如意郎君难觅的主要原因吧?(未完待续。。)


第1554章 依人旅游记



    坐在一艘体积比航空母舰还大的巨型飞艇的底层舱室内,透过透明的玻璃或是别的什么材料做的地板往地面看去。来到这个时空已经7个多月的叶依人才第一次真实感受到了大中华的辽阔和空旷,因为怡和百货公司给她这个季度销售冠军的奖励不过是南北两京7日游。现在她已经逛过了一座看上去还比较熟悉的北京城,还逛了没有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现在正在返回途中。虽然这艘飞艇并没有离开另一个时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空。但是透过透明的地板,她所看到的中原大地和她印象中的场面是完完全全不同的!

    在另一个时空中,中国的人口和城镇分布还算是比较平均的。虽然也有人口大量涌入东南发达地区,造成北上广深五大都会过于拥挤的问题。但是和这个时空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啦!毕竟另一个时空的城市布局和建设甚至是人口流动,都是经过统一和精心规划的。而在这个时空,虽然也有城市发展规划这回事儿,但是却远远达不到细致严密的地步,很大程度上是在顺应人口流动的大趋势,而不是在指导人口的流动。

    因而在一百几十年的充分发展之后——如果按照另一个时空的标准,现在的大中华诸国肯定都是发达国家——在大明帝国的版图上面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人口聚集和大都会超常扩张两个问题。

    目前的大明帝国拥有约10。8亿人口,比起另一个时空的近14亿少了足足3亿。但是人口最多的上海、应天、广州三府都有近5500万居民!天津府、顺天府、武汉府等三个人口稍次一等的府,也都有3000万以上的人口。仅仅是这6个府的总人口就多达2。6亿。占到了大明总人口的20%以上!如果再算上拥有2000万以上人口的辽东府、星洲府和杭州府。超过3。2亿人也就是全国总人口的近30%。就聚集在这9个府的不到8万平方公里国土之上——而且和另一个时空的中国城市总会保留出相当的土地用于农业开发所不同,大明帝国是没有基本农田保护这个概念的,因而这9个人口最为密集的府的建成市区面积的占比都在90%以上,也就是有超过7万平方公里成为了房屋密集的市区。而在上海、应天二府所在的江南鱼米之乡的空中俯瞰,翠绿色的农田已经绝迹,取而代之的就是望不到边的巨大城市!

    当然,作为一个高税赋和高福利的发达国家,大明9大都会的交通、医疗、住房、教育、治安等和民生休戚相关的问题还是解决的比较好的——这个时空的大明政客和民众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和各种民生问题挂钩的是政府的投入而非城市的大小。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投入,500座10万人口的小城绝对不会比一座5000万人的大都会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实际上,排除特殊情况,一座5000万人的大都会的财政收入肯定超过500座10万人口的小城市的总和。而上海、应天、广州三府的财政,自大明复国以来,一直都是整个帝国最充裕的。充足的财力,当然是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有力保障。

    但是人口的高度集中却造成了另外一个让人有点头疼的问题,就是大明除9大都会区以及一些省会城市、资源型城市以外地区的空旷,而且有越来越空旷的趋势!当叶依人乘坐的飞艇飞出了庞大的顺天——天津城市圈上空之后,目之所及的。就是漫无边际的金黄色——现在已经是秋季,正是稻谷和小麦成熟的季节——华北大平原上已经没有了村镇星罗棋布的场面。只剩下了无边的麦浪稻海,只是在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有一些规模很小的城镇,估计是农夫们集中居住的所在。

    农业生产似乎也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现在正是收割的季节,有不少农田中正有大型联合收割机在运作,高速公路上不时还有满载着粮食的卡车往来。叶依人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所有的农机和卡车看上去都非常漂亮。显然这个时空大中华的工业实力并不比另一个时空的人民共和国差——其实看看上海、应天两府中只能用壮观来形容的工业区就知道了。

    “好空旷啊!”叶依人放下望远镜,由衷感慨了一声。

    “如何不空旷,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肯在农村生活?人都走光了,乡下当然空旷了。”

    回答这个问题的就是当日接待叶依人的怡和百货光复北路店人事部长,老头姓伍,似乎是怡和行伍家的庶流远亲。打年轻时就在怡和百货光复北路店任职,已经做了50年!从站柜台一路做到店长,15年前把店长的位子让给了“年轻人”,自己当了人事部长,叶依人是他招进来的,也是他亲自培训的,而且还是他培训出来的第一个季度销售冠军——呃,要是叶依人早来三四十年,这个季度销售冠军肯定轮不到她,因为三四十年前的怡和百货店员们可比现在努力多了!

    那时候的怡和百货都是上午930开张一直做到晚上1000整的,那时的店员每年包括加班至少要工作200天以上,换算成小时差不多是2500个小时。几乎人人都是工作狂,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人了,除了叶依人

    这次因为销售冠军出在怡和百货光复北路店,所以伍老头夫妇也得到了个公费旅游的机会,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怡和百货上海府、应天府各门店的模范店员。不用说,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男人——这些人都是四五十年前大明百货业最景气的时代加入怡和百货的,那时候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