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清军武官正是武进士出身的一等侍卫傅方,他是认得韦绍光的,因为在道光二十一年时,他也在广州城。三元里抗英事件发生后,他还和几个要好的旗人军官大醉一场以示庆祝。随后又被广州将军奕山派去三元里调查斩获英兵首级多少。亲眼见过韦绍光,事后还向奕山举荐韦绍光做官。

    可是奕山却认为一个汉人匹夫可以聚众数万,还击败了英将高夫,这事儿绝对不是国家之福!还指示他严查韦绍光的底细,若有任何不轨,就要锁拿问罪!

    现在看来,这爱新觉罗。奕山到底是皇亲国戚,觉悟就是高啊!当日要是寻个罪名把这韦绍光斩了。将三元里平了,今天不就少了许多敌人了!

    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傅方没有,郑洪同样也没有。借着蒙蒙方亮的天色,他已经看到满山遍野的清兵往芙蓉山上涌来,似乎要将自己的几千人完全淹没一般。

    “公爷,不好了!雨停了!”

    郑洪正感到大势有些不妙的时候。他的军师丁日昌忽然又大声嚷了起来。

    “雨停了”郑洪还有些不大明白。

    “火枪、弓箭!清军的火枪和弓箭很快就要上来了!”丁日昌的脸色有些发白地提醒道。

    北路明军虽然没有弓箭,但是洋枪、鸟枪还是有很多的,而且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清军。可是在芙蓉山上的明军却没有干燥的火药可用!一旦清军把火枪、弓箭调上来,郑洪手下的几千兵可就都成活靶子了!

    “援兵到了没有?”郑洪临上芙蓉山之前下令调集了12000援兵。现在也该上来了,只要他们能到,这一仗还有得打。

    “连影子都没有啊!”

    “全军撤退!退到北江边上去!”郑洪跺了跺脚,下达了退却的命令。

    只是他的对手僧格林沁不容许他如此从容而走了。

    “全军突击,目标芙蓉山!第一个冲上芙蓉山顶着赏银3000两,官升三级!”

    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清兵,郑洪咬着牙还想回身再战,却被几个亲兵拽住,搂腿夹腰架着往山下的北江退过去了。这时江面上有数十艘沙船改装的战船,还有上百艘征用来的民船,上面都有持着洋枪、鸟枪的明军,只要到了江边就能脱险了。

    而大明延平郡公郑洪的败走也宣告了芙蓉山上几千明军的崩溃,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这座位于北江岸边,扼守着曲江县城的要地就再一次回到了清军手中。不过清军在这一战中的斩获却不太多,因为明军溃败到北江岸边时,船上的明军就开始乱放洋枪、鸟枪。这帮杂牌中的杂牌虽然磨磨蹭蹭没有及时增援郑洪,但总算没有跑路,看到郑洪的败兵过来就开始用火力支援,虽然没有什么准头,但是傅方带领的健锐营刀牌兵在东江之战中已经被明军的洋枪打怕了。一听到枪响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也不追杀逃敌了,全都往芙蓉山上退去。而跟在他们后面的绿营兵一见八旗天兵都退回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赶忙往后退了下去。

    而败了一阵的郑洪,也被手下一帮不争气的杂牌气得没有了返身再战的心情,只得收兵往英德退去,在返回的船上还让丁日昌写了请罪的折子让人快马送去广州了。

    9月22日,也就是芙蓉山之战后的次日午后,郑洪兵败的消息就送到了广州明王宫。

    “王上,郑公兵败了!”

    此时朱济世正和左宗棠、叶名琛一起研究“军功田”的事宜,就是给明军士兵、士官授田替代军饷的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朱济世立即偷偷看了眼叶名琛,对方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不过很快就掩饰下去了。

    “损失如何?”一旁的左宗棠问。

    “损失了2500多人。”苏玉娘蹙着秀眉道。

    “才这么一点儿?”朱济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2500人的损失不小了,要知道明军从兰芳之战到攻破广州城的这段时间里,全部的伤亡加在一块不过1000人出头而已。

    可是郑洪手中有五万三千大军,损失了2500就报兵败也太反常了吧?朱济世怀疑郑洪少报了损失。

    “王上,应该只有这些,郑公的奏折上说,22号夜到23号晨,他督率8000人在芙蓉山同至少30000清军打了一场,结果为清军所败。”

    朱济世的眉头拧得更紧了,“郑公现在在什么地方?他没有受伤吧?”

    苏玉娘道“郑公没事儿,写这封折子的时候正在退往英德途中,现在应该已经到英德了吧?”

    朱济世一把抢过奏折看了看,脸色马上沉了下来“郑公打得是什么仗?出兵五万三,实际只用八千去跟人家三万人打,损失了两千五就全部退回英德”

    左宗棠接过奏折细细看了遍,叹口气道“王上,这也不奇怪,郑公的兵虽然有五万三,可真正能打的恐怕只有八千,精锐都败在芙蓉山上了,剩下的人当然没有斗志战心了,如果不退恐怕败得更惨!”

    朱济世脸色阴沉地点点头“看来我得亲征韶州了!”

426 1054357888770

第280章 打胜了,士气更低!求月票



    公元1847年9月22日。

    韶州,芙蓉山。

    战事已过,激战之后,芙蓉山大寨四下一片破败的景象,木栅胸墙周遭,满满的都是淡紫的血色。现在正是夏日,尸臭味已经在芙蓉山左近弥漫开来了。

    清军绿营湖南提标的官兵就在提督余万清的亲自督促下,开始清理尸体,收拾营寨了。

    芙蓉山一战,虽然是清军获胜,但是比较伤亡数字却也是清军较多,几乎达到了明军的一倍,如果不是京旗健锐营的骁勇和郑洪的准备不足,这一战打到最后真是胜负难料。

    而在各部清军当中,损失最大斩获最少的无疑就是余万清的湖南提标了。几乎折损了一半人,斩获的明军首级却寥寥无几,还有好几百个“附逆”(就是让明军捉去割了辫子后又被清军抢回来的倒霉蛋)的,都让僧格林沁下令斩了脑袋报功了。

    现在是非常时期,广东一省几乎全部沦陷,广西和湖南也都相继传出警讯,清军绿营又在之前的战事中表现差劲,附逆降贼的武官更是数以百计。朝里朝外,都是一片指责绿营无用误国的时候。湖南绿营又打成这副德行,这余万清也知道自己的顶子保不住了,只求能落个干干净净的开缺回籍,千万别落个交部议处——那样还不如直接掉脑袋呢!好歹能给家里面留点银子,要是让京里面那票贪官来“议处”,少不得拿一副身家去换个充军流放。

    就在余万清和一干湖南绿营的军官在担心脑袋和口袋的时候,下面的湖南绿营的兵丁更是咬牙切齿在心里面咒骂,不是骂我们大明朱大王的,而是在骂满清狗皇帝道光和僧格林沁、赛尚阿一干八旗亲贵的——昨晚一战,他们这些湖南兵可都是豁出命在打,虽然被明军打溃了,但也为宝盖岭和曲江县城内的清军主力集结调动争取到了时间。不管功劳苦劳都是有的,而且还死了那么多人。怎么都要从优抚恤一下吧?

    谁知道非但没有一个铜子儿发下来。反而把几百个被明军捉去后割了辫子的弟兄当成逆明反贼砍了脑袋!这些旗人到底当不当汉人是人啊!打仗被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是一两半二两的饷,犯得着把命搭进去吗?这天下是旗人的,又不是汉人小兵的被捉去割了辫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家明军割辫子的时候又不会征求俘虏的意见。怎么就成了“逆贼”,还要割脑袋啊?这也忒狠了吧?给明军捉去不过割辫子而已,回到大清这边就要割脑袋!这还让不让人活啦!

    想到这里。哭声就起来了。前文说过,这绿营兵也是世袭兵,平日也是一个圈子的,所以绿营兵丁官佐之间,多有沾亲带故的。芙蓉山一战下来,不少人失了亲朋好友。若是被明军所杀,再得一份优恤也值了。可有不少人是被僧格林沁下令砍头的,都当成附逆的贼人,不但没有抚恤,还要祸及家人这如何不委屈,如何不伤心?

    “哭什么哭!都哭什么!大清打胜了,你们还哭”余万清听到这凄凄惨惨的哭声火也上了。抡起手里的马鞭就朝几个正抹眼泪的兵丁抽打过去。

    “军门!我们苦啊!”挨了打的兵丁却哭得更凶。

    “我那兄弟是力竭被擒的,就是给割了辫子,又没有真附逆,凭什么就砍头啊!”

    “还不是因为僧王要报功!我们的人给割了辫子正好拿去砍了充人头!”

    “那些京旗健锐营的人都说我们是一钱汉了,我们的命只值一文钱!”

    “呜呜这是什么世道啊!他们旗人凭什么这么欺负人!芙蓉山一战都是我们汉人绿营在拼啊,他们只是最后上来捡个现成的。”

    “不干了!不干了这个绿营兵不能再干了,旗人的天下,就如他们自己去保。我们不保了!”

    听到下面的议论声越来越响,内容也越来越“反动”,余万清心一横就伸手去摸刀把子,却被身边几个戈什哈一把拦住。

    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戈什哈压低声音道“主子,小心军心生变!”

    军心已经生怨了,再一逼难免就有变,这芙蓉山上的两千多湖南兵可个个手持利刃。要打起来,十几个戈什哈可保不住你余大提督!

    “可是怎么呢?”余万清也在跺脚,他一浙江人,在湖南绿营里面没有根基。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安抚军心。

    “还是得靠银子!”那个老戈什哈是余万清的亲族,在浙江绿营里混了半辈子,最知道军心是怎么回事了。

    “得去找僧王要银子抚住军心,要不然下一回上战场,这标兵搞不好就要临阵倒戈了!”

    余万清咬咬牙“倒戈就倒戈吧!这银子我是要不来的,再说我这个提督也当不到下回上阵了。”

    与此同时,宝盖岭大营的中军大帐之内。四川提督向荣也是一脸怨气,正和几个将佐一块儿喝酒发牢骚。

    “这叫什么事儿?这叫什么事儿!苦仗、硬仗都是我们在打,最后连口汤都喝不上,好处都是旗人的!我向荣也就算了,已经混到了提督,再升没地方了。可是下面的弟兄不能白拼命啊!这么大的胜仗,砍了两千几百个首级,怎么都该有百把个保举额子吧,这就给了十个这怎么分啊?这样下去,这兵还怎么带?谁肯拼命打啊!”

    向荣的语气里全是苦水,从今儿上午开始到现在还没有倒完,几个陪他喝酒的参将、游击、都司也都是愁眉苦脸,一点不像刚刚打了胜仗的样子。

    要说这事儿吧,其实根子上还是朱济世和左宗棠这对君臣闹出来的。一个想出“离间满汉”的奸计,一个发明了“劝降药”,还用一个汇丰银行套住了十三行和广东巡抚叶名琛——这可是一省巡抚啊!居然也投降了大明,这道光皇帝还能相信汉臣?

    而僧格林沁和赛尚阿又上了“撤绿营、扩汉旗、编新军”的折子,也摆明了不相信汉人的立场。虽然道光皇帝还没有点头,但是满朝上下,无论旗汉都是一致赞成的,实行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僧格林沁和赛尚阿又怎么会保举一大堆绿营汉员升官呢?

    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再说了,现在就算保举一百个绿营汉员,过不了多久还是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