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页岛开发公司,阿拉斯加开发公司等等。

    另外,大明帝国在东北地区推行的集体农庄,现在看起来也是比较成功的。”

    他笑了笑,“比我在美国进行的实验要成功,我想应该进一步将这种模式扩大到所有的新占领土之上。”

    “哦,欧文先生也研究了东北的集体农庄?”

    马克思这时从一个随身带来的皮包里面拿出一份报表交给朱济世,“这是东北开发公司的账簿,1853年度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

    欧文接着说道“是的,我研究过东北的集体农庄,并且将之与我在美国开办的新和谐公社进行了比较。很显然,前者更接近于一家股份制公司,而后者更接近于一个社会!实际上在我的新和谐公社之前还有一个和‘谐社会存’在于新和谐公社原来的土地上。”(未完待续。。)

825 737448682076

第780章 成功的集体化 狂求月票



    “和谐社会?”朱济世头上冷汗直冒,这个词儿太耳熟了,该不会是那位爷也穿越了吧

    “是一个宗教团体,是由德意志移民组成的,他们在短短十年内创造了令人刮目的财富,将那里建成了‘西部雅典’,后来他们打算迁移到别的地方去,我就买下了他们的土地和城镇进行试验。但是很遗憾,我失败了!”

    “为什么会失败呢?”

    “因为我要在新和谐公社建立的是一个社会,我在那里建立了工厂、农场、学校,当然还有政府,希望建立一个同目前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完全不同的和谐社会。而陛下的集体农庄,就是个有武装警卫的农业公司。集体农庄的庄员是公司的股东,每一户的股份多少完全一样,通过股东大会选举出管理层。而这些股东本身又是公司的员工这些集体农庄其实就是一家员工持股的公司。而且它们的业务都非常突出,就是农业!一点不复杂,又得到政府和东北开发公司的扶植,比如无偿提供土地,收购农产品,提供贷款等等。所以非常容易成功。”

    实际上,朱济世也研究过那个把罗伯特。欧文搞得倾家荡产的“空想社会主义”。他在后世的政治课和历史课上也听过这位爷的大名,据说由于这位爷的失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不过在朱济世真正看到欧洲的“新和谐公社”的资料以后,他才知道这位的失败完全是因为太过理想化。找了一帮美国的教育专家。在新和谐公社开了许多很好的学校,向社员提供免费教育。在分配上面又实行平均主义,而且也没有集中财力投资到有优势的主业上面,而是想搞一个自给自足的模式。说他是空想社会主义真是一点不错。

    而朱皇帝在中国搞“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是很现实的。一是为了保持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稳定——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工业化这种事情是不大可能完成的,那种一边打着内战一边就把工业化给办了的例子,在现实当中是不会有的。

    二是为了替工业化筹集足够的资金。只要研究一下大明帝国这些年来的进出口情况就知道了。支撑大明工业化的资金并不是朱皇帝在欧洲创立的济世行的收入,济世行只是为朱济世的事业提供了一点启动资金罢了。包括A油炸药、硫化橡胶、H洛因、K卡因、黄连素在内的一大堆专利,并没有为朱济世换来多少财富。

    真正支持大明工业化的恰恰是农业!这些年来。大明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如生丝、生胶、茶叶、黄连、大豆、猪鬃、桐油、棕榈油、咖啡、香料等等。在1853年度,这些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已经超过了一亿五千万英镑!而同期,大明帝国的进口,也差不多是一亿五千万英镑。如果没有这么多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大明每年就要承受一亿五千万英镑,也就是四亿五千万银元的逆差。国内的通货早就紧缩得一塌糊涂了,经济想不崩溃也难——历史上日本工业化的初期就因为没有多少出口拳头产品,造成了大量金银的尽流出和纸币贬值。

    虽然,现在东北的集体农庄除了大豆之外,并不直接生成用于出口的农产品。但是没有东北的粮食,大明的东南沿海和南洋的粮食供应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宽松。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土地和劳动力用于出口型经济作物的生产了。

    欧文说完了话,恩格斯又像变戏法一样掏出了另一份文件,递给朱济世道“陛下,我觉得现在的战争,给了我们一次加强经济管理和进一步推动集体化农业发展的机会。如果我们想尽快地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国家就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同时还要有一个强大的集体化农业做为后盾。这是我和欧文先生、斯克佩尔先生还有罗德里格斯先生讨论之后。拟定的一个经济改革方案。”

    原来这才是恩格斯把皇室财团的董事们都带来北京的原因。

    “经济改革方案?”朱济世接过文件,翻看起来。

    “主要加强对重要的出口农作物的扶植和管理,一方面加强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一方面通过这些经济作物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恩格斯道。

    恩格斯制定的计划当然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而这种社会主义就体现在发展集体农庄上面。

    首先是要将集体农庄的模式从东北推广到南洋和东南沿海!

    当然不是要全面铺开,而是将目标指向几个特定行业。如生丝、生胶、棕榈油、茶叶等重要出口农作物的生产。

    先利用眼下的战争局面,对中国的重要出口产品进行管制,每个重要出口产品都设立一个政府指导的大型贸易商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出口垄断。然后再利用这些大型贸易商会来整合这些出口农产品的生产者,力争建立起一大批生产生丝、生胶、棕榈油、黄连、茶叶的集体农庄,以提高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和集中度,以便引进和开发各种新技术,保持这些产业的强大国际竞争力。

    其次当然是将各大商行从这些农产品出口上获取的巨额利润中的一部分,引导到不怎么赚钱的重工业和基础建设——说起来真让人汗颜,虽然这些年大明的工业化已经开始起步了,但是并没有多少投资是投在重工业上的。

    这几年,由旧式商人和大地主演变而来的大明资本家们,倒是开了无数的机器碾米厂、面粉厂、酿酒厂、织布厂、纺纱厂、陶瓷厂、刷子厂、榨油厂、火柴厂、家具厂、漆器厂、卷烟厂,哦,还有造小木船的造船厂,和造马车的车厂。但是投资重工业企业并不多,虽然造枪铸炮的工厂也有不少,但都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就是替兰芳行打下手罢了。

    唯二两家可以算得上是重工业企业的,也就是朱济世自己的兰芳行和南洋行。前者是全世界最大的钢铁厂,其实也没有多少产量,不过二三十万吨铁,几万吨钢罢了。后者能够建造铁甲舰和蒸汽帆船(不过蒸汽机主要依赖进口,国产的很少)。而且这两家重工业企业的利润一直都不怎么理想,时不时还要亏点老本——没有办法,搞重工业的投入实在太大,而且还要高薪聘请大量的外国技术人员,还要花钱培训大批的中国工人,这成本自然是高居不下,而产品太贵了又卖不出去。因为大部分重工业产品的买家,就是手头很不宽裕的朝廷和中国铁路公司。

    既然连兰芳行和南洋行这样资金雄厚的大公司搞重工业都不来钱,也就可以想象国内的普通资本家们为什么不肯把银子往重工业投了。所以,发展重工业的任务,也只有朱济世自己接过来了。但是皇室财团的钱虽然多,但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所以现在有必要为任务艰巨的重工业建设,开辟更多的财路了。

    看完了恩格斯和欧文拟定的计划,朱济世沉默了一会儿,“唔,其实朕本来请弗里德里希和梅耶过来是想商量对黄连出口进行管制的问题,没想到你们提出了这么一个宏大的计划”

    “我想,这是大明实现工业化所必需的。”恩格斯道,“如果完全让市场和私人资本去做,这条道路或许要走上100年!”

825 1028308686921

第781章 工业化的支柱 狂求月票



    对1854年的大明帝国来说,工业化不能完全依靠刚刚起步的民族资本家,更加不能指望外资。因而只能利用国家和朱家王朝的力量推动工业化了,而工业化的积累,除了祖上的那点老本,就只有从农业中攫取了。好在眼下的大明帝国拥有几种附加值非常高的经济作物,用不着如历史上那样出口粮食套取外汇了。

    所以,恩格斯现在提出这一套“王朝社会主义”加集体农庄的办法,的确符合目前的情况,有成功的可能性。不过,朱济世还是打算征求更多的意见。

    朱济世扭过头看着汇丰银行的首席大班,“斯克佩尔,你看呢?”

    “陛下,我不明白您为什么那么急于推动工业化?”斯克佩尔显然不赞成恩格斯的计划,“而且,我更不明白您为什么要在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投资建设一家钢铁厂?这显然不是一笔很有前途的买卖。”

    亚拉巴马州是美国南方唯一有条件开始钢铁厂的地方,那里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朱济世很早就指示在美国有投资的济世行在美国南方寻找投资钢铁厂的机会,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朱济世很想告诉斯科佩尔,等到美国南北战争开打的时候,你这个南方佬就知道一家钢铁厂的价值了,对美国南方人民来说,它比一亿亩棉花田都重要!

    “当然。”朱济世皱皱眉道,“这是一笔长期的投资,朕很看好美国的未来!”他又看看玛丽亚,“亲爱的,你觉得恩格斯先生的计划可行吗?”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笑道“当然了,拿破仑三世也在大力发展法国的重工业,因为法兰西帝国不能只有香水、葡萄酒和珠宝首饰。”

    朱济世点点头,又问道“梅耶,启文。你们俩觉得怎么样?”

    “陛下,我觉得这个计划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步子太大。”梅耶。布隆施泰因道,“贸然对大明所有的重要出口产品实行管制是有风险的。很可能引起英法的不满。不如选择其中几个进行管控,比如黄连、茶叶、橡胶、棕榈油。”

    朱济世插话道“可以加上丝绸和茶叶的,绝大部分洋商并不直接向丝农、茶农收货,有一个进出口商会其实也是方便他们做生意。另外,印度的茶叶种植面积这几年增加很快,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而法国的生丝产业发展也很快,出现了不少新技术我想,生丝进出口商会还应是一个促进中国丝和丝绸工业发展的商会。还应该设立丝绸研究所,派人去法国学习新丝织工艺和西洋染色工艺,促进机器缫丝厂的发展。培养新蚕种和新技术,设立检疫站。同时在江南和闽粤地区,优先扶植一批养蚕业的集体农庄,大规模地生产无病蚕种出售给其他蚕农。而且,还要在北京附近的皇室土地上开办从事桑树种植的集体农庄。”

    说起这些年法国蚕丝业的发展。其实和朱济世是有很大关系的!就是因为他提前开创出了细菌学,才让法国科学家发现了几种危害到蚕宝宝的病菌。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无病蚕种这个概念,从而让法国的养蚕业摆脱了疫病的侵害。我们的朱大皇帝很担心未来的法国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