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8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部学校对留欧青年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虽然不可能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变成革命者,但只要有数百上千的革命青年,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大概就可以开启了吧?想到这里,这位蒋先生的嘴角不禁浮现出了得意的笑容。(未完待续。。)

1217 19343110811334

第1255章 涅恰耶夫来了



    “青年,你叫什么名字?”

    “谢尔盖。格那季耶奇。涅恰耶夫。”

    “你从哪里来?家里是做什么的?”

    “我从弗拉基米尔省伊万诺夫镇,我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匠,我也是一名油漆匠。”

    “那你念过书吗?”

    “读过小学,还自学完成了中学课程,现在想在波兰读大学。”

    “哦,那么你想学什么?”

    “哲学和历史我希望从这两者之中探寻出俄罗斯的出路。”

    “好的,我想你来对地方了。只要你通过一个不是很难的考试,就会立即被波兰华沙工农干部学院哲学系入取。巴枯宁、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将成为你的老师。对了,我也会是你的老师,我叫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自彼得堡。很高兴认识你。”

    一代俄国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站起身,伸出自己的右手和眼前这个稍显瘦弱,看着还有些腼腆的青年握了一下。还非常热情的将自己介绍给了对方——这个时候两个人都不知道,这一幕将是历史性的。因为这个名叫谢尔盖。格那季耶奇。涅恰耶夫的到来,这个时空的世界革命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了,涅恰耶夫虽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革命者,但是靠他单枪匹马也没有可能推翻沙皇的统治。实际上,他的到来是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革命的思想,已经从俄国贵族精英那里传播到了俄罗斯帝国的中层甚至是底层。同巴枯宁、赫尔岑这样出身名门。高高在上的革命者不同。以涅恰耶夫为代表革命者是来自底层。是真正了解俄罗斯人民需求的革命者,同时又是可以为了革命胜利而不择一切手段的革命者。他们冷酷无情,和沙皇政权不共戴天,因为代表俄国贵族利益的沙皇政权那里是没有他们这些人的一席之地的。

    所以在波兰1863年革命胜利将近两年之后,华沙已经成了吸引整个俄国革命青年的磁石,而华沙工农干部学校的开办,更给了这些向往革命的俄国青年一个深入学习革命理论和经验的最佳场所。

    在俄国土地与自由社的帮助下,这些青年不是一个两个离开俄国前往波兰。而是成千上万的离开,以至于让沙皇暗探局的大人们忧心不已。一份份的报告送到了君士坦丁堡沙皇陛下的案头,不过却被那位一心依靠农民的沙皇陛下所无视了。而这位沙皇陛下的老对头,大明皇帝朱济世却丝毫不敢轻视华沙这个世界革命的中心对大明革命青年的吸引力。

    身为穿越客,他自然知道gc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威胁有多大。虽然他一度声称什么“王朝社会主义”,想要走一些中间道路。可是十几年的发展却明明白白告诉他,大明帝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

    不仅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连农业也在迅速迈向资本主义——用来扩张和殖民的集体农庄正在从形势稳定的内东北开始瓦解。和俄国的情况不同,中国农村早就没有“公社”这样的组织。土地私有制深入人心,一旦外部环境缓和。移居东北的集体农庄庄户们就开始分田单过。随后土地买卖也开始出现,先是私下的买卖集体农庄的“股权”。稍后一些。在大明朝廷承认了集体农庄土地可以归私人所有之后,买卖更加的活跃起来。

    短短几年时间,仅仅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就出现了无数占地100亩到300亩之间的富农农场——这是目前大明新土地农业最经济的规模,大于这个数字就需要雇佣太多的工人,管理的难度也随之提升。而少于100亩的农场又无法发挥集约效应。使得牲畜和各种先进的农业器械都变得不再经济。

    随着欧洲重型挽马的引进——这种体重可以超过一吨的巨大马匹最初是陆军引进用来拖拽重炮和重型马车的,后来又被一部分退役的军人们买下牵回家里去耕地了(当然牛耕还是更加普及的);还有各种各样先进农具的普及——这和钢铁工业发展很快有关;以及种植和养殖结合的轮作法的采用一起都大大促进了富农农场的效率。

    至于佃租农业在东北这样的新土地上是很难发展的,因为没有人肯当佃户。现在东北的经济发展极快,除了农业之外,采掘业、林业、重工业还有一些新兴城市的商业和服务业,都在吸纳劳动力。这也是有人愿意出售土地的重要原因。根据《大明宅地法》的规定,移民(包括集体农庄庄户)在获得土地后需要耕种五年才能获得所有权,再过五年就允许出售。而内东北的耕地价格一般在15银元到30银元一亩,一户农家出售的土地大约获得一千元以上的现金,足够他们在东北的任何一座大城市购买上一所宽敞舒适的宅院并且配上全套家具。而东北城市里面普通劳动者的工资也因为供求关系的缘故,要比汉地高差不多一倍。而食品价格又低了20%,所以日子还是非常好过的,应该不会和朱明王朝为难。

    真正让朱济世觉得有些不安的,却是新土地农业的发展对汉地农业的冲击。根据大明农林部的统计,截止光复17年底,汉地18省的耕地(不包括草场和得到开发利用的山林)总面积约12亿亩。占整个大明帝国(包括附属国)耕地总量的25亿多亩的约46%。已经跌破了半数!

    而大明新领地和附属国中耕地最多,且比较肥沃,距离大明汉地也较近的东北六省、南北交州省和暹罗王国已经开垦出来的耕地总数就高达8亿亩之多!超过了汉地耕地总数的三分之二,而且每亩单产甚至高于汉地的平均亩产。如果算上土地不算肥沃的婆罗洲岛上开垦出来的耕地(不包括橡胶园和棕榈园),和日本列岛上的耕地,新增耕地的数字已经接近于10亿亩而且在内外东北、暹罗和南北交州,还有大量适合开垦的土地没有得到开发!

    另外,在内外蒙古诸省和东北西部地区,畜牧业在过去10年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可以供应市场的牛羊多达数百万头。同时,沿海地区的捕捞业也发展很快,每年供应市场的鱼虾最少也有数十万吨。

    根据统计,大明帝国东部市场上的主要农产品供应总量,比之光复初年增长了超过100%。而人口在不计算实行农业保护的朝鲜、安南自治领和距离东部较远的北部西北地区的话,仅仅只有5。6亿,比光复初年增加了不到40%。粮食过剩(其实也是消费不足)的时代,似乎真正要来临了。不过对于一个被饥饿困扰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民族来说,却不一定是好事情。

    因为在农产品供应量大增的冲击之下,汉地的农产品价格近几年来一直在低位徘徊。虽然大明朝廷一再设法维持,但始终没有什么起色。农产品价格的低迷自然造成了汉地小农的贫困和破产,而这些破产农民又成为移民和城市无产阶级的主要来源。这样的情况,虽然是大明帝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赤贫的无产阶级群体的形成,也让了解欧洲革命风云的大明朝廷上下感到了深深的不安。(未完待续。。)

1218 7320710829372

第1256章 选情告急的东林党



    翁同龢轻轻敲响了御书房的门,一时里面还没有声音传来,他回头冲李鸿章点了下头,示意对方稍稍等候。在哈萨克汗国和西华王国担任了多年的首相之后,李鸿章终于等到了升职的机会。内阁右相罗泽南在一个月前辞相去参加湖南省的选举了——这个理论上应该是东林党根本的省份,在将要举行的光复十八年大选中,很有一些选情告急的苗头。

    这其实是由于粮食价格持续低迷造成的,湖南的地主阶级对执政的东林党不满,这给了济世青年党夺取湖南政权的机会。 与此同时,由工商资本家的选票把持的几个省,却因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而让济世青年党的选情非常稳定,东林党根本没有丝毫机会如果东林党在这次大选中丢掉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个农业省,那么即使朱济世不想让济世青年党那么快上台大概也不可能了。

    另外,光复十八年的大选还不仅仅限于江南八省和婆罗洲西北二省已经应天府。包括汉地十八省、内东北三省、北交州省、婆罗洲五省、漠南三省在内的三十个省和应天府的议会全部要进行改选!而且各省在中央立宪议会下院的代表席位的数量也会进行调整,不仅要考虑税收还要兼顾人口,原先几个财赋重地的比重会有所下降——这个规则改变倒是有利于东林党的。

    所以这一次大选,基本上就是东林党和济世青年党的一次大对决。

    左宗棠和罗泽南、许庚身、翁同书、李鸿藻这些东林党领袖已经做过计算了。应天府、顺天府、南直隶、浙江、广东、福建、婆罗洲五省、北直隶和辽宁省这些工商发达,或是新式大学太多(顺天府)的地方。东林党是必输的。也就是这十一个省外加两个直辖府肯定是济世青年党获胜。

    而吉林、黑龙江、北交州和甘肃四省。虽然工商不大发达。但是绅权也几乎没有。选成什么样,谁都没有把握。东林党的目标则是拿下其中的两个省。而在剩下的十五个省,照理说是绅权大于商权,理应是东林党取胜。可是《大公报》、《士林报》、《清流报》等几大报纸在光复18年初做的调查,却让左宗棠等人吓出一身冷汗。东林党不仅在15个非士绅大省和2个直辖府的支持率全面落后。而且在15个“士绅大省”中的支持率也不怎么样,其中7个省的支持率低于济世青年党,剩下的8个省也只是微微领先而已。而且在东林党支持率较低的7个省里面居然还包括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这四个“士绅大省”。

    在选情告急之下,左宗棠和罗泽南只得设法“救火”。首先就是拉拢安徽士绅。拿出右相的位子给李鸿章,换取李家和苗家的全力支持。其次又派出湘湖派大将罗泽南去湖南坐镇,出任湖南巡抚,力图挽回湖南的选情。再次又让已经退隐的叶名琛出山担任湖北巡抚,试图用他的号召力稳住湖北地面。最后请假去江西辅选。无论如何都要稳住这四个省的地盘!

    而朱大皇上也算上路,对于左宗棠提出的这一系列人事调整一一应允。实际上,他对左宗棠、罗泽南内阁这些年来的表现是比较满意的,对于东林党的民意支持率如此低迷,也非常之吃惊。虽然他本人也不大喜欢东林君子们,但是东林党是事实上的执政党。而真正掌握大权的又是朱皇帝本人。现在民意不支持东林党岂不是对朱济世的执政不满?

    门里面这时响起了朱济世的声音“进来!”李鸿章在门口正了正乌纱帽,肃容走了进去。他这个右相才刚刚上台。之前一直外放哈萨克,不知道我们的朱大皇帝是不大注重礼仪的。他进了门,刚想行下跪之礼就被朱济世挥手打断“不必行礼了,李卿,坐吧,坐下说话。”说着就招呼在书房里面伺候的侍女给李鸿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