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8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器。现在这个正在接受检阅的波兰陆军第二师使用的装备就是刚刚从法德两国运来的最新产品——在恩格斯的管理下。波兰的食品加工业发展极快。“拿破仑食品公司”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食品公司。而且还带动了一大批的配套工厂的建设和发展。其中有不少还是私人或外国投资的。不过波兰的重工业却依旧是一片空白,所有的武器弹药全部进口自法德两国。

    因而波兰的外交的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也都受制于这个基本面。恢复十四年来,波兰共和国一直奉行亲法亲德的政策。而国际工人协会在法德两国的活动也非常克制,十四年来从来没有组织过一次政治性罢工——这大概也是社会主义在一个小国所取得胜利后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吧?国际工人协会要是和历史上的第三国际一样肆无忌惮的输出革命,波兰恐怕早就被拿破仑三世灭亡了。不过以波兰为大本营的俄国民意党在俄国境内的活动,却只能用猖獗来形容了!

    所以当拿破仑三世驾崩之后,波兰共和国上下很有一种大难马上就要临头的感觉。特别是俄国入侵希腊和法国抛弃希腊的消息传来后。华沙的人心顿时惶惶起来。而今天的这场阅兵也很有一些安定人心的意思。当军容严整的波兰陆军第二师浩浩荡荡沿着华沙的道路前进的时候,所有守候在道路两边的华沙市民都发自内心地发出了欢呼声。当队伍走到新扩建而成的华沙城堡广场前列出整齐方阵时,那欢呼声就越来越大了,席卷了整个的广场。

    华沙城堡的阳台上面,国际工人协会,波兰共和国和俄国民意党的领袖们仍然是那副意气风发的样子。都频频的向他们的军队还有欢呼的群众挥手。马克思、恩格斯和巴枯宁都参加了今天的检阅。看着波兰共和国的精锐部分,看着整齐的队列还有排成一排排,闪闪发光的步枪刺刀。他们几个都长长送了口气,有了这样的精兵,就不怕沙俄人突然打来了只要能坚持上三个月等待俄国师老兵疲的时候。法国和德国的援兵就会让沙俄品尝到失败的滋味了。

    “有了这样的军队,我们就不用害怕沙皇了。”巴枯宁指着广场上的军队说,“可以再派涅恰耶夫去俄国。”

    谢尔盖。涅恰耶夫现在是巴枯宁的得意门生,民意党中央委员,同时还负责指挥所有的民意党革命战斗小组——这是一支让人生畏的革命力量,是涅恰耶夫一手组建的。

    虽然在废除农奴制改革之后,沙俄政府对农民的控制放松,但是俄国土地和自由社企图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沙皇的革命行动还是遭受了失败。沙俄军队有足够的能力镇压起义,而且俄国农民的造反劲头也不是很足,往往大兵一到就作鸟兽散了。

    毕竟俄国是人少地多的国家,而贵族地主收取地租的对象也不是单个的农民,而是由上百户农民组成的有自治权力的公社,这些公社可不是地主的爪牙,而是农民用开会选举出来的!没有爪牙的地主自然也不可能压迫剥削的太凶。所以俄国农民日子虽然不好过,但其实也不太难过,喝多了肯跟着闹事的不少,真要造反就没胆子了

    所以搞了多年的农民运动不见起色之后,在波兰的俄国革命领袖们终于意识到光靠农民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新成立的俄国民意党(比历史上早出现)就将目光转向了“政治革命”,先推翻沙皇夺取政权,然后再实行“社会革命”,依靠俄国农民在传统村社中表现出的社会主义本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实现“政治革命”的方式,则是组织和训练革命战斗小组渗透到俄国的各个城市中去进行恐怖活动和宣传,企图以此唤醒民众。同时,还组织实施对沙俄高层人物的暗杀,光是针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刺杀就多达6次!

    而巴枯宁的得意门生涅恰耶夫则是组织各种恐怖和刺杀活动的高手,甚至还专门编纂了一部指导这一类革命活动的理论教材《革命者教义问答》。用及其直白的语言,将革命者特别是一个革命领导者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行为准则阐述的一清二楚。

    不过,正是由于语言太过直白而毫无掩饰,使得不少在华沙的革命领袖极其反感这位年轻的俄国革命者。但是在俄国国内,却不是年轻人因为简明易懂的《革命者教义问答》而迅速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革命干部,同时也成为涅恰耶夫的追随者。

    “让涅恰耶夫再去谋刺沙皇?”马克思冷冷地问。

    “这倒是个不错的建议,尼古拉皇太子是个病秧子,而且远没有其父精明能干,如果让他掌握俄国,对革命是有好处的。”巴枯宁面无表情地回答。

    “我看不出好处在哪里?”恩格斯反驳道,“除了激怒沙俄让他们发动入侵波兰的战争。”

    巴枯宁微微一笑。“这不是明摆着的?法国和德国不会坐视波兰灭亡!他们会打败沙俄的,而沙皇的失败,就是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同时吸了口气,冷冷地瞪了巴枯宁一眼。而巴枯宁却冷笑两声,也还以阴冷的眼神。

    现在,巴枯宁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越来越坏了。除了社会主义,他和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的想法了。特别是在俄国革命的问题上,分歧已经大到了难以弥合的程度。两位导师认为俄国已经走上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且资本主义已经开始高速发展,现在的重点应该是发展工人运动,而巴枯宁则不承认俄国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坚持认为俄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通过革命推翻沙俄,然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不过,这还不是双方最大的分歧,最大的分歧在于实现俄国革命的手段,巴枯宁期待一场让沙皇失败的世界大战(未完待续。。)

1227 14562410931872

第1294章 印度的法律专家们 求月票



    大明皇太子看着三个衣冠楚楚的印度人在向他鞠躬,心里想着,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认识其中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来自博尔本德尔土邦的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于土邦大臣世家,本人是应天济世大学法律系毕业,现在是香港非常有名的律师;另一个名叫休谟,是应天济世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同样出身豪门,现在是香港一家英文报纸的记者。朱国雄和这两人是校友,曾经在济世同学会的聚会上见过他们。而另一个名叫巴纳吉的印度人是北京济世大学法律系毕业的,朱国雄第一次见到他。不过,朱大太子并不看好这三个学法律的家伙。他更想要的是涅恰耶夫那样的疯子,可是印度要是能出这样的疯子,英国人又怎么可能安安稳稳统治到现在?

    “殿下,”朱亨悄声道, “这三位朋友就是眼下最有影响的印度革命者。”

    他们能算革命者?朱国雄心想,他们是刺杀过英国女皇还是在印度发动过暴动?都没有!他们不过是在报纸上写几篇文章,攻击英国在印度的残暴统治。而且,看了他们文章的中国人大都认为英国人在印度的所作所为根本不算残暴。比起中国在婆罗洲和安南的所为可要温和多了。

    “免礼平身,”皇太子微笑着点点头,装出一副非常热情的姿态,抬手指了指大厅内的三张椅子,“坐吧,坐下说话。”

    这时。香港海伦娜堡外的港口传来高亢的汽笛声。这是大概是在附近巡逻的装甲巡洋舰在鸿门。海军太过紧张了。皇太子心想。英国舰队无论如何都不敢深入到香港的。而且中英现在还没有宣战呢。在控制了夏威夷后,北太平洋的航线已经畅通无阻,主动权完全被大明掌握了而英国之所以会退让,一定是因为马蒂尔德站在大明一边,不,是站在胡安一边。如果印度真能乱起来,马蒂尔德一定会帮着儿子在北美建立起大帝国的!

    朱济世现在有些担心胡安的大帝国会成为大明未来的对手。不过朱国雄倒想让弟弟去统治北美,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太大。靠一个大帝国根本无法有效统治,不如由两个兄弟帝国共管。隔着一个太平洋,想来也不会发生什么太激烈的冲突。而且中国的人口现在已经那么多了,将来还会更多!需要很多富饶的土地才能安置啊,北美那么大,安置个两三亿总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眼前这三个印度阿三还有他们的邦联会议党真有办法在印度闹出什么大事儿?

    “亨利,把书给他们看。”

    听到皇太子的命令,朱亨连忙将三本手抄的《革命者教义问答》分别递给了三个印度人。这本看着都让人毛骨悚然的书,自然早就在大明锦衣卫的档案室里了。为此锦衣卫还成立了一个稽查局。专门负责监视大明国内的工会活动。甚至一度还有人上书朱皇帝,建议取缔一切工会组织。

    但是随后又有人提出。现在俄国国内一切工会活动都是非法的,可民意党人的恐怖活动却愈演愈烈!相反,允许工会代表工人的英法德等国,并没有什么恐怖造反组织的存在。所以取缔工会无济于事,只会促使工人运动转向恐怖革命而这个意见一出来,主张取缔工会的人物们顿时都缄口不言了。现在的中国工会最多只是举行经济性罢工迫资本家涨几个工资罢了。要是逼得工人们去组织中国民意党天天丢炸弹搞暗杀,那可真是天下大乱了。

    而皇太子朱国雄则从一开始就反对取缔工会,倒不是害怕什么民意党,而是认为组织工会是《钦定大明宪法》赋予大明公民的权利!这是“结社自由”的一部分。如果工人不能组织工会,那么商人何以组织商会?政客何以组织政党?济世同学何以组织同学会?现在大明国内形形色色的会党和民间组织多如牛毛,如何能够独禁工会?这不仅仅是对工人不公平,而是政府在违法宪法。

    学习法律出身的朱国雄自然知道“不能保护工人的法律也不能保护国王”的道理。他这个太子爷的地位和权力,都是建立在形形色色的法律条款上的。如果大明的宪法可以随意亵渎,那岂不是又要走上不择一切手段争权夺利的老路上去了?今天可以因为工厂主的利益去违宪,明天就不能为了夺取工厂主的财富去违法?再往后是不是可以为了夺取最高权力而胡作非为?

    自己的兄弟又那么多而且很多人都挺有本事的,将来还有更多的侄子,要是没有神圣的法律去规范他们的行为,这皇家的争斗可就要血腥无比了。就算自己能压服众人又能怎么样?像前明一样把他们当猪养?将来一旦有急,自己或自己的子孙能依靠谁?如果当年太祖皇帝的子孙都能像自己的众多兄弟一样,在各行各业发展经营,形成势力并且涌现出无数的杰出人物。大明如何会有甲申国难?以往那种自我削弱的老路不能再走下去了。所以必须学习西人的理念依法治国,限制权力这套规矩一定要在自己这一代树立起来,最好在父皇在世的时候就打好基础。

    说起来,朱济世让这位皇太子去学法律而不是学军事,的确有一定道理的。中国不缺一个弗兰茨。约瑟夫这样的皇帝军事家,缺少的恰恰是懂法守法也知道利用法律的皇帝。

    不过,再好的,再完善的法律体系都是对内的。在国家间的竞争上该用手段的时候,是绝不能手软的。

    朱国雄看着眼前的三个印度人,他们正在翻看《革命者教义问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