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可以集中15万骑兵这样就能有25万骑兵突入敌后,够中国人受的了。”
威廉。谢尔曼显然没有他的参谋们那么乐观,并不认为可以通过控制铁路线切断东华军主力的后路。但是却相信可以通过这25万骑兵的活动迫使东华军主力撤离密苏里河——堪萨斯城战线。
“或许可以把他们逼回洛丹府。”谢尔曼道,“同时在迫使他们放弃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的庄稼。”
“能达到这个目的也算大胜了。”
“的确如此,能把中国人堵在洛基山脉里面也算成功了。”卡斯蒂斯。李也没有布什和三k党人那么疯狂,没有用600万美国人的生命去换一个“干净的北美洲”的想法。但是他也不能容忍胡安咄咄逼人的东扩步伐,更不能容忍东华吞并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奥克拉荷马州。
李上将顿了一下,忽然四下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谢尔曼上将,如果我们达成了逼退华人的计划,有没有可能让美利坚重新统一成一个共和国?”
威廉。谢尔曼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轻声道“这也是布什先生的理想不过要达成这个理想并不容易,因为胡安国王的背后是整个中国!他们有7。5亿人口。”
“如果能占据洛基山脉的险要,应该能堵住他们!”
“但愿如此吧。”威廉。谢尔曼沉默了一下,立即结束了这些敏感的话题,转回到了战事上面。“李将军,北方已经付出45万伤亡了!我们在密苏里河沿线的部队元气大伤,所以希望你们可以在下一阶段的作战中多负担一些责任。”
“元气大伤?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如果再抽调15万骑兵的话”
“没有什么问题的。”威廉。谢尔曼吸了口气,“已经补充了二十万人了,到十月底能再补充二十万。到时候还能在密苏里河沿线维持八十万大军,应该够了。”
“那就好。”卡斯蒂斯。李松了口气,“到十月底,我们能在堪萨斯城前线集结六十五万大军!主攻就由我们发起吧!”(未完待续。。)
第1347章 人命和钢铁 求月票
在太平洋大铁路北线以北,普拉特河以南的兰开斯特县,现在已经是警备森严的军事禁区。这块内布拉斯加州东部的一角,已经被东华密苏里集团军群的宪兵部队,内布拉斯加华人民兵,还有各种军事人员严密的封锁了起来。任何人进出这块地区,都要受到军事人员的盘查。各个道路,桥梁,甚至田间地头,都有军事人员设立的岗哨。在北美大平原的任何一个角落,大概都没有这里戒备森严。兰开斯特县的平原,现在就是东华军酝酿中将要发动的大纵深突击的主力部队——增强了的第六集团军的集结地域。不管是东华的密苏里集团军群,还是东华国王,甚至朱济世,都将这个可能是历史上最强大的集团军作为了东华“秋风”战役的决胜力量。这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强军!
这个集团军的核心,就是八个从大明本土、日本和朝鲜海运过来的步兵军,包括精锐的大明皇家近卫军——这个军是分三批搭乘蒸汽帆船从大明本土运来的,其中一个师还是和朱济世一起过来的。
还有日本王国陆军远征军——这个军是现在日本王国的那支袖珍陆军的几乎全部力量,不过十余年的精兵政策让这个军拥有不亚于大明皇家近卫军的战斗力。
还有大明陆军的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和第六军,他们都是由原先的草原军团所属部队改编扩建而成的,属于大明皇家陆军建制内仅次于皇家近卫军的精锐部队。
此外还有一个朝鲜军团,是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朝鲜国王朱国宏在亲政后组建的精锐部队。这八个军当中的五个军是在1875年8月底之前相继到位的。还有三个军以及一个加强的重炮兵集团都是9月和10月份才飘洋过海而来的。现在全部汇集到了距离最前线仅一步之遥的兰开斯特县。
除了八个从亚洲过来的军。第六集团军旗下还配属了三个东华军。分别是东华国王近卫军和东华陆军的第一罗马军团、第二罗马军团,前者是胡安国王的近卫军,自然也是精锐。而两个罗马军团则是由东华王国的白人所组成的军团,东华的白人和黄种人一样,都是双重国籍,不过他们的第二祖国不是大明而是法兰西和罗马帝国,根据拿破仑三世的一项法令,整个墨西哥帝国境内的白人和混血白人。都可以拥有法兰西和罗马帝国国籍,也被胡安称为“罗马人”。
所以东华境内的白人大多同时效忠东华和法国,也同样有为东华而战的义务。因而东华陆军并不是清一色的黄种人部队,白人官兵的数量也不下十万。他们被朱胡安单独编成了两个“罗马军团”,也算是东华陆军的精锐。
顺便一提,和美利坚帝国的“排华政策”不同,东华王国并不排斥白人。因为这个国家在过去的十来年里,都是从属于墨西哥帝国的,而且还在墨西哥女皇马蒂尔德一世的直接管理之下,自然不会去排斥作为少数民族的白人。不过东华的白人也没有任何超国民待遇。他们的孩子也和黄种孩子一样,接受标准的东华国民教育——以华语为母语。以法语为第一外语。
一队马车在通往兰开斯特县城的道路上面疾驰,这队马车上面,飘扬着朱济世的大明帝国大元帅的旗帜,一颗大号的黄星随风招展。他来到内布拉斯加州并没有惊动太多的人,甚至连高级将领都没有召见过几个。有韩四辅佐朱胡安,又有刘炯和刘坤一在华府坐镇调度让朱济世相当放心。而且胡安在之前的大战中已经显露出了相当的军事才华,现在的战局又比较平静,密苏里河一线已经鲜有激烈交锋了。朱济世不想以他的到来干扰正在进行的大战之前的准备。就在罗军旗的陪同下,前往视察刚刚由刘名传接管的第六集团军。
在他自己看来,这场北美大战当中,他的位置就是作为整个帝国的精神象征。要让每个东华或是中华的士兵看到他们的皇帝,知道他们的皇帝是和他们一起站在第一线的!
无论是明军还是东华军,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已经渐渐成为了一台高效精密的战争机器,早就不需要他在战事上面亲自出马指挥了,而且他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去指挥多达几百万上千万人的大军。在这个时候,这位大明皇帝的脑海里面,已经在更多的考虑战后的善后事宜,和新的世界权力体系的架构了。一些秘密工作早就在紧张进行当中。朱济世是深深知道这样的道理,一场不知道该如何结束的战争,根本就不应该开始!
在车窗外,是一片北美大平原秋季丰收的繁盛场面。到处都是成熟的麦田,收割的工作已经开始,只是在田间劳作的都是上了年纪男子和妇女,看来是不可能将全部的庄稼都颗粒归仓了。这场战争对北美三国经济的影响可见一斑。
“如果海上运力可以再宽裕一些,最好再运一些劳工和移民过来北美。”朱济世靠在了马车座位的椅背上面,斟酌着对身边的罗军旗道,“之前咱们还是有些忽视了东华全面动员对生产的影响如果这次的‘秋风作战’能够取得胜利,到明年开春之前,北美应该没有大的战役会发生了吧?”
皇帝身边的罗军旗今年也有五十多岁了,不过看起来仍然非常精神的样子,似乎对战局的发展也相当有信心。他微笑着道“胡安大王和韩帅一定会打好这一仗的,说不定可以迫使美利坚帝国和美利坚联盟国认输。即便达不到这个目的,多半也能让美国人休养半年以上,或许到明年夏季都恢复不过来。”
他顿了下,又道,“虽然美利坚帝国和英国都是工业强国,但是武装和维持300万人以上的陆军和世界第一大的海军还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现在美利坚帝国和联盟国的军队,是用过去10年积攒下的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如果这些武器在战争中消耗殆尽,想要重新装备起一支大军可是不大容易的。”
朱济世点了点头,东华何尝不是如此?战前储备的武器弹药最多可以装备200万大军,并且维持他们12个月的高强度作战需要。不过八月份的激战所消耗的物资,还是远远超过了战前最大的预期。也远远超过东华兵工厂的产量和海运输入量之和,如果没有大量的库存支持,战争根本就打不下去。而即将开始的“秋风”作战所需要投入的军队和物资,比之8月份的密苏里河会战又增加了不少。按照计划,东华方面将投入130万陆军和5000门大炮还有超过1000门迫击炮,而且每门火炮(迫击炮)都预备消耗10个基数(都是50发)的弹药。光是炮弹一项,就将消耗超过300万发!这样的弹药消耗量,几乎已经赶上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了!可是无论中华还是英美的工业水平,都远远比不上一战时期的几个主要参战国。现在不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段,电气化的时代才刚刚来临。
朱济世沉吟着道“很显然,我们战前的估计是有误的,这场战争消耗的不仅仅是人命,而且还有钢铁!在人命上我们是有10倍的优势,可是比起工业,我们不过是和英美不相上下啊!”(未完待续。。)
19 7545811101935
第1348章 突击前夜 求月票
这时在密苏里河沿线的两军前沿,正是一片宁静的时候。
从1875年8月底开始,双方似乎是存在默契一般,同时停止了大规模的攻击。好像两军的高层都成了热罗姆。皮尔的忠实信徒,将防守万能奉为真理了。步兵们都化身成了工程兵,每天的任务就是扛着铁锹挖挖挖。好端端的平原被他们挖得支离破碎。堑壕、铁丝网、鹿砦、交通壕、防炮工事修得层层密密,如果从空中俯瞰,就会发现密苏里河两岸的土地上,好像出现了两张狭长到了没有头尾的蜘蛛网。而在这两张“蜘蛛网”背后,东华王国和美利坚帝国的工程兵们也在挥汗如雨的苦干,一条条便造公路,临时铺就的铁路,还有存放物资的仓库,收治伤员的野战医院,全都好像变戏法一样的出现了。看起来,双方都已经做好了在密苏里河一线持久对峙的准备!
当然,这一切表面的平静都是假象。交战双方的统帅部门虽然都做好了长期消耗战的准备。但同时又不甘心在没完没了的消耗战中损失生命、财富还有时间。为了打破这个刚刚形成的僵局,华美双方几乎同时在准备着一场规模浩大的进攻战役。不过由于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隐真示假或麻痹对手的办法,以及双方情报机构的疏漏——并不是没有相关的情报,而是各种各样的情报实在太多,而且真假难辨,使得战争的指挥层忽略了真正关键的信息。总之,无论是东华还是美利坚。都没有意识到对方是和自己在打同一个主意。
而且就算是有所察觉。也不可能因此改变早已经准备就绪的作战计划啦。一百多万大军。几千门大炮,不计其数的物资都已经抵达了指定的位置,不少将要负担尖刀任务的军队都已经动员完毕,从军官到士兵都摩拳擦掌,准备用一场空前的大胜利来给这场战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这个时候,两方面的进攻都已经到了不可能停止的地步了。
在朱胡安的心目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