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挥师决战-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署完毕,蒋介石又匆匆乘船返回塘沽。
  在蒋介石奔波于华北、东北两地的时候,东北野战军确定了夺取了锦州的具体步骤。
  10月9 日,锦州外围战打响。
  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以第2 、3 、7 、8 、9 纵和第6 纵第17师及炮纵主力约z 万兵力攻打锦州。其作战方针是:大胆穿插,各个歼敌,先吃肉后啃骨头,求得首先歼灭西半城敌人。第3 纵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2 、3 纵和第6 纵第17师、炮纵主力等部,从北向南作主要突击;第7 纵队司令员邓华指挥第7 、9 纵,配属炮纵一部,从南向北突击,同北面主要突击部队形成对攻。
  锦州外围战斗异常激烈,解放军将士旋风般向敌人发起攻击,第9 纵第11师攻取观音庙、帽儿山:“四大旋风”之一的第8 纵两夺紫荆山,攻占北大营、八家子,直指锦州城东关。国民党守军凭坚凭险顽抗,双方开展激烈争夺。
  经过四天激战,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于10月13日攻占了锦州城北、城南、城东外围所有据点,将锦州四围国民党军全部压缩于锦州城内。
  外围战斗结束后,林彪命令各纵推广义县战斗近迫作业利用交通壕的经验,以三分之二的兵力,冒着敌人轰炸和炮火拦阻,不分昼夜大挖交通壕,各纵队均完成了上万米长的交通壕,虽然大军云集,但在地面上基本上看不到有人行动。这样既减少了伤亡,又使攻城重炮能前伸到距离射击目标最近,有的甚至离目标不足一百米。难怪范汉杰后来看到密如蛛网的一条一条战壕伸到城墙跟前时完全失去了主张。
  锦州之战尚未打响,西南20余公里处的塔山脚下,又在酝酿一场大血战。敌我双方调兵遣将,争夺塔山成为锦州得失的关键。
  在北宁路上锦州、锦西之间,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距锦州30公里,距锦西10公里,这就是塔山,这座历史之山因为辽沈战役而名传千古。
  塔山其实并不像塔,倒像一个圆圆的窝窝头,严严实实地扣在锦州与葫芦岛之间最狭窄的一段路上。这里虽然没有险要地形,但东面濒海,西面是白台山、虹螺山,背后是河道交错的高桥镇,是国民党军由锦西增援锦州的必经孔道。此时,‘锦西和葫芦岛方面的敌军,已集中11个师的兵力,准备北上解锦州之围。敌军要北上锦州,必须经过锦西和锦州之间的塔山。因此,塔山虽小,关系重大,成为锦州攻城的关键。
  国共双方都清楚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在这场东北决战中的战略位置。蒋介石准备以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为首,由第54军四个师和从华北战场急调来的七个师组成“东进兵团”,在海空军掩护下,从葫芦岛和锦西出发,一举打过塔山,冲到锦州城下,会同由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夹击攻击锦州的东北野战军,彻底解锦州之围,企图挽救其在东北山穷水尽的败局。
  林彪要实现中央军委、毛泽东提出的“在十天内外攻克锦州”的目标,必须死死地扼住塔山这个大门,否则,敌10万余“东进兵团”一旦突破塔山防线,将像决堤的洪水涌向锦州,攻锦的东北野战军腹背受敌,形势将非常危险。据此,林彪命令攻下兴城后正向锦州开进的吴克华、莫文骅第四纵队,迅速进入塔山一线,在第11纵队配合下,阻击来自葫芦岛方面的援敌。
  塔山原本由国民党军控制,但锦州的范汉杰却轻易地将其放弃了。塔山的战斗,不仅影响到东北野战军对锦州的攻击前景,甚至将影响整个辽沈决战的进程。为此,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根据军委指示,在塔山地区部署了两个纵队,以吴克华、莫文驿的第4 纵队死守打渔山至白台山一线,贺晋年、陈仁麟指挥的第*纵队和两个独立师防守白台山至虹螺山一线,组成了东起打渔山,中经塔山,西到白台山和虹螺山的塔山防线。
  塔山前,有一个近百户人家的小村庄,名叫塔山堡,两锦公路从村中穿过,村东还有一条铁路与公路并行,平日显不出这个小村和小山的价值,当国共双方数十万大军汇聚此,塔山就成了浴血搏杀的战场,成了名重军史的著名战地。
  在布置任务时,林彪对吴克华、莫文骅说,要以一两个师的兵力构筑工事,死守不退,要准备抵抗敌人几十次的猛烈进攻,待敌消耗疲劳、进退两难之时,再组织力量反击。
  罗荣桓交待说:攻取锦州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你们;第4 纵队能不能守住塔山,希望第4 纵队创造模范的、英勇顽强的防御战例。
  第4 纵自从1945年秋挺进东北以来,一直是猛冲猛打惯了,担任如此重要的正规防御任务还是第一次,吴克华和莫文骅带领全纵进入阵地后,一面赶修工事,一面召开各种会议,研究正规防御战,提出“死守阵地”、“寸土不丢”,“与阵地共存亡”等战斗口号。在兵力部署上,决定以一个师外加一个营为第一梯队,以另两个师为第二梯队,采用纵深的梯次配备,要求守备部队必须掌握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兵力为预备队。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蒋介石亲自来到前线部署进攻塔山。10月6 日,他从塘沽乘坐“重庆号”巡洋舰到达设在葫芦岛的国民党军第54军军部,召集营以上军官训话打气。他说:“我们此次集中美械装备的优势部队,兼有大量空军助战和海军协同,所有弹药粮食能海运空运补给,你们在前方安心打仗,后方我负责。这一次战争胜败,关系整个东北存亡,各位官长要亲临前线。”
  蒋介石训话后,与营以上军官合影,当晚又在“重庆号”军舰上犒劳师以上将领,为部队进塔山打气。
  10月8 日,东北野战军总部电告第4 纵:国民党军企图趁我工事尚未完备之际,于10日拂晓发起进攻,企图一举突破防线,拿下塔山,增援锦州。
  18.一场意想不到的恶战
  随着锦州攻坚战打响,在塔山一场恶战也即将开始。
  10月10日,凌晨3 时许,国民党的“东进兵团”乘落潮之际,涉海滩袭占打渔山阵地。
  天色微明,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山炮、野炮、加农炮。榴弹炮,加上飞机俯冲,炮火侧射,国民党军集中了全部炮火,对塔山阵地全线猛轰。
  成千发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倾泻到第4 纵队各个阵地上,炮弹的爆炸声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惊雷突然从空中压到了地面,沿着打渔山、塔山、白台山一线,轰轰隆隆不停地滚动着。炮弹毁坏了几乎所有刚刚修好的工事,地堡掀掉了,掩体炸塌了,铁轨翻飞,枕木破碎。
  随着炮弹而来的是,国民党军第54军三个步兵师,展开在十余公里的正面,以密集队形向塔山阵地连续不断地实施全线冲击。一个梯队接着一个梯队,一群接着一群,叫着骂着,稠密得像蝗虫一样,整连、整营、整团向第4 纵队阵地压来。
  随着纵队司令员吴克华一声令下,第4 纵前沿部队第12师奋起反击,拉开了塔山阻击战的序幕。每一块阵地都抗击着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敌人。
  敌军以炮火向第4 纵队阵地纵深延伸,借此压制其后面兵力的援助,再以优势兵力向前沿猛冲,以求全面突破,进而轮番推进,逐步深人,攻占塔山。
  这一招果然奏效,第4 纵前沿阵地打渔山失守。
  林彪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吴克华:“要立即夺回!丢了塔山,我要你的命!”
  真正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吴克华放下电话,立即对第12师师长江文元下了死命令:“迅速组织反击,坚决夺回阵地!绝不能一开头就叫敌人逞凶,要打掉他们的威风!”
  林彪不放心,又给吴克华打来电话,叮嘱道:“守住塔山,胜利就抓住了一半。告诉你,塔山必须守住,拿不下锦州,军委要我的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的脑袋!”
  第4 纵队与敌军绞在一起,进行着反复争夺:敌军冲进来。第4 纵的二梯队又以反冲锋把他们打出去。
  敌军再冲进来。第4 纵再组织反冲锋,把敌人打下去!
  敌军一次次失败后,又一次次的重新集结,然后按照突击队、二梯队、后续部队的顺序,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实施集团冲锋。双方展开白刃搏斗。
  如此血战一天,敌军仍没有冲过去,只占领了打渔山。
  至傍晚落潮后,第12师又夺回了打渔山阵地。
  第二天,国民党军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率第92军第21师由塘沽到达葫芦岛,当晚即召集各军、师长会议,总结攻击受挫原因,决定改取中央突破战法,采取两翼突破,夹击塔山的战法,集中三至五个师的兵力,在飞机轰炸、军舰开炮配合下,猛攻塔山。
  早晨7 时,侯镜如集中了第54军和第62军所有的大炮,并派空海军支援,以塔山为中心发动钳形攻势。
  敌人的炮火从前沿轰击到纵深,又从纵深轰击到前沿,树木截断,房屋倒塌,整齐街道顿时成为一片瓦砾场,残垣断壁的废墟中横竖着无辜百姓的尸体,修筑在村周围的工事被打塌了,泥土翻卷,硝烟弥漫。塔山成为绞肉机。
  接着就是步兵密集队形的冲击。机枪疯狂扫射着,掩护冲锋的敌人,一个梯队接一个梯队,杀气腾腾,蜂拥而上。
  第4 纵将士奋勇抵抗,战况空前激烈。解放军官兵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演绎着一幅幅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场面。敌人每前进一步,都倒下成堆的尸体。解放军组织多路反击部队向国民党攻击部队展开夹击,杀声震天,势不可挡。
  塔山脚下,国民党军在督战队驱赶下,成连成营,波浪式地轮番向解放军8 公里宽的阵地冲击。从飞机上扔下的炸弹,从军舰上和滩头阵地上发射的炮弹,几十分钟内倾泻了几千发,泥土被炸松了好几尺,地表工事全部被摧毁。冲上来的国民党军士兵,一批被打倒,另一批又冲上来。在阵地上,解放军指战员同冲上来的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傍晚,国民党军在阵地前遗尸6000余具,但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
  两天两夜,敌人似乎攻累了,第三天只以少数兵力在前沿骚扰,战火纷飞的塔山一时沉寂下来。
  敌人的异常引起了吴克华、莫文骅的注意,这沉寂意味着什么?
  种种迹象表明,敌人正在酝酿着更大规模的进攻。在大小东山一带的高地上,大批国民党军官在炮火掩护下,不断向塔山阵地窥探,在其后方频繁调动部队。
  吴克华、莫文骅意识到敌人正在调整部署,重新选择主攻方向,锦州攻城的时机越近,塔山攻防战越激烈,第4 纵肩上的担子越重,为准备同敌人进行更激烈的硬仗,他们命令部队抓紧时机加修工事,整顿组织,总结经验,鼓舞士气。不但构筑了各种火力点,每个人也挖了单人隐蔽洞。
  蒋介石听到塔山严重受阻的战况后,火冒三丈,向侯镜如下了死命令:“该军扶陆海空之绝对优势,攻击数日不能拿下塔山,诚我革命军人之奇耻大辱,限于明日(14日)拂晓攻下塔山。12时进占高桥,黄昏到达锦州,违者就地正法。”
  蒋介石以为这是在跑马拉松。他特别指定总统府战地视察组组长华北督战主任罗奇,监督新调来的独立第95师“悉力猛攻”。
  侯镜如不敢怠慢,决定改变战法,挥师再战。为了在自己进攻时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