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完结]-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带她就不带她吧,她一个人在这里还自在一些。
  杜榆从年初的时候,就要学着做针线了,对这个技艺,杜榆是不反感的,因为大家都要学,她不学,就成了异类了,到时候也会被人瞧不起。
  “杜榆姐,我娘做了一些米糕,让我给你和杜大娘送一盘过来。”杨娘子的儿子杨明辉和女儿杨明珠手拉着收过来了,杨明辉还带了一盘子米糕。
  用糯米蒸的糕点,跟雪一样白,杨娘子做糕点的手艺是很高的,以前杨秀才还没有中秀才的时候,就是杨娘子卖糕点养活全家。
  等到中了秀才了,就不能出去卖糕点了,不过有时候杨娘子会在平时有空,也会做一些给孩子们。
  杜榆他们过来,就吃过好几回杨娘子做的糕点。
  “你们先自己坐下,我家里带了些粽子,一会儿煮给你们吃。”杜榆对这兄妹两个说道。
  杨明珠摆手,“杜榆姐,我不喜欢吃粽子,太甜了, 比米糕还要甜。”
  “我家的粽子,不仅有甜的还有咸的,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杜榆说道。
  “真的有咸粽子?”连杨明辉都有兴趣来了,云阳县各个地方的东西的做法很多都不一样,但是,这粽子呢,都是做的甜味的,别的味道的没有,吃的时候,还要放上糖,那就更甜了。
  杜榆想着以前吃的鸭蛋黄的粽子,还有腊肉粽子,就央着奶奶他们包了几个,结果吃了,味道都觉得不错,咸蛋黄的粽子吃起来更好吃。如果有熏好的火腿,吃火腿粽子才更好呢。
  所以这次回来,奶奶就多做了一些咸蛋黄的粽子,让他们带过来了。
  家里有闲钱了,齐氏也买了鸭蛋,自己腌了起来,端午节吃咸鸭蛋,也是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
  “那,你们等一会儿啊,我不要多少时间就煮好了。”本来是中午煮好了,给大家都送一些的,但是现在这两个小家伙过来了,那么就开始煮吧。
  “尝尝看,咋样?”杜榆给了他们一人一个蛋黄的粽子。
  两兄妹两个一口一咬,就咬到了蛋黄,大口大口的吃,嘴里说道:“真好吃,咸的粽子好吃!”
  “好吃,那一会儿你们带回去一盘子,到时候接着吃,不过这粽子是糯米做的,不能一口气吃多了。”
  糯米比普通的大米难消化,吃多了积食。
  杜榆给邻居们也都送了些咸粽子,然后回来,去把菜园子的草给拔了一遍,看着日头高了,就准备起午饭来。
  灶上蒸饭,那饭就特别的香,尤其是有了锅巴,咬一口嘎嘣脆,胡氏有时候还会专门把锅巴给留下来,说是以后留着,等过年炸东西的时候,顺带就把锅巴给炸了。那样吃起来,味道更香。
  中午杜有忠他们回来,杜二郎还给杜榆带来了一个消息,是牛举人不在这里教书了。
  至于为啥,杜二郎不知道,他只是听同窗说的。当然,杜二郎也听说了一些小道消息,但是杜二郎觉得那些事儿不应该告诉自家妹妹。
  毕竟那些话也不是啥好听的话。“爹,这边书院还要考试吗?”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考试的。
  杜有忠说道:“像明年需要科考的,就是一季先生们出些题,让他们去做的。”
  这样也以便于先生们知道这些学子的底细,到时候才有资格去科考。
  像二郎他们这些小学童就根本不用,还在打基础呢,所以这个时候的学童们比现代的孩子们幸福多了,至少不用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下午杜有贤把胡氏送回来,杜榆发现三个人脸上都是喜滋滋的,胡氏还说道:“老三,回去驾车的时候,小心一些,可别颠着了!”
  “知道了,大嫂,我们这就赶回去了,天气还长着呢。”就是晚上赶路,也不打紧,反正这天气热着呢。
  杜榆看这情形,想着不会是三婶也有了孩子了吧。
  “三婶,你把这伞打着,那样日头就不会晒着了。”相当于遮阳伞呢。
  “榆儿给你的,你就拿着吧。”虽然这大晴天的,没有人打伞,不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杜有贤也没有客气。
  “鬼灵精,你说说你,从哪里知道的?”等杜有贤带着高氏走了后,胡氏忍不住笑骂道。
  “娘,我就是怕热着三婶了,所以才给她一把伞的。”杜榆笑着说道,“娘,明辉他们还给我送了米糕,您尝一尝。”
  这时候也没有冰箱,天气热了,东西容易坏,据说院长那边有冰窖呢,里面可以储存东西,在夏天的时候,一点儿也不会变坏。
  不过,那是需要钱财才能堆积起来的,对他们这样的一般人家,是不可能享受到的。
  后来,杜榆算是确认了三婶是有了身孕了,至于为啥不知道,按照杜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思虑过多,导致月经不调,所以真正的怀孕了,又没有犯恶心,呕吐等现象,就因为还是月事不调呢。
  农村人,只要没有啥大病,是不会看大夫的,像大户人家,一定的时间,就会请平安脉,所以能及早的知道身体状况,农村的,根本不可能。
  这样以来,三婶和四婶都是要生孩子的人了,那么不就是奶奶一个人要忙活了?
  可惜不是,因为乡下人家,哪怕是快要生了,该干的活儿还是要干的,谁也没有那种享福的命。


☆、69 新生

  胡氏生了三个;还不是快要生的时候,还是在田间地头干活儿?哪里能那么矫情?
  锦溪书院不远处也有一片竹林,春夏的时候,就有人去那边挖笋子,康婶子他们几个就打算去一趟;夏天的笋子虽然没有春天的好吃;可是可以做泡酸笋,吃的时候,特别的开胃。
  胡氏因为要给季氏准备东西;所以就没有去,杜榆就跟着康婶子他们去了。
  这一去;才知道那牛举人家为啥被辞退了。
  这些人喜欢八卦;也不会说有个小姑娘在;就不说了,康婶子的女儿康菊和杜榆差不多大,估计平时都听习惯了,所以一点儿也没有觉得不正常。
  他们这群在书院当家属的,也不是那种富贵人家的人,整天不干活儿,就在家里坐等着的,不光杜榆家里开了片菜地,就是康婶子他们几家,也都是有菜园子的。
  进了竹林子,就觉得一下子变凉快了许多。
  夏天的笋子,都不太嫩了,康菊和她娘一样,是个大嘴巴,和杜榆说了好多别的家里的孩子的事儿。
  不过牛举人家的事儿,还是那群女人说出来的,其实也不太出乎意料,但是被他们一说,都有鼻子有眼的,据说啊,据说牛举人有一次忘了带书了,所以杀了个回马枪,却看到自己的娇妻和一个陌生的男人在拉拉扯扯的,这里拉拉扯扯还是比较文明的说法,估计现实情况,更是难看。
  牛举人这个人直接上前就给了自己的小娇妻一个大巴掌,而那个陌生的男人趁机就跑了。
  “不是我说,这女人天天穿的花枝招展的,我就说早晚要出事儿,这不就应验了吧,真是太不知羞耻了,牛举人虽然人长得难看了一点,但是人家好歹是个举人,咋能这么的让人出丑,带绿帽子呢?”
  “要我说,牛举人自己才是有问题呢,干啥要找个这样的女的当老婆?还不如找个老实本分的,样貌一般的,谁都放心,找个这样的,人家心里不野才怪呢,不过她家不是还有个婆子吗?咋就跟没看见一样,就让别的野男人进来了?”
  要说牛举人家的为啥这么牛气,除了自己的丈夫是举人外,另外是别人家都没有老妈子伺候,就她家有,所以总显得高人一等。
  “说是家里孙子生了,让回去了,我看那,就是提前准备好的,要不怎么就那么巧?”
  “管她巧不巧?这人走了,我们这里也安静了,要是继续留下来,还不知道会出啥事儿呢,咱们这可是书院,要是真的出了大丑事,到时候就不好了。”
  “这事儿不叫丑事儿?”
  “也不算那,那时候人少,就没有几个人知道,那个男的早就溜了,牛举人也要面子,要不是我们住的近,谁知道啊。”
  杜榆心道,你们住的近,这八卦就说出去了,那么别人知道的越多,这不是传播是啥?但是随后又想了想,这种传言,牛举人的家事儿,只要不牵扯到学子,大家一般是不太在意的,何况谁家没有个见不得人的事儿啊。
  锦溪书院能屹立不倒这么多年,哪里是随便一个小小的是非就给弄垮了?
  要真是这样,锦溪书院也没有这么出名了。
  “康菊姐,咱们书院龙舟赛,你去看了没有?”杜榆问道。
  康菊立刻说道:“去看了啊,那天人好多,都挤不下了,到处都是人,只是可惜,咱们书院没有拿到第一,是县衙的捕快们得了头名,还得了好多奖呢,唉,太可惜了。”
  “没关系的,今年不成,明年再继续呗。”杜榆说道。
  “明年就没有啥好看的了。”康菊很是遗憾。
  “为啥?不是每年没有特殊的事儿,都会有的吗?”杜榆问道。
  “明年好多人都要去考秀才去了,咱们书院最好的几个人肯定能考上,都要走了啊,肯定不糊参加这个比赛了啊。”康菊一副很了解情况的表情说道。
  秀才也不是那么好考的吧,就是她爹这一年考的,全县也不过那几个吗?怎么康菊说的就好像都能考上的样子?那么这秀才也太不值钱了吧。
  原谅这小姑娘的盲目崇拜吧,杜榆心里说道。
  “你表哥平时都喜欢啥啊。”康菊问道。
  啊?康菊这话问的是啥意思啊,突然问自己的大表哥,不会是那个意思吧。
  可是康菊和自己差不多大吧,顶多比自己大个一两岁的。
  “喜欢读书看书。”杜榆很镇定的说道。
  “除了这两样,就没有别的了?”康菊不死心的问道。
  “他天天就是读书看书,然后吃饭那,别的也没有啥。”杜榆很坚定的说道。
  康菊唉声叹气,这样问不出来,她怎么完成表姐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啊,不问出来,表姐下次来,就不会给自己带好吃的了。所以康菊这个小女娃完全是为了一口好吃的,才要打听消息的。
  要她说,她也不明白自家表姐干啥非要问杜榆表哥的事儿,又不是以前认识的,而且康菊觉得杜榆的大表哥没趣的很,她要不是为了好吃的,她才不会这样呢,哼!
  杜榆看康菊很是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忽悠着她,这对杜榆来说,还是很简单的,加上康菊也是个大嘴巴,没有一会儿,杜榆就知道了康菊这个小姑娘为啥问自家大表哥的事儿。
  原来还真是大表哥的桃花来了,康菊的表姐明显是看上了自家大表哥了。
  大表哥只比自家大哥大一岁,今年也才十三岁吧,就开了桃花了,真是让人惊讶啊。
  康菊的表姐,她见过一次,那次还是康婶子带着康菊和她表姐过来他们这边呢,长成啥样,杜榆都有些模糊了。
  所以说,这是康菊的表姐对自家大表哥一见钟情?想一想,自家大表哥长得也是不错滴,虽然是从乡下来的,但是人长得白净,眉清目秀,看起来也是小帅哥一枚。
  又是从小读书的,身上就有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读书也读的很不错,听说书院的先生对他很满意,和同窗们的关系也挺不错。
  因为知道了这个小桃花的事儿,杜榆提着一案子笋子回去,就有些想偷笑。就是扒笋子皮的时候,都乐呵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