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笑林大全-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拿回去,等夜深人静时,关上门在家一个人戴戴,也没什么妨害。”
  ——明·谢肇淛《五杂俎》
  判官租马
  宋仁宗时,有个叫孙良孺的军巡判官,为人狡诈,好打扮得像个村野农夫。京城人出门多租马骑,马主讲价时,往往先问“只走单程,还是来回都雇?”如果骑一个来回,价钱便是单程的两倍。孙良孺因家贫没有养马,出门必租。
  有一天,他要押一批死囚到法场去杀头,便出来租马,打算骑了去。马主问道:“官人要到哪里?”孙良孺回答:“到法常”马主又问:“官人去了还回来吗?”听到的人都大笑。
  ——明·郭子章《谐语》
  背后无眼
  有个叫陈音的官员入朝,把官帽戴反了,冠缨转向了后面。他看到同僚们冠缨下垂,低头看看自己下巴处,看不见冠缨,大惊道:“为何我没有冠缨?”旁边一个人拽着他的冠缨给他把帽子正了过来说:
  “您自有缨,只不过背后无眼看不见罢了。”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皇帝尚且害怕
  唐朝大臣房玄龄的夫人性情嫉妒凶悍,房玄龄很怕她,一个妾也不敢娶。唐太宗让皇后召见房夫人,告诉她现今朝廷大臣娶妾有定制,皇帝将赏给房玄龄美女。房夫人听了,坚持不肯。皇帝让人斟了一杯酒,谎称是毒酒,用来吓唬房夫人说:“如果你再坚持不肯,那就是违抗圣旨了,抗旨者应喝毒酒死!”房夫人听了,毫不犹豫,接过酒来,一饮而荆
  唐太宗见了,叹道:
  “这夫人我见了尚且害怕,更何况房玄龄!”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都统惧内
  唐朝中书令王铎,很怕老婆。当时正值黄巢兴兵造反,已接近京城,朝廷让王铎做都统官带兵镇守诸宫,出京时他只带了姬妾随行,把夫人留在了京城。
  有一天,部下忽然来报:“夫人离开京城前来,已在半路上了。”王铎闻报,十分惊恐,对属下说:“黄巢兵渐渐向南逼来,夫人又气冲冲自北方赶来,旦夕之间,就要到达,这可怎么办?”幕僚开玩笑说:
  “不如投降黄巢吧。”
  王铎听了也大笑起来。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免得拆了伴
  苏轼到邻人家相聚饮酒,盘中有四个黄雀。一个人接连吃了三个,只剩下一个向苏轼推让。苏轼笑道:
  “您再吃了吧,免得黄雀拆了伴。”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吊丧的玩笑
  有个年轻人父亲死了,他却并不悲哀。有个叫杨南峰的便特制了一个宽大的帽子戴了前去吊丧。下拜时,帽子脱落下来,滚到了座椅下面,杨南峰便把头伸进去,穿进帽中,再起来,引得年轻人在帘帷中哄然大笑。这个年轻人便蒙上了不孝的名声。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大姨小姨
  薛简肃公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欧阳修,二女儿嫁给王拱辰。后来欧阳修丧妻,续娶了薛公的第三个女儿,所以王拱辰与他开玩笑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正赶上刘原父晚年再娶,欧阳修用汉代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得配仙女的传说,作诗调侃刘原父说:
  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
  洞里桃花莫相笑,刘郎今日老刘郎。
  刘原父听了不高兴,便寻机报复欧阳修。一天,刘原父、王拱辰、欧阳修三人相会,原父说:
  “从前有个老学究教小孩念书,朗诵《毛诗》到‘委蛇委蛇’这一句时,告诉小学生:‘这个蛇字要读作姨,切记。’第二天,小学生在路上看乞儿耍蛇,很晚才到学校,学究便责问道:‘你为什么来晚了?’小学生说:‘刚才在路上,碰到有人弄姨(蛇),我便与众人观看。只见他先弄大姨(蛇),又弄小姨(蛇),所以耽误了上学。’”
  欧阳修听了,不禁放声大笑。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供奉真武
  南宋奸相贾似道设宴请客,厨师做了鳖,一个客人不吃,还说:“我供奉北方之神真武君,此鳖很像真武君案下的龟,所以不吃。”
  席桌盘中还有甘蔗,另一个客人也说不吃。贾似道问他为什么,他说:
  “我也供奉真武君,甘蔗不像真武前面的旗竿吗?”
  人们听了,哄堂大笑。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直呼其名
  有位官员叫宗如周,一个人来向他告状,不知道官名叫“如周”,误以为此官曾在如州任职,便说:“我有冤屈的事,来报告如州官。”宗如周问:“你是什么人,竟敢对我直呼其名?”
  那人很惶恐,忙谢罪说:
  “只说是如州官作如州,不知道如州官名如周,早知如州官名如州,不敢唤如州官作如周!”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猜谜
  吴门人张幼于,有文才,好开玩笑。一天张幼于与人相聚饮酒,正好来了几个闯席的朋友,幼于便假装关了门,写了一条谜语贴在门上,对外面的人说:“猜中了,才允许进门。”谜语说:“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众人都猜不中。有个叫王百谷的猜道:
  “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罗十二为丞相,小不小;
  闭了门儿独自吞,羞不羞;开了门儿大家吃,好不好?“
  张幼于听了大笑。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东门王皮
  青州东门皮匠王芬,家境逐渐富裕后,放弃了旧业,邻里们商量要赠他一个尊号。王芬听说后很高兴,摆了宴席,设了舞乐助兴,让大家给自己起个号。有个狡黠的年轻人说:“叫‘兰玻’行吗?”众人问有什么含义,年轻人说:“他本名叫‘芬’,而兰花多芬芳之气,所以叫兰玻,与名字相符合。”
  王芬听了大喜,重重酬谢了这个年轻人。众人也没觉出有什么别的含义。后来慢慢思索“兰(繁体为蘭)玻”二字,才悟到可以拆成“东门王皮”。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彭祖脸长
  彭祖是上古传说中长寿的人,据说他活了八百多岁。有一次,汉武帝对群臣说:“相面的书上说:‘鼻下人中长一寸,能活百岁。’”东方朔忽然大笑。朝廷官员请求惩治他不敬之罪,东方朔摘下帽子辩解说:“臣不敢笑陛下,我是笑彭祖的脸长。”武帝问他什么缘故,他答道:
  “彭祖年纪有八百岁,如果按陛下说的估算,他的人中要有八寸长,那他的脸就该有一丈多长了!”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公猴
  明英宗天顺初年,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均以大学士辅政,人称“三杨”。当时有个名妓叫齐雅秀,性情极为乖巧聪慧。有人问她:“你能使三位阁老笑吗?”齐雅秀答道:“我一进门就能让他们笑。”
  一天,齐雅秀真的被召唤进见三杨,三杨问她为何来迟,她说:“在家看《列女传》。”三杨听了,果然大笑。于是同她开玩笑说:
  “我们以为你是齐雅秀,却原来是脐下臭。”
  齐雅秀应声答道:
  “我以为三位老爹是武职,却原来都是文(闻)官。”
  三杨道:“这母狗无礼!”
  齐雅秀又答道:
  “我是母狗,三位老爹是公侯(公猴)。”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兼畏夫人
  王文穆公的夫人嫉妒心强,又很凶悍。文穆虽然荣华富贵,却不敢娶一个妾。他府中后园有堂,名“三畏堂”,可能是取儒家说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意思。有一次杨文公与他开玩笑说:“可以改成四畏堂。”王文穆公问取何意,杨文公说:
  “兼畏夫人。”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摆阔气
  有一位穷读书人,平日总在人前强装出阔气样子,最怕别人说他穷。
  有一次,一个小偷夜里进了他家,见家中空空如也,什么东西也没偷到,便骂着走了。
  这读书人忙摸出床头几个铜钱追上去送给小偷,并嘱咐说:
  “君此次来,我虽然怠慢之极,但在人前,还万望为我美言!”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一概明天
  有个人欠了好多情,怕人来讨,只好东躲西藏。一次,他偶然有事要出门,怕债主们看见,便戴了个大斗笠。谁知还是被一个债主认出来了。债主弹着斗笠问:“欠的钱什么时候还?”那人只好推托说:“明天。”过了一会儿,忽然下起大雨,斗笠被雨点打得“啪啪”
  直响。那人很慌张,说:
  “一概明天!”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别人扛去
  有人欠别人债,屡讨不还。债主生气了,命仆人埋伏在半路,把欠债人捉住扛回家。扛到半路,仆人累了,放下欠债人歇息,那人却催促道:
  “快走吧,停在这里,若又被别人家扛去,可不关我的事!”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自咬耳朵
  有个人到官府告状,说被人咬去了耳朵。被告辩解说:“那是他自己咬的,与小人无关。”一个小吏站在官座后面,听了被告的话后,用手扯住自己的耳朵,团团转圈。官回头看见了,喝道:
  “这是什么规矩?”小吏报告说:
  “小的在这里试试案情。”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拿屁
  有个官正升堂,下面站的人放了个屁。官问道:“什么响?给我拿下!”衙役报告说:“这东西拿不祝”官喝道:“定是你受贿,一定要拿来!”衙役只好用纸包了一个屎块回去报告:
  “正犯已逃走,拿得家属在此!”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面黑心黑
  东汉末年,有个相面的来访刘备,刘备让他给自己相面。相面的人说:“你的相貌很好,面白,心也白。”又让他相关公,相面人说:“此人相貌也好,面红,心也红。”
  刘备听了,急忙握住张飞的手说:
  “三弟有点不好,还是别相吧。”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不宜动土
  有个人酷信风水,凡事都要先问阴阳家是吉是凶。一天,他坐在墙下,墙忽然倒了,他被压在墙下,忙喊救命。家人跑过来说:
  “你且忍一忍,待我去问问阴阳先生,今天可不可以动土!”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巫人
  有个巫人正装神弄鬼,自称天神附体,披头散发,胡说八道。正好有官员从旁边经过,见状大怒,命令把巫人抓来,问他是什么人。巫人连忙下跪叩头说:
  “小的是金元七总管下凡!”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划到他名下
  有个读书人游佛寺,到西房,僧人对他怠慢。他很生气,出来后来到东房,见东房里有位僧人正在诵经,便问道:“你在替谁家忏悔?”僧人答道:“闲时先诵下,等有施主来布施时,就划到他名下去。”
  读书人听了便敲击僧人的头,僧人辩道:“小僧有什么罪?”读书人说:
  “适才西房秃贼可恶,我打这几下,你可以划在他名下。”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败家当
  有个徽州人,很吝啬。他客居苏州,制了些盐豆子放在瓶里,用筷子取,每顿饭限制自己,只吃数粒。有人告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