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笑林大全-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人我一直被它俩逐出在外,怎么能够知道它们谁对谁错呢?”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调笑诗
  有一位姓吴的老儒学教官,牙齿尽落,耳朵有缺口,又不曾长胡须。学宫里的一个学子作诗嘲讽他道:
  先生贵姓吴,无耻之耻(齿)无;
  然而无有尔(耳),则亦无有乎(胡)。
  这首诗很快传到了县令耳中。一天,县令和这位吴教官都去拜见上司知府大人,排列位次时,望见了吴教官,不觉哑然失笑。知府对县令莫名其妙地发笑很生气,县令便在后堂向知府说明自己失笑的原因,并将学子的嘲讽诗念给他听。
  知府闻之,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吊丧的须髯
  罗汝鹏须髯特多,还不到四十岁,胡须都白了一多半。一天,他去一家吊丧,主持丧礼的人偶然见了他,惊讶地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胡子白成了这个样子?”罗汝鹏幽默地说回答:“我这是吊丧的须髯。”在场的客人都被他逗笑了。
  我祖父昆岳公九十一岁那年逝世,当时罗汝鹏来我家吊唁,看到我父亲悲伤欲绝的样子,便安慰他:“您为什么不请两个小儿医生来救疗一下呢?以致出了人命?”我父亲听了,不由得破涕为笑。
  记得我进士及第那一年,前来报捷的报子一个劲地向我家索取赏钱,因当时家贫如洗,我父亲无法满足报子的要求,备受其奚落,心里烦闷无比。恰逢罗汝鹏在场,他风趣地安慰我父亲说:“老兄您且不要烦恼,只怪您养坏了儿子,说不得呀。”周围的人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比本事
  有个官员特别能生育,子孙成群结队,好不热闹。但他的一位同僚却常常因无子嗣而发愁。这个官员便在同僚面前炫耀道:“你一点本事也没有,连个儿子也养不出。看我多有本事,生了这么多的子孙。”同僚幽默地回敬道:“生儿子,是你的本事;生孙子,就不是你的本事了。”闻者莫不大笑。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李胡子
  有个姓李的人,绰号李胡子,与一个姓张的人家隔壁居祝姓张的这人一向怕老婆。一天夜里,张某被老婆打得实在受不住了,便越墙逃到李胡子家。
  李胡子见此,顿觉不平,便拿了一个大棍杖摸着黑来到张家,把张妻痛打了一顿。张妻还以为是丈夫打的,哭着责骂道:
  “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跟李胡子那种人来往,学得心性都和他一样了。”
  一个丫环忙举着蜡烛照李胡子,惊讶地说:
  “俺家老爷,不但心性像李胡子,就连嘴脸也都像他了。”
  ——明·赵南星《笑赞》
  爆竹
  有一个人患有高度近视,半尺之外,几乎什么都看不清,一天晚上,他捡到一枚爆竹,便靠近灯火辨认,不料触火而响。旁边有一个聋子,见此,拍着他的背问道:“你刚才捡到了什么东西?怎么一到手就飞散了?”
  ——明·冯梦龙《笑府》
  搅到几时
  司马温公名光(司马光死后追封为温国公)。一天,温公召众僧人做法事。众僧人念到“药师光佛”时,为避讳温公之名“光”字,改念作“药师皎佛”。温公到院子里烧香听见了,忙问因何念错,一僧回答说:“我们这是为尊公避讳。”温公笑着说:“我如果不出来烧香,还不知你们要搅(皎)到几时呢!”
  ——明·冯梦龙《广笑府》
  势利鬼
  有一个姓吴的读书人,年纪很大了,却越来越趋炎附势。
  有一次,姓吴的读书人应邀出席一个规模盛大的宴会,看到一个平民打扮的人最后才到,便略微应酬一下,向那人作了半个揖,态度非常傲慢。过了一会儿,他看到主人对这个平民打扮的人极为恭敬,内心感到很纳闷,便暗暗地问了问别的客人,才知道这位平民打扮的人原来是著名戏曲家张伯起(张凤翼字)。他对刚才的失礼甚是后悔,便满脸堆笑地走向前去,想再作一揖献个殷勤。
  张伯起看到他前倨后恭的样子,感到非常恶心,便笑着阻止道:“我刚才已领受了先生您的半个揖了,敬请您让我把这半个揖还给您吧!鄙人再不敢烦劳您致礼了。”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为驴请假
  胡趱这个人,是唐昭宗时代的优伶。胡趱爱好弈棋,他常常骑着一头毛驴,每天到一个老朋友家去下棋,几乎每次都是早去晚归。
  胡趱每逢到朋友家,不等他下驴,主人便对家童说:“快去后院给都知(朝廷教坊的歌师)喂驴子。”胡趱深受感动,天黑后便骑驴回去。
  有一天,胡趱正在这家下棋,朝廷忽然临时召他去侍乐,便呼家童把驴子牵来。等到牵来时,驴子早已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原来主人正用驴子拉磨呢!胡趱这才明白,自己的驴子竟一直在为人家拼命劳作啊!
  第二天一早,胡趱又步行来到朋友家,主人照例命童去喂驴。胡趱连忙对主人说:“不用忙啦,驴子今天没骑来。”主人吃惊地问:“为什么?”胡趱回答说:“自从昨天回去后,它就生了病,头晕恶心,不愿动弹,今天暂请假休息一下。”主人听胡趱这么一说,知道他发现了自己的“小聪明”,感到十分难堪,但又觉得胡趱的话幽默风趣,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明·冯梦龙《古今潭概》
  贪色的大臣
  王忠肃公为人不喜欢开玩笑。一天,退朝后回家的路上,他看见同行的一位大臣眼睛老是盯着擦身而过的一个美女。那美女已经走远了,这位大臣还不时地回过头来恋恋不舍地去看她。
  这时,一向不苟言笑的王忠肃公也忍不住跟这位大臣开起了玩笑:“刚才过去的那个漂亮女子真有力气。”这位大臣忙问道:“大人您怎么知道她有力气呢?”王忠肃公应声说道:
  “假若她没有力气,你老夫子的头怎么能被她拉得团团乱转呢?”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图你们好看
  一个人头上戴的网巾破烂不堪,另一个人看到了,好意地劝告他说:“你的网巾破得不像样子了,为什么不修补好再戴呢?”这个人听了,气愤地说:“你这不是成心鼓动我花钱,却只图你们好看吗?”
  ——明·醉月子《精选雅笑》
  远送当三杯
  有一位客人去拜访朋友,坐了半天主人也不留他吃饭。主人怕他不走,便起身送客。送到门口,对客人说:“古语说:‘远送当三杯’,就让我送你几里吧。”又唯恐客人不走,便忙拽着客人的衣袖往外走。客人笑着说:
  “慢着点,我吃不得你这样的急酒。”
  ——清·陈皋谟《笑倒》
  开门七件事
  有一对夫妻,妻子喜欢饮酒,常常跟丈夫索酒吃,而丈夫偏偏最讨厌女人饮酒,不但不给她酒吃,反倒振振有词地训斥她说:“咱庄户人家,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里面何曾见个‘酒’字?”
  妻子听了,不紧不慢地反驳道:“你说的开门七件事,一点儿没错。但这酒却不是开门就要用的,应是前一天先买来,又怎么能放在开门那七件事里面呢?”
  ——清·陈皋谟《笑倒》
  灭火性
  有一个人吃斋念佛,一门心思地要见观世音菩萨,苦于无由得见,便去寺庙向大和尚求教。
  大和尚谆谆教诲他:“你必须坚持吃斋,戒除急性子,念念不忘观世音菩萨,时间长了,自然能够灵验。”这人唯恐记不住,便将和尚的话编成三句顺口溜:“吃长斋,灭火性,一心要见观世音。”经常在口里念诵。
  日子长了,观世音菩萨被他的虔诚所感动。为最后考验一下他的心意是否真诚,观世音便变成一个老道士,来到这人门前化缘求乞。这人见道士到此,两眼微闭,口里只是念叨:“吃长斋,灭火性,一心要见观世音。”道士说:“你再念一边给我听听。”这人又念了一遍。就这样,道士一共让他念了三遍。这人再也耐不住性子,勃然大怒,喝斥道士说:“我已经念过好几遍了,你这个老妖道怎么还喋喋不休地重问?”
  道士笑着说:“我才问了你几遍,你就动怒,可见你的火性一点儿也没变,那观世音菩萨又怎么能见得着呢!”
  ——清·石成金《笑得好》
  怕臭
  有一个鱼贩子,挑黄鱼担子行走,步履非常健快。一个做官的见他身强力壮,走路如飞,便雇他当了自己的轿夫。岂料这个人抬起轿子来,不但走不快,反倒比别人慢得多。官员感到很奇怪,便问他从前挑黄鱼时行走那么快,为何抬轿子却走得这么慢。轿夫回答说:
  “此一时,彼一时也。我挑黄鱼贩卖时,那黄鱼极易臭烂,因此,我不得不走快些;如今我为相公抬轿,又不用担心相公您发臭,自然也用不着走快喽。”
  ——清·石成金《笑得好》
  糊涂虫
  有一个人到县衙里去告状,对县官诉说道:“小人明日丢失了一把锄头,请老爷追究。”县官训斥道:“你这个狗奴才,明日丢失了锄头,怎么昨天不来告状?”站在一旁的差役听了他二人的痴呆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县官见差役在旁嗤笑,气得把惊堂木摔得山响,立即断结此案:“偷锄的一定是你这个刁滑差役。”并追究他偷去锄头有何用常
  差役笑着说:“小人偷去锄头,是医锄死那糊涂虫儿。”
  ——清·石成金《笑得好》
  醋招牌
  有这么一个酒店,立了条荒唐的规矩:凡是来店买酒的,谁要说酒酸,就把谁用铁链锁在柱子上。
  这一天,一个买酒者因说酒有点酸味,便被锁在了柱子上。正巧这时,一位道士背着个大葫芦来到酒店里。道士见状,忙问店主是怎么回事。店主回答说,“这家伙谎说我的酒酸,因此才锁了他。”道士说:“我就不信,拿杯来让我尝尝,看看是不是这样。”店主忙命雇员端给道士一杯酒。道士咬着牙饮了一口,便匆匆往外跑去。
  店主见他不说酸,非常高兴,指着一旁的大葫芦呼唤他:
  “你忘了拿葫芦了。”
  道士边跑边说:“我不要了,我不要了,你留着踏扁了做醋招牌吧。”
  ——清·石成金《笑得好》
  皮匠的“本钱”
  有一个皮匠,为人最是哄骗不实。他钉了半辈子的皮鞋,却只用一双皮底,道理很简单:凡是为人家钉皮鞋掌儿,他故意不钉牢,顾客刚走出他家大门,鞋掌儿也就脱落了,皮匠便尾随在顾客身后,将鞋掌儿捡回来,下次再给别人钉。久而久之,这双皮底也就成了他的“本钱”了。
  一天,他紧紧地跟在顾客身后,左瞧右看,就是没看到鞋掌儿,直把他心疼得流出了眼泪,连连懊悔道:“唉!今天真晦气,把个本钱给断送了。”悻悻地回到家里,不由得破啼为笑——原来那双皮鞋掌儿正落在大门里面。
  ——清·石成金《笑得好》
  画刀
  一家酒店即将开张,请人书写卖酒的招牌。那人写完后,又在招牌上方画了一把刀。店主惊问道:“画您这把刀干什么?”那人笑着回答道:“我想让这把刀来杀杀酒里的水气。”店主方才明白这是劝告他不要往酒里掺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