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笑林大全-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好长时间,华学士偶然在苏州阊门的一家书店里发现正坐着翻阅文章的那个人很像华安。靠上去仔细察看,越看越觉得像。私下里一打听,人家说:“这是唐解元。”华学士觉得蹊跷,第二天就写了名帖,去拜访唐解元。
  一见面,华学士就觉得眼前这位唐解元简直就是昔日的书童华安。等到端上茶来,正好看到对方一只手的大拇指旁边枝生的小指,华学士就更加相信此人就是华安,但还是不便明言。接着,那位唐解元又命人摆酒与华学士对饮。
  席间,华学士实在憋不住了,就故意把华安在华府的事稍微提了几句,借以察看唐解元的神色。唐解元只是恭敬顺从地答应着。华学士又追问说:“华安长得非常像您,不知为什么?”唐解元还是支支吾吾地应付着。
  酒过数巡之后,唐解元就带华学士到后堂,招呼众婢女簇拥着新娘子出来拜见华学士。
  华学士一见这位新娘子更觉愕然了。直到这时,唐解元才拉着新娘子的手,来到华学士跟前说:“学士大人,您刚才说我长得像华安,难道您没看出来我的新娘子也像您家的丫鬟桂花?”华学士这才恍然大悟,与唐寅大笑了一阵,相别而去。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朱搭户
  朱达悟这个人好闯人家的酒席,又好讲笑话,邻里因此给他起了个“朱搭户”的绰号。
  有一天,一伙年轻人相约同游石湖,特意避开朱搭户。等他们上船解开缆绳将要行船时,都感到庆幸,认为这一次朱搭户一定不会知道了。谁料朱搭户竟突然从舵楼里蹿了出来,大声说:“我早来这里了!”原来他事先就知道了他们要避开他,所以就早早地藏在船上等他们来了。大家很是惊奇,大笑着让他入席。席间,朱搭户提议说:“湖中间有座宝积寺,十分幽静清洁,咱们何不一登?”大家都赞同,就一起游了宝积寺。游完以后,自然又是宴饮一番。酒过数巡,朱搭户就假装喝醉了酒,卧在僧榻上,直到天黑时分也不醒。大伙喊他、挠他,他都不起来,口中还含含糊糊地说:“头晕得厉害,起不来了。”大家就商议好先坐船回去了。
  朱搭户见众人已走,就一骨碌爬起来,绕小道飞快地跑回家,还故意把衣服鞋袜弄湿,把头发披散开,一一敲开游石湖同伴们的家门,心急如焚地向他们的家属报告说:“我们几人乘坐的船不幸触到了石礁,沉在了湖里,我是遇到了一个打鱼人的援救才得以回来报信的。”
  家属们听了,无不惊得大哭,连忙往石湖方向去寻人。结果在枫桥边正好遇见了游石湖的那帮人,个个都平安无事,彼此一说才知道又是朱搭户搞的鬼。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迂公修屋
  迂公家里住着几间破屋。有一年夏天,接连下了几天大雨,屋顶多处漏雨,一夜之间要把床搬来挪去好多次,最终满屋连一处干地方都没有了,惹得妻儿们都责怪他。迂公赶忙出去叫了泥瓦匠过来抢修,花了很多功夫,也费了很多钱。
  刚一完工,天也云开雾散,晴朗无比。迂公仰头看着刚刚修好的房屋,无奈地叹道:
  “运气不佳的人就是运气不佳,真没办法。刚刚修完屋,老天也停了雨,这不白白赔上了许多工钱吗?”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买螺蛳
  有个人以前没见过海螺蛳,一次,见有卖海螺蛳的,就喊住问道:“多少钱一斤?”卖主笑他不懂,说:“我们卖海螺蛳从来都是量着卖的。”那人抢白道:“你连我这话都不懂,我问的是多少钱一尺。”周围的人无不大笑。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小人这里有熨斗
  有位官员读《论语》时,有些语句不大理解,想请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来解说一下,就问手下人:“这里有高才吗?”手下人知道附近姓高的裁缝手艺不错,以为大人要裁衣,就应声答道:“有。”官员就让手下人把此人召来。
  官员问来人说:“贫而无谄如何?”来人有些不解,稍一停顿,回答说:“裙而无裥(衣服上打的褶子),使不得。”官员也觉得来人答得离奇,就又问道:“富而无骄如何?”来人以为官员要考自己,就应声答道:“裤而无腰也使不得。”
  官员一听来人答得驴唇不对马口,就怒喝道:“走!”来人慌忙答道:“若是有皱,小人这里有熨斗。”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棉被太热
  暑热天气里,有个人还在裹着一条被单睡觉,直睡得大汗淋漓,痛苦不堪。别人看了都替他难受,就问他大暑天里盖着被单睡觉,这又何苦,这人也很委屈地说:“我有什么办法?若盖棉被岂不更热吗?”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跌跤
  一个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刚爬起来没走几步,又跌倒了,于是自言自语道:“要是早知道还要跌这一跤,刚才不起来就是了。”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卖桌子
  有一张桌子放在院中,清晨被露水打湿了。有人闲得无聊,随手在上面写了“我要做皇帝”五个字,碰巧被他的仇家看见了。仇家就扛起桌子,来到官府,揭发仇人谋反一事。
  这时正好官府还未开门,他就在衙门口等候。
  太阳一出来,露水一干,上面的字也就看不见了。他一见,慌了神,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好这时人们都好奇地围上来问:“你扛桌子来这里干什么?”这人忽然灵机一动,说:“我有很多桌子,特意把这张扛来看样,不知大老爷买不买?”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兄弟种田
  有兄弟两人合种着几亩谷子。谷子熟了,快要收割的时候,哥哥对弟弟说:“咱们先说好怎么分吧。我干脆就收取谷子的上半截,你来收取下半截吧。”弟弟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当看到哥哥美滋滋地将大捆大捆的谷穗扛回家的时候,弟弟面对着一堆堆的谷子根杆,心里觉得愤愤不平。
  哥哥上前开导弟弟说:“不要紧,等明年,你取上截,我收下截,不就一样了吗?”
  第二年一开春,弟弟一再催促哥哥尽早播下谷种,哥哥又给弟弟商量说:“咱们今年就种芋头吧。”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说话真难
  有个乡下人,当了衙门里的巡捕,被派做守门人。
  一天,太守到了,守门人跪报道:“太老官人请进。”太守听了很生气,责令拉下去打十大板。
  第二天,太守来时,守门人跪报道:“太公祖请进。”太守又责打了他。
  到了第三天,太守又来了,守门人心中思量:前日说乡下话不行,昨日说官场话也不行,叫我如何是好?他灵机一动,报告说:“前日来的,昨日来的,今日又来了。”太守一听,禁不住笑了起来。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老童生
  某县官考童生,到了傍晚时分,忽然听到考场一角有喧闹之声,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手下人前去察看,回来报告说:
  “有个童生拿错了拐杖,正在那里吵嚷着辨认呢。”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善说谎
  武陵有位市井少年,极善说谎。一天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知道他善说谎,却故意要试探他一下,就说:“别人都说你善于说谎,今天你就给我当面说一个吧。”
  那少年随口说:“刚才听说众人把东湖的水放干了,大家都去拾干鱼,我也要急着去拾几条,现在哪有闲空说?”
  老人相信了,直接跑到东湖,谁想一到才见东湖还是照常大水渺然,这才省悟那少年又说谎了。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心肝都在这里
  陕右人好把“竹”字念成“箸”。有一陕右籍的巡抚大人坐在公堂上,对巡捕官说:“给我取一‘箸’(竹)杆来。”巡捕误以为巡抚要吃猪肝,就赶紧出去买了猪肝,又想道:“既然大人要猪肝,还能不要猪心?”于是,又买了猪心。巡捕用盘子盛着猪肝,用纸裹了猪心藏在袖中,进见说:“报告大人,猪肝已买到。”说着,献上盘子。巡抚一见,知道他误会了,就笑着责备说:“你心放哪里去了?”巡捕心中暗喜,以为这下可以表现一下了,就赶紧从袖子里掏出用纸裹着的猪心说:
  “报告大人,心也在这里!”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留一边眉毛再过节
  从前有一个恶少,穷困潦倒,到大年三十晚上还没弄到一文钱过年。他妻子憋不住了,就催促他赶紧想想办法。恶少不慌不忙地说:“我自有办法。”这时,正好有一个理发匠从大门外走过,恶少就把他喊过来说是要理发。恶少先让理发匠给剃去眉毛,理发匠照着做了。可是刚剃去了一边的眉毛,恶少就大嚷起来:“从来理发,哪有损人眉宇的道理?”转过身扭住人家就要去见官。理发匠明知这是讹诈,也只得求饶,愿以三百钱了结。恶少收了钱,美滋滋地过了年。他妻子见他的眉毛去一留一,就说:“还不如都剃去了好看呢。”恶少诡秘地一笑,说:“这你就不懂了,这一边的眉毛,是留着过元宵节的。”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名虱奇遇
  宋神宗时,王安石任宰相,个人生活上却不拘小节。传说有一次,他在神宗殿上启奏时,竟有一只虱子在他胡须上爬来爬去,引得神宗瞪大了眼看了好几次,左右文武大臣也都看见了,只是没有当面说出来罢了。
  等退朝下来,王安石有些不解地问同列的官员:“在朝廷上皇上看了我好几次,这是为何?”大家都哈哈大笑一阵,说出了其中原委。王安石这才用手一摸,一把捉住了虱子,想要立刻捏死它。同僚们赶忙拦住,说:“千万不要把它弄死,它不仅无过,而且有功当奖啊!”王安石忙问其故。一位大学士摇头晃脑地解释说:“这是一只名虱啊,它屡次三番遨游于宰相胡须间,又再三再四经受皇上亲览,单凭它的经历之奇,又怎能杀它?若问处置之法,我以为不如放了它吧。”直说得王安石等人哈哈大笑。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御史判鼠
  嘉靖年间,有一位四川籍的御史,口才很好,又很机智。
  有个太监偏不知趣,要设法嘲弄一下这位御史。
  太监绑了一只老鼠,来见御史,他对御史说:
  “这只可恶的老鼠咬毁了我的衣服,请御史大人给它判罪。”御史知道太监是无事生非,但又不动声色地作出了判决:“这只老鼠,若判它笞杖则太轻,若判它绞刑则太重,不如就判它腐刑,把它阉割了吧。”
  那太监自讨没趣,可又不便发作,但也不得不佩服御史判断之妙。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橄榄与枣
  一个南方人和一个北方人在一起争论橄榄与枣哪种更好。北方人说:“枣味甜。”南方人说:“橄榄虽有点辣,但吃后回味起来却很甜。”北方人紧接着说:“单等你回味起甜来,我已经先甜了一会儿了。”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w‘w‘w‘。F‘v‘a‘L‘。c‘n‘ 福‘娃‘中‘国‘小‘说‘下‘载‘站)
  俗话说:“贼是小人,智过君子(w‘w‘w‘。F‘v‘a‘L‘。c‘n‘ 福‘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