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攀做贵人妻-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陵县,投靠族人,由年长的大族兄扶持长大。
韦应达性格沉敏和正,好读经史。在军中磨砺三年有余,二十岁时,有皇亲作乱,韦应达请为先锋前去征讨,朝廷即以他为统军,西征时屡有战功,如今拜国子博士,正五品上官员,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并担任华阴山郡事。
展泰自从与韦应达结识后,便与他称兄道弟,因为觉得在家中待着实在是了无生趣,于是在韦应达去任职时,便拜别家人,与他随行去都城安昌游学去了。
至于徐家,过去一年的日子依旧是水深火热。
年初的时候,县衙张贴了朝廷下的兵书,徐世徇的名字赫然在列。
当朝规定,不论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并且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在适龄期间,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或劳役。徐世徇已在地方上服过一次劳役;此次则被选为戍卒,要去边疆服役两年。
当时徐世徇腿伤未愈,尚且不良于行,如何能千里跋涉,去往边疆?
徐莹当时想到袁历韧是项阳司马,以他做事滴水不漏的性格,必然早已知道了此事,可他却不动声色,必是心中怨恨徐家人,狠下了心不会帮她。
就在徐莹一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徐皓不请自来了。
他进来的时候,徐莹正独自坐在厅堂中打络子,看见徐莹,他似是有些惊喜,手无意识地就伸了上来,指腹轻轻划过了她的脸庞。
自从祖母徐氏过世后,徐老爹又接了新妇进徐家主宅,徐世徇与他爹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极少让家人去主宅那边;再加上徐莹去了项阳,他们堂姐弟已是有五年多不曾见过了。
徐莹因他的碰触吓了一跳,有些茫然地看着他。
徐皓似乎猛然间也反应过来刚才的行为有些不妥,尴尬地说了一声:“好久不见了。”转身就进房找徐世徇去了。
徐皓去参加了武卒选拔。
选拔武卒要求参加考选的人穿“三层之甲”,拿一张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开的硬弓和装有五十支箭的箭囊,头戴铁盔,腰佩剑,带三天粮食,在半天之内走完百里路。凡是中选的人,能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
更重要的是,因为成了武卒,徐皓可以护送徐世徇去往边疆。
从徐世徇辗转送回的家书中,徐莹得知徐皓对他多有照顾,就是在他腿伤完全痊愈后,也时常去陪他喝酒聊天。
提到徐世徇爱喝酒,徐莹就有些哭笑不得。
她还记得之前每次服侍完她爹喝药,等到要吃饭时,徐世徇就会闹着要喝酒。每次他都要诡辩一番,弄得徐莹哑口无言。
“帮我拿酒来。”这差不多成了他的口头禅。
“喝药还是要忌酒好。”徐莹会好言相劝。
“不喝酒更不易得好。”
“常喝酒对身子不好。”
“不喝酒我才觉得浑身不舒坦。”
“还是喝汤吧!”徐莹婉言劝他。
“你们就是存心不想让我好过,喝点酒我心里才高兴。”
“等你好了再让你喝。”
“不喝就好不了了。”
……
十次总有个两三次,徐莹实在受不了她爹的诡辩了,不得不无可奈何地奉上藏起来的酒瓶。
如今去了边疆,那般苦寒,想必他更常馋酒了吧?
至于徐枫,因她坚持不想再去医馆了,这一年便留在家中帮着徐菀纺丝刺绣。因她不擅女红针黹,手脚不麻利,徐菀不免多有抱怨,但还能勉强耐着性子教她。
这一年年中的时候,徐敏又回了徐家。她所嫁的夫君尹郎,酒后调戏良家妇女,被人告到县衙,要收监关押两年。因公婆不闻不问,她便回家来求徐家帮忙,后来干脆便在徐家住下了,只是偶尔才回尹家。
徐莹本来怒其不争,懒得管她的事情,后来见她哭得可怜,只好硬着头皮去找韦应奇帮忙。
韦应奇拿鄙视的目光瞪了她半天,差点让徐莹崩溃地以为非礼那良家妇女的人是她,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带她们去探监。
自此以后,徐莹还要偶尔陪徐敏一同去给她的尹郎送饭,其中自是也有颇多苦楚。
若非有一日徐敏抱着她的胳膊在她耳旁柔声细语:“二姐,我一向知道你对我最好。我还记得当初我回徐家时你给我喝过糖水,那滋味真甜啊!”若非徐敏的这句话,恐怕徐莹也不会如此甘愿为她那般对人低声下气。
徐菀也快要十四岁了,徐邹氏一直在为她寻找合适的夫婿。可惜与她两情相悦的却是一个面有乌斑的男子。徐邹氏因她额心的红斑一直心存愧疚,又如何肯答应,因而还在寻寻觅觅中。奈何这世间男子多重视那张面皮,懂得欣赏徐菀的人实在是太少。
至于徐莹自己,债务压身,这一年一心只想多赚银两,对徐邹氏苦口婆心劝她出嫁的话一向只当耳旁风,天天把那算盘珠拨得噼里啪啦响。
她依旧欠韦应达三百两银子,再加上先前徐家挪用姑姑徐世萍的二百两嫁妆银子,一共五百两银子,她得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挣够这笔钱。
本来商量好了先还一百两银子,可是到了韦家后她却反悔了,许了韦应达一分的利钱,她只求他能让她延迟一年还那笔银子。
韦应达自然是答应了。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徐莹以后每个月要与他用信件互通消息,以便让他掌握最新的进展。
作为她的债主,他自然能享有这份权利。徐莹极为痛快地便点了头。
------题外话------
依旧求收~




第三十八章 生意经

钱难赚,债难偿。
五百两的债务所带来的压力被无限放大,以至于徐家一度沉闷到大家连咳嗽都不敢大声。
徐莹说服徐邹氏收回了自家院子前的两个铺面。徐邹氏一开始迟疑了很久,自从知道徐世徇要去戍边后,她更加害怕起失去这一稳定的进项来。毕竟没有马车的进项,家中还能勉强维持;若是失去了铺面的租金,徐家极有可能会入不敷出。
可是徐莹还是决定了要冒一次险。毕竟富贵险中求,若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他们一家将很难尽快摆脱目前的窘境。
她首先盯上了她房中的那台织机。
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人们开始修整桑树,妇女们也开始养蚕。徐莹骑马去乡间去了好几次,只为了寻访那些心灵手巧的妇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总算是说服了一些善蚕桑与女红针黹的妇人,让她们答应会匀出一些丝线、布匹或绣品给她新开的徐氏绣庄。虽然她本钱少,可她为了收货不惧辛劳,去得极为勤快,又不会过分压价,所以渐渐地那些妇人卖给她的各式织品越来越多。
而在商铺这边,她采用了薄利多销、定期出售一些特惠绣品以及附送络子、手帕等小玩意儿的销售策略,也算是成功地吸引了一批客人。
经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到了酷夏的时候,她手中总算是积攒下了一百多两银子,且铺子中还有价值一百五十两左右的丝线及各式绣品。
徐邹氏见徐莹用大半年的时间就挣下了他们全家以往一年的所得,自然是心花怒放,逢人便笑得合不拢嘴。
可是在徐莹看来,这些银两相对于她的目标来说,还远远不够。她还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她从此翻身的绝佳契机。
机会只亲睐那些有所准备的人。
八月流火,这一年稽陵县迎来了一个几十年难得一见的酷暑。即便是坐在屋中什么也不做,还是会一直淌汗,人心也渐渐开始浮躁起来。
有一天深夜,徐莹热得实在是睡不着,正在床上翻来覆去,就听屋外传来了一阵慌乱的锣鼓声,紧接着她就听到有人大喊:“着火啦!快出来救火啊!”
想起绣庄中的布匹,她一个激灵就从床上爬起,慌忙朝前面的铺子跑去。
火灾是发生在不远处的商业街,漫天的火势还在蔓延,街上渐渐聚满了匆忙跑出来救火的人群,紧接着便传来了几声撕裂的哭喊,街道上乱成一团。
徐莹也赶紧去叫家人起来救火。只是走到后院的马车那时,她脑中灵光一闪,冲回房中带上铺子的房契便朝徐家主宅跑去。
这便是她的契机啊!
倘若抓住了这个机会,她何愁挣不到银两?
她去了徐家主宅,以绣庄房契为抵押,差点磨破嘴皮,好不容易才说服一向一毛不拔的徐老爹借得了她一百两银子以及五辆马车。
回到徐家,她进房拿出家中全部的银两,便去了马房。
徐磊见她要去拉马车,慌忙便跟了上来。
“二姐,你要去哪?我和你一道。”
徐莹见他眼神中多有坚持,唇角抿得紧紧地,似乎生怕她拒绝的样子,只稍稍迟疑了片刻便点了点头。毕竟她也迟早会离开徐家,无法护徐磊一辈子……
叮嘱徐邹氏照看好铺子和家中财物,她含糊地说明了大致去向,等到时辰差不多了,便上了马车,去和徐老爹的车队会合。
等到早晨城门一开,六辆马车依次出了城,四处采购竹木砖瓦、芦苇椽桷等建筑材料,到了傍晚时分,总算是满载而归。
因为稽陵县的这次火灾,县中的建房材料热销缺货,徐莹因抢得了先机,事先购得了六车上好的建筑材料,而大发了一笔横财。事后清点时,徐家人惊喜地发现,这次他们所赚的银钱竟然有五百多两!
徐莹备了厚礼去答谢徐老爹,又添了两分利钱,加上租借马车的费用,共计带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去徐家主宅。
徐老爹自然已从街坊口中得知徐莹大发了一笔横财的事情,对于只拿回区区的一百五十两银子大为不满,胡乱朝徐莹发了一顿脾气。
“你翅膀长硬了!有这般发财的机会,当初竟然还对我有所隐瞒!”
“祖父,倘若莹儿据实以告,又如何能抢占这次先机?”言语间却是对徐老爹的不信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是徐老爹事先知情且醒悟过来了,哪里还轮得到徐莹她去挣得这笔横财?
还在她跟着袁历韧学习经营之道的时候,她便明白了这个道理:商场无父子。想必刺史大人到死也不会知道,他常去惠顾的那家青楼红馆,早已两年前便被自家二儿子暗中纳入了囊中。
不管怎么说,徐莹家毕竟是有钱了。而且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这般富裕。本来不甚亲近的亲戚们开始陆续上门,寻着由头想来借银子。
徐莹虽说不是瑕疵必报之人,可也恩怨分明。对于曾经有恩于她家的,她会酌情相帮;可若是那等只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更富裕,惯会攀高踩低的亲戚,她却是不屑理之,哭起穷来比他们还要拿手。
“您看我们家哪里像是有钱的?不过是外面以讹传讹罢了。”就是抵死不承认有钱。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笔的银两放在家中,终日里招人惦记,家里都是女人,徐磊又还年幼,还是令徐莹有些不安。她本想先将欠韦应达的银两送到韦家,可是等她送过去了,韦应奇却是抵死不肯收,只说自家大哥先前有过交代,答应了借给徐莹一年,就绝不能失信于她。
于是徐莹只好去钱庄中将三百两银子暂存了起来;其他的银两则用来了扩大绣庄的规模。正逢商业街中百废待兴,她所经营的徐氏绣庄生意也日渐兴隆,短短一个月的盈利便赶超了之前三个月经营所得。
手中银两有了富余,徐莹不是没想过要去项阳还欠姑姑徐世萍的那笔银两,可是每每想到可能会遇见那再也不愿相见的人,她便失去了勇气,宁愿自欺欺人,心中暗暗自我安慰:反正姑姑她也不缺这点银子……
在经营绣庄之时,她想到自己如今处处受制,却不过是因为货源品相参差不齐。倘若她自己能够控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