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一群陷入惊恐中的部下;我就知道平壤快要守不住;也许这个结果虽然在预料之中;但是实在没有想到北洋陆师经营了数月的防线会被这种绝对力量一举击溃。”事后;左宝贵在回忆录中对牡丹台的失守做了如下的记录。

处在平壤城中的聂士成也已经得知了这个情况。面对这种未知的大杀器。他也十分紧张;毕竟牡丹台高地一旦失守那就意味这日军可以居高临下俯射全城。大同江沿线的防御已经处于极限;这牡丹台阵地一旦失守那就有全线崩溃的可能。

为此;聂士成咬着牙决定将2门长身管榴弹炮隐蔽推进;冒险在前沿阵地上向日军的重炮阵地发动炮击;但愿这些北洋驻朝鲜军中最强大的火炮可以挽救占据。为此;聂士成专门抽调精锐工兵在事先选定的地点构筑火炮掩体。并尽量予以加固。同时布置一定量的发烟罐用于掩护炮位的转移和射击。经过2个多小时的准备;2门榴弹炮终于被挪进了事先准备好的炮位。

随着火炮的就位和射击诸元的测算完毕。北洋重炮部队的反击终于开始了;也许在开火后3分钟;自己所处的位置可能就会被日军的重炮或者重炮所覆盖。但是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安危。将日军的哪个大杀器尽快摧毁保的平壤防线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伴随着士兵的号子和火炮的轰鸣。一发发炮弹飞向了事先确定的阵地。伴随着一个个红色的火球落地;目标区域腾起了一个个烟柱。碎石;尘土以及木料的碎片向四周飞散。“成功了?”看着远处的情形负责指挥炮击的军官自语道。

“第一师团的炮兵都是瞎子吗?让敌军的大口径火炮都推到了这个位置?”和田由旧大声吼道。当时他并没有在火炮掩体中;而是在一处用土堆起来的制高点上用望远镜观察着牡丹台炮击的效果。看着自己的炮位被对方抵近射击的火炮所命中;不由的大怒道。

“师团长阁下让下官来询问阁下;这火炮是否有事?”就在此时;一个参谋忧心忡忡的问道。

“你太小看陆军直属重炮部队的工兵了。”和田由旧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颇为自负的说道:“我们用原木;沙袋和钢支架以及多层夯土加固的掩体完全可以挡住级别的重炮;至于火炮本身;只要不是直接命中;一些弹片不过是给巨炮挠痒痒而已。不会有什么大事的。”(历史上即使被击毁的11寸攻城炮;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可以修复的

“那就好。那就好。”那位参谋一边擦着冷汗一边说道:“中佐阁下请放心;我们第一师团重炮部队很快就可以处理掉那些打扰您工作的苍蝇。你的重炮很快就可以投入战斗了。”

“但愿如此;回去告诉师团长阁下;明天的这个时候;阁下就可以带兵去占领这个山头了。”和田由旧趾高气昂的说道。

第一师团所属的炮和炮的反击很快就来了。即使知道这个必死的结局;负责摧毁巨炮的北洋重炮部队官兵们还是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将一发发的炮弹射向目标;在他们看来;此时他们生命的所有意义就在于摧毁对手;至于生存?早已经被这些无畏的勇士抛在了脑后。

可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北洋陆师两门重炮外加十几名官兵的损失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在第一师团的炮兵歼灭了这支炮队过后;经过十几分钟的维护和清理。日军的榴弹炮终于再次开火;两道长长的烟柱从炮口中喷出;2发217kg的炮弹再次划过天空;并最终落到已经满目疮痍的牡丹台高地上!!

平壤之战快要收官了。同时说一件上作者非常郁闷的事;连续多天订阅始终比正常低了100+。哪个大家有意见可以提。但是给作者一些支持好不好~~~。

第二百四十章 准备撤离

如果单纯的牡丹台高地失守;或者是大同江防线全线吃紧;还不足以让聂士成立即准备撤退;因为即使牡丹台高地失手了;大同江防线吃紧了。日军依然只是相当敲开了平壤防线的外壳。牡丹台高地没了;日军诚然可以将火炮推到高地上;但是清军的重炮依然可以和日军在山上的75mm火炮对射。整个防线不至于立即崩溃;而日军引以为豪的榴弹炮;除非重新设置;否则根本炸不到平壤城。而大同江防线虽然告急;但是战线还算基本稳定;撑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而最终让聂士成决定快速撤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一直没有存在感的野津道贯!这位可怜的配角因为月峰山战役作战不利而被轻视;重炮、物资和补给都是先供元山集团再供给野津道贯;而实力不足的野津道贯也只能打酱油!

不过随着山地元治在平壤攻防战中被聂士成打得头破血流。强大的元山集团困于坚城之下;补给军备士兵损失巨大而没有进展。

俗话说;不能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所以在最近的补给配额中;除了答应山地元治为其提供攻坚用的重炮外;也增加了野津道贯的补给配额;并且应对方要求增加了轻炮和臼炮的数量和弹药。

这次野津道贯也学精了;他知道自己如果配合山地元治去围攻平壤的话;固然可以进一步分散聂士成的兵力;为山地元治进攻提供助力。但是这样一来;从野津道贯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部队就等于为他人做嫁衣裳了;拥有更多重炮和兵力的第一师团都很难撕开对方的乌龟壳。自己这些以行营炮和轻炮武装起来的部队又能如何?即使元山集团用重炮将牡丹台高地甚至平壤城炸成飞灰;那也是第一师团的功劳;与自己何干?

于是权衡利弊后;野津道贯终于找到一个既不用损失太多部队又可以歼灭大量敌人的办法!那就是包抄聂士成的后路!其实聂士成的布局一点也不难看破;数万清军在困守孤城那绝对是死路一条;走陆路向北撤退根本不可能。先不说在野战情况下北洋剩余部队根本不是山地元治第一师团的队手。就单纯说机动能力;如果想把大量的火炮装备和补给通过陆路长距离运输回清国;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聂士成唯一的退路就是走海路;所以;野津道贯只需要在平壤城到大同江口这段距离上设伏就可以了!这个任务多简单?在野外。没有坚固的工事。清军的榴弹炮也无法随时展开随时支援。至于那谐人的迫击炮和轻机枪吗?哥专门要的轻炮和臼炮就是为了对付这些东西的!虽说质量上不如北洋的吧。但是我们的数量还是很多的。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山地元治用280重炮逼出平壤的聂士成部;将被自己歼灭在平壤到海边的路上!

所以除了调动一部分重炮和步兵用于从南边对平壤城的清军施压;野津道贯的绝大部分步兵和几乎全部的骑兵。加上几乎全部的轻炮;臼炮和行营炮都被用来堵北洋陆师的后路。而这正是让聂士成担心的;正面挡不住了;可以换换后撤;层层阻击。毕竟山地元治重炮虽多但是代价就是机动性过低。所以聂士成一旦决定后撤;那第一师团的重炮兵就很难发挥相应的作用。但是后路被堵了;明显就不好玩了;自己离开坚固的城防去攻击对方的预设阵地?那攻守之势可就全变了!

所以在后路被彻底封堵前;聂士成就将相关情报送了回去。而自己也开始着手准备突围。突围讲究什么?轻装快速;除了必要的补给和武器外其他的锅碗瓢盆都要丢了;更何况;从平壤城到西部海岸也就30km的距离。所以;在补给方面。聂士成尽量压缩口粮;而增加武器和弹药的比例;为啥呢?野津道贯还有数道防线等着你呢;至于帐篷啥的能带走就带走;带不走就直接烧了。

另外就是火炮问题。说实话;现在北洋陆军前线的75mm级别的行营炮那是基本上没剩多少了;长时间高强度的火炮对射;双方都有掩体;那就是看谁的炮多谁的炮大。毫无花巧可言。迫击炮和掷弹筒因为转移方便损失较小;而且可以随军携带不成问题。但是北洋陆军剩下的那些重榴弹炮可是个问题;这个数吨重的大玩意可不是好移动的;对于缺乏马匹的北洋来说;当年可以慢慢往平壤运;但是现在撤退;可就不好办了。

“把全部炮弹打光;然后炸了吧。”看着眼前的重炮;马玉昆觉得自己的心都在流血。北洋野战部队何时有过这么好的火炮?威力大不说;射程还特别远;要不是这叙炮;平壤驻军也坚持不到今天。

“军门;我们把它拆了运走不行吗?绝对不拖后腿的。”一个班长乞求道。

“炸了;这是命令。”马玉昆虎着脸。随即走到火炮旁边指着里面的膛线说道。“这么长时间;这门炮的炮管也快废了;回去;有更好的装备和火炮等着大家;我马玉昆保证。说完马玉昆指了指旁边的从总部派来的工兵说道;“打完最后一发炮弹;就炸炮!”

就在马玉昆处理炮兵后事的时候;聂士成也终于收到了徐杰的回信。里面一封信一张图。一看图;聂士成立马乐了!这是一张野津道贯最后的防线草图。上面没有标注出火力点和兵力部署;只是在地图上将野津道贯的几条主要防线的位置标了出来。野津道贯想法很好;布置的也极其正确;就连着防线选定的位置也不错;防线与防线之间保持了足够的纵深;即使第一道被攻破;自己的溃兵依然有机会重整。但是;野津道贯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

他的防线离海边实在太近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野津道贯的后面几道防线根本就不用聂士成动手;徐杰的舰队只要一到;一顿乱炮下去;那几道在野外修筑的防线就彻底完蛋了!陆军炮是什么炮?能和舰炮比吗?就拿山地元治的攻城炮来说吧;不到8km的射程;217kg的炮弹看似很威武;但实际上呢?和加里波第型战舰的10寸主炮可就差远了;人家20度仰角可以打出18km的射程!;炮弹是227kg的炮弹。射速更是没法比。

即使归元级的8寸40l主炮投射量在陆军看来也是相当恐怖的。至于上面众多的6寸或者4。7寸速射炮。这些在战舰上相当常见只能作为副炮的火炮放到陆军里那就是师团甚至军级才能有的武器!而且还是速射般的。这要是在对方火炮射程范围内不知野战工事的话;那不是找死吗?莫非野津道贯脑袋烧掉了?

这可是有点冤枉了野津道贯。不管咋说;人家作为一个师团长;最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战术安排无非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地理问题;从平壤到海边直线距离也就30km?这要是没事的话;一天就到海边了。而且这30km还有一部分被平壤驻军控制。这样一来给野津道贯布置的距离也就是20来km了。人家北洋陆军虽说损失惨重;但是在重炮的支援下;几万人冲过这20多公里那是一点难度不是太大。其次;如果北洋在滩头建立锚地的话;北洋增援部队一旦上来接应;那局面就成了两支北洋军去夹击第五师团了。这没有重炮还被两面夹击。那还咋打?

第二嘛?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野津道贯根本就没把北洋舰队组团围观的因素做太多的考虑。为啥呢?这要从日军大本营说起。日本舰队被彻底击败后;关于是否把大同江外海海战通报给前线这件事进行了讨论。你不说肯定是不行的;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让前线的将士有所准备;但是你怎么说呢?就是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就跑回来3艘船;北洋舰队一艘没沉?自己补给线危险。大家省着点用吧。这通报要是发下去。那前线不乱了才怪!

所以;经过大本营一干大佬的斟酌。战报写成了:“大同江海战过后;敌我双方损失惨重;我联合舰队剩余半数战舰;而北洋舰队也损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