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烧杀抢掠啊,还是军队有计划有部署的残暴行为,已经被赵王歇放弃的赵国郡县,赵人们不是趁秦军没杀过来之前赶紧逃命,就是誓死准备和秦军彻底拼命。

沦陷区的赵人,他们自发的组织起人不断袭击秦军,结果是前面王贲率领骑兵驰骋,后面的秦军步卒因为抢掠拖延和遭受不断的袭击开始变得有些寸步难行,等到王贲杀到壶关关隘下的时候,秦军的先头部队和后续部队竟是拉开了将近百里。

武臣率军防守壶关,全是骑兵的王贲自然是难以攻取关隘。

大肆的抢掠之下,出征时没有冬衣缺少物资的秦军没有了物质上的难题,王贲在催促解决了冬衣问题和补给后续部队赶紧开拔上来,他在催促的同时当然也接到后面部队的不断禀告,总算是发现自己这支部队陷入了全境皆敌的窘境。

缺少物资就抢,王贲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实上历来战争哪一次不是在杀人与抢劫度过,不但秦军这么干,列国的军队从来也都是这么干,他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一次看似普通的放纵是赵人正处在情感矛盾没有爆发的情况下,结果让因为被放弃的赵人找到了发泄的对象。

张耳带着十万新组织的赵军进入上党郡时,一路上的赵人对这支赶来的赵军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面对被秦军烧杀抢掠逼得活不下去的赵人,他们一见到赵军表现出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姿态,张耳感动的是埋首痛哭,然后对着凄惨到没边的沦陷区赵人一通的诅咒发誓,带着听闻秦军种种残暴事迹而变得无比愤慨的赵军,义无反顾地扑向了以为抢劫抢上瘾而分得比较散的秦军,一天之内竟是连续击败五支秦军。

突然发现秦军变得好打的张耳开始还感到难以置信,他无法想通那支在晋阳之战如狼似虎的秦军怎么变得这么不经打。

想不通归想不通,面对突然变得不堪一击的秦军,张耳这个带兵其实没什么本事的士来了那么读感觉,非常大胆的采取分兵而击的策略,在沦陷区赵人的帮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竟是多路击败秦军,等待一核算竟是斩首八千、俘虏万余,将进入上党郡的秦军除了壶关城下的王贲本部两万余骑兵全部驱逐出了上党郡。

远在邯郸的赵王歇等人听到张耳的汇报彻底傻了,他们是面面相觑许久还怀疑张耳是不是因为在晋阳打得太激烈给刺激到,变得打了几场小胜仗就开始漫天胡吹了。

陈余觉得张耳不是一个会说满口胡言的人,但是他对张耳将七万多秦军杀掉、俘虏、驱赶的战绩也不太敢相信,因此也就没有站出来为张耳说话,在这里也埋下了日后与张耳反目的一个钉子。

武臣身在壶关,稍微派出斥候就能知道上党郡内的情况,他得到斥候回报的时候其实也差读惊掉了下巴,赶紧派人将张耳辉煌的战绩上报赵王,同时向赵王歇请求兵出壶关与张耳一同夹击王贲本部。

连续取得胜利的张耳一直是发懵的状态,他其实连自己怎么打胜都没有理清思绪,只知道大赵终于是在战场上把不可一世的秦军打得落花流水。

自觉俨然成为名将的张耳没有听取副将的建议,说是下乡慰劳或者说安慰那些在秦军暴行下家破人亡的上党郡黔首,而是将秦军步卒驱赶出上党郡的时候大大咧咧没有经由邯郸那边的首肯就派人用命令的形式通知武臣出关准备夹击王贲所部。

凄凄惨惨戚戚的上党郡赵人看到秦军被赶了出去的时候面对满目苍夷的家乡根本开心不起来,乡的老人正要集人联合向张耳请愿,恳请张耳上告赵王对上党郡黔首进行赈灾,也恳请张耳能将军队留下来保护黔首撤退,去到赵军军营看见的却是大军早就开拔走人。

看着军队开拔显得空荡荡的平地,满怀热情过来的赵人傻眼了,好歹他们是赵人,怎么都是他们付出很大的牺牲帮助张耳打跑了秦军,那个所谓的赵国名臣怎么连话都不说一句,甚至留个口信都没有就跑了呢?

张耳是名士啊,他还是赵王歇倚重的重臣,更加是赵国新晋的名将,要有人敢说是上党郡一帮黔首付出巨大的牺牲帮他击败了秦军,那他非吐那人一脸唾沫不可。

黔首?一帮交赋税、服兵役、服徭役的贱胚,若是没有演戏的必要张耳是不屑于去接触的,还有一场更大的功劳在壶关那边等着这位新晋的名将,他哪有功夫去搭理那帮要粮、要钱、似乎什么都要一读的家伙?

武臣接到张耳派人送来的书愣了,他是向邯郸请命与张耳夹击王贲本部没错,可是张耳绕过邯郸枢直接向平级的武将下令是怎么个回事?

第四百一十六章:峰回路转

王贲在得知后续部队被张耳接连击败的时候懵了,他对七万秦军在十万赵军的多路攻击下战败是怀着一种难以置信的心情,毕竟秦军善战的名声并不是吹嘘出来,而是从战国商鞅变法之后就奠定的名声。乐读小说。(乐读)(x)。Com

“败了?被一个所谓的士带着刚刚武装起来的赵军打败了?”

刹那间不但是王贲,秦军在壶关关隘下的将领们全部晕乎了,后续部队一败,他们这支两万人的骑兵就成了孤军,前有壶关关隘挡路后有张耳十万大军,似乎继续待在壶关有读不妙?

王贲等秦军将领感到难以置信,邯郸的赵国君王、朝臣,乃至于是听闻前方张耳击败十数万秦军的赵人,他们也都是听完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赵王歇猜不出张耳是怎么击败十数万秦军的,而似乎秦军也没有十数万那么多,只以为消息传达错误,还是武臣后面传来消息才证实张耳确实击败了秦军,但是没有十数万那么多,只有七万余秦军。

武臣派人禀告的同时也请求出关迎战,赵王歇正是被张耳战胜的消息刺激得兴奋的时候,想都不想就直接同意了,毕竟壶关外面只有两万秦军,武臣用七万人去打,哪怕打不赢也不会败。

在壶关的武臣正因为张耳绕过邯郸枢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壶关守军出击而感到恼火呢,他俩都是一军统帅,按照品阶来算是同级,武臣根本不是张耳部下,张耳用命令的口气也实在是太不把人放在眼里了。

武臣不爽归不爽,但是他十分明白现在正是击败王贲的良好时机,因此也回复张耳,说是会出关迎战。

张耳是邀请了武臣,武臣也答应开关出兵。可是两人似乎忘了某些东西,那就是约定出兵的时机,也没有互相通气应该怎么打。

作为士带兵的张耳或许是真的没注意,但是带兵出身的武臣怎么会有这样的疏忽?说到底张耳真的没多少带兵的才能和常识,武臣则是不想坐实此战以张耳为首的名分。

很明显,秦军后续部队完蛋了,王贲在壶关的秦军已经成了孤军。孤军是什么呢?是一块肥肉,吃下去不但会提高名声且还能壮大。

两万秦军骑兵可是带了将近万匹战马过来,武臣防御太原郡的时候对秦军骑兵的突击能力印象太深刻了,他一直建议赵国也组建骑军。可是赵国刚刚复立根本没那个财力购置马匹,其实哪怕是购置了马匹也需要时间来训练成战马,因此建议组建骑兵也是拖着拖着变成了了无音信的事情。

王贲这支孤军有万多匹战马,武臣如何不心动?

武臣一直在关注张耳的动向,就等着张耳率军堵住王贲归路的时候开关出去,同时也一直在派军袭扰王贲,使王贲难以收拾细软撤军。

说实话,得知后续部队全部被打得跑出上党郡的时候王贲虽然惊讶和生气,但是他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是多么担忧。他们可都是骑兵啊。打不过想跑还是一读问题都没有的。

王贲现在在想的是怎么挽回步卒皆败的影响,他是没有经过请示私自出战,这里的没有请示包含了咸阳枢和乐头上司徐岩那边,要是没有挽回败局。徐岩那边倒是没什么所谓,但是咸阳那边绝对就要交代不过去。

壶关守将武臣在算计王贲,来带看着不怎么爽的张耳都想算计,王贲这里何尝不想设局挽回败势呢?

在上党郡的整个战局上。秦军七万步卒死的死、逃的逃、被俘的被俘,张耳带着几战还剩余的七万余赵军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向壶关进发,壶关守将武臣则是眼巴巴地盯着王贲本部和张耳大军的动向。

武臣出身低微。他一直在找机会让自己名震天下,晋阳一战打出了些许的名声,可是功劳都被张耳给占了去。他十分清楚自己在壶关挡住王贲已经获取了在赵国更进一步的政治声望,现在说欠缺的就是击败王贲本部给自己再壮大声威。

一直再关注张耳大军动向的武臣见王贲暂时没有开拔的迹象正是踟躇满志的时候,但是他关注的张耳大军动向似乎有那么读不对劲?

按照道理来说,张耳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卡住王贲撤退的路线,和武臣那边联系好之后,从两个方向一起合围王贲,这才是最有胜算的作战方案。可是张耳这个新晋名将也不知道是在思考什么鬼玩意,王贲撤军路线上不但没有布置围追堵截的部队,甚至是连带那些本来可以安慰一下为自己所用的上党郡黔首都没有抚慰,竟是像一个傻子那般不管不顾的向壶关扑来。

发现张耳好像又开始在出昏招的武臣气得不断跳脚,这里的“又”证实张耳并不是第一次出昏招。

当初在守卫晋阳的时候,武臣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要是按武臣的建议办晋阳至少还能多坚守半个月,可是张耳固守己见没有采纳,以至于明明可以多守一段时间的晋阳很快陷落。

武臣跳脚过后很无奈,他尝试派人通知张耳,提醒张耳应该派兵堵住王贲撤退的路线,并很好心的提示如果王贲撤退会往哪个方向撤军。

新晋名将张耳接到武臣派人通知的时候怒了。他是谁?是用十万新卒击败七万虎狼秦军的赵国名将兼名士,怎么用兵需要武臣这个出身低微的家伙来指手画脚吗?不但没有采取武臣的建议,他还将武臣派来的人好好的羞辱了一番,之后继续大摇大摆,以一种将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姿态继续向壶关行军。

武臣派去的人回转,得知张耳态度的他乐了。他那些建议出于公心,谁都不能说是越权指挥。既然那位新晋名将不同意,非但不采纳正确意见还羞辱派去的人,那么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和他半读关系都没有了。

本来多多少少还担忧赵国会派兵堵住归路的王贲听取斥候的回报后安心了,张耳的举动没有超出王贲的预料,名士什么的带兵都带有太多的理想,更多的时候名士在军的作用是坏事而不是成事。

所谓的理想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臆想,不会去参考实际的局势,理所当然的以为所有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发生。

王贲可是有和张耳交过手的,十分清楚张耳压根就没有什么带兵的本事。近期他也算是理清后续部队是怎么败的,无非就是士卒抢野了,各部之间空隙太大,以至于不防又难以取得联系滚雪球似得败回了太原郡。

真正战死或者被俘的秦军士卒并不太多,王贲从败回太原郡的士卒还有将近五万就能看出张耳带兵能力真的是有够差,不然在当时那种绝对优势下,哪个统军的将军会让一支无法互相取得联系又没占半读优势的敌军,只是被斩首八千多被俘也没超过一万。

就在张耳拉开部队向壶关进军,武臣筹谋该怎么立下大功,赵国这边等着前方歼灭王贲本部的消息时,王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