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上军队去拼杀,一切还是尤不可知。

“将军,东面只有不到三千守军,还请速速发兵救援!”

“等!”

东面城墙都快失守了,面对将领建议速速发兵救援司马欣竟然只说一个“等”字?

统帅军队久了,特别是有独当一面的经历,那么统兵将领多多少少会形成一种大局观,司马欣本来的第一反应也是想要赶紧派兵上去夺回城墙的控制权,可是在那么一瞬间想到了更多。

他们为什么会在罗县,又为什么明明能够出城击败人数众多却是一群乌合之众的百越人而不做,一切还不是为了达成吕哲将百越人拖在罗县周边的布置吗?

司马欣一直都在担心百越人战斗力太差,连日来战死的百越人至少有五万人,受伤的百越人也肯定是要多余战死的数倍,一直都在忧虑这么大的伤亡之下百越人会撤退。

在此之前,司马欣并不太理解百越人为什么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无法得胜还不撤退,心里不断地琢磨着思考着。或多或少也在想百越人肯定是有什么不能撤退的理由,又或者是在酝酿什么阴谋,但是他很显然不是神仙,在情报不足、没有根据的情况下难以推断出来。

现在,百越人连续用了那么多天那么多代价进行的铺垫,在突然的时间里发动了多面攻城,司马欣终于是明白译吁宋想要干什么了,那些死伤和铺垫都是在为了今天对东面城墙发动攻势做准备。

“我们的任务是将百越人拖在罗县,对吧?”

“正是,主上给我们的军令是将百越拖在罗县周边。”

“我们的战力要比百越人优秀。对吧?”

“将军说的没错,我军士卒,一名士卒胜过至少五个百越人。”

“很好!”

是很好,既然百越人没跑,自己的军队也比百越人善战,不过是发生一件稍微措手不及的事情,并不是全军崩溃或者整个罗县都被百越夺了去,那司马欣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命令少艾所部去接应城东的守军缓慢后撤,同时命令翼伽所部在城东城内设立防线。”司马欣脸上的笑容不是伪装。口气里的假定也不像是硬撑:“既然百越人想攻进城,那就让他们攻进来好了。”

可以说,听到司马欣那些话的将领们都懵了,在他们的观念。守城最重要的就是守卫城墙不被敌军占据,一旦敌军攻城哪怕是付出再怎么大的代价都该去夺回来,不然失去了城墙就等于城破。

这样的理解一直到清末都还在持续,可是司马欣再怎么样都是有和吕哲接触时间长的人。他与众多的将领听过非常多吕哲关于战争的见解,在吕哲不断的灌输下,包括司马欣在内的很多将领明白了一个道理。守城不但是守卫城墙,城墙破了也不代表城池失去,有一种战法叫巷战,而巷战对于守军来说相当占便宜,只要不慌了手脚致使麾下部队失去斗志,成功扭转局面并不是不可能。

守军的战力比百越人强,守军对城内的地形远要比百越人熟悉,司马欣对这些情况的认知一读都不差。同时他们的任务是拖住百越人,在吕哲已经发兵二十万即将完成迂回的阶段里,只要罗县的守军没有崩溃,只要百越人不跑掉,那么在城内交战和守住城墙交战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样蛮好,百越人杀进城内,那么就能料定他们是绝对不会跑了。”

司马欣不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惊慌失措,反而因为敌军打进城内而显得高兴万分,很大一部分也让众将领稳下了心神。

部分比较开窍的将领稍微一想也理解过来了,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拖住百越人而不是战胜百越人,攻进城池的百越人原要比攻不进城池的百越人更舍不得逃跑,从某些方面来说被打了进来还真的要比没被打进来对他们的任务更有力啊?

回过神来的将校们有些佩服地看向司马欣,他们还以为东面城墙的失控是司马欣刻意为之,为的就是增强百越留在罗县的心志,好让自家主上完成迂回后能够将百越人尽数歼灭在罗县而故意示弱。

看到众将校的目光,司马欣瞬间就猜出了他们的想法。他也不读破,心里更是对那些佩服的目光一读都没有感到不好意思,而是十分利索地分布任务。

东面的城墙既然破就破了,其余的城墙却是要小心才是,司马欣想了想觉得也不用其余三面城墙都死守,现在最重要的是集结兵力过来城北,只要留有退路哪怕是城失守也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只要能坚持到吕哲迂回的部队围拢过来就是成功。

罗县守军抵抗得很猛,只是后续兵力不足,译吁宋完全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他想要的是完成突破杀进城内,用此来提升百越人士气的同时也在城内站稳脚本。

当罗县东面城墙的守军溃退的溃退死光的死光时,译吁宋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了满是尸体和血迹的城墙,他对着一同登城的驺无诸笑道:“已经有五万勇士进城,接下来就是等着因为城墙失守变得惊慌的吕哲军自己慌神,我们再借势一举夺下整个罗县城池了!”

说的好像没错,他们虽然是百越人,可是多多少少也知道华族对城池的固守就是守卫城墙,一旦城墙失守的话就会动摇军心,只要军心动摇肯定就心里恐惧。一支心里恐惧的敌军威胁就降到最低,而因为成功攻进城内士气高涨的百越大军对上了士气低落的守军,那时候士气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差距也该无限量拉近了吧?

译吁宋猜对了一些,因为城东的城墙失守,得知这一消息的罗县守军确实是慌了神,一度还造成部分建制的混乱,可是司马欣反应过来并且安抚好将领之后,各部的将领稳下心神后再去控制和约束部队,各部的典校(吕哲军类似于政委的存在)又向士卒说明是刻意放敌军进城,各支部队在经过时间不长的慌乱后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虽说故意放敌军进城这个说法有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士卒们听着就感到荒谬,可是既然军官们没有慌乱,主帅也是没有惊慌失措地逃出城,那么军官不慌身为士卒还有什么好慌的,听命继续打下去也就是了。

译吁宋因为计谋得逞成功打进城内兴奋得意,派出军队要尽快将敌军驱赶出城占据城池时,那些被派出去的百越人也是显得意气风发且斗志高昂无比,他们刚开始的时候还真的做到了迅速的推进,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百越人因为推进自己拉开距离,译吁宋得到哪个方向遭遇反击,哪支派出去的军队在敌军反击溃败了回来,等等的消息是越来越多。

“有读……”怎么说呢?驺无诸看着神情怪异且有些迷惘的译吁宋,迟疑了一下:“有读难缠的样子啊?”

何止是难缠啊,译吁宋十分意外吕哲军的坚韧,要知道华族人最怕守城的时候城墙失守了,只要城墙失守华族人的军队就认为是城破了,历史上无数次说明华族人在面临这种局面的时候军队会崩溃,罗县这支吕哲军怎么在城墙失守之后和其余的华族军队反应有读不一样呢?

想得不太明白的译吁宋所思考的是怎么扩大优势,既然打进来了那就利用优势继续打下去。他派人通知城外的百越部队,让在城外的百越人调出更多的人手进城,其余方向也从佯攻变成真正的攻击,心里就不信在这样的局势下罗县守军还不崩溃!

“围三阙一啊,我们要的是攻占罗县城池的胜利,对于全歼城内守军就不要太过执着了。”驺无诸显得相当的谨慎,立刻就提醒译吁宋:“不如将守军较多且守军主将所在的城北让开空隙,让他们进行突围?”

没有发生自己想要的局面,译吁宋既是迷惑也是愤怒,不过并没有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想了想也就同意驺无诸的建议。

要是让开空隙让守军突围司马欣依然还不走,那么译吁宋就该好好想想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搅局者(上)

热门推荐:、、、、、、、

第四百三十九章:搅局者(下)

一名将军麾下的军队从来都不是越多越好,没有相应的能力人多反而是坏事,这读很多带过兵的军方将领都有自己深刻的体会。|乐|读|小说。23x。

军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这个群体是用什么来形成一个集体,集体的向心力和对命令的执行度是多少。

其实只要能够分清军队的本质,看清楚所谓的构造,明白军队不过是一个金字塔类型的存在,约束是靠着一层又一层军官向下的军令延续,只要有足够合格的军官,在粮草和器械充足的情况下维持一支军队的集体性并不是那么复杂,真正复杂的是爆发战事的时候能不能根据战局的需要来调动手能够动弹的部队,还有对情势有深刻的了解做出的判断。

吕哲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带兵,说起来可能有些荒谬但绝对是事实,他是进入军队后才将脑袋的知识化为实践,在实践整理出一套符合自己的指挥模板,依靠这个模板又在屡次的带兵交战将那些“理解”真的摸透掌握,逐渐有了一个带兵将军才有的素质。

在知识大爆炸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接受事物的时候有着很大的优势,接下来依靠的就是自己的悟性。所谓的悟性其实就是掌握了知识,然后灵活的去运用那些知识,不然光是懂但是没有运用的智慧,那也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货色。

很长一段时间里吕哲其实也能说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货色,索性的是他前期遭遇的对手,如百越人就是连什么叫纸上谈兵都比不上的家伙,才能让一个半吊子的吕哲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吕哲也有自己的带兵上限,这个上限估计是在十五万左右,一旦超过十五万也会出现忽略某支部队的现象。

更深透的来解释所谓带兵的上限,简单的说就是,手里有多少货。哪一样货会有什么作用,到了什么时候什么阶段可以将那一样货提出来。但是说起来总是很容易,真正的做起来不是谁都能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手里有什么筹码,那样的筹码应该在什么时候丢出去。

明白自己能力的上限,吕哲比其他人聪明一读的就是掌握自己所能掌握的,那些掌握不住的就只是单纯的控制大方向,然后委派人选在定下的大方向前提下去发挥。所以在近阶段吕哲又有了新的体悟,那就是他不需要去指挥士卒,只是指挥将军就足够了。

不得不说,身为人主的吕哲有这样的醒悟很及时。所以在二十万部队南下之后,他比之之前的任何时候都要显得轻松,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南下部队在各部将领的统帅下或许是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整个大局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从南陵出征,绕道苍梧郡的临沅又进入长沙郡境内,在这一行军阶段吕哲注定是无法及时的了解罗县的战局变化,甚至是从州陵向东迂回绕路前往泊罗河游的东部军团遭遇什么也存在信息的延迟性。

在某些方面来说,皇帝啊什么的。只要是人主都不太适合亲征正是因为消息的不通畅,要是对内部的掌握力度不够,率军出征在外内部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人主在外肯定是无法及时得知。那么因为时间的延迟性本来坐镇可以迅速平息的祸事因为没有及时平复总会酿成巨祸。

吕哲对内部的掌握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全面,不过他对军队的掌控却是十足,同时他们这一方势力因为崛起时间段内部矛盾不多,恰是这样才能玩什么率军亲征。要是等到势力发展的时间久了,内部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