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无功而返,依照他们的特性……必然是不会甘心,您以为他们背信去攻击与草原接壤的燕赵几率有多大?”

啊呀,蒯通的视野总算是达到这种高度了,看事情不再是限定于一个方向,会将全局都考虑进去。

吕哲刚才会是那种表情不正是在思考这个可能性吗?他可不觉得胡人会懂得遵守信用,那么不管齐、燕、赵三国与匈奴有什么约定,匈奴人随地随地都有可能会推翻。

匈奴人在秦军的防线上损失多少吕哲无法得知,但是胡人的性格就是损失多少就要抢回多少,无法抢秦人将劫掠的目标放在其它地方并不使人意外。

“齐、燕、赵三国将几乎所有力量都放在与秦的交战上面,在此之前因为赵国的龟缩策略赵地北方也是没有设防的状态……”吕哲沉思了一小会:“匈奴人需要在阴山区域渡过这个寒冬,来年的秋季才会重新出动。他们这次南下吃了情报上的亏,下一次南侵绝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肯定会发现赵地北境是空虚状态,但是是径直直驱南下劫掠赵地,还是从赵地北境拐个弯去进攻没有广布武城的秦地,这些就难说了。”

一切还是要看匈奴人占领土地的**有多么强烈,若是带着占有土地的思想发动战争,背弃与齐、燕、赵三国盟约的几率就会无限降低,毕竟赵国北境实在算不上是什么水草丰美的区域,燕国北境干脆就是东胡的领地,他们侵占赵国和燕国以北只是吃下鸡肋。

头曼率军南侵的主要目标是占领整个河朔区域,另外就是打下北地郡和上郡,为日后将陇西也吞下去在做准备。

目前河朔分为上河朔和下河朔,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现在的黄河与后世不是一个样子,目前的黄河支流多而密,其中有一条大支流的河宽不比黄河主干窄多少。

上河朔区域一直为匈奴人占有,下河朔却是秦军在月氏人崩溃的之后进军取得。下河朔区域已经被秦人占据该是有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可是因为秦军主要的精力是放在东边的列国身上,对下河朔也是少量的建立驻军点并没有大规模的移民开发。

蒙恬在建立武城的时候选择的就是下河朔区域开始设立防线,一直是延伸到靠近北地郡和上郡的界线。他会这么选择完全是因为该区域属于一马平川的地形,若是这里不花大代价修建武城,出兵在这种地形交战数量不足的秦军必然吃亏,不出兵野战匈奴人则会滚滚南下直接攻进老秦地,那时候只有温泉关(不是斯巴达那个,是西汉时期的温泉宫所在)能挡住匈奴人,而温泉关一失守咸阳就危险了。

匈奴知难而退,意味着北疆的秦军至少是有三个月的**期,以蒙恬的才能不会没有发现河朔地带的防御线完整,但是赵国北境却是一片空虚状态,那么在接下来蒙恬必然而然是该在靠近赵地的上郡构建新的防线了。

吕哲没有记错的话,赵地的北境主事者是王贲,王氏一族与蒙氏一族一直是竞争的关系,在这种现状下王氏会放下矛盾来支持蒙恬的设防计划吗?

扶苏被册立为太子,始皇帝驾崩之后扶苏成为新皇已经有法统上的名义,蒙氏一直是扶苏最坚定的支持者。王氏一直以来却从未与扶苏走近过,反而在某些时候因为与蒙氏是竞争者的关系间接恶了扶苏,那么王氏与扶苏的关系必然是好不到哪去。

眼见扶苏将会在始皇帝驾崩之后登基,蒙氏的投资将迎来巨大的回报,作为竞争关系的王氏会感到忧虑吗?王氏肯定会忧虑的,特别是近期王氏从蒙恬的手里又抢了十万的北疆军,关系肯定是更为恶化。

徐阳来到吕哲这边后,王氏的几个旁支也过来了,甚至说秦国除了蒙氏之外的一些武将家族多多少少都有家族成员过来吕哲麾下发展。在扶苏确定会下一任秦国的统治者之后,秦国的武将家族过来的人明显增加不少,令人不得不思考究竟是怎么样的原因使得这些武将家族会显得惶恐。

吕哲自然是不能太粗显去问那些投奔过来的武将家族成员,他只能旁敲侧击,得到的答案是与蒙氏有关。

蒙氏在秦国是攀枝错节的一个庞大势力,依附蒙氏发展的家族不知凡几,蒙氏投资成功必然会得到回报,另外的家族已经可以预计秦国未来必将是蒙氏一家独大的局面,特别是在军中蒙氏的势力扩张必然会异常的迅速,他们觉得自己的前程已经没有希望,定然是要另找出路。

恰恰吕哲这边对投降了的司马欣万分重用,一些早就效力的秦人武将更是得到原本在秦国想象不到的地位,种种的因素之下越来越多的秦国武将家族归附而来也就不见得奇怪。

最让吕哲感到惊讶的事情还有,那就是燕彼汇报在九江郡发现了李信的踪迹。

李信是谁?是那个率军攻楚失败的秦国大将,后面因为征战匈奴被封为陇西侯的人物。不过嘛,他现在是无官无职的状态。

第六百零四章:梳理中的军队

李信现在不但无官无职还是一个白丁,毕竟历史已经改变,始皇帝病重之下这位仁兄完全是被秦中枢忘了,对匈奴之战也就没有在被召唤之列。

随着历史改变的非常多,例如因为秦国的窘境,少府的奴隶被提前转为军卒,少府令章邯也被提前任命为武将,他现在是中原军团的四大中郎将之一,手里的部队是精选于奴隶中的精壮,数量可是有五万。

历史最大的改变当然是吕哲的横空崛起,在极度缺乏良将统帅的情况下,他得到关于李信的汇报后立刻就命人前去邀请,可惜的是派人前去并没有找到李信。后面,燕彼主导的情报部门也失去了李信的踪迹。

李信的后代可都是鼎鼎有名,除了李广之外还有李陵。不过说实话这一家族的遭遇可真的是有够糟糕的,李广平生百战赫赫有名难以封侯,其子李敢更是因为得罪卫青被霍去病射杀,其孙(李当户之子)李陵更是在缺乏救援又无法突围之后投降于匈奴。

吕哲是真心想要招揽李信,其一是因为武将世家的传承素质问题,另外嘛……就是出于一种收藏癖好了,别人有权有势之后收藏女人,他的癖好是收藏历史名人。

目前为止吕哲“收藏”的历史名人可算不少,跟随刘邦打天下的除了樊哙之外几乎是被“一网打尽”,原本一些在南方混得风生水起的季布、桓楚、吴芮、梅鋗也在囊中。但是说实话吧,吕哲除了那些“沛县系”比较熟悉之外,也就知道南方的季布、钟离眛,对于桓楚、吴芮、梅鋗这些人其实是不清楚其历史成就的。

钟离眛是护送虞姬来到南陵之后才被吕哲所知晓,目前钟离眛被吕哲安排了个近卫屯长的职位,虞姬则是干脆安排到韩信居住的隔壁当邻居去了。

现下的虞姬不过是一位**岁的小女娘,虽然已经能看出是一个美人胚子,但是说实话要让吕哲对一个**岁的小姑娘有什么想法……那真的是有点难。

按照吕哲的想法。韩信今年是十四岁,虞姬是九岁,那么是不是能让两人朝夕相处一下,最后看看两人是不是会产生什么火花,干脆就让韩信娶了虞姬算了。

其实吕哲的想法很不可取,他是按照现代人的思想在“多此一举”,简简单单的将虞姬许配给韩信也就是了,哪用得着那么麻烦。对于吕哲将虞姬许配给韩信,虞氏的残存家族成员只会感到荣幸和高攀,怎么又会反对呢?

哦。虞氏之所以是残存的家族与项氏的起兵有关,这一家子因为拒绝提供粮草给项氏养兵被纵兵打劫,虞姬的父母皆是死于项氏兵卒之手,一些主系的家族成员死得只剩下虞姬和虞子期。

想到什么似得,吕哲干脆就招招手让参与旁听的韩信靠过来,低声问:“虞小娘和你相处得好吗?”

这是一个商讨明日阅兵大典的小会,关于阅兵顺序其实已经定下,渐渐地会议也就变成了关于军队再次扩编的事情。

韩信显然是不明白自己的师傅为什么那么问,他随口回答一句“蛮好的”。然后开始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似得问军队中的事情。

吕哲手下目前有四个军团的编制,那就是北部军团、东部军团、南部军团和禁军。

北部军团本来是只有三万战兵,大概是原有的军团中编制最小的一个,近期比邻的陈郡爆发秦与齐、燕、赵大战。吕哲适当的增加了北部军团的编制,扩充到十五万战兵的数量。共尉自请回到南陵,吕哲许可共尉回来南陵并担任文职,北部军团的军团长也换成了季布。

东部军团是设立来针对楚国的一支兵团。原本的战兵是五万,又加上原本属于桓楚的三万和七万辅兵,总在编士卒是十五万人。现在楚国已经不复存在。追缴项氏残余势力的责任也交给了地方驻军和燕彼那边的情报武卒(类特工),原本编制内的五万战兵已经转调往北部军团,另外那十万人不是成为当地驻军就是被调回南陵,季布也由东部军团的军团长改任为北部军团的军团长。

南部军团是吕哲组建来专门南侵的部队,该支军团的总兵力在很多时候是最多的,其构成大概也是所有军团当中最为复杂的。这支军团中有五万的改编秦卒,十万左右改编自骆摇招抚的归化百越,另外的五万人则是收编自长沙郡南边的连氏、黄氏、阳氏、甏(beng)氏。随着岭南战役趋于顺利,吕哲已经着手将该支军团的中的五万秦人回调,前去轮换的将会是属于禁军编制中的十校兵马,军团长的职位也会出现变动,司马欣将会被调回,周文也不会是下任南部军团的军团长,新的军团长人选是骆摇。

禁军自然就是吕哲的直属部队,该支军团的编制一直存在变动,有时候是不到三万,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十二万。因为吕哲是该支部队的军团长,这支部队从士卒到装备、待遇等等当然都是全军最好的。

因为北上计划已经开始在制定,新军团或者原有军团的改变自然就成了趋势,目前因为楚国已经消失东部军团的建制已经被取消,北部军团也正式去掉原有番号变成防卫军(既边防戍卫军),南部军团也更名为南征兵团,禁军一部分被改编为中枢戍卫军(既南陵城防军),新一个庞大的兵团却是在纸面上出现了。

到了一定的时机要出兵北上了嘛,那么一些针对性的部署怎么能缺少呢?所以新的编制都将会在纸面上带有足够的针对性,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多路作战,一个兵团下面的军团肯定也是要分出建制。

新出现的兵团很有现代特色,吕哲命名它为国防军,该兵团预计的编制将会是在七十万人左右,大兵团之下还会有数支军团存在,分为固定编制的常备军团以及不固定编制的义务兵补充军团模式。

所谓的常备军团当然是正式番号的部队,每个军团的固定人员将会保持五万,他们没有什么太有特色的名字,只会以“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三军团”以此类推的番号存在;义务兵临时组建的军团番号将会是以一百零一开始,番号前面也会加上一些前缀,类如新编第一百零一军团、新编第一百零二军团……这般的番号(其实就是预备役性质的部队)。

新出现的国防军组建当然是在为未来的进军中原和秦地做准备,到目前为止由旧有军团抽调整编已经有了四个军团的编制,其中第一军团、第二军团是整编于禁军和南部军团的那批秦人士卒;第三军团、第四军团的士卒构成则是一部分选自东部军团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