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7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需要。这里离据点只有四十来里。等天气好一些,我们便上船过去。”

没错了,他们是航行到一半突然遭遇狂风暴雨,为了安全起见也就随意找了一处进行下锚停靠,之所以会上岸那是因为船上实在晃荡得太过厉害,待船上也不一定比登陆安全,指挥这支船队的校尉才选择进行登陆。

帝国找到这一片大陆……或者应该说是岛屿?虽然这片地方的陆地很大,但它真的是岛屿,只不过是一个大一些的岛屿,它在现代属于菲律宾主岛,猴子们怎么命名无所谓,华夏称呼它为吕宋岛。

帝国发现吕宋岛的时间并不久,根据航海日志是一百六十七天前的事情,发现后的第一次登陆是发生在一百八十三天前,首次登陆并没有发生什么波折,也很快找到吃水深相对不错的停靠点,不过随后发生的事情就不是那么顺利了。

帝国海军首批登陆的是两屯人,他们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在海岸线开辟出一块空地,等待空地被开辟出来又登陆了两屯,随后开始向内陆进行探索。

登陆的士卒无一例外都是准备完善,他们穿的不是战袍,是一种为了应付登陆热带雨林特意准备的网状衣物,脑壳上缺不了斗笠,然后网状制成雨衣款式,直接从脑袋上直接笼罩全身,下身穿的是厚布束裤,脚丫子则是长筒的牛皮防水靴。

热带雨林什么最多?要是有去过的人肯定会说是蚊子和蜘蛛多到令人反胃的地步,然而这两样并不是最危险的,而是各种各样有毒的蛙,还有令人防不慎防的各种蚁,与这些相比起来毒蛇根本就是小儿科。当然,粗大且喜欢盘在树上的蟒蛇嘛……

先行向内陆探索的士卒是两队一百人,当时的气候十分的晴朗,不过他们仅是朝内陆行进大约二里地就被迫退了出来,进去的时候是一百人,退出来的时候只有八十七人。消失的十三人永久地留在这片看上去绿葱葱实际上狗不拉屎的热带雨林之地。

千万不要以为热带雨林的二里地路程很短,说短那是在不恶劣的环境,说长那是因为岛屿环境远要比想象中来得“原始”。

探索队的士卒走二里路用了足足一天的时间,白天的时候虽然是晴空万里。但是身在雨林头上满满都是树木的叶子覆盖,除非是爬上树顶不然压根就没有照射阳光的机会。他们一边开辟一边前行,脚底下踩的是烂树叶和灌藤草丛,需要十分全神贯注留意是不是有什么虫子和毒物,还要小心是不是走到什么沼泽地带。

沼泽地一般就是积水地带。而雨季频繁的原始森林从来都不缺少积水地带,想要舒舒服服地避免积水不但是要在大夏天,还要选择高地,不过显然海岸线哪有什么高地。

已经有足够的预防准备和留神,二里的路程还是前前后后有六人一脚踏进泥泞沼泽,索性的是事先已经准备绳索互相套在腰上,陷入沼泽的同伴都被及时地拉了起来。

遭遇沼泽就需要进行绕路,先锋探索队一整天就是那么绕路、绕路、再绕路,结果才造成一整天除了必要的休息全用在行走还只走了不到二里地。

待在帐篷内听着“啪啪啪”大雨倾斜到帐篷上的校尉在闭目回忆一些什么,闭起来眼睛的眼睫毛一颤一颤。似乎并不是什么愉快的回忆?

一声很长的嚎叫突然传入校尉的耳朵,他“唰”地睁开双眼,眼眸里闪过一丝的心有余悸和痛苦,站起来大声吼:“准备救援!”

被毒物咬了不会是一声音线那么长的嘶吼,只有是遭遇到什么大型的猛兽,并且不是被一击致命才会还有力气大吼。

校尉刚刚是在回忆什么?是由他主导的首次登陆,一百人的探索队遭遇到巨蟒,那条长度至少十四米的巨蟒很像是突然间就冒出来,第一瞬间就卷中两名没有反应过来的士卒,那庞大的身躯一卷。一阵骨骼断裂的声音像是爆竹一样的响出,两个被巨蟒庞大身躯绞着的士卒直接就是口里不断吐血直接死亡。同袍遭遇危险,周边的士卒自然是会进行救援,他们操着各式各样的兵器不断攻击巨蟒。最后虽然成功将巨蟒杀死,但是拢共也损失了四名人手。

遭遇到危险,普通人当然是第一时间撤退,可是军队士卒遭遇危险并不是那么轻易就会退缩,他们杀死蟒蛇之后对同袍进行收敛,蟒蛇的尸体也被砍成了几节收拾在一旁等着退出来的时候带走。

继续前行。损失了四名同袍之后的百人队更加的谨慎小心,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小心就能使得万年船,完全陌生的环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危险,又有一名士兵葬身在巨蟒的绞杀之下,更有一名士卒被突然冒出来的黑影直接咬中脖子当场死亡,等待同伴没气了他们才看清楚那黑影是一只完全黑色的豹猫。

雨林之中的豹猫?那是一种身手非常灵活和矫健的猫科动物,不但在平地里奔跑非常迅速,且还能在树杈上来回地跳动,亲眼看着同袍嘴巴里不断冒出血沫断气的士卒,他们为了给自己的同袍报仇又前前后后有八人身亡。这八个人并不是豹猫所杀,而是遭遇到一种看上去色彩斑斓的青蛙,仅仅是被那种色彩异常靓丽的青蛙稍微吐了一点点的液体,然后就怎么也救不回来了。

“山洞顶上有一只豹猫!里面也有好多蛙!”

“二娃子阵亡了,被豹猫扑倒抓死了,石头用弩射杀了那只豹猫。但是冒出蛇,好多的蛇,是那种颜色很鲜艳的蛇!”

喊声叫声穿透了风声和雨声,校尉奔出了帐篷看向声音来源的方向,他的眼睛无法穿过一片绿荫,视野所能及的地方也全是大雨带来的朦胧:“退回来,原地退回来!”,扭头看向周边的士卒:“准备接应!”

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和拖沓的脚步声,几个身影出现在视野之内,奔在前面的是两个各自用单手拖住一具尸体的人,后面二十来个一边朝地上劈砍什么东西一边退的士卒。

数十个手里持着战刀的士卒靠上去,他们也是不断用战刀向地面劈砍着什么玩意,接应袍泽退回到用硫磺布起来的线条后面,许多人直接是一屁股坐到了充满了烂泥和烂树叶的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不过他们很快就被身边的袍泽保住向后拖,越是较近营地越好。

“记录!”校尉满脸的严肃:“日后发现山洞不可轻易靠近!”

从模样难以看得出是不是文员,但却是在干文员会干的事情的人,他也是满脸的严肃回应:“是,发现山洞不能轻易靠近!”

说到底,帝国海军对于南洋的岛屿还真的不熟悉,每次探索多多少少都会付出一些用生命换来的经验。而这些用生命换来的经验一定会被记录起来,用于共享给所有在南洋海域进行探索的海军同袍。

风还在继续吹,雨也一点没有变小的趋势,突然遭遇到意外让营地稍微变得有些沉默,除开那些必须在外围警戒的士卒,能躲在帐篷里的士卒都是呆呆地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

“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啊。我先前是在东边的,是最先发现倭岛的第一批海军成员。我们在东边发现的岛屿有着沙滩,上岛之后并不是寸步难行的雨林。”

“能一样吗?东边那些岛屿,听说是在什么什么赤道,这边的地理位置是什么亚热带。”

“呵呵……”

一个开始说话,然后有人搭腔,沉默着的帐篷有了各种各样的话语交谈,索性是没人说太过丧气的话,但是无论怎么看士气都显得相当低迷……

第八百七十九章:充满了机遇

十三天的时间在雨林中是那么的漫长,索性的是风势变小雨也不大的时候,逗留在无名海岸线的这支船队指挥官先行让水手和随军工匠检查船只,该修补的进行修补,应该补充的淡水也收集了雨水。

第十四天的时候天气变得晴朗,岸上的人泛着小舟回到船上,他们稍微整顿了一下就扬帆起航。

站在船上看着慢慢远离陆地,校尉辩良手扶着船沿的木架有些愣愣出神。

“二十一位袍泽的骨灰已经放好了。”

“嗯。”

“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让同袍们多饮用一些柠檬水,另外下一餐多准备一些腌鱼干。”

“诺!”

辩良也是追随吕哲从夷陵一路崛起于微末的人,他在江陵一战中有过一次良好发挥,可惜的是随后的负伤让他休养了将近二年,错过了吕哲那一段最为快速的扩张期。

曾经只在梅鋗之下的辩良错过了很多的立功的机会,重新回到军中之后恰是军队的休整期,那个时候军中也涌现出了不少良才,想要再如彗星一般的闪耀无疑难度的增加不是一点半点。仅有非常少的几个人在合适的实际,处于合适的位置,担任正确的职位,才有了一步登天的机会,作为代表人物是司马欣。

一直是到吕哲挥军北上,辩良也参加了征伐中原的战争,可是说实话,中原之战并没有泛起太大的波澜,除开仅有的几支骑兵军团表现突出,其余步军为主的混编军团基本上是没有找到可以立功的机会,不但是辩良,许许多多有志于获取军功的武人在欣喜于战事顺利的同时,他们内心的失落只能是尽力的掩盖。

征伐中原之战,步军为主的混编军团更像是给骑兵军团收尾的“杂工”,很多人都看出骑兵将会变成一种非常被重视的兵种,辩良也就随波逐流致力于能被调入骑军。太多人想要调入骑军。竞争上自然也就变得异常激烈,竞争一激烈也就意味着上头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辩良现在既然是在海军任职,那么自然就是没有在竞争中获胜。

海军是吕哲近五年来才着重发展的兵种。起初不过是一帮江河上充当劳力的运输队,曾经有一段时间里也只是被当成运输队,尤其是在会章郡之战中更是被人定了型。那是因为除开吕哲麾下有发展水军,其余国家或是势力压根就没有水军,那么没有对手交战的前提下。不是运输队是什么?

水军更名为海军是在那一次从腹地走海岸线运输兵力和物资到胶东郡之后,虽然当时只能沿着海岸线航行,但他们确确实实就是在海面上航行。

辩良为什么会转入海军?那是他发现陆地上从此之后就将是骑兵称雄,自己又多次考核难以平调进入骑军,偶然的机会之下有获知吕哲对海军的重视,一咬牙也就攻读和研究海军,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加入海军,他不但成功地转调进入海军,且直接是从军侯被提拔成为校尉。

海军与其它陆地兵种都不相同,陆地兵种中的校尉要说数以千计是比较夸张。但是校尉在陆地兵种里是不起眼的中层军官绝对是没有错,校尉头上还有俾将、偏将、中郎将之类的中高层军官,海军是个什么样的格局呢?

尽管吕哲对海军非常重视,但吕哲本身并不懂得海军的战法,仅是知晓一些大致的发展方向,说直白点就是怎么发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每走一步都是在进行尝试,海军的建设初期最高军官也就是一名俾将,随着战船和兵员数量不断增加,一直到辩良被调入海军。海军的最高军官还是一名俾将,后一梯队也仅是只有四名校尉,而辩良就是四校尉之一。

当然了,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的时候了。海军从刚发展到现在规模一再增加,从最开始的四校二万人扩编到八万人,俾将依然是海军的最高军官,校尉却是增加到十六名,辩良的校尉身份似乎变得有些“不值钱”了,但他又有了新的发展。

“校尉率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