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8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余名骑兵在他抬起手臂的那一刻,全都停了下来,一双双眼睛,都向两侧的山岗上张望着。

山岗很静,静的连半点声息也是没有,就连鸟儿的鸣叫声,也是一点都听不见。

看着两侧的山岗,秦军偏将脸上是一片凝重,向身后的千余名秦军骑兵喊道:“都警醒着些,青州军可能就在附近!”

所有秦军都应了一声,从背后取下圆盾持在手中。

可两侧的山岗都可能有青州军出现,持着圆盾,他们竟是不晓得该防御哪边才是。

虽说心内感到不安,却承担着探路的职责,偏将也是不敢就此掉头回去,只得下令队伍继续前进。

再次向前行进,秦军行进的速度,要比先前慢了许多,每个人都警惕的观望着两侧的山岗。

站在山岗上,望着渐渐进入伏击圈的秦军,荀攸捋着下巴上的胡须,点着头说道:“秦军果真是训练有素,尚未进入伏击地,便已是做好了防范!”

“与这样的大军厮杀,我军着实无有多少优势!”同样望着山下正缓慢行进的秦军骑兵,孙观接过了荀攸的话头。

俩人都没有继续言语,望着山下秦军骑兵,他们的眸子中,闪烁着一种复杂的神采。

荀攸看着秦军骑兵的时候,目光中流露出的是欣赏和赞叹,而孙观望着秦军,眸子里闪烁着的则是浓重的妒忌。

没有将军不希望麾下将士像秦军一样战力强横,如果给孙观一支如同秦军一般的军队,他绝对有信心将吕布当日在轩辕关发起的进攻击退。

眼见秦军已经进入了伏击圈,山坡上的青州军弓箭手并没有将箭矢发射出去,他们一个个都凝视着山下的秦军,其中一些人,甚至紧张的连手都在微微发抖。

领着这队秦军骑兵的偏将,越往前走,心内越是感觉到不安更加浓重,可背负着探路的任务,他又不得不领军向前。

他所能做的,只是警觉的观望着四周,提防青州军突然从侧旁杀出。

秦军骑兵渐渐进入了青州军伏击圈的纵深处,山坡上的青州军弓箭手,一个个都将长弓抬了起来,把弓弦拉满,瞄准了山下的秦军。

望着两侧的山岗,秦军偏将突然高声向身后喊道:“尽速从此处通过!”

喊话的同时,他双腿朝着马腹上一夹,策马朝着前方奔了出去。

跟在他身后的千余名秦军,听到他的喊声,也是片刻也不耽搁,赶紧两腿夹着马腹,飞快的向前奔驰。

秦军突然加快了速度,让山坡上的青州军有些猝不及防,一个青州军弓箭手心下一慌,拉满弓弦的手松了开来。

一支箭矢夹裹着劲风,朝山坡下的秦军飞了出去。

箭矢并没有射中秦军,而是在几个秦军之间飞了过去。

眼看着一支羽箭从面前飞过,那几个秦军连忙高声喊道:“山坡上有敌军!”

这支无意中飞出的箭矢,无疑是告诉了秦军敌人的方位,冲在最前面的偏将兜转战马,提着长枪朝青州军蛰伏的山坡上一指,大声喊道:“冲向敌军!”

就在秦军骑兵们纷纷兜转战马的时候,山坡上的青州军弓箭手,也随着军官的一声令下,纷纷松开了拉满的弓弦。

弓弦阵阵,无数羽箭朝着秦军飞了过去。

尚未完全掉转方向的秦军骑兵,顿时被羽箭射翻了一片。

无数羽箭兜头罩下,秦军虽说已经做出了防御,可他们胯下的战马,却无法用盾牌遮挡。

成片的战马嘶鸣声发出,一匹匹战马被羽箭射成了硕大的刺猬,摔倒在尘埃之中。

许多秦军将士,从马背上掉落时,还持着盾牌遮挡身体。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保持了身体的平衡,借助着盾牌,保护自己,也有少部分人,在摔落战马时没有站稳,摔倒在地上,被随后而来的羽箭射的满身都是箭杆。

由于山坡上草木太多,青州军无法列出弓箭大阵,弓箭手散落的站在山岗上,向秦军自由的发射着箭矢。

青州军弓箭手的人数,远远不止一千,他们虽说并没有列起大阵,可射出的箭矢连绵不绝,却也是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空。

几轮箭矢射出,战马没有被射中的秦军已是很少,大多数秦军都已从马背上掉落了下来,千余人只不过是顷刻间,就被射杀了将近一半。

偏将的肩头上插着一支羽箭,鲜血从没入肩膀的箭杆渗出。

他胯下的战马已经被青州军射杀,在跌落马背的时候,他从一个秦军兵士的尸体旁捡起了盾牌,以盾牌遮挡着身体,向山坡上的青州军一阵狂奔。

跟在偏将身后的秦军将士,冒着青州军射出的箭矢,每冲出几步,便会有一两个秦军倒在敌军的箭矢之下。

双方距离在不断的拉近,青州军射出的箭矢,劲力也是越来越强,倒下的秦军更是要比先前多了不少。

肩头上受伤的那只手臂提着长枪,另一只手持着盾牌,已经冲到能看见青州军弓箭手的距离,秦军偏将发出了一声怒吼,脚下的步子更要比先前快了许多。

他身后的秦军骑兵,已经都没有了战马,在他们冲锋的路上,躺满了被箭矢射杀的战马和秦军的尸体。

冲锋的秦军就好似根本没有留意到这些,杀向青州军的时候,他们每个人的表情都是一片狰狞。

在青州军的射杀下,冲锋的秦军人数是越来越少,到了最后,不过只剩下百余人而已。

眼看着秦军快要冲到近前,青州军弓箭手也是一片忙乱,不少人甚至已经做好了掉头逃跑的打算。

“步兵,冲杀!”站在山岗上的孙观,眼看着仅存的秦军就快要冲到弓箭手之中,晓得若是让他们得逞,弓箭手必定会有很大的伤亡,连忙下达了步兵冲杀的命令。

孙观一声令下,早就做好了准备的青州军步兵,齐齐发出了一声呐喊,潮水般的涌向正往山坡上冲的秦军。

领着百余名秦军冲锋的偏将,在与敌人撞击到一处的时候,由于肩膀上伤口传来的剧痛,长枪脱手飞出。

在长枪掉落的那一刹,一个青州军提着短矛,向他狠狠的扎了下来。

眼见短矛就要扎到秦军偏将,偏将抡起盾牌,朝着那曹军的太阳穴上就是狠狠的一下。

太阳穴被砸了个正着,那曹军的短矛还没有扎到秦军偏将,就一头摔倒在了地上。

数百倍于秦军的青州军涌了上来,前面的人还与秦军厮杀着,后面的人则是发出一声声呐喊,用力的推挤着他们前面的同伴。

强大的挤压力将秦军压缩在了一处,一个个秦军倒了下去,而他们脚下,躺着的青州军尸体,绝不比他们战死的人数更少。

人数的悬殊,使得战斗结束的进程加快了许多,青州军重步兵发起冲锋不过一盏茶的光景,战斗就已经到了尾声。

喊杀声止歇了下来,山坡重归于一片宁静。

无数青州军站在山坡上,他们的视线却都是停留在伫立于他们之中的两个人身上。

立于人群之中的两个人,其中一个身上衣甲已经是残破不堪,浑身也沾满了血污,就连脸颊上,也是留着一条条的伤口。

脸颊上的那一条条伤口深可见骨,却已经不再流淌鲜血。

他站在人群之中,一只手掐着一个青州军的颈子。

被他掐着颈子的青州军,面皮呈现着青紫的眼色,眼珠突出舌头也微微外吐,已是死去有一会了。

掐着那青州军颈子的不是别个,正是率领这支秦军骑兵的偏将。

糊满了血污的脸上,神色一片凝重,他的眼睛平视着前方,眸子里却是没有了半点神采。

他已经死去,死在了无数曹军的短矛之下。

在临死的那一刻,他还紧紧的掐住了一个青州军的脖子,拉了一个垫背的敌人。

山坡上的青州军望着他,离的近些的,在看着他的时候,眼神里还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恐惧。

鲜血的味道萦绕于山坡,死亡的气息在每一个活着的青州军心头缠绕。

没有人上前将那秦军偏将推倒,四周的所有青州军,在看着已经死去的他时,心内都难免涌起了一阵阵的恐慌。

山坡之上,孙观与荀攸并肩而立。

望着被青州军团团围住的秦军偏将尸身,他们的脸上也是一片凝重。

被敌人包围,还能如此勇猛厮杀,这样的军队,又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们的前进?

一股凌冽的山风在山岗上刮过,吹的每一个青州军浑身都感到一阵阵森冷的寒意。

山风掠过僵立于杀场的秦军偏将,偏将的身体微微晃了一晃,终于直挺挺的朝侧面倒了下去。

第1030章洛阳来的军令

站在山岗上,望着那直挺挺倒下的秦军偏将,孙观取下了头盔,将头盔环保在臂弯中。

他的脸色一片凝重,站在他身旁的荀攸,也是同样的满脸凝重。

“传令下去,厚葬秦军!”沉默了许久,孙观终于从口中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立于他身后的一名亲兵应了,飞快的朝着山坡下跑了去。

在那亲兵传达了孙观的命令之后,一群青州军纷纷将兵刃收起,为秦军战死的双方将士收尸。

一具具尸体被青州军丢进挖好的深坑中,当两个青州军兵士抬起秦军偏将的尸身,也打算和其他尸体丢在一处时,一个青州军军官拦住了他们。

抬头朝山岗上望了一眼,那青州军军官缓缓的摇了摇头。

见军官摇头,两个青州军兵士轻手轻脚的把尸体摆放在地上,而后到一旁,用铁锹另外又挖了个坑。

独立的墓穴挖开,两名青州军兵士扭头朝军官看了一眼,见军官点了点头,这才再次抬起秦军偏将的尸身,将他摆放在了那个刚挖开的墓穴中。

一捧捧泥土填进深坑,埋葬秦军偏将的两个兵士,很快就垒砌起了一个小小的坟茔。

与一旁埋葬双方战死将士的两个鼓包挤在一处,这个坟茔显得有些渺小。

不过它的地势却是在两个鼓包的上方,就好似一员威武的将军,正站在点将台上,凝望着台下的大军一样。

山岗上的孙观和荀攸都没有说话,远远望着那座刚刚垒砌起的坟茔,俩人的心底都涌起了一股崇敬和担忧。

他们崇敬的是,秦军将士竟是有着如此强悍的战意,一场厮杀结束,千余名秦军,竟是无一生还。

而他们担忧的是,还有近六万秦军在轩辕关附近,随时可能来到。

六万秦军,与一千秦军自不是同等概念。

在人数上,青州兵并不占有优势,双方一旦正面厮杀,青州军绝对会以极快的速度溃败。

稍有不慎,许都危矣!

虽然都没有说话,可两个人的心底,却是涌出了一个同样的念头。

此时的轩辕关内,近六万秦军列着整齐的阵型,正看着驻马立于他们面前的五位将军。

两支秦军会师,大军人数翻倍,对强行攻破青州军,也是多了几成把握。

会师自有会师的好处,同样也有着会师的弊端。

率领这两支秦军的,并不是同一位将军,而刘辩又没有下达指示,告诉他们一旦会师,由哪支秦军的主将统领全军。

魏延与张辽并骑立于秦军将士们面前,俩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将士们的身上。

在派出一千名探路骑兵之后,二人已是商议过,无论骑兵有未返回,都引领大军经过嵩山,直捣许都。

由于有着吕布和贾诩的前车之鉴,俩人并没有擅作主张,已是派出信使,前去请示刘辩。

只不过信使已然去了一天有余,至今尚未返回,也正是因此,二人集合了大军,却迟迟没有下达出发的命令。

洛阳城内,刘辩正端坐在前厅之中,在他的面前,笔直的站立着一名秦军军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