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械、大炮与军舰,方才实现了完全剿灭太平天国,有了二十几年盛世,哀家也是知道的。如果维新变法能够使大清富强,那你就放手去做吧,我尽力支持你去做。”

光绪闻言大喜,说道:“儿臣多谢亲爸爸支持,儿臣一定尽心做好。”

慈禧问道:“皇上,你去李鸿章那里,李鸿章怎么说?”

光绪答道:“亲爸爸,此次儿臣去少荃公那里,本来是想请他出面主持此事,但是李鸿章推脱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足,无法胜任。”

慈禧叹口气,说道:“什么年事已高?李鸿章啊,他是有些寒心了,原来他追随文正公兴办洋务,后来文正公离世,他自己又独挑大梁,兴办北洋,可是几十年来,朝中的大臣们给他的阻力太多了,他这是不愿意再趟这滩浑水了,我明白,这些年确实也是辛苦了他了。”

光绪接着说道:“儿臣就维新一事征询了他的意见,他说的与恭亲王几乎一般无二,让我们戒急用忍,不要操之过急,同时建议儿臣,将梁启超等人全部找入京师,借助这些人的才能推行新政。”

慈禧点点头,说道:“李鸿章的见地还是很高的,皇上你切切要记住恭亲王与李鸿章的话,不要操之过急,朝中的守旧势力过大,一旦变法步子太大,容易引起激辩的。”

光绪点头称是。

慈禧说道:“好了,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赶明在朝上议一议吧。”

光绪答道:“是,亲爸爸,儿臣记下了,儿臣告退。”

第二日早朝。

光绪帝向着众朝臣正式抛出了推行新政的建议。

登时,朝廷中就炸了窝。

军机大臣刚毅首先发难。

刚毅站出来,说道:“启奏皇上,臣坚决反对推行新政,我大清所有定例均是沿用祖制,方才有康乾一百余年盛世,我们不能为了眼前一点蝇头小利,就毁了咱们大清的根本,臣坚决反对变法。”

光绪脸色一沉,说道:“古贤有云,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如今世界形势大变,我们不变怎么中兴大清?朕意已决,你无需多言!”

紧接着李红藻又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自古以来,我大清天朝方是正统,其他不过皆是蛮夷,我们放弃正统,而效法蛮夷,这不是舍本逐末吗?这会毁了咱们大清的数百年根基!臣坚决反对变法维新!”

李鸿章无奈的摇摇头,当年自己兴办洋务的时候,也是这些搅屎棍在胡搅蛮缠,如今皇上要做一些实事了,他们还是胡搅蛮缠,真是令人头痛。

李鸿章站了出来,说道:“李大人,你们如此指摘君王,难道是臣子所应为吗?皇上推行新政,不也是为了富国强兵吗,仅仅靠着礼义廉耻,西洋的舰船大炮来了,他会跟你们将礼义廉耻吗?维新变法乃是强国之道,我们做臣子的就是要为皇上出谋划策,怎么更稳妥的推进变法,而不是这样横加阻拦……”

还没有等李鸿章说完话,庆亲王奕劻就跳了出来:“怒道:“李鸿章,你所兴办的洋务,花费了朝廷多少银子,效果呢,中法一战,咱们没有占到丝毫便宜,还将越南给丢了,甲午一战,要不是有了张坚之,恐怕你连整个北洋都得搭进去!狗屁的洋务,狗屁的维新,你们这是要葬送大清整个江山!皇上,咱们满清的江山永固,靠的不是什么维新变法,我们靠的是道德文章,那些蛮夷火器将我们的江山会搞得乌烟瘴气,坚决不行!”

后面的,都察御史杨崇伊等人也纷纷跳了出来叫嚣,坚决不同意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光绪帝没有想到第一次正式提出新政,就遭到如此激烈的反对,守旧派中的领军人物一个个都跳了出来,将光绪气的脸色铁青,两道寒光从眼睛中射了出来。

光绪帝用眼睛示意翁同和,翁同和明白这是到了自己出马的时候了,作为帝师与户部尚书,翁同龢的地位举足轻重。

翁同龢咳嗽一声,说道:“诸位,诸位,安静!朝堂之上,你们还要一点大臣的利益没有!皇上雄才伟略,立志中兴,你们不思报效,反而设置重重障碍,你们到底是何居心?”

李鸿藻叫道:“翁同龢,这都是被你煽动蛊惑,皇上才会推行新政,作为帝师,你严重渎职!你还有什么脸面站在这里说话,如果要点脸面,就赶紧告老请辞!大清绝对不能让你们这群人搞乱了!”

光绪忍无可忍,喝道:“够了,你们是皇上,还是我是皇上,要不我将皇位让给你们座!我意已决,即日起推行新政,再有阻拦者严惩不贷!”

330。第330章 应诏统筹全局折

怒气冲冲的光绪一摆朝袖,直接退朝,留下群臣在哪里目瞪口呆。

光绪帝心思不宁,直接下旨,摆驾南海会馆,带着侍从,直接来到了康有为等人的住所。

得到消息的康有为正与抵达北京谭嗣同、梁启超、林旭等人商议变法维新之事,竟然听到皇上圣驾莅临,众人一阵激动,连忙从会馆中跑了出来见驾,呼啦啦跪到了一大片,山呼万岁。

光绪帝看到众人,心情稍稍好了一些,说道:“罢了,这不是在朝堂之上,诸位就不要这么多礼节了。”

康有为赶忙谢恩,率领这种人将光绪迎进了南海会馆。

光绪刚刚落座,就亟不可待的问道:“广厦,请问朕请您代拟的折子怎么样了?”

康有为答道:“皇上,折子已经拟好,也与众位同仁经过了探讨,进行了修正,正准备请徐致靖大人代为递上去。皇上如今,您下旨征召的俊才们,却是都已经来到京师了,这位是湖南谭嗣同,在长沙主持时务学堂,也是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公子,这位是广东的梁启超,也是臣的劣徒,在广州主持强学报,这位是从奉天赶来的林旭,在奉天主持奉天时报,这两日刚刚抵达京城,等待皇上的召见,其余学子也都是他们从各地带过来的学生,都是一时的才俊。”

谭嗣同等几个人再次跪倒见驾,光绪兴奋道:“好好!有了诸位先生的鼎力相助,朕不愁新政不成!”

光绪接着说道:“广厦,既然折子已经写好,还请拿来我看,朕是一刻都难以等待下去了。”

康有为命人取来折子,递给光绪,说道:“皇上,这就是臣近日拟定的《应诏统筹全局折》,请皇上过目!”

光绪帝接过《应诏统筹全局折》观看:

“(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初八日(1898年1月29日)具奏奏为应诏陈言,乞统筹全局以救危立国,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诸国环伺,岌岌待亡。

……

臣愚尝斟酌古今,考求中外,唐虞三代之法度至美,但上古与今既远,臣愿皇上日读孟子,师其爱民之心,汉唐宋明之沿革可采,但列国与一统迥异,臣愿皇上上考管子,师其经国之意。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书,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

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然跪对顷刻,未能谋议,但为喉舌之司。未当论思之寄。若部寺督抚,仅为行政之官,譬于手足,但供奔持,岂预谋议。且部臣以守例为职,而以新政与之议,事既违例,势必反驳而已,安有以手足而参谋猷哉?近者新政,多下总署,总署但任外交,岂能兼营商务?况员多年老,或兼数差,共议新政,取决俄顷,欲其详美,势必不能。若御史为耳目之官,刑曹当司法之寄,百官皆备,而独无左右谋议之人,专任论思之寄。然而新政之行否,实关军国之安危。而言者妄称施行,主者不知别择,无专司为之讨论,无宪法为之着明,浪付有司,听其抑扬,恶之者驳诘而不行,决之者仓卒而不尽,依违者狐疑而莫定,从之者条书而不详。是犹范人之形,有头目手足口舌身体,而独无心思,必至冥行蹢埴,颠倒狂瞀而后已。以此而求新政之能行,岂可得哉?故制度局之设,尤为变法之原也。然今之部寺,率皆守旧之官,骤与改革,势实难行,既立制度局总其纲,宜立十二局分其事:

一曰法律局。外人来者,自治其民,不与我平等之权利,实为非常之国耻。彼以我刑律太重而法规不同故也。今宜采罗马及英美德法日本之律,重定施行,不能骤行内地,亦当先行于通商各口。其民法、民律、商法、市则、舶则、讼律、军律、国际公法,西人皆极详明,既不能闭关绝市,则通商交际势不能不概予通行。然既无律法,吏民无所率从,必致更滋百弊。且各种新法,皆我所夙无、而事势所宜,可补我所未备。故宜有专司,采定各律,以定率从。

二曰度支局。我国地比欧洲,人数倍之,然患贫实甚,所入乃下等于智利希腊小国,无理财之政故也。西人新法,纸币、银行、印税、证券、讼纸、信纸、烟酒税、矿产、山林、公债,皆致万万,多我所无,宜开新局专任之。

三曰学校局。自京师立大学,各省立高等中学,府县立中小学及专门学,若海、陆、医、律、师范各学,编译西书,分定课级,非礼部所能办,宜立局而责成焉。

四曰农局。举国之农田、山林、水产、畜牧,料量其土宜,请求其进步改良焉。

五曰工局。司举国之制造机器美术,特许其新制而鼓厉之,其船舶、市场、新造之桥梁、堤岸、道路成属焉。

六曰商局。举国之商务、商学、商会、商情、商货、商律,专任请求激厉之。

七曰铁路局。举国之应修铁路,绘图、定例权限咸属焉。

八曰邮政局。举国皆行邮政以通信,命各省府县乡,咸立分局,并电线属焉。

九曰矿务局。举国之矿产、矿税、矿学属焉。

十曰游会局。凡举国各政会、学会、教会、游历、游学各会,司其政律而鼓舞之。

十一曰陆军局。选编国民为兵,而司其教练。

十二曰海军局。治铁舰练军之事。

十二局设,庶政可得而举矣。然国政之立,皆以为民,民政不举,等于具文而已。

……

犹虑强邻四逼,不能容我从容图治也。且我民穷国匮,新政何以举行?闻日本之变法也,先行纸币,立银行,财源通流,遂以足维新之用。今宜大筹数万万之款,立局以造纸币,各省分设银行,用印度田税之法,仿各国印花之税,我地大物博,可增十倍。然后郡县遍立各种学堂,沿海皆设武备学院,大购铁舰五十艘,急练民兵百万,则气象丕变,维新有图,虽不敢望自强,亦庶几可以自保。

臣愚夙夜忧国,统筹大局,思之至详。其能举而行之,惟皇上之明;其不能举而行之,惟诸臣之罪。时阽国危,谨竭愚诚,伏乞皇上圣鉴。谨呈。”

331。第331章 维新变法 定国是诏

光绪帝手捧着《应诏统筹全局折》,心中一阵激动,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珠玉之词啊,康有为的拳拳忠心,众学子的真知灼见,都在这上面体现了出来。

光绪眼中泛着泪光,声音有些颤抖,说道:“好!好!好!写得好,南海果然是大才,胸中所藏不亚于甲兵十万!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