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怀璧谜踪-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来看,这两个人互生爱恋是肯定的,但我对这两个人的未来却并不看好。铁逍遥和上官璇的相遇,绝对不会是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看完第一卷和第二卷,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铁逍遥正是上官璇心心念念要找的杀师仇人!

文中其实有大量的伏线,具体哪一个章节,偶比较懒,就不去一一复制粘贴过来了,这些情节,仔细看书的人应该都有印象。比如,上官璇初遇铁逍遥之时,正是在她逃离华山派不久,她自己也曾判断,杀害师傅的仇人可能并没有远离。这还只是一个推测,再看上官璇被铁逍遥救到后,先是知道了十七寸骨斩的秘密,又遇到了弧刀风入衣,这个相遇跟之后文中很多人推测的凶手的去向几乎一模一样——找到十七寸骨斩,肯定要去找风入衣抢刀谱。这如果是巧合,那么我们可以暂时列为巧合一。

我们再看铁逍遥去找的那些人,全都是当年杀害他父母家人的仇人,其中很多人都提到了当年参与灭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抢夺十七寸骨斩,看看当年这些郐子手们如今的江湖地位,就知道这些人在当时的江湖中基本都已经成名立万。回想一下,上官璇屡次提到的,师娘临死前让她去抢回宝刀,那把宝刀究竟是什么宝刀、从哪里来几乎已经点明——华山掌门夫妇当年肯定参与了灭门事件,他们手中的宝刀肯定就是十七寸骨斩。

如果我的这个推论成功的话,那么,铁逍遥是上官璇要找的杀师仇人就是肯定的了——铁逍遥是为了给父母报仇。而之后,铁逍遥的很多做法也就有了答案,大雪天里为何直到最后一刻才对被诬陷的上官璇出手相救,南花坳中为何不辞而别,南下扬州之前再听到上官璇不肯放弃追凶的时候,又为何抽身而去,这一切,这让上官璇和读者们都有些迷惑的表现也就有了答案。

所以,这两个人,一个是揣着明白当糊涂,一个是真的没想明白,一旦真相暴露,两个人之前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只看上官璇能够从华山逃脱,能够咬牙坚持自己追凶,能放弃与爱人相守的机会而坚持报仇,能在江上为了报恩而搏命救下神医,就知道这是一个坚忍而执著并懂得感恩的姑娘,目前支撑她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不过两个,一个是对铁逍遥的情意,一个是对杀师凶手的恨意,一旦知道自己苦苦追寻的真相,当爱恨集于一身的时候,她会如何选?所以,我会认为他们两个人的相遇,更像是一次狭路相逢,是缘,更像是一场孽缘。

我猜得是否正确,且看作者大人慢慢道来。

其实,是不是孽缘,也要看上官璇如何决断。

这也是我看文的一个猜测,上官璇很可能就是铁逍遥小时候的玩伴,那个秦叔叔家、扎着红头绳的蝈蝈儿。对蝈蝈儿的描述只在“红绳”一章中出现,说灭门那年,蝈蝈儿也就两岁大,整天跟着铁逍遥喊“哥哥”。而在上官璇被诬蔑杀害师傅的时候,借着别人的口,也曾介绍说,上官璇是一个被师傅和师娘抱养的孤儿,恰恰是两岁多被抱到山上的,而且来历不明。

这岂能是巧合?如果我的推测一是成立的,就是上官璇的师傅和师娘当年参与了灭门,只看那把宝刀最后是藏在他们手里,就知道他们当年肯定属于能说上话的几个主事人之一,那么,看到小蝈蝈儿最后动了恻隐之心,也是情理之中的,而他们有能力尽量避开其他人的耳目收留这个孩子。只不过,让我疑惑的是,那个华山派的大师兄,看起来是一个阴狠的角色,他如何到华山拜师?是否知道上官璇的身世?是否是当年灭门案发起人怀疑十七寸骨斩被华山派偷藏而派来的卧底?诸多疑问,也许有些无中生有,总之,一说到华山派,一说到阴阴的华山师兄,我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的华山诸徒,以至于有代入情结,鱼大莫怪。

岔出好远,扯回来再说上官璇。书中后来多次提到那根红绳儿,山谷里铁逍遥为她梳头,南花坳遇到危机时仍然不肯遗弃,江上遇险的时候依然带在身边,看鱼大的文到现在,鱼大应该是一个布局很大、心思缜密的作者,那作者花这么大笔墨来写到这个红绳儿,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

如果,这个猜测不是胡言乱语的话,那么,铁逍遥和上官璇之间的恩怨情仇就实在太纠葛了,这次的狭路相逢也实在难为了这两个当事人——本来是青梅竹马,却又是杀师仇人,既是救命恩人,也是造成她被诬陷、被追杀的元凶,这种种,两个人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现在看来,铁逍遥知道前一个事实:就是上官璇是他的灭门仇人收养的孩子,而且念念不忘为师傅师娘报仇,所以他离上官璇而去,也是因为难于抉择。而将来,如果他知道了上官璇也是蝈蝈儿,也是那场灭门案的受害者,他会如何?

如果,我的猜测不错的话,那么,这本书的男主肯定非铁逍遥莫属,还有哪一个男性角色能跟上官璇有如此多的纠葛,有如此多的牵绊。虽然,命运捉弄,让他们的相遇更像是狭路相逢,但沉淀几十年,回头看看,生命中最难忘、最刻骨的爱往往都是那种曲折往复的感情,甜腻腻的感情,温暖的感情,虽然让人满足,让人安稳,却难以深刻,没有锥心刺血,哪能莫忘。

写文不易,兹以以上小感慨寄予作者大人,希望鱼大能坚持努力,继续好文。

书友酷评 江湖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作者:晓梦荒凉

少年时代,谁不曾迷恋过武侠小说呢,那是成年人的童话世界,有醇酒美人,有侠义情怀,有意气风发的少年,有深藏不露的前辈,那个世界里,似乎一切都是光明的,坦荡的,磊落的,每一个生命,都如夏花般绚烂,每一个传奇,都像秋叶般迷离,曾经,那也是我梦想的世界。

可是,等离开了校园,等人到中年,方才发现,武侠世界中的很多美好都来自于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当我们的眼睛不再是少年人的稚嫩,当我们终于能够透过表面来看问题时,武侠梦就此破裂。在武侠的世界里,至尊之上的原则是武力第一,除此之外,没有公理,没有法律。

你想让别人相信你,好,有本事把别人都打趴下再说;你想让别人尊重你,好,有本事把别人都放倒就行;你想让别人放过你,好,有本事把别人都吓退才有可能……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显示出比别人更强的武功、更强的能力,再有道理的话也没人听。在这个世界里,武力值是一切的通行证,于是,不管有理没理,都得拳脚招呼,大家也养成了不会听话,一切都拿谁拳头硬为标准的心态。比如,射雕英雄传里,那著名的桥段,郭靖的母亲李萍被那个恶军官段天德抓去,赶来的长春真人还有江南七怪明明都不是恶人,就因为不肯好好说话,非要以名压人,或者非要在拳脚上见个真章,结果搞得两败俱伤,害得李萍最终流落大漠。当年我看小说以及看电视剧的时候,无数字心急如焚:真是一帮蠢材,好好说几句话,能死吗?!

所以,这个世界,这个重话中的武侠世界,其实一点都不迷人,再好的武侠世界,再好的江湖,说穿了不过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遵循的还是丛林法则,一切弱小的、纯真的、善良的,都必将被扭曲、被吞噬、被毁灭。江湖,就是一个屠宰场,再梦幻的江湖,也比不上有法律规范的现代社会。虽然,现代文明社会里,也会有各种杀戮,但毕竟,不再仅仅靠武力说话。

鱼大的文能吸引住我,就是因为看文到了现在,感觉作者笔下的江湖写得实在真实而精彩,难得鱼大把江湖看得如此透彻,之后仍然能够为我们编织一个英雄美人的梦,鱼大能透过上官璇的视角,告诉我们江湖里到处都是择人而噬的豺狼,比如众人野外追杀薛青默一段,也能透过上官璇的视角,告诉我们江湖里到处都有尔虞我诈的阴谋,道义信义都是浮云,比如小刀王在万秀岭诱骗铁逍遥的一段,鱼大也能通过上官璇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很多美好,美好的东西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虽然,文章中的美好的比例,也许比我们现实生活中要多一些,但这也是鱼大人生观成熟、笔力稳健的地方——艺术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当我们日常为一切凡俗困扰、疲惫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在书中看到更多美好的、温暖的,哪怕只是想象。

一切真实的东西,都是美好与丑恶并存,江湖也不仅仅是风花雪月。刚才看有的读者说,鱼大的这篇文,是重生、玄幻之外的小清新,我个人感觉,小清新不足以形容鱼大的这篇文章,鱼大应该有更大的家国情怀,或者说有更为长久的中国文人的情怀。对于这种情怀,前人曾有一句话概括的极佳——千古文人侠客梦。且在鱼大的梦里,桃源一回吧。

第一卷 楔子

华山朝阳峰,险峻天下闻。

若从峰下仰望,但见半山腰处云雾缭绕,与崖壁交相明灭。陡峭的崖壁如同刀砍般平滑,全无落脚之处,偶有突起的岩石棱角狰狞,似有一种杀气。

正是初冬时节,按说这个时候莫说是人,便是山虫野兽也难见踪迹。

此时却有一个白衣人,正沿着斜坡飞快向峰上奔去,纵跃间身体轻如灵猿。

这个白衣人二十出头年纪,名叫陈威,乃是华山派掌门“春秋剑”的四徒弟。

扑面而来的山风冰冷刺骨,陈威只穿了一件单袍却满头大汗。本来按他的内功根基这区区山路对他而言如履平地,但此时他的心中正心焦如焚,又有些说不出的惶恐。

他几个纵跃上到峰顶,顾不得平复一下喘息,直奔不远处的两座木屋而去。

两座木屋一大一小,对相而建,因为时间仓促,还能看到木头上面未及去掉的松树皮,空气中也有种涩涩的松木味道。

陈威来到那座小木屋外,恭声叫道:“大师兄!”

里面不闻有人应声,陈威急道:“大师兄,在不在?出事了!”

这次有了动静,却是身后另一座木屋的门猛得被拉开,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站在门口,冷冷望着他,道:“什么事?”

陈威忙转过身来,抬眼一看不由吓了一跳。

这出来的汉子瘦长脸,两边嘴角向下垂得厉害,双颊各有一道长长的旧伤疤,正是“春秋剑”的长徒越常弃。不知是不是因为脸上有伤的原因,越常弃性子阴郁,在一众师弟们面前向来寡言少语没什么表情,陈威在华山上除了师父便最是怕他。

此时的越常弃看上去象是连着几日未合过眼的样子,胡子邋遢一身狼藉,脸色象残雪一样白里泛灰,一双眼睛红得吓人。

陈威明知道什么都看不到,仍偷眼向他身后望了望,越常弃出来的这间屋子是师父“春秋剑”夫妇二人的停尸之所,边上那间小屋才是大师兄准备了给自己住的。

三日前的夜晚,华山突降大雪,“春秋剑”夫妇夜宿剑气轩,后半夜七弟子裴峦风惶惶然将阖山老小叫起,说是发现师父师娘遇害,凶手已经逃走,大家再三盘问,他才承认是暗中尾随着上官小师妹去的剑气轩。

已经三日,大师兄下了死命令,除了他谁都不许进这间大屋。

陈威不由暗自慨叹:“师父在时大家都忙着凑上去巴结,只有大师兄避而远之,如今师父师娘不在了,一众师兄弟人心浮动,谁会想到大师兄竟是如此重情重意之人。”

却听越常弃斥道:“大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