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鱼跃农门-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氏一戳她脑袋,“你啊你,青兰跟你同岁的,怎么就不能说人家了?你还不早些挑个好的人家,等到年纪大了,有得你哭的。”

杜小鱼摸摸头,嘿嘿笑了两声,继续探听,“她说给哪家了,咱们村的吗?”

“咱们村有几家好的,当然是县里的了,不然我那嫂子也不会急着要把她嫁出去。”秦氏又是笑笑,“不过那王家确实不错,家里大哥也是在你二哥身边做事的……”

她还没说完,杜小鱼已经叫起来,“王二公子?他大哥是县丞是不是?”

“原来你知道?”秦氏一愣。

就是知道的晚了,杜小鱼心里叹息一声,青兰是要嫁人了,黄立树是因为这个才如此心灰意冷吗?说到底,他仍是没有完全忘记她呢。

但既然是一门好姻缘,断没有去阻拦的可能。

“怎么了?”秦氏看她呆立在那里,脸上有一些伤感,不由关切的问道。

“没什么,婶子你快回去吧,省得庞大叔等呢。”杜小鱼告别一声,转身回去了。

黄立树此刻正站在院子里,夜里的风吹的衣角都飘起来,他脸色深沉,宛如一尊雕像似得纹丝不动。

杜小鱼在对面看了几眼,这种心情可想而知,若是她喜欢的人哪日娶了别人,只怕也是要难过的。

“表哥,你还没回去?”她微微笑起来。

黄立树看看她,点了下头,“这就回去了。”

看着他离开,杜小鱼终究没有叫住他,他既然懂得去打听王二公子,可见是真心的关心青兰,若是王二公子哪方面都不错,他会选择放弃的。

看得出来,他已经慢慢变得成熟了。

阮玉家里的泼皮据说待到很晚才走,还是几个邻居看不过眼帮着撵走的,但阮玉的胭脂铺一连几天都没有开门,生怕那泼皮再来吵闹。

林氏听到管事的来回话,不由皱起眉,“怎么回事?他们家胭脂铺不开了吗?你去村子里找找阮姑娘。”

管事有些不高兴,“县里还有好几家胭脂铺……”

林氏听了大怒,她就算嫁出去了也还是林家的女儿,这小小管事竟敢顶嘴,“你是不是不想在林家做了?敢这样跟我说话?”

管事的只得低下头,小声道,“不敢。”

他是不知道林氏是想要阮玉亲手调制的胭脂讨林家老太太的欢心,上回试过一次,老太太很喜欢,说抹上去,看起来都年轻了好几岁。

林氏一瞪眼,“那还不去找?问问她怎么就不做生意了?”

“倒是先前打听过,是有个泼皮缠着他们家姑娘,所以就不敢开门了。”管事回道,“只怕去村子里也没用,那泼皮经常来铺子里闹事。”

“竟有这等事?”林氏皱眉道,暗自思忖。

正想着,就见李源清过来探望林家老太太了,立时计上心头,上前笑道,“源清你来得正正好。”

李源清对这个小姨向来不喜,但面上自然和善,笑着打了声招呼。

“你可知道县里的尚香胭脂铺?”林氏紧接着就问道。

胭脂铺?李源清想了想,“好似有些名气?”可他一个大男人,岂会对胭脂感兴趣,就算听到过这个名字,也不会过多注意。

“你外祖母可喜欢那胭脂铺出的胭脂呢,可惜好几日没开门了,我想买也买不到,你若是能帮些忙,可不是讨了娘的喜欢?”林氏眨眨眼,“那可比请她听戏还好呢。”

李源清一头雾水,“我能帮什么忙?”

林氏就把之前管事探来的消息说了下,又道,“你是咱们县的县主,如今有这等泼皮无事生非,毁人清白,总要管管的吧?而且,这事对你来说,可不是举手之劳?派几个衙役去惩治一下,看他还有什么胆子闹事”

李源清却在想她刚才提到的名字,问道,“你说的阮姑娘可是叫阮玉?那胭脂铺是她开的不成?”原来她竟然在县里开了家铺子,那么也是待了有一段时间了,他却是一点都不知道……

“没错,那姑娘的手艺是真真的好,有人说她是京城华娘子的徒弟,我看倒不是假的。”林氏又瞄他一眼,“是了,你怎知她叫阮玉?你们俩难道认识不成?”

李源清没有回答,只道,“这事我会解决的,还请小姨放心。”

林氏看他一口答应,心里很是满意,等解决了泼皮,她再去那铺子里找阮姑娘,就说是她的功劳,叫侄子出面把难题解决,那阮姑娘可不是要千恩万谢,欠了她一份人情?到时候自然会给她亲手调制更好的胭脂的。

她为了两家的事情,也是日渐憔悴,有时候看着镜子,真是不忍相看呢。

“那就好了。”林氏笑道,“你快进去吧,娘昨日还在念叨你呢,说最近又来得少了。”她又添了一句,“我叫妙容去炒几个菜,你不是也说好吃的吗?”

那些客气话也能当真,真是不傻装傻,陈妙容是老太太叫来的,他岂能说她烧得不好吃?李源清无奈的摇摇头,进去给老太太请安去了。

谢谢這壹世輪回的粉红票票,快乐无罪888的评价票票~~

正文 第215章 探情

第215章 探情

这几日,杜小鱼把油菜花的种子撒在了早就准备好的苗床里面,就在等着发芽呢。

心情跟当初第一次培育寒瓜苗有几分相似,既期待又害怕,不过到底还是淡定了许多,这些年亲近土地,勤劳种田没有白白浪费时间,学到很多经验,足以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

她穿着套下地的衣服,此刻正给苗床浇水,杜黄花笑盈盈的从远处走过来。

“姐。”杜小鱼看着杜黄花手里拿着的包袱,笑道,“又给咱们做新衣服了啊?”

她马上就要去京城了,很早开始就在不停地给他们家添置衣服,尤其是杜文涛跟杜清秋,几年后的衣服都恨不得提前做好,后来还是被赵氏说了,才没有那样急,但四季的衣衫还是各做了好一套,上面的绣花图样精致好看,让秦氏几人羡慕不已。

“这是给你的。”杜黄花加重了语气,“你都是大姑娘了,总要有一些好衣服的。”

“我衣服还少吗?”杜小鱼好笑道,“你上回才给了我两件,又不太出门的,哪儿穿得完呀”

“这我不管。”杜黄花道,“快把手洗洗干净,过来你房里试试。”说着就先去了杜小鱼的卧房。

她没有法子,只得放下水瓢,打水洗了手。

大炕上已经摆好了两套新衣服,一套是秋香色小袄配深黛色百褶裙,显得极为清新雅致,还有一套是锦缎做的,紫色绣金裙,散发着富贵之气,看得出来,她在上面花了很多心思,这样的样式与料子,农家哪儿穿的着?

杜小鱼不由失笑,“真是漂亮又华贵,可是姐,我又不是大家闺秀,穿出去要被人笑的。”

“我叫你在家穿了吗?”杜黄花伸手帮她把衣服脱下来,“是给你的嫁妆,以后带去夫家穿。”

夫家……杜小鱼挑起眉,八字都没有一撇,嫁妆都做出来了,看来杜黄花心里跟爹跟娘一样着急,都想着她嫁人呢

她叹口气,觉得压力很大,难道真要对世俗低头,放弃自己最终的原则吗?

杜黄花看着她把衣服换上去,脸上露出笑来。

虽然是出自于农家,可是妹妹一点也不比那些大家大户出来的姑娘差,她没有那份小家子气,无论在哪儿都是大大方方的,所以即便是这样子的衣服,她也完全穿得起来,容貌也是姣好,难怪他会喜欢她,即便去了京城三年,也是念念不忘。

“这些个来说亲的真没有看得上眼的?”

听到杜黄花这样问,杜小鱼面上就有些愁苦,“没有。”

“我知道你心眼高……”杜黄花顿一顿,“到底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入得了你的眼呀”

她自己也很想知道,杜小鱼想起曾经喜欢过的人,却是面目早已模糊,竟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只有那种感觉是消散不去的,为他碾转反侧,为他吃不下饭,为他落泪心痛,真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可是,现在怎么就没有遇到那样的人了呢?

还是因为这一路走得太急?她在赚钱的事情上确实花费了太多的精力……

见她久久没有回答,杜黄花用打趣的语气道,“要是像咱们县主这样的条件呢?”

她竟是用了县主这种称呼,而没有用二弟或文渊,杜小鱼下意识的觉得奇怪,但还是回道,“他这样的,不知道多少姑娘抢呢。”

“那你觉得如何?”

“如何?他是我二哥,自然样样都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她是家人眼里出西施。

杜黄花扑哧笑了,“他可不是咱们家的,也不是你二哥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杜小鱼怔了怔。

见她还是没有领会,杜黄花心知这十几年的兄妹情是融入了彼此的血液中,虽然她当初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是欢喜大过惊讶,因为觉得亲上加亲,若是李源清真的娶了杜小鱼,那就可以成为他们真正的家人,从此爹跟娘再也不用担心会失去他。

然而,从杜小鱼的角度来看,她一时接受不了也很正常,毕竟她是把他当哥哥的。

她犹豫了会儿,一时也不知该怎么继续试探下去。

“姐,你到底想说什么?”杜小鱼这时却问道,她隐隐觉得杜黄花是有备而来,这衣服,还有这奇怪的对话,显然是有预谋的。

杜黄花嘴角动了动,低头把衣服又一件件叠好,才慢慢说道,“我是觉得文渊他,对你有些不太一样。”

杜小鱼挑起了眉,“什么意思?”

“你没察觉到吗?”杜黄花反问道。

杜小鱼闭起了嘴,李源清的目光确实不对劲,可她一直没有想明白。

见她似有所反应,杜黄花点到为止,不再多说,生怕物极必反。

但她离开后,杜小鱼却再也安静不下来。

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呢?

杜黄花这一趟,似乎重点就是那两句话,李源清的条件,还有,他不是你二哥了。

杜小鱼站在窗口,想起那次他从京城回来,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直到,最后离开的那一眼。

莫名的情绪像空中飞舞的落叶,忽上忽下,他好几次欲言又止,好几次落在她脸上的目光,其实她何尝没有注意到呢?只是却从未像那个方向去想,因为太不可能了,因为她从未觉得她跟他之间会发生些什么。

可是,杜黄花这次来,分明是暗示了这种意思。

他已经明显到连旁人都觉察了不成?

她也分不清自己此刻到底是惊异,是茫然,还是别的,只觉得整个人很混乱,很混乱。

这种混乱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杜黄花要离开北董村才渐渐平缓。

他们举家搬迁,自然是很忙碌的。

在武馆请了两个人随行充当护卫,带去的东西装了两辆骡车。

离别时,众人免不了一番落泪,依依惜别。

要说的话这几日早就说尽,看着车辆消失在村口,杜小鱼的眼睛也红了,又回头安慰赵氏,“娘要哪天想念姐姐,咱们立马就去京城,明儿我就去买两匹马来,方便的很。”

“就是,姐不要伤心了,还好有小鱼在呢,看她多孝顺。”赵冬芝也道。

赵氏抹着眼睛,“我也没有那么难过,只是想到离得那么远……哎,罢了,嫁鸡随鸡,只要她过得好就成。”

“可不是么,姐想通了就好,她去京城当官太太,咱们村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都说咱们家找了一个好女婿,将来做上了大官,咱们一准也到京城去住,到时候可不就近了?”赵冬芝很是憧憬,眉开眼笑。

“我可不想去那边,怪不习惯的,那些官太太成天也不知道做什么,还是在这儿自在些。”赵氏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