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衡,我特么就揍你……”

这个历史时空。谢洛夫在六年前一脚把意大利的天主教民主党给踹了,意大利虽然还在北约之内,但在*和社民党联盟上台之后,奉行的却是中立的政策!所以变成了土耳其独自撑着威胁苏联导弹发射架的使命。数量也远远比历史上要多,本来意大利和土耳其两家的导弹全部集中到了土耳其一家。

“能不能来一次突袭把土耳其干了?”谢洛夫相信,现在没准国防部那群老将帅就在研究怎么把土耳其给收拾了,但仔细想想就知道不可能,土耳其对于美国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如果苏联亲自动手根本得不偿失,何况根本没多大成功的把握。

作战计划这种东西,每年国防部都能制定出来上百份,包括面对北约、中东、甚至远东、但作战计划只是计划,除了躺在国防部的档案库里面,一点价值都没有。不到战争开始的时候,作战计划就是废纸!

把各方面的资料都汇总,谢洛夫得出了显而易见的判断,苏联如果按照历史上同期时间和美国爆发古巴导弹危机的对抗,怎么算都是一个输字!不论从海军、核导弹还是战略地位各种方面来分析。苏联都处在劣势!如果战争爆发,苏联也许能把美国打成重伤,苏联肯定是个死字。这还是建立在乐观的情况下,如果按照计划委员会那些人分析的话,一定能得到更加实际的结果,苏联撑死能打死美国两千万人,就会被美国灭掉。

“谢洛夫将军,你怎么了?”来人好不容易把照片都洗完了之后,看见谢洛夫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奇的问道,他倒是非常好奇电报上面写了什么,怎么让这位克格勃的副主席变成这样一幅样子。

“没什么。没什么大事!”谢洛夫反应过来连续把话说了两遍,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语病道。“你也去晒晒太阳吧,今天的工作就到这里……”

想了半天。谢洛夫没有找到一点办法能对古巴导弹危机有所帮助。这种比国力比军事力量的正面硬扛,根本没有一点阴谋诡计的发挥空间!克格勃的力量一点作用都起不到,苦心经营的边防军和内务部队在核导弹的打击下,一样不会比普通人活的时间长!

独自处在小木屋中的谢洛夫,忽然发现,自己好像头一次处在这么无力的位置,“要是古巴导弹危机在晚上十年,苏联就不会像历史上这么难受了!”谢洛夫说了一句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马后炮。

这种正面硬扛国力的场面,真是令人讨厌!仔细的回忆之后,谢洛夫必须承认一个问题,苏联能让美国撤走土耳其的导弹,已经算是让美国人后退了一步,同时解除了土耳其和古巴对美苏两个国的威胁,已经是苏联能取得的最好的战果!再进一步也很难有什么突破点了。

火箭和导弹是两个很相像的东西,一个可靠的航天火箭并不一定是一个好导弹,苏联在这个时代有二十年内都不会落后的航天火箭,但以弹道导弹的标准来看,哪有这么多发射架让你慢腾腾的加注燃料发射?

“时间还有两年的发酵期,明天我要借着赫鲁晓夫的百万裁军把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和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两个元帅弄退休!”想不出来办法就不想了,谢洛夫转而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把勃列日涅夫在红军关系良好的元帅弄退休。时间一定要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最明显的机会就是明年的百万大裁军。

晚上,谢洛夫给科伦斯基少将发电,将会在随后几天回到雅加达,其实本来他的意思是明天就回去,不过一阵枕头风之后,又把巴厘岛的行程延长了几天。

五月二十日,回到雅加达的谢洛夫参加了印尼内务部队的成立仪式,并且观看了装备着苏联武器的内务部队阅兵,和希瓦托尼、汉达亚尼这些内务部的高官陪同苏加诺总统的周围,检阅了印尼内务部队,“看起来还算不错,很像样!”站在阅兵观礼台的谢洛夫很是惬意的对着希瓦托尼中将说道,“随后的武器装备和一些轻型坦克将会在半年内送来,考虑到印尼的气候和环境不太适合重型坦克的发挥,希望希瓦托尼将军能够让这支部队成长……”

将近二十天不见,内务部队的指挥权已经划分完毕,希瓦托尼兼任内务部队司令、汉达亚尼兼任总参谋长,对于这种吃相略显难看的表现,谢洛夫倒是很惊异!不过看起来人家其乐融融,苏加诺总统都没有反对,他自己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感谢谢洛夫将军对印尼内务部的帮助,你准备回国了?”希瓦托尼没有想到谢洛夫以前说的话真的准备兑现,不是因为避嫌说说而已!这倒让希瓦托尼高看了谢洛夫不止一眼,什么是国际主义战士?眼前的苏联人就是啊,来到印尼除了在巴厘岛玩了十几天,剩下的时间全部放在工作上,一旦完成立刻准备回国。

“工作已经完成了,我自然要回国述职!”谢洛夫以一种你非常奇怪的目光看了希瓦托尼一眼,很是平常的说道,“印尼这边还有什么问题?”

“没有了,没有了!”希瓦托尼赶紧摇摇头,随后拉了一下汉达亚尼,不一会汉达亚尼过来客套道,“谢洛夫将军不准备在印尼多呆一段时间么?多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

“有什么可指导的,你们本身就是印尼的专家,我一个外国人怎么可能比你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呢?”谢洛夫无所谓的耸耸肩道,“我在国内还有工作,真的没有时间,有困难你们可以让科伦斯基少将找我解决,过几天我就走了!”

克格勃的工作比做顾问团团长重要太多了,更何况他还要去意大利,以和平的姿态出现在罗马奥运会上,玩玩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戏码!在奥运会上教美国人做人,同时还要去意大利考察和帕里米罗托里亚蒂总书记、也就是现在的意大利总理谈谈苏联海外企业的问题。

谁有空在印尼陪你们这些人玩揽权?阅兵完毕之后苏加诺总统走过来,看着谢洛夫道,“谢洛夫将军,准备什么时候回国呢?还有什么需要可以直说……”

“需要么?也不是没有,来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和印尼*的同志们见一面!”谢洛夫也没有避讳这个印尼国父,“希望总统先生能提供一个场合,我们联络联络感情!”

和印尼*的接触早就应该进行,现在印尼内务部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也到了时候和印尼*的同志谈谈了,就算是扯扯淡也好,做出一副社会主义大团结的样子,让杨基佬知道目前社会主义阵营没什么问题。很罕见的艾地直接把双方的见面放在了印尼*的总部中,在离开印尼之前谢洛夫终于和这个世界第三大的*进行了面对面的接触。(未完待续。)

ps:印尼篇写的比较失败!应该更我那天被一杯白酒灌多了有关系……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国

“科伦斯基,你是老同志了!你必须明天一件事情,苏联的盟国几乎没有热带国家,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很多只有热带国家能供应的东西,比如说橡胶!”在赶往印尼*总部的路上,谢洛夫还在利用最后的时间给留下的科伦斯基少将布置工作,“印尼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时间站在我们一边!能对印尼加入社会主义阵营造成威胁的,只有印尼陆军那些军人,所以在未来的一年中你一定要把反波拿巴主义融入到印尼内务部的思想当中,最好这一点也只需要这一点,就能保证我们的事业不会在印尼受到挫折!”

“放心吧副主席,做理论思想这种东西,我们可要比美国人厉害多了!从私人上我对你表示感谢,谢谢你仍然能相信我们这些老家伙!”科伦斯基少将的话绝对是意有所指,虽然内务部分拆成两部分没有经过流血事件,但以内行的眼光来看,苏联的情报体系还是受到了巨大的损害,尤其是谢列平主政克格勃之后,如果不是谢洛夫在想方设法的曲解谢列平的意见,现在的克格勃早就被共青团的空降干部搞乱了!

以科伦斯基的眼光,自然能看出来那些共青团的干部不过就是一群外行,就算是在学习也需要时间,看着自己服务这么多年的部门出现了失血,让科伦斯基这些人十分心痛。

“我们年轻人本来就是要向你们学习,因为注重速度省略学习过程本身就不可取!”谢洛夫叹了一口气道,“不要怪谢列平主席,他也是好意,只不过在共青团强势惯了!自然和我从阿塞拜疆就进入内务部工作的经历不能相比,有我在克格勃肯定不会出现共青团干部不尊重你们的情况!”

对于这些老牌特工头子。谢洛夫一直都抱着尊重的态度,他在共青团的工作充其量不到一年,虽然也是谢列平从地方提拔的年轻干部。却更喜欢把本身出身于克格勃的人当做自己的部下,这点从伊戈尔、列昂尼德、库德里亚什身上就能看出来。他比谢列平更加相信本身克格勃就有的能量。而不是共青团那些坐火箭升职的干部。

这还是谢洛夫第一次主动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比以往各次因为命令出去灭火,这次谢洛夫来到印尼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印尼*在历史上覆灭的太可惜,原本可以成为一股巨大力量的政党,最终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联合印尼陆军灭掉,第二就是因为印尼的地理位置和身处热带地区可以对苏联的一些弱势产业进行补充,印尼成为苏联集团的一部分。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亚就是美国的前线,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可以改变整个东南亚的战略趋势。

“到了!”看见熟悉的镰刀锤子的标志,以及速度缓缓放慢的吉普车,谢洛夫就知道已经到了印尼*的总部,苏联走到了今天,不得不说收益于当年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苏联走上超级大国的内在发动机,什么时候苏联内部的革命气质全部消失了,也就到了失去动力的一天。玩资本苏联怎么会是美国的对手。就算单独一个美国不可怕,苏联也不可能一个国家对付美英法德意日,冷战不是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的事情。只要有盟友,就要让盟友也发挥出来自己的潜力,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的什么国家。

苏联一直都有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意思,这种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看待,完全忽视了现在的科技是构建不起来他们想象中的国家的,把未来描述的太美好,却总是达不到设定的规划,人民自然不会买账!这也是个大问题……

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完全可以从领导人的话中看出来。东方国家的领导人说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至少把双方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可赫鲁晓夫直接就对美国人说历史站在我们这边。我们终将埋葬你们,完全把美国人当成是等死的人。苏联一直到了安德罗波夫时期才算是把目标稍微订的符合实际。可安德罗波夫同志的身体不太好,没法看到苏联人脚踏实地的那天,换到戈尔巴乔夫直接让苏联从天上摔下来了。

苏联最为见多识广的群体,谢洛夫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就是他所服务的部门,克格勃在全世界留下身影的特工,这也是到了苏联后期为什么克格勃的职权削减的越来越弱,但出现的领导人却越来越强的原因,因为克格勃群体的特工在全世界出没,深深地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回事,远远比在国内一辈子都不出去的干部要见多识广。

以克格勃群体和世界接触的频率,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