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联在非洲的南下计划,最好等到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一败涂地的时候开始。但这不代表苏联躺在炕上等待胜利。现在苏联仍然有事情做,比如谢洛夫经过精确的计算,觉得全部用苏联的武器援助非洲国家比较赔账,所以不得不从中国进口了一批五六式突击步枪,然后换成苏联的箱子,按照苏联武器的八成价格进行出售。

成果非常喜人,乌斯季诺夫因为这件事已经找过他两次了,原因是这种行为会让伊热夫斯克军工厂,也就是ak步枪的原产厂家利益受损。谢洛夫只能忍痛停止了自己的买办行为,这种钱就是好赚,怪不得花生米控制的地方一定要捣毁工业呢,在抗日战争时期让钢厂停办,不愧是我大民国的伟大领袖,千古完人空一格……

话说远了,其实就是苏联的军工厂成本比中国高,而许多苏联的轻武器其实没什么技术门槛,于是受到了中国厂家的激烈竞争,谢洛夫首先在印尼发现了这件事。中国送到印尼的轻武器量大管饱,让苏联产的ak47突击步枪显得有些华而不实。

谢洛夫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告诉了乌斯季诺夫,明确的告诉了这位苏联军工产业的掌门人,以中国人力成本,一旦在轻武器这块展开竞争的话,苏联是绝对竞争不过中国的。希望乌斯季诺夫能够在计算出来利弊之后,做出相应的调整。

乌斯季诺夫得知这件事后也慎重的点点头,其实到了一九六六年,ak突击步枪的生产厂家早就遍布苏联阵营的国家,而且正在进行的越南战争让ak突击步枪名声大震,可以预料马上就会扩散到全世界,这又不难,没技术含量的东西。

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接起电话就听到秘密警察总局局长卡德波夫的声音,“主席,列宁墓出现冲突,涉及中国留学生。”

“仔细说,嗯嗯!”谢洛夫叹了一口气说道,“中国的环境和我们是不同的,不要采取强烈的手段,找一个在红场的同志把那几十个人带到卢比杨卡,我和他们谈一谈就送他们回国吧。”说完便放下了电话,头疼。

苏联目前还存在中国留学生、但两国还总是因为斯大林的问题出现摩擦,因为谢洛夫当初告密的原因,赫鲁晓夫仍然在台上活蹦乱跳的执政,所以在苏联斯大林仍然以批判为主,但中国可不是苏联,

中国留学生回国之前去红场瞻仰列宁的遗容,同时也给斯大林献了花圈,花圈上写到“斯大林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忠诚朋友。中国人民对于斯大林的敬爱,对于苏联的友谊,是完全出于诚意的,任何人的挑拨离间,造谣诬蔑,都没有用处。”

以现在苏联的环境,这种行为不说是挑衅也差不多了,谢洛夫只能淡化处理这件事,当然之后他还必须让赫鲁晓夫知道,不然这就是犯了********。

晚上谢洛夫直接前往克里姆林宫解释这件事,“考虑到目前我们两国正在越南携手抗敌,以及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此时不适合扩大这件事,根据我的估计,明后天就会有外国的报纸报道这件事煽风点火,我觉得不应该理会这种明显的挑拨离间。再说那些人只是学生,他们和法国的留学生汇合之后就会回国,这种时候造成冲突没有必要。”

“你处理的很好!”苏斯洛夫还没有等待赫鲁晓夫表态就直接说道,“现阶段来讲,我们和中国同志有一些争论很正常,我们互相无法说服对方也没关系。但我们和美国的关系是彻底的敌人,从大局上来讲你考虑的也没错,我们需要中国的帮助,印尼的情况、越南的情况都是如此,这样吧,让安德罗波夫同志以中央联络部的名义,向中国抗议。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类似的事情,赫鲁晓夫同志,你有什么意见么?”苏斯洛夫说完话之后,把目光放在了赫鲁晓夫身上。

“服从大局么,好吧,下不为例。”赫鲁晓夫面色严肃的考虑了半天,算是放过了这件事道,“不过这方面的事情你多关心一下,最好不要出现第二次。”

“明白,我准备过几天一趟各地的红旗边防军区检查一下。特别是我们和中国边界的军区,看看有什么漏洞可以弥补。”谢洛夫的态度让赫鲁晓夫微微点头,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发现问题直接告诉我们,尤拉,一旦克格勃出现什么困难,马上让中央知晓,我们可以解决。”勃列日涅夫吩咐道,“边疆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你多注意一下。边防军如果有困难,到时候也可以和国防部沟通。”

“知道了!”谢洛夫点点头便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如果不是这件事出现,他都快忘了中苏是出现过边界冲突了,不亲眼去那边一趟,他总是不放心。

苏联的边界一般都是红旗边防军区负责,如果真要爆发冲突,谢洛夫是非常那个难办的,因为克格勃边防军是他的部下,难道到时候吃亏了他一声不吭么?那他还怎么做这个主席?

到达滨海边疆区的谢洛夫,立刻召集了边防军的指挥官询问中苏边界的问题,“巡逻边界的时候,尤其是阿穆尔河的岛屿,必须保证不能和中国出现冲突,当然你们也要防备心里,不要到时候吃亏,每个巡逻队至少要达到百人,而且必须配备坦克,明白么?”

只要防备这几年的时间,相信最危险的时候就过去了,谢洛夫专门提到了一些避免误会的办法,还让当地的边防巡逻队配备汉语翻译,才算是稍微放下了悬着的心。

“你们必须明白边界平静的意义,我们不能在远东放太多的目的,所以释放善意是必须的,在空闲的时候你们可以拿一些我们苏联的产品和中国士兵交换,这并不违反纪律,怎么说我们都是兄弟国家。”谢洛夫看到有人不以为然,说道,“明天你们就这么做,我会拿着望远镜在后面看着你们……”如果没什么效果,谢洛夫只能访问一把中国的边界城市来亲自表达善意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七章 乌兰巴托

这次出来的目的自然巡视一下中苏和中蒙边界,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谢洛夫选择了两个中苏边界的城市作为访问地点,当然也不是城市,因为有一个城市此时还只能算是个乡村,后世的著名贸易口岸此时人口还不到一万人,只不过是地委政府的一个辖区。

怎么说谢洛夫也是正经的苏联大将、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苏联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这些等等的职务,所以苏联滨海边疆区和中国黑省沟通之后。中国方面也表示了欢迎,这才让行程成行。

理由光明正大、促进两军交流、商量口岸的健身问题。实际上谢洛夫是想要看看现在,中苏两国在边界的兵力布置。不来中国一趟他在苏联只能是瞎子摸象,自然也就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

“和一九五九之前的兵力部署相比,你感觉多了多少部队?”谢洛夫在交流的最后一天准备离开的时候,问向跟在自己旁边的滨海边疆区国家安全局局长。一九五九年之前,中苏处在蜜月期,相信自己这位部下对边界对面的事情一清二楚,因为当时双方几乎都是不设防的,舆论处在一片赞扬之中。

“兵力是有所增加的,不过人数和装备都不及我们边防军。”这个回答让谢洛夫还算满意,从双方士兵的神态中,他也能感受到敌意并不大。他当然能看出来,他上辈子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别的地方的人他不熟悉,东北人嘛,熟得很……

这次谢洛夫表示要促进双方的贸易,当然要以求援的方式表达出来,无非就是苏联这边天寒地冻,很多物资和补给品都不足,希望中国同志帮助等等。这当然不是实际情况,远东并非苏联的核心地区,但仍然比这个年代的东北要强上不少。这么说只是为了让双方建立一定的经济联系,让中国知道苏联现在有求于人,塑造一个平等的环境。

“泽利亚诺夫同志可以进行后续谈判,应该没有问题,要知道增加双方的贸易对我们是有好处的。你是安全干部应该明白这一点。”谢洛夫淡淡的吩咐道,这个问题就在于汇率上,卢布和人民币的汇率,因为当时中苏蜜月期的关系,其实是苏联占了不小的便宜。

苏联卢布在赫鲁晓夫改革之后,苏联卢布的含金量定为0。987412克,对美元的汇价确定为1美元兑0。9卢布。此后一直到解体这一汇率没有大的变化。

中国和苏联当时敲定的货币价值上,苏联卢布占了不小的便宜,只不过这件事一般的干部并不知道,只有两国的经济部门干部才知道这件事。

“我们和中国边界理想的状态,就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状态。远东并非我们的主要方向,而中国的重要经济地区是在南方,在这边囤积重兵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必要。明白么?明天我会海参崴、然后去蒙古,你们可以在这边做几天客人,相信中国同志不会撵你们走的!”谢洛夫又想了一下道,“泽利亚诺夫同志来了之后,让他敲定一个协议。原则上不接受对方的异己者,这个协议对我们都有好处。实际上对我们的好处很大。”

对苏联好处更大是肯定的,苏联的生活水准比中国强不少,这个协议一旦拿下来可以减少克格勃不小的工作量,还有就是吩咐了一下远东红旗边防军区的司令,可以考虑经常邀请中**区来做客,一起演习什么的,最好多搞搞。

“最好让中国自己搞明白我们边防军的实力,这样他们就能得出自己的判断,但我们决不能做出炫耀武力的事情,一定让他们自己发现实力上的差距。”第二天晚上谢洛夫在海参崴上车的时候,对着当地的安全干部和边防军军官吩咐道。

谢洛夫如果记得没错,在中苏交恶的时候,苏联正式在蒙古建立了驻蒙古集群外蒙古是三十九近卫集团军,司令部在乌兰巴托。有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当然这种军力对苏联来讲不值一提。几乎是苏联驻外国集群当中实力最弱的,但仍然能对中国构成重大威胁,司令部设在乌兰巴托市东北的乌兰花,司令是彼得洛夫斯基少将。

集团军下辖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三个坦克师,是一个突击力相当强的坦克集团军。部队重点部署在乌兰巴托及其以北,和东方省的乔巴山市周围,部分驻扎在距中国边界二百四十公里的重镇赛音山德。

驻蒙空军两个歼击轰炸航空兵师、三个直升机团和一个运输机团,共有飞机三百多架。这些空军部队以团为单位分别部署在新修的乌兰巴托、巴彦、乔依尔和乔巴山等四个大型机场上。另有三个野战机场,供现有飞机转场之用。

整个驻蒙苏联陆、空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有:坦克一千八百辆、战车和装甲车二千五百辆、大炮一千四百门、固定翼飞机一百九十二架、直升机一百二十三架,还有近程可带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发射器二十二部。当然这个年代苏联的蒙古集群还没有建立。

蒙古集群虽然没有建立,不代表苏联在蒙古就没有军事力量,这个力量属于克格勃。蒙古的克格勃力量被谢洛夫划到克格勃国内防谍总局管辖。

谢洛夫在蒙古首都见到了蒙古人民革命党总书记泽登巴尔,第一次见到泽登巴尔,谢洛夫就感觉到这个人其实长得一点也不像蒙古人。其实他倒是很像中国人,至少从长相上来讲是如此。

对于谢洛夫的到来,泽登巴尔表示十分欢迎,按照现在宣传用语,应该是蒙苏两国人民兄弟般的友谊以及苏联给予我国的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