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任何国家都有一定的隐藏力量,这点谢洛夫是相信的,这就是多和少的问题。要说美国隐藏的力量一拿出来能吓到人,那是肯定的。以土耳其这个国家的体积,在隐藏有能隐藏多少,凭空变出来几十万部队出来么。

当然处在交战区的谢洛夫不知道这个数量是多少,他不知道所有明面上的土耳其雷达站、机场和海军基地没一个幸存的,这不是苏联空军和导弹精度有多高,而是苏联这次豁得出去,拿出了当年用T34围殴虎式的办法,在数量上苏联是绝对不吝啬的,况且苏联的军工生产有些过热,扔炸弹方面毫不犹豫。

截止到现在只有两处秘密机场幸存、剩下了两个中队的土耳其空军,至于土耳其海军,则已经成为历史了。如果这种情况,谢洛夫不但不会高兴,反而会有些遗憾,因为在美国表明态度的空运中,就没大方一点把海空装备运过来。

土耳其第四大城市埃尔祖鲁姆,全城的库尔德人瞬间变了一个样子,让所有土耳其人大吃一惊,土耳其聚集区的土耳其人,被突然曝起的库尔德人吓了一跳。毕竟几十年来库尔德人都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库尔德共产党刚刚活动就被禁止,随后转到了国外。整个库尔德斯坦地区当时只有零星的冲突,这不足以让这里的人心生警惕。

被突然的导弹袭击和空袭打懵了的土耳其人,在有点懵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没想到身边的库尔德人突然反叛,要知道这里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库尔德人,在早有预谋的突袭下,足够让任何人都措手不及。

扛着镰刀锤子旗的库尔德共产党武装,立刻进攻各大重要的地点,他们就像是知道那里没有被空袭到一样,专门朝着土耳其人的软肋攻击。这些在伊拉克人之后,阿塞拜疆接受的第二批学员,把从苏联手中学到的所有本领都发挥了出来,土耳其本着镇压骚乱的目的,刚刚和库尔德共产党武装交火,一下子就被教做人,短短的接触就被越南战争时期名声大震的苏联突击步枪送去见安拉。

“这里是库尔德人的土地,我们要夺回自己的土地,库尔德人万岁,库尔德共产党万岁。”总书记阿卜杜拉?奥贾兰纵情高呼,激励着这些库尔德战士血战,奥贾兰对苏联的进攻有一定的了解,比土耳其人了解的更多,没准很多土耳其人都是认为是叙利亚的突袭,但他知道这是苏联人干的,他从苏联人的口中得到了保证,此时苏联的军队肯定在往这里进军。

库尔德人在内部、叙利亚人在南边、苏联在东边、海军步兵在北边登陆。各条战线上都在血战,谢洛夫随时都在接到各部队的电报。除了东方战线上苏联压倒性的坦克集团军一线平推之外,最先取得战果的是突袭土耳其北部港口的苏联海军步兵师,谢洛夫惊呼红海军不可战胜,在开坦克的时候果然比开战舰的时候战斗力要高。(~^~)

第七百一十四章 红色蒲公英

“谢洛夫大将,莫斯科方向来电,目标已经失去作用。”通讯员进来拿着一份没头没尾的电报道,他也有些奇怪,这封加密电报如果是字面上的意思,简直是毫无价值。

“知道了!”谢洛夫接过电报看了一眼就明白,这是乌斯季诺夫的反卫星试验成功的电报,仍然没有参战的还有空降军和黑海舰队。对于太空的卫星而言,黑海舰队这么大的目标是不便隐藏的,在第一时间出动除了暴漏苏联的企图之外什么用都没有。而实行夜间空降作战显然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苏联的实力本身比土耳其要高出很多,没必要冒险玩特技。

因为有黑海、里海的存在,欧亚之间的铁路建设只有南北两个选择,一是经过黑海、里海北边的俄罗斯,二是经过黑海、里海南边的土耳其与伊朗。所以,只要这三个国家发生战乱,自然就没有经济能力与内部环境搞经济建设,那么欧亚铁路就建不起来,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夺得整个欧亚大陆的陆权。后世的陆权和海权斗争,美国之所以占优势,就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不强,美国想要在南线摆平几个国家毫不费力,不过现在么?苏联就算是摧毁了土耳其,仍然有北线可以选择,照样是欧亚大陆的主人。

库尔德有两千万人,人口比这个年代伊拉克的总人口还要多,而伊拉克可是能够和伊朗打八年正面战争的存在。库尔德凭借有利的山区地形,以及民族**的大义与凝聚力,一但形成**浪潮,而且**成功,土耳其人就注定无法压制下去。库尔德人一旦**,必然是亲苏的,因为他们仇恨土耳其人。新生的库尔德国家甚至不需要任何苏联的支援,自动就会成为苏联捆绑土耳其的锁链。

现在哪怕苏联就此收手撤军回国,不要君士坦丁堡,库尔德人也是必然要**的。何况苏联根本不会走,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注定广大和平教徒是回不去了,泛阿拉伯主义尚且有根苗,那么泛和平教则是空有土壤。

谢洛夫知道苏联偷袭土耳其不可能瞒美国太长时间,对于美国的几种应对,他心中有一定的备案,从概率上来讲,美国直接出兵在陆地上和苏联对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什么时候顾及过盟友的感受了?连英国人都能涮还有谁不能涮?愿意给点安慰,已经表现出战略上的充分重视了。

第二条路是北约做出一副大兵压境的姿态给予苏联压力,不是他瞧不起这个年代的北约,动用核武器的话两败俱伤,不动用核武器的话苏联能把对面揍得生活不能自理。再者就是用古巴导弹危机的办法,调集全球海军明面上摆出核战的姿态,实际上海军是调动最慢的军种,这等于是给自己和苏联双方一个台阶。

但土耳其不是古巴,苏联和土耳其是邻国,等到美国海军到达指定位置,除了能见证苏维埃格勒大阅兵之外,好像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五角大楼是美国的军事象征,在冷战时期的地位一点都不比白宫要差劲。此时的五角大楼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因为他们有一颗间谍卫星失去了消息。各级单位正在紧急联络看看是不是出现了故障。五角大楼虽然总是忽悠普通人苏联威胁,但实际上要涨军费,他们本身并不认为苏联有民间描述的这么可怕,五角大楼认为苏联是个强大的对手,但也只承认苏联和自己并驾齐驱,要说在某一个领域超过了自己,军方的将领并不接受。

“会不会是出现了什么情况,联系北约方面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没有。”五角大楼果断下达了命令,如果不是希腊退出了北约军事指挥体系,五角大楼马上就会知道土耳其出事了,因为苏联的电子干扰只是覆盖了土耳其,距离土耳其不远的希腊国防军简直能用肉眼看到伊斯坦布尔的烈焰。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直到两个小时之后,五角大楼收到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东西,土耳其全国浓烟滚滚,几乎在所有方向都受到了攻击,苏联坦克从四面八方冲进土耳其。新启动的间谍卫星拍摄下来了照片,在照片上土耳其各大城市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为什么我们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这也是进攻我们美国,我们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国防部长施莱辛格面色狰狞的咆哮道。

“部长,直到现在整个土耳其的通讯都是中断的,我们根本联络不到土耳其人。”拿着照片的技术军官一副耻辱的样子道,“我们无法从土耳其得到一点消息,这令人难堪。”

“电子干扰?”国防部长施莱辛格怅然的自语道,“苏联人的电子战这么厉害?真令人惊讶,我要去白宫,你们联络希腊,让希腊履行对北约的义务,阻止苏联人。”

美国本土和北约总部在确定了消息之后一下子炸窝了,冷战对抗已经接近了三十年,他们从来没有觉得战争是如此的迫近,苏联竟然真的敢对一个北约国家大动干戈。而且一出手竟然毫不留情的全面进攻,难道他们就不怕第三次世界大战么?

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的边界地区,苏联驻罗马尼亚集团军群的七万多名苏联士兵已经到达指定位置,经过了六个小时的急行军,他们利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公路铁路,和两国总书记的全力配合下,到达了保加利亚南部,前方二十多公里就是边界,也就是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

苏联人比较熟悉另外一个名字,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罗马尼亚集团军司令伊万诺夫上将,正在拿着望远镜观察前方动静,在他的身后,装甲运兵车,自行火炮和牵引式火炮,形成了一个长达十几公里浩浩荡荡的壮观景象。因为罗马尼亚集团军的苏联军队还没有到齐,就连他本人也是刚刚到达这里。

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上将就在这里,他为苏联驻罗马尼亚集团军群,也是南方集团军准备了燃料和食物,这种准备早在半年前已经完毕,以谢洛夫和马拉科夫的私交,保加利亚在这方面的准备是不打折扣的。

“谢谢你,马拉科夫将军,你帮助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伊万诺夫上将感谢道,在南下的路程中谢洛夫每隔一个小时就发电一次催促,这种焦急的态度让伊万诺夫上将十分厌烦,但他可以理解,作为军人他完全明白这次苏联的突袭有多大风险。

“没关系,还有一个师的部队在路上,没有关系吧,你们可以休息一下。”马拉科夫很理解一夜急行军之后的疲惫,苏联红军是全机械化军队,但就算是坐车,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颠簸也很累了。

“没关系,我们现在休息半个小时就好了,命令士兵们吃饭,保加利亚同志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食物,半个小时之后我们正是进攻君士坦丁堡。”伊万诺夫上将大声的命令道,对于保加利亚没什么不熟悉的,再早的苏联南方集群辖地本身就包括保加利亚,只不过匈牙利出事了之后,抽掉了保加利亚的驻军前往匈牙利,再加上保加利亚一直表现不错,所以苏联和保加利亚签订了条约撤离驻军。

齐奥塞斯库一直希望罗马尼亚获得同等的待遇,不过苏联一直都不松口,这次为了让罗马尼亚全力支持苏联的行动,谢洛夫在征得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同意之后,保证苏联如果成功打下君士坦丁堡,就从罗马尼亚撤军。

“司令,总政委谢洛夫大将来电,询问我们是不是到达指定地点,什么时候可以进攻,多长时间可以拿下这里。”两人闲聊的过程中,一个通讯兵过来报告道。

伊万诺夫上将朝着马拉科夫将军耸耸肩表示无奈,干脆的命令道,“告诉谢洛夫大将,南方集群随时准备进攻,至于需要多长时间,我们会着自己的计划。”

同样在天亮刚蒙蒙亮的时候,在敖萨德的各大机场中,一架架苏联军用运输机像是阅兵一样整齐的排列着,尾翼上的苏联国旗喷漆表明着他们的身份,背着伞包的苏联空降兵面色严肃,但是十分有纪律性的登上飞机,整个过程没人有一句废话,默默地按照命令行事。

一些巨型运输机当中,伞兵专用的战车已经装卸完毕,半人马系统和巨型伞包已经布置好,短短时间所有机场都一尘不染,苏联伞兵的外号叫做红色蒲公英,这次他们将在土耳其盛开。一架接着一架的伊尔系列运输机在跑到上加速、离地、起飞、然后渐渐地消失在蓝天中,所有地勤人员立正敬礼,目送着这只世界上唯一可以和重装部队抗衡的伞兵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